一種建筑用磚和由該磚建成的墻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用磚和由該磚制成的墻,所述建筑用磚包括長方體狀的磚體,所述磚體包括凸包和凹槽,所述凸包和凹槽分別設置于兩相對的側面;所述磚體上設有若干通孔或/和若干開口槽,所述通孔或/和開口槽均貫穿所述磚體的兩個相對側面;所述墻體同一層上的磚體的第二開口槽重合以形成貫通的水平容納腔,相鄰層的磚體的通孔的中心線與第一開口槽容納腔的中心線相重合以形成貫通的豎直容納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節約材料、避免浪費、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墻體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方便后續管線的安裝、維修;保溫、隔音性能優越;抗氧化能力強節省后續裝修成本;適用于目前所有的建筑用磚。
【專利說明】一種建筑用磚和由該磚建成的墻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用磚和由該磚建成的墻體。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建造建筑物的最小單元,磚的作用不容忽視,使用過程中其構成建筑結構、承受負荷。隨著人們對辦公、家居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水暖管道、通訊電纜等需從墻體內穿過,現在的建造方法有以下兩種:第一、在建造墻體的時候將這些線、管先鋪設在建筑物墻體內,然后繼續建造,第二、先建造墻體然后在墻體上鑿槽,在鋪設線管。上述兩種做法嚴重影響施工作業,尤其是在當今勞動力成本日益上漲的今天,無疑極大提高了建筑成本;另現在建筑物通常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加砌塊填充的方式,由于框架和砌塊不是同時建造起來的,其相互之間的結合力不夠,墻體結構需二次施工,增加人力成本;并且現在的磚壘成墻體的過程中需要找平面,高度依賴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另,目前磚砌的墻體不美觀,墻體建成后還需刷水泥、抹灰沾瓷磚等后續作業,增加相應的費用,人力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用磚和由該磚建成的墻,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建筑用磚,包括長方體狀的磚體,所述磚體包括凸包和凹槽,所述凸包和凹槽分別設置于兩相對的側面;所述磚體上設有若干通孔或/和若干開口槽,所述通孔或/和開口槽均貫穿所述磚體的兩個相對側面。使用本技術方案的磚建造建筑物時,上層磚體的凹槽可以與下層磚體的凸包相卡接,有利于磚體定位,免除對工人的技術熟練度的依賴,所述通孔和開口槽相互之間可以連通形成容納腔,容納腔內可以穿線、走暖通管道或其他管道,避免采用普通磚建造墻體時為了留出容納腔而將磚體砍去某一部分以形成容納腔,由于建筑用磚的強度較高,手動砍削困難,不易得到需要的形狀,浪費建筑材料,提高了建筑成本另外,砍削過程砍刀沖擊磚體,殘渣飛濺,對工人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采用本技術方案節省人力、保障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施工方便、節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0006]所述磚體可由粘土燒結而成,其尺寸符合建筑行業標尺寸為240毫米X 115毫米X 53毫米,所述凸包的尺寸為80毫米X 20毫米X 240毫米,所述凹槽的尺寸與所述凸包的尺寸一致,所述通孔的截面尺寸為40毫米X 40毫米,所述第一開口槽的截面尺寸為20毫米X40毫米,所述第二開口槽的截面尺寸為20毫米X 20毫米。粘土磚就地取材,價格便宜,經久耐用,還有防火、隔熱、隔聲、吸潮等優點,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廣泛。廢碎磚塊還可作混凝土的集料。為改進普通粘土磚塊小、自重大、耗土多的缺點,正向輕質、高強度、空心、大塊的方向發展。
[0007]所述磚體也可為灰砂磚,其以適當比例的石灰和石英砂、砂或細砂巖,經磨細、力口水拌和、半干法壓制成型并經蒸壓養護而成。粉煤灰磚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料,摻入煤矸石粉或粘土等膠結材料,經配料、成型、干燥和焙燒而成,可充分利用工業廢渣,節約燃料。
[0008]所述磚體還可采用燒結頁巖作為制作材料,燒結頁巖作為一種新型建筑節能墻體材料,既可用于砌筑承重墻,又具有良好的熱工性能,符合施工建筑模數,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損耗,損高工作效率;孔洞率高、可達到35%以上,可減少墻體的自重,節約基礎工程費用。與普通燒結多孔磚相比,具有保溫、隔熱、輕質、高強和施工高效等特點。該產品以頁巖為原料,采用磚機高真空擠出成型、一次碼燒的生產工藝。
[0009]進一步的,所述凸包設置在所述磚體的下表面,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磚體的上表面,所述凹槽兩側設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凹槽為兩延伸板之間的空間,所述凸包在與其垂直的豎直平面的投影為一矩形,所述凸包的下表面為一平面并且與磚體的下表面平行。建造墻體時,當本層磚體與下層磚體平行放置時,僅需要向下一層的凹槽上攤上粘接泥漿然后將本層磚體的凸起與凹槽對應起來即可,不依賴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提高施工效率。
[0010]進一步的,凸包上設有與凸包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與形成凹槽的兩延伸板相配合。可以將凸包上開設卡接凹槽,可以實現本層磚體與下層磚體的垂直碼放。
[0011 ]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的中心線與上表面的中心點和下表面的中心點的連線相重合,所述通孔貫穿所述磚體的上下表面,所述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為正方形,所述通孔的中心線垂直于所述磚體的上側面。
[0012]進一步的,所述開口槽包括第一開口槽和第二開口槽,所述第一開口槽的數量為兩個,所述兩個第一開口槽分別設置在所述磚體的左右端面,所述第一開口槽的方向與所述磚體的端面平行,所述第二開口槽設置在凹槽內并且所述第二開口槽貫通所述磚體的左右側面,所述第二開口槽的方向與所述凹槽的方向平行。
[0013]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開口槽在水平面的投影為一邊未封閉的矩形,第一開口槽的長邊的長度等于所述通孔的邊長,第一開口槽短邊的長度等于所述通孔的邊長的的二分之一。保證本層磚體的通孔與相鄰層的磚體的第一開口槽對接后組成的墻體相貫通。
[0014]優選的,所述磚體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至少一個側面粘接有光滑的瓷質層。瓷質層采用瓷磚的材料和制造工藝,建造墻體時,當墻體的內外墻面均需要粘貼粉刷和粘接瓷磚時,所述磚體的前側面和后側面均粘接瓷質層,起到抗氧化作用;當只有內墻面需要粉刷和粘接瓷磚時,只需所述磚體的前側面粘接瓷質層;當只有外墻面需要粉刷和粘接瓷磚時,只需所述磚體的后側面粘接瓷質層。所述磚體的前后兩面的顏色不同;所述磚體的前后兩面風格不同,例如一面是仿大理石的,一面是仿木的;所述磚體的一面是光滑的瓷質層,一面是粗糙表面;有不同的顏色由一個中心線分開,例如同一面有黑白兩種顏色由中心線分開。
[0015]將帶有瓷質層的一面碼放在內墻面,可節省大量的后續裝修如:抹灰、粘接瓷磚的成本。
[0016]采用所述的磚體制成的墻包括墻體,所述墻體包括若干層,同一層上的磚體的第二開口槽重合以形成貫通的水平容納腔,相鄰層上的磚體彼此錯位使所同一層上的相鄰磚體的第一開口槽對應并圍成與通孔形狀一致第一開口槽容納腔,相鄰層的磚體的通孔的中心線與第一開口槽容納腔的中心線相重合以形成貫通的豎直容納腔。凸包和凹槽對接,不同層磚體之間的縫隙為所述凸包與凹槽之間的配合間隙,其路徑的長度是水平縫隙的長度的兩倍左右,阻止墻體兩側的熱交換和聲音傳播,提高了采用該墻體建造的房子的保溫性能和隔首性能。
[0017]進一步的,若干豎直容納腔和若干水平容納腔相貫通形成加強填充腔,所述加強填充腔內填充有連接為一體的加強結構;若干豎直容納腔和若干水平容納腔相貫通形成管線穿過腔。所述加強結構可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提高墻體的強度,延長所述墻體的使用壽命;墻體建造過程中通孔、第一開口槽容納腔和第二開口槽相貫通,形成管線穿過腔以供日常的管線穿過。
[0018]通孔與所述管線通過腔相連通,可將通過腔內的水管、電線或通信線纜從通孔內引出,避免在墻上鑿孔,墻面鑿孔定位較難,往往需要多次操作才能找到墻體內部的水管、電線或通信線纜等,損壞墻面,某些時候鑿孔甚至會鑿到水管、電線或通信光纜等管線,造成損失,由于所述管線在墻體內,其維修難度大,本技術方案可將管線順利的引出,避免損壞墻面和管線。
[0019]進一步的,位于所述墻體的側面的磚體上設有與所述管線通過腔相連通的管線引出孔,所述墻體還包括與所述管線引出孔相配合的封堵塞。將瓷質層燒結在磚體的前后兩個側面上,墻體建造起來后便有了瓷質層,節省了墻體刮涂料的工藝,節約人力成本,降低建筑成本。
[0020]本技術方案所提及的“上” “下” “左” “右” “前” “后”為將所述磚體放置于水平面時,使凹槽開口朝上的方向為“上”,“下”方向與“上”相反,設有開口槽的兩端分別為“左” “右”,剩下的兩個端面分別為“前” “后”。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22]I)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0023]凸包與凹槽相配合,有利于磚體定位,免除對工人的技術熟練度的依賴;
[0024]2)節約材料、避免浪費、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0025]避免采用普通磚建造墻體時為了留出容納腔而將磚體砍去某一部分以形成容納腔,由于建筑用磚的強度較高,手動砍削困難,不易得到需要的形狀,浪費建筑材料,提高了建筑成本另外,砍削過程砍刀沖擊磚體,殘渣飛濺,對工人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采用本技術方案節省人力、保障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
[0026]3)墻體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
[0027]墻體包括加強填充腔,加強填充腔內填充加強結構,提高墻體的力學性能和使用壽命;
[0028]4)方便后續管線的安裝、維修
[0029]墻體建造完成后,便形成管線通過腔,設置與管線通過腔相貫通的管線引出孔,可根據實際需要,方便引出電線插座、電話線接頭、水管出水口或暖氣片安裝口 ;
[0030]5)保溫、隔音性能優越
[0031]凸包和凹槽對接,不同層磚體之間的縫隙為所述凸包與凹槽之間的配合間隙,其路徑的長度是水平縫隙的長度的兩倍左右,阻止墻體兩側的熱交換和聲音傳播,提高了采用該墻體建造的房子的保溫性能和隔音性能;
[0032]6)防氧化能力強、節省后續裝修成本
[0033]墻體是一次成型,每個部位都是一個整體,沒有經過后續裝修如:刷水泥,抹灰、粘接瓷磚;瓷質層采用瓷磚的材料和制造工藝,瓷質層具有抗氧化性,建造墻體時,將帶有瓷質層的一面碼放在內墻面,可節省大量的后續裝修如:抹灰、粘接瓷磚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4]圖1是實施例一所述的建筑用磚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5]圖2是圖1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6]圖3是實施例三所述的建筑用磚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7]圖4是由建筑用磚建成的墻的沿與墻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剖視圖;
[0038]圖5是由建筑用磚建成的墻的沿墻的延伸方向的剖視圖。
[0039]圖中,1、凸包;2、凹槽;3、通孔;4、開口槽;41、第一開口槽;42、第二開口槽;5、延伸板;6、卡接凹槽;7、第一開口槽容納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40]實施例一
[0041]如圖1-圖2所示,一種建筑用磚,包括長方體狀的磚體,所述磚體包括凸包I和凹槽2,所述凸包I和凹槽2分別設置于兩相對的側面;所述磚體上設有若干通孔3或/和若干開口槽4,所述通孔3或/和開口槽4均貫穿所述磚體的兩個相對側面。
[0042]所述凸包I設置在所述磚體的下表面,所述凹槽2設置在所述磚體的上表面,所述凹槽2兩側設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板5,所述凹槽2為兩延伸板5之間的空間,所述凸包I在與其垂直的豎直平面的投影為一矩形,所述凸包I的上表面為一平面并且與磚體的下表面平行。所述通孔3的中心線與上表面的中心點和下表面的中心點的連線相重合,所述通孔3貫穿所述磚體的上下表面,所述通孔3在水平面的投影為正方形,所述通孔3的中心線垂直于所述磚體的上側面。所述開口槽4包括第一開口槽41和第二開口槽42,所述第一開口槽41的數量為兩個,所述兩個第一開口槽41分別設置在所述磚體的左右端面,所述第一開口槽41的方向與所述磚體的端面平行,所述第二開口槽42設置在凹槽2內并且所述第二開口槽42貫通所述磚體的左右側面,所述第二開口槽42的方向與所述凹槽2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開口槽41在水平面的投影為一邊未封閉的矩形,第一開口槽41的長邊的長度等于所述通孔3的邊長,第一開口槽41短邊的長度等于所述通孔3的邊長的的二分之一。
[0043]如圖4-圖5所示,采用本實施例所述的建筑用磚制成的墻包括墻體,所述墻體包括若干層,同一層上的磚體的第二開口槽42重合以形成貫通的水平容納腔,相鄰層上的磚體彼此錯位使所同一層上的相鄰磚體的第一開口槽41對應并圍成與通孔3形狀一致第一開口槽41容納腔,相鄰層的磚體的通孔3的中心線與第一開口槽41容納腔的中心線相重合以形成貫通的豎直容納腔。
[0044]相鄰層上的磚體彼此錯位使所同一層上的相鄰磚體的第一開口槽41對應并圍成與通孔3形狀一致的第一開口槽容納腔7,相鄰層的磚體的通孔3的中心線與第一開口槽容納腔7的中心線相重合以形成貫通的豎直容納腔。
[0045]若干豎直容納腔和若干水平容納腔相貫通形成加強填充腔,所述加強填充腔內填充有連接為一體的加強結構;若干豎直容納腔和若干水平容納腔相貫通形成管線穿過腔。
[0046]位于所述墻體的側面的磚體上設有與所述管線通過腔相連通的管線引出孔,所述墻體還包括與所述管線引出孔相配合的封堵塞。
[0047]實施例二
[0048]本實施例所述的建筑用磚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磚體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至少一個側面粘接有光滑的瓷質層。
[0049]當建筑物采用實施例二所述的墻體制成時,瓷質層采用瓷磚的材料和制造工藝,建造墻體時,將帶有瓷質層的一面碼放在內墻面,可節省大量的后續裝修如:抹灰、粘接瓷磚的成本;可以將凸包I上開設卡接凹槽6,可以實現本層磚體與相鄰層磚體的垂直碼放,在相鄰磚體構成的層之間形成橫向拉力,使墻體更加穩固。
[0050]實施例三
[0051]如圖3所不,本實施例所述的建筑用磚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凸包I上設有與凸包I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卡接凹槽6,所述卡接凹槽6與形成凹槽2的兩延伸板5相配合。
[0052]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用磚,包括長方體狀的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包括凸包和凹槽,所述凸包和凹槽分別設置于兩相對的側面;所述磚體上設有若干通孔或/和若干開口槽,所述通孔或/和開口槽均貫穿所述磚體的兩個相對側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設置在所述磚體的下表面,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磚體的上表面,所述凹槽兩側設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凹槽為兩延伸板之間的空間,所述凸包在與其垂直的豎直平面的投影為一矩形,所述凸包的下表面為一平面并且與磚體的下表面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磚,其特征在于:凸包上設有與凸包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與形成凹槽的兩延伸板相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中心線與上表面的中心點和下表面的中心點的連線相重合,所述通孔貫穿所述磚體的上下表面,所述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為正方形,所述通孔的中心線垂直于所述磚體的上側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槽包括第一開口槽和第二開口槽,所述第一開口槽的數量為兩個,所述兩個第一開口槽分別設置在所述磚體的左右端面,所述第一開口槽的方向與所述磚體的端面平行,所述第二開口槽設置在凹槽內并且所述第二開口槽貫通所述磚體的左右側面,所述第二開口槽的方向與所述凹槽的方向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槽在水平面的投影為一邊未封閉的矩形,第一開口槽的長邊的長度等于所述通孔的邊長,第一開口槽短邊的長度等于所述通孔的邊長的的二分之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至少一個側面粘接有光滑的瓷質層。
8.用權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用磚建造的墻,其特征在于:包括墻體,所述墻體包括若干層,同一層上的磚體的第二開口槽重合以形成貫通的水平容納腔,相鄰層上的磚體彼此錯位使所同一層上的相鄰磚體的第一開口槽對應并圍成與通孔形狀一致第一開口槽容納腔,相鄰層的磚體的通孔的中心線與第一開口槽容納腔的中心線相重合以形成貫通的豎直容納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墻體,其特征在于:若干豎直容納腔和若干水平容納腔相貫通形成加強填充腔,所述加強填充腔內填充有連接為一體的加強結構;若干豎直容納腔和若干水平容納腔相貫通形成管線穿過腔。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墻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墻體的側面的磚體上設有與所述管線通過腔相連通的管線引出孔,所述墻體還包括與所述管線引出孔相配合的封堵塞。
【文檔編號】E04C1/39GK204112570SQ201420562585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黃烈元 申請人:黃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