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相變保溫樓地面,具體就是涉及采用相變原理實現保溫的相變保溫樓地面。
背景技術:
傳統保溫地板一般包括地板,地板下方設置熱水管網,通過加熱裝置向熱水管網循環加熱以調節地板的溫度。但是這種保溫地板只能加熱調節,當地板溫度較高時,則沒有降溫調節的功能,而且這種保溫地板需要消耗能量維持溫度,對于無法將溫度較高狀態下的熱能加以存儲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相變保溫樓地面,該相變保溫樓地面在高溫下吸收熱能、在低溫下釋放熱能以達到溫度調節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相變保溫樓地面,包括地面板,其特征是:地面板上設置有相變材料層,相變材料層包括相變材料管,相變材料管分布于地面板中和/或地面板背面,所述相變材料管內灌注有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相變過程的相變材料。
本實用新型中地面板背面采用相變材料管承載相變材料,當地板溫度較高,溫度傳遞到相變材料層處時,相變材料通過相變過程(固態到液態)吸收熱能,使地板的溫度降低,當地板溫度較低時,相變材料可通過相變過程(液態到固態)向地板釋放熱量,從而能夠有效保持地板和室內的溫度。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提供的相變保溫樓地面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提供的相變保溫樓地面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B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及其工作原理。
參照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提供的相變保溫樓地面,包括地面板1,地面板1上設置有相變材料層,相變材料層包括相變材料管2,相變材料管2分布于地面板1中和/或地面板背面,所述相變材料管1內灌注有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相變過程的相變材料3,相變材料3包括水、石蠟、泡沫鋁和泡沫石墨等,一般采用石蠟,石蠟從固態到液態的變化溫度在-10- 100攝氏度之間,與環境溫度比較適應,范圍選擇很靈活,可以根據環境需求進行調整,因此尤其適合用于作為地面的保溫和儲能。所述相變材料管2采用銅和/或鋁和/或薄鋼和/或塑料制成,通常采用薄鋼材制成,且呈薄片狀,薄片狀設計能夠覆蓋更大的面積,更好地吸收和釋放熱量,一般地面板1為木地板,所述相變材料管2固定于木地板的背面,相變材料管2橫向或豎向均勻間隔分布于地面板1上。且為了加快相變材料管2內石蠟的熱傳導,所述石蠟中摻入有增強導熱性能的材料,該增強導熱性能的材料一般包括金屬、陶瓷顆粒和熱解石墨等,本實施例中增強導熱性能的材料采用了鋁粉和/或銅粉,加快熱傳導的相變材料管2能夠提升局部保溫和儲能的能力。
參照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提供的相變保溫樓地面與第一種實施例基本相同,其區別僅在于相變材料管2的布設方式,本實施例中相變材料管2呈網格狀均勻分布于地面板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