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鋼結構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不斷的發展,建筑行業也是如此,建筑行業大多數都是混凝土建筑,混凝土建筑由于其施工材料的性質,導致其整個施工的周期較長,且其對氣候的要求較高,需要的工人數量的較多,然而對于當前快節奏的社會狀態,其顯然并不能夠真正的滿足施工者以及客戶的需求,這就促生了鋼結構建筑的產生。
支撐柱是鋼結構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而我們可以在一些鋼結構的場館或者建筑中可以看出,其大多都是一根簡單的柱子,其無論是在外觀還是支撐等性能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及其加工工藝,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其能夠大大的提高整個鋼柱的支撐性能。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包括:底板和鋼柱,所述鋼柱設于底板上,其中,所述鋼柱中設有一組加勁板和側板,所述加勁板呈交叉安裝,所述側板設于加勁板外側的邊上,且,兩加勁板之間設有加強板。
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通過在鋼柱上設置一組加勁板,且加勁板采用交叉安裝,能夠大大的提高其支撐性,同時,兩加勁板之間設有加強板,更進一步提高加勁板之間的連的穩定性,從而更一步提高了其支撐的牢固性和穩定,進而讓其更好的滿足施工的需求。
本發明中所述加強板和加勁板之間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設置,進一步提高鋼柱自身的性能,提高其穩定性。
本發明中所述加強筋成對存在,且兩加強筋拼裝成v字形,利用三角形穩定性,進一步提高鋼柱中加勁板之間連接的穩定性以及其支撐強度。
本發明中所述加強板和加勁板之間的空隙處設有填充物,能夠加強鋼柱的重量,提高其支撐性能,讓其使用更為穩定。
本發明中所述加勁板采用t型板,其由勁板和側板構成,所述勁板和側板垂直設置,且,所述勁板遠離側板的一側設有凸耳。
本發明中所述凸耳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勁板相匹配,凸耳的設置便于加勁板之間的連接與安裝,凹槽的設置,大大的提高了其安裝的穩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本發明中所述底座上設有一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設有內凹槽,所述鋼柱靠近底座的一端卡于內凹槽中,提高鋼柱與底座連接的穩定性。
本發明中所述限位板設于底座的對角上,兩限位板交叉后形成三角形支撐,有效防止底座發生形變。
本發明中所述凹槽中設有護套,所述護套的表面設有紋理。紋理能夠有效的提高其防滑效果。
本發明中所述的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的制作方法,具體的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根據設計圖紙,對需要的零件或者部件根據尺寸進行下料、切割;
(2):待零件或者部件加工完成后,將加勁板根據施工的需求進行焊接固定,即:把側板和勁板垂直固定連接,形成t型板;
(3):然后在勁板的一側設置凸耳,并在凸耳的凹槽內設置護套;
(4):待上一步驟中凸耳安裝好后,對t型板進行組裝,然后對其進行焊接,形成十字形鋼柱;
(5):待鋼柱組裝完成后,通過銑床對其端部進行端銑加工;
(6):然后對焊接完成的十字形鋼柱進行檢測,一旦檢查出任何問題,那么立即對其進行校正;
(7):在上述步驟(2)至(6)鋼柱加工的過程中,同時對底座進行加工,即將限位板按照要求安裝到底板上;
(8):待上一步驟中底座和鋼柱加工完成后,根據施工圖紙在地面上劃出基線并對胎架進行搭建;
(9):待胎架搭建完成后,對鋼柱進行定位,將其放置到胎架上;
(10):然后將安裝好的鋼柱安裝到底座上限位板中的內凹槽中即可;
(11):待上一步驟中鋼柱和底座安裝完成后,對其整體進行檢測,最后對其整體的表面進行沖砂、除銹即可。
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種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通過在鋼柱上設置一組加勁板,且加勁板采用交叉安裝,能夠大大的提高其支撐性,同時,兩加勁板之間設有加強板,更進一步提高加勁板之間的連的穩定性,從而更一步提高了其支撐的牢固性和穩定,進而讓其更好的滿足施工的需求。
2、本發明中所述加強板和加勁板之間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設置,進一步提高鋼柱自身的性能,提高其穩定性;所述加強筋成對存在,且兩加強筋拼裝成v字形,利用三角形穩定性,進一步提高鋼柱中加勁板之間連接的穩定性以及其支撐強度。
3、本發明中所述加強板和加勁板之間的空隙處設有填充物,能夠加強鋼柱的重量,提高其支撐性能,讓其使用更為穩定所述勁板遠離側板的一側設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勁板相匹配,凸耳的設置便于加勁板之間的連接與安裝,凹槽的設置,大大的提高了其安裝的穩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加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實施例
如圖所示的一種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包括:底板1和鋼柱2,其中,所述鋼柱2中設有一組加勁板3和側板4,所述加勁板3呈交叉安裝,所述側板4設于加勁板3外側的邊上,且,兩加勁板3之間設有加強板5。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板5和加勁板3之間設有加強筋。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筋成對存在,且兩加強筋拼裝成v字形。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板5和加勁板3之間的空隙處設有填充物。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勁板3采用t型板,其由勁板31和側板32構成,所述勁板31和側板32垂直設置,且,所述勁板31遠離側板32的一側設有凸耳33。
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耳33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勁板31相匹配。
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設有一組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上設有內凹槽,所述鋼柱2靠近底座1的一端卡于內凹槽中。
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板11設于底座1的對角上,兩限位板3交叉后形成三角形支撐。
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中設有護套,所述護套的表面設有紋理。
實施例2
如圖所示的一種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包括:底板1和鋼柱2,其中,所述鋼柱2中設有一組加勁板3和側板4,所述加勁板3呈交叉安裝,所述側板4設于加勁板3外側的邊上,且,兩加勁板3之間設有加強板5。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板5和加勁板3之間設有加強筋。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筋成對存在,且兩加強筋拼裝成v字形。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板5和加勁板3之間的空隙處設有填充物。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勁板3采用t型板,其由勁板31和側板32構成,所述勁板31和側板32垂直設置,且,所述勁板31遠離側板32的一側設有凸耳33。
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耳33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勁板3相匹配。
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設有一組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上設有內凹槽,所述鋼柱2靠近底座1的一端卡于內凹槽中。
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板11設于底座1的對角上,兩限位板3交叉后形成三角形支撐。
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中設有護套,所述護套的表面設有紋理。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用于桁架層十字形鋼柱的制作方法,具體的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根據設計圖紙,對需要的零件或者部件根據尺寸進行下料、切割;
(2):待零件或者部件加工完成后,將加勁板3根據施工的需求進行焊接固定,即:把側板32和勁板31垂直固定連接,形成t型板;
(3):然后在勁板31的一側設置凸耳33,并在凸耳33的凹槽內設置護套;
(4):待上一步驟中凸耳安裝好后,對t型板進行組裝,然后對其進行焊接,形成十字形鋼柱;
(5):待鋼柱2組裝完成后,通過銑床對其端部進行端銑加工;
(6):然后對焊接完成的十字形鋼柱進行檢測,一旦檢查出任何問題,那么立即對其進行校正;
(7):在上述步驟(2)至(6)鋼柱加工的過程中,同時對底座1進行加工,即將限位板11按照要求安裝到底板上;
(8):待上一步驟中底座1和鋼柱2加工完成后,根據施工圖紙在地面上劃出基線并對胎架進行搭建;
(9):待胎架搭建完成后,對鋼柱1進行定位,將其放置到胎架上;
(10):然后將安裝好的鋼柱2安裝到底座1上限位板11中的內凹槽中即可;
(11):待上一步驟中鋼柱2和底座1安裝完成后,對其整體進行檢測,最后對其整體的表面進行沖砂、除銹即可。
胎架制作說明:
(1)中合攏胎架要求必須牢固,不得有明顯的晃動狀。
(2)胎架模板要求水平,其水平度不得超過1mm。
(3)胎架定位靠山要求組裝后水平,其水平度不得超過1mm。
(4)由于鋼柱的面板及腹板的板厚不一樣,定位模板的尺寸應相應的變化。
4).將檢驗合格的h型鋼吊上胎架,在其腹板上劃出t型鋼的定位位置線,做為安裝檢驗的基準。并在地上劃出鋼柱的輪廓線、中心線以便于安裝檢驗。
5).吊上t型鋼,安裝在預定位置,定位時先從端部開始定位,面板采用千斤頂頂緊到位。腹板由于操作空間較小,不宜采用千斤頂進行操作,因此采用定位卡馬。定位時采用φ3.2/j507的焊條進行,定位點焊,必須由持焊工合格證的工人施焊。對于板厚超過36mm的要求預熱,預熱溫度為100-150℃。點焊高度不宜超過設計焊縫厚度的2/3,點焊長度為50-60mm,間距為300—400mm。
6).安裝時必須保證t型鋼的垂直度及直線度。
7).檢驗合格后進行焊接,焊接時在專用船形胎架上進行,胎架每隔1.5-2m進行設置,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