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混凝土攪拌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17112閱讀:1933來源:國知局
一種混凝土攪拌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車。



背景技術:

目前,攪拌車在工程施工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它通常用來攪拌和運輸混凝土或砂漿,通常,攪拌車的卸料裝置為分段開口式結構,該卸料裝置包括卸料斗和導料槽,當攪拌車的攪拌筒反轉時,混凝土或砂漿從攪拌筒尾端流出并落入卸料斗內,經導料槽將混凝土或砂漿流至施工場地。這種結構的出料裝置雖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在卸料過程中,存在料從卸料斗上的缺口中飛濺,泄漏至施工場地的問題,尤其在快速卸料時,這一問題更為嚴重。

目前,申請號為201310221215.1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卸料裝置及攪拌車,該卸料裝置包括卸料斗;所述卸料斗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卸料斗由第一擋板、左側板、第二擋板及右側板依次連接而成,所述第一擋板的上邊緣設有下凹的弧形缺口。這種卸料裝置及攪拌車雖然結構簡單,但由于第一擋板上設置下凹的用于攪拌車卸料的弧形缺口,第二擋板上設置用于觀察混凝土攪拌情況的缺口,造成混凝土從第二擋板上的缺口中飛濺出來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攪拌車,通過在卸料斗上鉸接擋料板,用于關閉或開啟觀察口,達到使工人可以觀察混凝土攪拌情況又可以避免混凝土從觀察口中濺出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攪拌車,包括卸料斗,所述的卸料斗包括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卸料斗上開設有呈內凹的弧形缺口,所述的卸料斗上開設呈內凹的觀察口,所述的卸料斗上設置有擋料板和抵觸桿,所述的擋料板一端與卸料斗鉸接,所述的抵觸桿沿自身的長度方向與卸料斗滑動連接且與擋料板遠離鉸接的一端抵觸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工人需要觀察混凝土的攪拌情況時,通過將擋料板沿著鉸接處翻轉,使擋料板從觀察口處移開,使得工人可以透過觀察口以觀察到混凝土的攪拌情況,將擋料板將觀察口封堵,再通過抵觸桿與擋料板抵觸,抵觸產生摩擦力,通過摩擦力的作用將擋料板定位,避免混凝土攪拌車產生的震動而使擋料板發生翻轉。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擋料板朝向卸料斗的一側一體化有凸起,所述的凸起置于觀察口中。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將擋料板封堵觀察口之后,會有一部分的混凝土落到凸起上,而不會落到擋料板與卸料斗之間的縫隙中而造成資源浪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凸起背對擋料板的一側開設有引流凹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引流凹槽的設置使得落到凸起上的混凝土可以往引流凹槽上匯聚,并沿著引流凹槽從出料口中導出,減少了混凝土在凸起上的殘留量,降低了資源浪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抵觸桿朝向擋料板的一端設置有引導斜面,所述的抵觸桿遠離擋料板的一端通過彈性件與卸料斗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引導斜面的設置使得工人在將擋料板將觀察口封堵的過程中,可以不用對抵觸桿操作,而使抵觸桿通過擋料板對引導斜面的壓力驅動抵觸桿發生位移,在將擋料板封堵觀察口后,通過彈性件的彈力作用,驅動抵觸桿發生位移并與擋料板發生抵觸,操作簡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卸料斗上設置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一端與卸料斗鉸接,另一端與擋料板滑動連接并與擋料板抵觸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工人驅動擋料板沿著鉸接處發生移動時,限位桿遠離卸料斗的一端沿著擋料板發生移動,隨著擋料板的移動幅度增加,限位桿與擋料板發生抵觸,從而對擋料板限位,避免擋料板受到混凝土較大的沖擊力而使擋料板發生翻轉而造成工人受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擋料板背對卸料斗的一側固定有L形把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L形把手便于工人驅動擋料板移動,操作簡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擋料板上開設有用于與引導斜面抵觸的傾斜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傾斜面與引導斜面抵觸,減小了對引導斜面的壓強,從而對抵觸桿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延長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當工人需要查看混凝土的攪拌情況時,通過L形把手帶動擋料板沿著鉸接處發生位移,使得擋料板從觀察口處移開,使得工人可以觀察混凝土的攪拌情況,當需要將混凝土從混凝土攪拌車上卸下時,將擋料板沿著鉸接處翻轉,使擋料板將觀察口封堵,同時,通過彈性件的彈力作用驅動抵觸桿與擋料板抵觸,將擋料板定位,避免混凝土從觀察口處濺出而造成資源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卸料斗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方向示意圖;

圖4為體現擋料板與抵觸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B方向視圖 。

附圖標記:1、卸料斗;11、觀察口;12、弧形缺口;13、進料口;14、出料口;2、擋料板;21、凸起;22、引流凹槽;23、傾斜面;24、放置槽;25、滑槽;3、L形把手;4、限位桿;5、滑座;51、引導槽;6、抵觸桿;61、引導斜面;7、彈性件;91、主體;92、攪拌部分;93、卸料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一張混凝土攪拌車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混凝土攪拌車,包括主體91、攪拌部分92和卸料部分93,通過攪拌部分92將混凝土進行攪拌,繼而將攪拌完成的混凝土從卸料部分93導出。卸料部分93包括卸料斗1,卸料斗1呈中空的塊狀設置,卸料斗1包括開設在上端面的進料口13和開設在下端面的出料口14,且進料口13的面積大于出料口14的面積,卸料斗1上開設有一個呈內凹設置的弧形缺口12、觀察口11,弧形缺口12和觀察孔相對設置。觀察口11呈弧形設置。

如圖2和圖3所示,卸料斗1開設有觀察口11的外壁上鉸接有一個長方體設置的擋料板2,擋料板2的鉸接處沿豎直方向設置,擋料板2朝向觀察口11的一側一體化連接有凸起21,凸起21的橫截面呈半圓形設置用以封堵觀察口11。在凸起21背對擋料板2一側開設有引流凹槽22。

擋料板2的下表面開設有呈長條形的滑槽25,滑槽25的長度方向與擋料板2的寬度方向平行設置,限位桿4呈L形設置,且一端置于滑槽25中,另一端與卸料斗1朝向擋料板2的一側鉸接;限位桿4不能與滑槽25遠離擋料板2鉸接處的一端抵觸。

擋料板2遠離鉸接處的一端開設有一個放置槽24和一個傾斜面23,傾斜面23的長度方向沿著豎直方向設置。在卸料斗1朝向擋料板2的一側固定有一個滑座5,滑槽25中開設有引導槽51,引導槽51內穿設有一個長條狀的抵觸桿6,抵觸桿6往靠近或遠離擋料板2的方向與引導槽51滑動連接。放置槽24置于傾斜面23遠離卸料斗1的一側。

擋料板2背對凸起21的一側固定有一個呈L形把手3。

抵觸桿6朝向擋料板2的一端設置有引導斜面61,使引導斜面61用以和傾斜面23貼合;遠離擋料板2的一端通過彈性件7和卸料斗1固定連接,彈性件7優選為彈簧。

使用時,如圖2和圖3所示,當需要觀察混凝土的攪拌情況時,工人通過把手帶動擋料板2沿著鉸接處翻轉,同時,使限位桿4沿著滑槽25發生移動,并與滑槽25發生抵觸,使擋料板2停止移動,從而使工人可以透過觀察口11查看混凝土的攪拌情況;在工人觀察完混凝土的攪拌情況之后,如圖4和圖5所示,將擋料板2往靠近觀察口11的方向移動,傾斜面23與引導斜面61貼合,并推動抵觸桿6往遠離擋料板2的方向移動,隨著擋料板2的繼續移動,使放置槽24與抵觸桿6的端部對應,抵觸桿6通過彈簧的彈力作用而沿著引導槽51發生位移,并穿設于放置槽24中,將擋料板2限位,同時擋料板2的移動,推動限位桿4沿著滑槽25的長度方向移動,使限位桿4沿著鉸接處發生翻轉;抵觸桿6置于放置槽24中后,凸起21置于卸料斗1內,攪拌部分92將導出的混凝土一部分會濺到凸起21上,使得混凝土可以沿著引流凹槽22匯聚,并從出料口14導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