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綜合管線集成吊掛系統結構,具體涉及一種12m跨度重載、拼裝橋式綜合支吊架系統。
背景技術:
大型檢修工廠內部管線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既有各種通風管線、空調管線以及各種消防及噴淋管線,又有自動報警、監控、聲光,廣播等信號電力線,而檢修工廠空間有限,目前在進行工廠管線設計時,由各專業根據各系統的設計規范及使用要求自行布置相應的管線,一般沒有管線綜合支吊架,造成很多空間管線較為集中,甚至位置沖突干涉,導致室內管線經常出現布置不合理、投資不經濟、外觀不美觀、考慮不綜合的問題。
而目前常規的各系統管線安裝工藝,整個安裝層面的支架和管線雜亂無章,不但很難滿足檢修工廠生產車間的工藝需求,而且該領域標準較低,仍采用傳統的型鋼支架,加上焊接和涂裝油漆,無論外觀或耐久性都不能滿足現階段的使用要求。如此不僅導致建設、改造升級工作任務量大,而且對系統運營的安全性、維護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都有更高標準地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系統的對大型檢修工廠管線進行綜合空間管理研究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12m跨度重載、拼裝橋式綜合支吊架系統,適用于大型建筑物內各種管道和線纜橋架的分層安裝。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12m跨度重載、拼裝橋式綜合支吊架系統,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行的兩條主梁,主梁兩端搭設于兩側設置的牛腿上形成單跨結構;
兩條主梁兩端下方吊掛有垂直于主梁的牛腿下的門型架,這兩道門型架之間的兩條主梁中部向下設置有三道垂直于主梁的門型架;
牛腿下的門型架頂部與相鄰的中部的門型架底部之間設置有絲桿;相鄰的中部的門型架底部之間設置有絲桿;最中間的門型架底部與相鄰的中部的門型架頂部之間設置有絲桿。
相鄰的門型架之間的距離為3米。
絲桿位于門型架底部的端部通過門型架底部設置的多方向絲桿連接件固定。
絲桿位于牛腿下門型架頂部的端部通過牛腿上設置的牛腿耳板固定。
絲桿位于中部的門型架頂部的端部通過該處主梁上設置的鉸連接件固定。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以牛腿為支點采用拼裝式安裝,無需焊接,安裝簡便;結構穩定,載重量可以達到10噸;自重輕,25Kg/M。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面圖。
圖3為牛腿下的門型架結構圖。
圖4為中間的門型架結構圖。
圖中,1-主梁,2-門型架,3-絲桿,4-多方向絲桿連接件,5-三維連接件,6-鉸連接件,7-梁夾,8-牛腿,9-牛腿耳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12m跨度重載、拼裝橋式綜合支吊架系統,包括平行的兩條主梁1,主梁1兩端搭設于兩側設置的牛腿8上形成單跨結構。兩條主梁1兩端下方吊掛有垂直于主梁1的牛腿下的門型架2,這兩道門型架2之間的兩條主梁1中部向下設置有三道垂直于主梁1的門型架2,門型架2與和主梁1用三維連接件連接。相鄰的門型架2之間的距離為3米,單跨結構合計9米,保證最小間距3米有一個支撐點。兩端牛腿下的門型架2通過專用重載吊架掛具栓接在牛腿7上,用梁夾7固定。
牛腿下的門型架2頂部與相鄰的中部的門型架2底部之間設置有絲桿3;相鄰的中部的門型架2底部之間設置有絲桿3;最中間的門型架2底部與相鄰的中部的門型架2頂部之間設置有絲桿3。絲桿3位于門型架2底部的端部通過門型架2底部設置的多方向絲桿連接件4固定。絲桿3位于牛腿8下門型架2頂部的端部通過牛腿8上設置的牛腿耳板9固定。絲桿3位于中部的門型架2頂部的端部通過該處主梁1上設置的鉸連接件6固定。
門型架2由U型成品槽鋼、按鈕式鎖扣、直角連接件組成,結構為分層的矩形框,層內根據需要布置管束,管道可以固定在管束上。管束通過管束扣墊絲桿固定在U形槽鋼的開口面。線纜橋架可以鋪設在門型架內,用螺絲固定在U形槽鋼的長孔口上。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限于實施例所列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而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換,均為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