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涉及圍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GRC預制圍欄。
背景技術:
圍欄即護欄,從最早出現的圍欄,是人們了為了圈養各種牲畜而設置的障礙物。發展到現今,圍欄在我們生活中經常以不同的外觀形式出現,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及內涵,并且大多數的圍欄都是由木質材料制成,并且需要現場進行加工十分不方便,所以設計一種現場直接拼裝的預制圍欄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設計一種新型GRC預制圍欄,通過其起到可以直接在現場組裝的作用,減少了現場作業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GRC預制圍欄,包括
柱,所述的柱的前后面上各開設有兩個澆筑孔,所述的柱的頂面還開設有第一鋼筋插入孔,所述的柱的側面上開設有欄桿安裝孔,
柱帽,所述的柱帽安裝在柱的頂部,所述的柱帽上相對于第一鋼筋插入孔的位置開設有第二鋼筋插入孔,
鋼筋,所述的鋼筋依次插入第二鋼筋插入孔和第一鋼筋插入孔內,所述的鋼筋的上端裸露在柱帽的外側,所述的鋼筋與第二鋼筋插入孔和第一鋼筋插入孔之間通過灌裝填充,
圍欄,所述的圍欄的兩端分別插入在柱側面的欄桿安裝孔。
進一步:所述的柱、柱帽和圍欄都是由灌裝制成,所述的灌裝工藝步驟依次是S1:模具安裝;S2:在模具內刷噴脫模劑;S3:澆筑配料;S4:拆模;S5:后期打磨;S6:刷混凝土專用保護劑;S7:養護。
又進一步:所述的步驟S1中的模具是由固定模和方模所組成。
又進一步:所述的步驟S4:拆模是在步驟S3:澆筑配料后12小時后進行。
又進一步:所述的步驟S7:養護是在露天養護池內養護7天。
又進一步:所述的柱的配料是C30混凝土。
又進一步:所述的柱帽的配料包括水泥、砂石、陶粒、鋼筋、外加劑和粉煤灰。
再進一步:所述的圍欄的配料包括白水泥、白石英砂、黑石英砂、纖維、苯丙乳液和鋼筋。
采用上述設計后本發明的整個欄桿和柱,屬于模塊拼裝方式的預制產品,在工廠分別預制特定的模塊,到現場直接組裝,減少現場作業的時間。并且欄桿采用新材料GRC代替木質材料,使用年限大幅度提高(>50年),且不褪色、無污染、環保、價低,減少木材的使用,降低林木的砍伐數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新型GRC預制圍欄,包括柱2、柱帽1、鋼筋5和圍欄3,所述的柱2的前后面上各開設有兩個澆筑孔4,所述的柱2的頂面還開設有第一鋼筋插入孔,所述的柱2的側面上開設有欄桿安裝孔,所述的柱帽1安裝在柱2的頂部,所述的柱帽1上相對于第一鋼筋插入孔的位置開設有第二鋼筋插入孔,所述的鋼筋5依次插入第二鋼筋插入孔和第一鋼筋插入孔內,所述的鋼筋5的上端裸露在柱帽1的外側,所述的鋼筋5與第二鋼筋插入孔和第一鋼筋插入孔之間通過灌裝填充,所述的圍欄3的兩端分別插入在柱2側面的欄桿安裝孔。本發明的整個欄桿和柱,屬于模塊拼裝方式的預制產品,在工廠分別預制特定的模塊,到現場直接組裝,減少現場作業的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的柱2、柱帽1和圍欄3都是由灌裝制成,所述的灌裝工藝步驟依次是S1:模具安裝;S2:在模具內刷噴脫模劑;S3:澆筑配料;S4:拆模;S5:后期打磨;S6:刷混凝土專用保護劑;S7:養護。
上述的步驟S1中的模具是由固定模和方模所組成。
上述的步驟S4:拆模是在步驟S3:澆筑配料后12小時后進行。
上述的步驟S7:養護是在露天養護池內養護7天。
上述的柱2的配料是C30混凝土。
上述的柱帽1的配料包括水泥、砂石、陶粒、鋼筋、外加劑和粉煤灰。
上述的圍欄3的配料包括白水泥、白石英砂、黑石英砂、纖維、苯丙乳液和鋼筋。
本發明中的欄桿采用新材料GRC代替木質材料,使用年限大幅度提高(>50年),且不褪色、無污染、環保、價低,減少木材的使用,降低林木的砍伐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