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工業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建筑外形日趨復雜,一般民用建筑中鋼結構應用也逐漸增加。在實際工程中需要采用油漆涂料、泛光照明或者外包裝飾板等對一些懸挑鋼結構桁架進行裝飾施工。
目前施工現場的腳手架主要根據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等相關腳手架連墻件的數量和間距要求來設計制作,同時還需滿足滿堂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6米。因此,常規的腳手架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一般的單、雙排腳手架根據規范需要有主體結構支持設置連墻件,而滿堂腳手架則有高度限制。二是若需要在遠離地面(例如高空)施工,而其下方又無可供設置連墻件的主體結構,按照規范,普通的腳手架無法滿足施工要求。三是即使施工的高度在36m以內的,以滿堂腳手架的方式進行施工,也存在較大的施工風險及大量的人工及物料浪費等問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不受高度限制,無需結構支撐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傳統腳手架搭設存在高度限制,不適用于懸挑結構施工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受高度限制且節省材料與人工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通過懸掛鋼絲繩懸掛于鋼結構桁架固定吊點上方的固定吊點上,所述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由若干框架式腳手架單元依次首尾連接沿縱向拼接而成,所述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包括底座和沿縱向固定設置于底座兩側的防護欄,所述底座上焊接若干對稱設置的吊環,所述底座上與所述防護欄相鄰的一側邊設有立桿,所述吊環位于所述鋼結構桁架上懸掛鋼絲繩連接點的正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依次連接的平臺板、框架層以及隔離網,所述框架層內設有若干等間距設置的橫向腳手鋼管,所述框架層上方鋪設所述平臺板,所述框架層下方掛設所述隔離網,所述隔離網的面積大于等于平臺板的面積。
進一步地,所述框架層的四角設有斜撐,所述斜撐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框架層相鄰的兩個側邊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懸掛鋼絲繩和吊環通過卡扣和心形環固定連接,且每一個吊環設置三個卡扣。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吊點由一對“7”字型的方鋼角架通過綴板焊接而成,懸掛鋼絲繩能夠穿過所述鋼角架焊接后形成的中間縫隙。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欄由若干橫向和縱向間隔交叉設置的鋼管連接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框架層由橫向的工字鋼和縱向的槽鋼垂直交叉焊接而成,所述斜撐由槽鋼制作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平臺板為厚度5mm的花紋鋼板或者厚度為20mm的木板。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通過在地面形成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并依次編號,按照編號順序依次吊裝至高空鋼結構桁架懸挑鋼梁下方的指定位置處,施工人員在高空依次完成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拼接以及內部腳手架的搭設,從而實現了在下方無結構支撐的高空,利用懸挑結構的鋼結構桁架,進行腳手架搭設,為高空鋼結構桁架的裝飾施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操作平臺。該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取材方便,拆裝便捷,節省了人工與材料成本,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中吊環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中吊環的立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安裝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安裝腳手架后的示意圖。
圖中:
10-鋼結構桁架;20-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1-框架層;22-綴板;23-吊環;24-立桿;25-卡扣;26-懸掛鋼絲繩;27-斜撐;28-防護欄;29-平臺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以下將由所列舉之實施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特征。需另外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與附圖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這不能成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
實施例一
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通過懸掛鋼絲繩26懸掛于鋼結構桁架10側下方的固定吊點(未圖示)上,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由若干框架式腳手架單元(未圖示)依次首尾連接沿縱向拼接而成,腳手架單元包括底座(未圖示)和沿縱向固定設置于底座兩側的防護欄28,底座上焊接若干對稱設置的吊環23,底座上與防護欄28相鄰的一側邊設有立桿24,吊環23位于鋼結構桁架10上懸掛鋼絲繩連接點的正下方。
具體來說,為了避免傳統型腳手架搭設高度及條件限制,在鋼結構桁架10下方通過若干懸掛鋼絲繩26懸掛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然后在該鋼平臺腳手架基礎上搭設腳手架,從而實現在其下方無結構支撐的高空懸挑鋼結構桁架 10的裝飾施工。該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切分為若干腳手架單元,在地面完成每個腳手架單元的拼裝,按順序將腳手架單元吊裝至預定安裝位置且通過懸掛鋼絲繩26懸掛于鋼結構桁架10下方,并使得相鄰的腳手架單元之間形成固定連接,從而形成完整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然后以安裝完畢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為依托,搭設施工腳手架,從而方便后續進行高空懸挑鋼結構桁架10的裝飾施工。而且,通過在高空懸挑鋼結構桁架10下方搭設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來進一步搭設腳手架,避免了36m以內高度以滿堂腳手架方式進行懸挑鋼結構桁架10裝飾施工的材料以及人工浪費問題。
較佳地,底座包括依次連接的平臺板29、框架層21以及隔離網(未圖示)滿鋪平臺板29,框架層21下方掛設隔離網,隔離網的面積大于等于平臺板的面積。因此,底座為上部設有滿鋪平臺板29,中間設有框架層21,下部設有隔離網的三層結構,從而形成了穩固的施工平面,方便后續施工人員站立于該底座上進行腳手架的搭設作業。考慮到操作平臺的防滑性能,保證施工人員行走安全性,平臺板29為厚度5mm的花紋鋼板或者或者厚度為20mm的木板制作而成。框架層21由橫向的16#工字鋼和縱向的8#槽鋼垂直交叉焊接而成。而且,為了增加底座的受力穩定性,從而保證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整體穩定性,框架層21的四個角的兩條邊均通過斜撐27固定連接。當然,為了取材和安裝的便利性,節省成本,斜撐27也由8#槽鋼制成。
較佳地,為了保證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安裝穩定性,將其重力完全轉移至鋼結構桁架10上,每個腳手架單元上設置16個用于連接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0和懸掛鋼絲繩26的吊環23,也就是說,一個腳手架單元內側和外側各設置8個吊環23,位于內側的8個吊環用于吊裝腳手架單元,位于外側的8個吊環23用于將懸掛鋼絲繩腳手架單元懸掛于鋼結構桁架10的正下方。當然,為了保證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0和懸掛鋼絲繩26的安全性,根據規范要求取值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0和懸掛鋼絲繩26的安全系數。例如,可以選擇型號為6*19-28的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0和懸掛鋼絲繩26。此外,為了保證懸掛鋼絲繩26的兩端分別與鋼結構桁架10以及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連接牢固性,懸掛鋼絲繩26和吊環23通過卡扣25和心形環固定連接,且每一個吊環23配套設置三個卡扣25。卡扣25進一步增強了吊環23與懸掛鋼絲繩26 之間的連接牢固性。
較佳地,為了在實現連接功能的同時保證安裝便利性,固定吊點由一對“7”字型的鋼角架通過綴板22焊接而成,吊環23穿過一對方鋼角架間縫隙且與方鋼角架焊接固定,從而懸掛鋼絲繩26穿過吊環23后通過配套設置的三個卡扣25固定,方鋼角架與鋼結構桁架10焊接固定。
較佳地,防護欄28由若干橫向和縱向間隔交叉設置的鋼管連接而成,從而起到在高空搭設腳手架的安全防護作用。當然,待腳手架搭設完畢后拆除防護欄28。
請繼續參考圖1至圖5,本實施例還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安裝方法。
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地面完成所有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組裝,并依次編號。
根據設計和計算確定單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尺寸,并依次完成平臺板29、框架層以及隔離網的安裝。框架層上按照400mm等間距固定設置橫向腳手鋼管,框架層上方滿鋪平臺板29,從而形成穩固的操作平面。隔離網設置于框架層下方,能夠起到防止高空墜物的作用,保證地面施工人員的安全。當然,為了方便后續空中以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為支撐搭設腳手架,框架層上的工字鋼上翼緣焊接吊環23以及立桿24,立桿24用于后續搭設鋼管腳手架,立桿24與鋼結構桁架10的懸挑鋼梁通過扣件連接,從而提高鋼平臺腳手架基礎與鋼結構桁架10的連接牢固性,為高空裝飾施工人員提供一個更加安全的操作平臺。為了節省工期,可以選擇一次性完成所有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制作,并根據安裝順序依次編號,從而方便后續在高空的拼接安裝。而且,考慮到高空安裝的穩定性和便利性,編號順序相鄰的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底座上的立桿24位置相互錯開。也就是說,相鄰的框架式腳手架單元之間的接頭相互錯開,從而便于扣接連接,以形成完整的鋼平臺腳手架基礎。
步驟二、按照編號順序依次采用吊車吊裝框架式腳手架單元至標高位置處,通過懸掛鋼絲繩26與鋼結構桁架10上方焊接固定吊點連接,從而將腳手架單元固定于鋼結構桁架10的下方,并使得縱向相鄰的框架式腳手架單元依次首尾連接,直至形成完整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
特別地,首先在鋼結構桁架10上方安裝一個頂部通道,方便架子工到達指定位置進行安裝施工。當然,為了保證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安全吊裝,主要采取兩個措施:一是在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兩側增加斜桿,形成桁架結構,防止吊裝過程的彎曲失穩;二是吊裝時采用4點吊裝,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0與水平面形成42°角,固定吊點設置于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重心(四根用于吊裝的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0長度一致)處,從而保證吊裝的安全性。在高空拼裝時,按照編號順序由一個方向依次進行拼裝。即待第一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吊裝至指定標高位置處,把懸掛鋼絲繩26上端固定在鋼結構桁架10上方的固定吊點上。所有外側懸掛鋼絲繩26與固定吊點固定即第一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懸挑安裝完成后,架子工進入作業平臺由下往上搭設內排腳手架。當第一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吊裝完成后,架子工通過頂部通道進入第一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內完成其內部腳手架的搭設;待第二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吊裝至指定標高處后,位于第一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內的架子工將第二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和第一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完成連接,并進入第二個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內完成內部腳手架的搭設;與此重復,依次完成所有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吊裝和拼接,并同步完成內部腳手架的搭設,從而完成整體腳手架平臺的安裝。
待鋼結構桁架裝飾施工完成后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完成腳手架的拆除。首先拆除頂部通道;其次拆除腳手架的鋼管扣件并用汽車吊吊裝至地面,然后依次拆除并吊裝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鋼管及扣件至地面,最后按照與安裝順序相反的方向拆除所有懸掛鋼絲繩26,保留鋼平臺腳手架基礎兩端的懸掛鋼絲繩26,并使得汽車吊吊裝用鋼絲繩20與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一端連接,用倒鏈或者卷揚機(安裝于鋼結構桁架10上)緩緩下放鋼平臺一端直至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的一端垂直于地面,解開鋼平臺腳手架基礎另一端的懸掛鋼絲繩26上端,通過汽車吊將鋼平臺腳手架基礎緩緩放置于地面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通過在地面形成框架式腳手架單元,并依次編號,按照編號順序依次吊裝至高空鋼結構桁架懸挑鋼梁下方的指定位置處,施工人員在高空依次完成框架式腳手架單元的拼接以及內部腳手架的搭設,從而實現了在下方無結構支撐的高空,利用懸挑結構的鋼結構桁架,進行腳手架搭設,為高空鋼結構桁架的裝飾施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 操作平臺。該懸掛式鋼平臺腳手架基礎取材方便,拆裝便捷,節省了成本,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上述描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任何限定,本實用新型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揭示內容做的任何變更、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