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停存車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體停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車輛日益增多。由于汽車數量的迅速增加,導致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在居民區內的私家車等小型車,其大多停在露天停車場,占用大量平面位置。特別是在大城市繁華地段,平面式停車場已不無法滿足大型車輛停放和進出的需求。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繁華地段,采用汽車立體式停車庫和地下停車庫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地下停車庫停車數量有限,且地下結構施工困難,所以地下車庫一般和地面建筑成為一體,還需要車輛駛入和駛出的通道;現有的汽車立體式停車庫體積較大、無法自由移動與安裝、投入成本較高,自動控制系統非常復雜,停取車程序繁瑣,耗時長,而且維修困難,從而限制了汽車立體式停車庫的發展。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立體停車設備。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停車臺、下停車臺及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分別與所述上停車臺、下停車臺相連接,所述上停車臺與下停車臺的總厚度小于20cm,所述上停車臺相對于下停車臺升起的高度不超過2m,所述上停車臺、下停車臺的相對的兩側均設有斜坡,停車臺設有輪胎固定鎖緊裝置,所述上停車臺的第二端設有可升降擋板,所述下停車臺的側部安裝有可升降的輪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立體停車設備,可以直接安裝在現有停車位上,其具有上下的停車臺,并且上停車臺、下停車臺疊在一起時整體的厚度較薄,可采用直接固定在現有停車位上,汽車可通過斜坡上下,并且還設有可升降的輪體,不僅使得本設備可以自由移動,而且可以通過升降輪體使得下停車臺直接與地面基礎相接觸,提高承重性能,是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新型立體停車設備。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立體停車設備還具有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多級液壓裝置或螺桿升降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相連接的減速器,所述的減速器與鏈輪鏈條傳動機構連接,所述的鏈輪鏈條傳動機構中的鏈輪與滑輪機構連接,所述的升降機構通過所述的滑輪機構的鋼纜與所述的上停車臺相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述升降擋板與貫穿下停車臺的轉軸連接,所述轉軸連接有所述驅動電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的升降機構設有鎖緊機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下停車臺的側部安裝有液壓升降裝置或齒輪齒條升降裝置,所述液壓升降裝置或齒輪齒條升降裝置的驅動部安裝與所述下停車臺相連接,所述液壓升降裝置或齒輪齒條升降裝置的傳動部連接有所述輪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升降機構相連接,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操作桿件或控制按鍵,所述操作桿件與控制按鍵外部安裝有一可開閉的保護殼,所述保護殼通過指紋識別或鑰匙打開或閉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還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一端與所述上停車臺可拆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下停車臺可拆卸連接,所述外罩的兩側均設有一可供車輛出入的開門,所述開門兩側處通過拉鏈設有一門簾。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上停車臺、下停車臺上均設有可以掛鉤相連接的連接耳。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上停車臺、下停車臺的材質包括冷軋鋼管。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輪胎固定鎖緊裝置可以是設置在所述上停車臺的第一端的擋塊,以及設置在所述上停車臺的第二端的可升降擋板。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停車設備的上、下停車臺疊放在一起時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停車設備的上停車臺處于升起位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結合附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高了一種立體停車設備,包括上停車臺1、下停車臺2及升降機構3,上停車臺1、下停車臺2的材質均為超薄冷軋鋼管。升降機構分別與上停車臺1、下停車臺2相連接,即升降機構可帶動該上停車臺實現升降運動。上停車臺1與下停車臺2的總厚度小于20cm,當升降機構3將上停車臺與下停車臺2疊放在一起時,整個停車臺的厚度小于20公分,當上、下停車臺均設有承重梁時,上停車臺1的承重梁與下停車臺2的承重梁錯開,或者在下停車臺頂面設置有與上停車臺1的承重梁相匹配的槽,只要能夠滿足上、下停車臺緊密貼合即可。在上停車臺1、下停車臺2至少一個側部設有斜坡6,該斜坡設置在車體入庫的位置。為了防止車體在進入停車臺后移動,可以在上停車臺1設有輪胎固定鎖緊裝置,下停車臺2的側部安裝有可升降的輪體4,輪體4可以通過類似于千斤頂結構的裝置安裝在下停車臺2上,當需要移動立體停車設備時,將輪體4放下,當需要停車時,將輪體4提升至高于下停車臺2,此時下停車臺與地面或停車位相接觸。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輪胎固定鎖緊裝置可以是設置停車臺上的第一端的擋塊101,以及設置在停車臺的第二端的可升降擋板102,當然也可以是其他鎖緊結構。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升降機構的實現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如圖2所示,升降機構為多級液壓缸5,多級液壓缸5固定部與下停車臺的一個側邊相鉸接,多級液壓缸5的傳動部與上停車臺相連接。再例如,升降機構可以包括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相連接的減速器(未示出),減速器與鏈輪鏈條傳動機構連接,鏈輪鏈條傳動機構中的鏈輪與滑輪機構連接,升降機構通過的滑輪機構的鋼纜與的上停車臺相連接。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升降擋板102的實現升降的方式可以是,升降擋板102與貫穿下停車臺2的轉軸(未示出)連接,轉軸連接有驅動電機(未示出),通過電機帶動轉軸實現升降擋板的升降。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升降機構設有鎖緊機構,通過鎖緊機構來實現升降機構的鎖合,使其處于一個穩定的結構狀態。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升降輪體的實現方式可以是,在下停車臺2的側部安裝有液壓升降裝置或齒輪齒條升降裝置,液壓升降裝置或齒輪齒條升降裝置的驅動部安裝與下停車臺2相連接,液壓升降裝置或齒輪齒條升降裝置的傳動部連接有輪體4。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實現本設備的智能控制,本設備還包括控制裝置(未示出),控制裝置可以為單片機等裝置,控制裝置與升降機構相連接,控制裝置包括操作桿件或控制按鍵,操作桿件與控制按鍵外部安裝有一可開閉的保護殼,保護殼通過指紋識別或鑰匙打開或閉合。避免兒童或其他人私自打開本停車設備,使得上停車臺下降。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外罩(未示出),外罩一端與上停車臺可拆卸連接,另一端與下停車臺可拆卸連接,外罩設有一可供車輛出入的開門,開門處通過拉鏈設有一門簾。外罩與上下停車臺的結合形成車庫結構,避免雨水、冰雹等直接接觸停車設備內的車輛。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上停車臺、下停車臺上均設有可以掛鉤相連接的連接耳(未示出),用戶可以通過連接耳安裝掛鉤及繩體,將具有外罩的停車設備鎖緊。
綜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立體停車設備,其具有上下的停車臺,并且上停車臺、下停車臺疊在一起時整體的厚度較薄,可采用直接固定在現有停車位上,汽車可通過斜坡上下,并且還設有可升降的輪體,不僅使得本設備可以自由移動,而且可以通過升降輪體使得下停車臺直接與地面基礎相接觸,提高承重性能,是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新型立體停車設備。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