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制板的T型連接節點,屬于預制房屋建筑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裝配式建筑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越來越多的建筑采用裝配式結構,使得各種預制件得以提前在工廠內預制完成,方便了施工現場的組裝,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搭建效率。
現有的預制板根據建筑結構的需要可分為不同形狀的連接,但其連接方式主要分為濕法施工和干法施工,彼此各有優勢,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其基本上都是通過連接節點將多個預制板進行連接。現有的連接節點其結構相對比較復雜,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原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易操作的T型連接節點,采用螺栓連接。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T型連接節點,包括兩塊預制板,預制板一的正反面設有若干貫通螺母,預制板二的側端面設有若干螺母,預制板一的正面與預制板二的側端面拼接構成T型結構,螺栓穿過預制板一上的貫通螺母與預制板二側端面上的螺母固定連接。
所述預制板二的正反面邊緣設有若干螺母且正反面對稱設置的螺母之間通過圓鋼焊接連接或通過圓鋼螺紋連接,預制板二相對應的兩個側端面上對稱設置的螺母之間通過圓鋼焊接或通過圓鋼螺紋連接,預制板一的正面與預制板二的正反面均通過連接件用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螺栓與連接件之間設有墊片。
所述連接件采用多個設置或采用一體式連續布設。
所述連接件為L型鋼板。
所述連接件上設有加勁板。
所述預制板二的側端面設有防風、防水企口,企口處設有柔性止水條。
所述企口為中間凹兩側凸結構,在企口拼接后形成的閉合空腔內澆注混凝土進行加固和結構密封,在半閉合空腔內用包括泡沫條和耐候膠的材料進行勾縫。
所述螺母采用多排設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T型連接節點,采用螺栓連接,基本達到干法施工,連接方式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考慮養護時間,可連續施工,縮短了整個工程的施工周期。
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
附圖說明:
圖1為T型連接節點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兩塊預制板的拼接位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連接件采用多個設置示意圖;
圖5為連接件采用一體式連續布設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T型連接節點,包括兩塊預制板,其中,預制板1的正反面設有若干貫通螺母4,預制板2的側端面設有若干螺母11,預制板1的正面與預制板2的側端面拼接構成T型結構,螺栓6穿過預制板1上的貫通螺母4與預制板2側端面上的螺母11固定連接。
為了加強預制板之間的連接強度,在預制板2的正反面邊緣設有若干螺母3且正反面對稱設置的螺母3之間通過圓鋼焊接連接或通過圓鋼螺紋連接,預制板2相對應的兩個側端面上對稱設置的螺母11之間通過圓鋼焊接或通過圓鋼螺紋連接,以增加螺母之間的抗拉效果,預制板1的正面與預制板2的正反面均通過連接件5用螺栓固定連接。
為加強連接的穩固性,上述所有的螺母均可以采用多排設置,且每個螺栓與連接件5之間均設有墊片7。其中連接件5可以采用多種結構,本實施例中優選為L型鋼板,并在L型鋼板上增設加勁板9,進一步提高其連接強度。上述的連接件5可以采用如圖4所示的多個設置方案,也可以采用如圖5所示的一體式連續布設。
進一步,為了增加預制板之間連接的密封性,在上述預制板2的側端面還設有防風、防水的企口8,企口8處設有柔性止水條10,企口8為中間凹兩側凸結構,在企口8拼接后形成的閉合空腔內澆注混凝土進行加固和結構密封,在半閉合空腔內用包括泡沫條和耐候膠的材料進行勾縫。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