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工程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建筑內柱體加固結構。
背景技術:
柱直接承受由樓蓋和梁傳遞的全部建筑豎向荷載,同時承擔水平地震作用和風荷載等水平荷載,柱受力性能直接決定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是建筑結構中最重要受力構件。由于建筑使用功能改變、建筑抗震需求提高及建筑老舊等原因,目前大量的建筑結構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復和加固,而其中尤以鋼筋混凝土柱、木柱和磚石柱的修復和加固更為突出為緊迫。
公開號為CN102080454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建筑中的柱加固結構,它包括沿柱的高度方向,每間隔 50~300mm,安裝一道鋼帶箍,鋼帶箍繞柱的周向閉合,所述鋼帶箍的張拉應力為鋼帶的極限抗拉強度的 10~50%,這種建筑中的柱加固結構雖然可以有效改善柱的強度變形能力,并有效限制或延緩開裂,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性能優良的特點,但是在鋼帶箍和角鋼包裹不到的柱體依然可能會發生壓垮開裂的情況,從而無法達到加固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內柱體加固結構,其優點在于對整個柱體進行有效的加固保護,避免出現局部開裂損壞的情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內柱體加固結構,包括柱體,所述柱體四周外側設有加固鋼板,所述加固鋼板與主體之間通過混凝土連接,所述加固鋼板上設有若干通孔,所述混凝土穿過通孔與加固鋼板表面平齊,所述加固鋼板的上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呈X形交叉設置,所述加固鋼板外側設有加固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加固鋼板設置在柱體的四周將柱體包裹對柱體起到了加固保護的作用,使用混凝土將加固鋼板與柱體連接,避免了加固鋼板從柱體上脫落的現象,混凝土滲透到通孔內凝固后增加了加固鋼板與柱體的連接面積,進一步的增強了加固鋼板與柱體的連接強度;加強筋增強了加固鋼板自身抗拉伸的剛度,避免加固鋼板受力發生變形的情況,外側設有的加固層又進一步的保證了對柱體的加固,同時也減小了加固鋼板出現受力變形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加固層包括柱體外側將加固鋼板與柱體緊密的連接的碳纖維網、碳纖維網外側豎直設置的鋼筋,所述鋼筋與加固鋼板焊接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碳纖維網將加固鋼板包裹在柱體上,增強了加固鋼板與柱體的連接穩定性,在碳纖維網外側設有的鋼筋對碳纖維網進行加固,同時鋼筋也可以為柱體分擔一些壓力,對柱體起到保護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柱體外側鋼帶箍,所述鋼帶箍繞柱體周向閉合,將碳纖維網、鋼筋收緊包裹在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柱體受壓時一部分的力會傳導到加固鋼板上,可能會造成加固鋼板受力發生變形,從而導致碳纖維網和鋼筋向柱體外側擴張,通過鋼帶箍有效的減少了加固層受力向外擴張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鋼帶箍利用氣動打包機安裝,用打包扣永久封口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鋼帶箍不是一體件,而是有鋼帶圍圈而成,通過氣動打包機使用打包扣將鋼帶箍封口,保證了鋼帶箍的連接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兩個相鄰的所述加固鋼板焊接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相鄰的加固鋼板焊接進一步增加了加固鋼板與柱體的連接穩定性,減小加固鋼板從柱體上脫落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加固鋼板與柱體的兩端存在間隙,所述加固層外側設有環氧砂漿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環氧砂漿可以保證加固層的增加抗壓,抗震,提高耐磨性耐候性的中間聚合體,可以大大提高柱體和加固鋼板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年限,同時也進一步的保證了加固層與柱體的連接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柱體外側設有遮蓋的裝飾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裝飾件可以對柱體上的加固結構形成保護的作用,同時也將柱體上的加固件覆蓋達到美觀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對柱體整個結構進行全方位的保護,避免出現局部開裂損壞的情況;
2、在完成加固工作之后,通過裝飾件不會影響柱體的整體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展現建筑內柱體加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展現加固后柱體的左視圖;
圖3為圖2中A-A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柱體;2、加固鋼板;21、通孔;22、加強筋;3、混凝土;4、加固層;41、碳纖維網;42、鋼筋;5、鋼帶箍;51、打包扣;6、間隙;7、環氧砂漿層;8、裝飾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一種建筑內柱體加固結構,如圖1至3所示,包括柱體1,在柱體1四周外側設有加固鋼板2,加固鋼板2設置在柱體1的四周將柱體1包裹對柱體1起到了加固保護的作用,使用混凝土3將加固鋼板2與主體之間連接,混凝土3在凝固了之后有較大的粘附力以及抗壓能力,可以避免了加固鋼板2從柱體1上脫落的現象;為了增強加固鋼板2與柱體1的連接強度,在加固鋼板2上設有若干通孔21,混凝土3穿過通孔21與加固鋼板2表面平齊,混凝土3滲透到通孔21內凝固后增加了加固鋼板2與柱體1的連接面積,進一步的增強了加固鋼板2與柱體1的連接強度;當柱體1受到壓力發生損壞的時候,柱體1會對加固鋼板2產生壓迫力,由于加固鋼板2自身的抗拉強度有限,同時又受通孔21的影響,為了增強加固鋼板2的抗拉強度,所以在加固鋼板2的上設有加強筋22,加強筋22增強了加固鋼板2自身抗拉伸的剛度,避免加固鋼板2受力發生變形的情況,為了增強加強筋22對加固鋼板2的抗拉強度的提升,將加強筋22呈X形交叉設置,X形交叉設置的加強筋22具備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對加固鋼板2的抗拉強度的起到增幅的作用,為了對柱體1實現進一步的加固,在加固鋼板2外側設有加固層4。
加固層4包括柱體1外側將加固鋼板2與柱體1緊密的連接的碳纖維網41、碳纖維網41外側豎直設置的鋼筋42,將鋼筋42與加固鋼板2焊接固定,施工人員將加固鋼板2固定好了之后,使用碳纖維網41將加固鋼板2與柱體1包裹起來并將碳纖維網41接頭處有效的固定,碳纖維網41用于結構構件的抗拉和抗震加固,進一步的對柱體1進行加固作用;完成碳纖維網41的鋪設之后,在碳纖維網41外側通過焊接技術設有與加固鋼板2固定連接的豎直設置的鋼筋42,鋼筋42對碳纖維網41進行加固,同時鋼筋42也可以為柱體1分擔一些壓力,對柱體1起到保護的作用。
柱體1受壓時一部分的力會傳導到加固鋼板2上,可能會造成加固鋼板2受力發生變形,從而導致碳纖維網41和鋼筋42向柱體1外側擴張,為了保證加固層4的穩定性,避免發生向外擴張的情況,在柱體1外側鋼帶箍5,鋼帶箍5繞柱體1周向閉合,將碳纖維網41、鋼筋42收緊包裹在內,通過鋼帶箍5有效的減少了加固層4受力向外擴張的情況;由于鋼帶箍5不是一體件,而是有鋼帶圍圈而成,為了保證鋼帶箍5的抗拉強度,將鋼帶箍5利用氣動打包機安裝,用打包扣51永久封口固定,保證了鋼帶箍5的連接穩定性,從而也有利于對柱體1進行的加固工作。
實施例二:一種建筑內柱體加固結構,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至3所示,加固鋼板2是后期添加到柱體1上的,為了提高加固鋼板2的在柱體1上的穩定性,將相鄰的兩個加固鋼板2焊接固定,焊接固定有利于增加了加固鋼板2與柱體1的連接穩定性,減小加固鋼板2從柱體1上脫落的現象。為了保證加固層4可以與柱體1接觸固定,避免加固層4只作用在加固鋼板2上,所以將加固鋼板2制作成小于柱體1的高度,所有加固鋼板2與柱體1的兩端存在間隙6,操作者之后在加固層4外側增加環氧砂漿層7,環氧砂漿可以保證加固層4的增加抗壓,抗震,提高耐磨性耐候性的中間聚合體,可以大大提高柱體1和加固鋼板2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年限,同時也進一步的保證了加固層4與柱體1的連接穩定性。
在對柱體1進行加固工作后,為了保證加固結構的穩定,避免加固結構受力發生損壞,所以在柱體1外側設有遮蓋的裝飾件8,裝飾件8可以對柱體1上的加固結構形成保護的作用,同時也將柱體1上的加固件覆蓋達到美觀的效果。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