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它由拉鉤、三角形扣及卡鉤組成,拉鉤一端系在三角形扣大頭端的掛軸上,另一端系在卡鉤上,三角形扣穿在卡鉤矩形扣眼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制作容易、造價低廉、使用安全可靠、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模板使用的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固定模板的扣件有鋼管扣件,絲桿用絲扣,扁條卡鉤單孔鎖。鋼管扣件固定牢固、安全可靠、但重量大,操作笨重、固定速度慢、用工量大,周轉運輸、使用費用高;絲桿用的絲扣,固定模板牢固,不跑模,但固定模板速度慢,需要在模板上鉆孔固定,周轉次數少,一旦絲扣生銹,就無法使用,浪費嚴重;扁條卡鉤單孔鎖,固定模板速度快造價低,但周轉次數少、單孔鎖打滑、澆筑混凝土時漏漿、跑模現象嚴重,造成工程質量不合格。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不僅能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兼具其優點,能實現周轉使用次數多,操作便捷、不跑模、安全可靠。
[0004]實現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鎖具由拉鉤、三角形扣及卡鉤組成,拉鉤一端系在三角形扣大頭端的掛軸上,另一端系在卡鉤上,三角形扣穿在卡鉤矩形扣眼內。
[0005]為了防止打滑跑模、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設計的拉鉤由掛鉤、拉簧、磁鐵及殼體組成,磁鐵連接在殼體內,磁鐵兩端經拉簧與掛鉤連接,磁鐵可將拉鉤和卡鉤放在一起,減少丟失。
[0006]為了給不同模數的構件使用,提高鎖緊模板的精度,卡鉤上設置了兩排平行的矩形扣眼,兩排平行的矩形扣眼交錯排列。
[0007]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鎖緊模板精度高,不跑模,使用安全可靠,周轉使用次數多,造價低,實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卡鉤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2為附圖1的俯視圖;
[0010]附圖3是附圖1上的卡腳側視圖;
[0011]附圖4為的三角形扣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5為附圖4的俯視圖;
[0013]附圖6為附圖4的側視圖;
[0014]附圖7為拉鉤的剖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實用新型如附圖1、2、3、4所示,該鎖具由拉鉤3、三角形扣2及卡鉤I組成,拉鉤3 一端系在三角形扣2大頭端的掛軸21上、另一端系在卡鉤I矩形扣眼12上,三角形扣2穿在卡鉤I矩形扣眼12內。為了防止打滑跑模,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拉鉤3由掛鉤31、拉簧32、磁鐵33及殼體34組成,磁鐵33卡在殼體34內、防止在施工時掉落,磁鐵33兩端經拉簧32與掛鉤31連接;為了提高鎖緊模板的精度,增加該鎖具的適用范圍,應用于不同模數的構件,卡鉤I上設置平行的兩排矩形扣眼12,平行的兩排矩形扣眼12交錯排列,卡鉤I上穿著卡腳11,卡腳11能在卡鉤I上滑動。
[0016]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首先將卡腳11穿在卡鉤I上,讓卡鉤I和卡腳卡住模板,由于卡腳11易滑掉,再將三角形扣2穿在卡鉤I矩形扣眼12內,用施工錘擊打三角形扣2的大頭,使其卡腳11和卡鉤I卡緊模板,如果施工錘擊打三角形扣2后,卡腳11和卡鉤I對模板卡緊程度不足,可將三角形扣2穿在卡鉤I上另一排錯開排列的矩形扣眼12內,再用施工錘擊打三角形扣2的大頭,使其卡腳11和卡鉤I達到卡緊模板的要求,最后再用拉鉤3兩端的掛鉤31、一端系在二角形扣2大頭端的掛軸21上,另一端系在卡鉤I的矩形扣眼12上,以防止三角形扣2在振搗混凝土脫掉、且能保持三角形扣2長時間鎖緊模板,此后可澆筑混凝土。拆卸時,首先摘掉拉鉤3,再退掉三角形扣2,抽掉卡腳11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拉鉤、三角形扣及卡鉤組成,拉鉤一端系在三角形扣大頭端的掛軸上,另一端系在卡鉤上,三角形扣穿在卡鉤矩形扣眼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鉤由掛鉤、拉簧、磁鐵及殼體組成,磁鐵設置在殼體內,磁鐵兩端經拉簧與掛鉤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簧機械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鉤上有兩排平行的矩形扣眼,兩排平行的矩形扣眼交錯排列。
【文檔編號】E04G17/00GK204199697SQ201420649837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4日
【發明者】崔秀琴, 申喆, 薛素玲, 華四良, 曹玉升 申請人:三明學院, 焦作大學, 曹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