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預制墻體。
背景技術:
預制墻體是一種常用的建筑材料,常應用在建造室內的非承重墻。現有的預制墻體大多為簡單的矩形板狀墻板,且墻體兩側分別設置相互配合的凸條和凹槽,以便相鄰的預制墻體能夠拼接在一起。然而此類傳統的預制墻體結合處設計過于簡單,承受橫向力能力很弱,受力后容易倒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制墻體,在墻體內部鑲嵌相互配合的U形桿和套筒,安裝時可將墻體的U形桿插入相鄰墻體的套筒內,并且通過焊接連接起來,從而增強相鄰墻體之間的連接緊固程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預制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墻體包括長方體形的墻體,墻體內部一側鑲嵌有U形桿,U形桿延伸出墻體外部的部位與墻體側面垂直,墻體內部另一側鑲嵌有兩個圓筒形的套筒,兩套筒與U形桿位置對應,且兩套筒與U形桿延伸出墻體外部的部位間隙配合。
優選的,所述墻體由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
優選的,所述U形桿和套筒均由碳素結構鋼制造。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預制墻體的墻體內部一側鑲嵌有U形桿,墻體內部另一側鑲嵌有兩個圓筒形的套筒,兩套筒與U形桿延伸出墻體外部的部位間隙配合。安裝時將若干此類預制墻體并排排列,可將墻體的U形桿插入相鄰墻體的套筒內,并且通過焊接連接起來,從而增強相鄰墻體之間的連接緊固程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預制墻體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預制墻體的右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預制墻體的剖視圖。
其中,1—墻體、2—U形桿、3—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預制墻體的優選實施方式。
圖1、圖2和圖3出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預制墻體的具體實施方式:該預制墻體包括長方體形的墻體1,墻體1內部一側鑲嵌有U形桿2,U形桿2延伸出墻體1外部的部位與墻體1側面垂直,墻體1內部另一側鑲嵌有兩個圓筒形的套筒3,兩套筒3與U形桿2位置對應,且兩套筒3與U形桿2延伸出墻體1外部的部位間隙配合。
結合圖1、圖2和圖3,墻體1由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造價便宜,而且結構堅固。U形桿2和套筒3均由碳素結構鋼制造,硬度大,還可提高墻體1的強度。
該預制墻體在安裝時將若干此類預制墻體并排排列,可將墻體1的U形桿2插入相鄰墻體1的套筒3內,并且通過焊接將U形桿2和套筒3固定連接起來,從而增強相鄰墻體1之間的連接緊固程度。
以上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