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及制作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509414閱讀:640來源:國知局
一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及制作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本發明主要是為了安裝屋面層(12f)以上鋼結構桁架懸挑部分飄蓬內傾斜面鋁單板幕墻制作、安裝,而搭設的可移動平臺。由于屋面鋼結構桁架梁外突出建筑12f陶土板幕墻外立面5.354m,超過建筑邊線懸挑部分需進行鋁板裝飾施工,該部位高空懸挑操作平臺成為施工難點。需借助已完工的鋼結構上鏇主次梁(標高56.200m)和12f鋼筋混凝土結構(標高49.950m),設置安裝臨時性的內傾斜面可移動鋼格構框架作業平臺,用于外挑內傾斜面鋁單板幕墻的施工。

在進行屋面層以上的鋼結構桁架懸挑部分飄蓬內傾斜面鋁單板幕墻制作、安裝時,由于屋面鋼結構桁架梁外突出建筑幕墻外立面有一定的距離,超出建筑邊線懸挑部分進行裝飾施工是,該部位的高空懸挑操作平臺成為施工的難點。在進行傾斜面鋁單板幕墻施工時,傳統的施工方法常常采用吊籃安裝施工,但是

由于內傾斜面的存在,在內傾斜面上需要設置多個高低不同的吊籃才能滿足施工要求;而且由于吊籃只能上下垂直移動,不能水平移動,在轉換工作面時需要頻繁的移動吊籃,準備工作繁瑣。高空作業時,由于高空風力較大,在進行吊籃施工時,存在的危險系數也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及制作方法,要解決傳統用吊籃或懸挑架施工方法存在的工藝復雜,架體搭設難度高,危險系數大以及施工質量不易保證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包括有。

上導軌,所述上導軌有兩個,縱向設置在懸挑斜外檐的頂部,且兩個上導軌沿橫向、平行間隔布置。

懸挑鋼架,所述懸挑鋼架安裝在上導軌上,并與上導軌滑動連接;其中懸挑鋼架的前端超出懸挑斜外檐的前端。

下導軌,所述下導軌縱向連接在懸挑斜外檐下方的結構柱上、靠近懸挑斜外檐與結構柱的連接位置處。

移動平臺,所述移動平臺平行于懸挑斜外檐底面、且沿橫向通長布置在懸挑斜外檐的下方;所述移動平臺的前端超出懸挑斜外檐的前端、通過吊索懸吊在懸挑鋼架上,移動平臺末端滑動連接在下導軌上。

優選的,所述懸挑斜外檐為鋼桁架結構,其末端固定連接在結構柱上;所述懸挑斜外檐的底面為一傾斜面,懸挑斜外檐頂部的前端設有縱向的桁架主梁,懸挑斜外檐頂部的中間設有縱向的桁架次梁,其中桁架主梁與桁架次梁之間的間距不大于3.5m~4.0m。

優選的,所述上導軌分別對應連接在桁架主梁的頂部和桁架次梁的頂部;其中位于桁架主梁頂部的上導軌為槽鋼導軌,位于桁架次梁頂部的上導軌為工字鋼導軌。

優選的,所述懸挑鋼架包括有懸挑梁、連梁、支撐在懸挑梁下方的立柱以及連接在立柱底部的鋼輪;所述懸挑梁有兩根、沿縱向平行間隔設置,且兩根懸挑梁之間的間距為1200mm~1800;所述立柱有四根,呈矩形支撐在兩根懸挑梁的中部和末端,且橫向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的間距與兩個上軌道之間的間距相對應;所述連梁有兩根,連接在縱向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使懸挑梁、立柱與連梁構成一個整體;所述鋼輪包括有四組,分別連接在立柱底部與上導軌之間;其中與槽鋼導軌相連接的鋼輪為單鋼輪,單鋼輪的下部對應嵌在槽鋼導軌的卡槽中;與工字鋼導軌相連接的鋼輪為雙鋼輪,雙鋼輪分別位于在工字鋼導軌腹板兩側、上下翼緣之間。

優選的,所述懸挑斜外檐下方的結構柱上、靠近懸挑斜外檐與結構柱的連接位置處,固定連接有水平的三角形支架平臺;所述支架平臺有一組、且沿縱向平行間隔布置;所述下導軌為槽鋼導軌,固定連接在一組支架平臺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移動平臺包括有臺階、下弦梁、上弦梁、護欄、豎向撐桿和水平撐桿;所述臺階由一組鋼踏步單元緊密連接而成,其中臺階的底面為傾斜面,傾斜角度與懸挑斜外檐底面傾斜角度相對應;所述下弦梁有兩根,分別連接在臺階底面兩側邊位置處;所述水平撐桿有一組,沿著移動平臺的長軸向、平行間隔連接在兩根下弦梁之間;所述上弦梁有兩根,分別連接在臺階兩側、位于下弦梁的正上方;所述護欄布置在臺階兩側,且其頂部超出臺階的頂部,超出部分的長度為1000mm~1400mm,所述豎向撐桿沿移動平臺的長軸向、平行間隔連接在上弦梁與護欄之間,其中相鄰兩根豎向撐桿之間的間距2000mm~2400mm。

優選的,所述移動平臺的前端設有吊環,移動平臺的末端連接有單鋼輪;所述吊環有兩根,分別設置在兩根下弦梁的前端部;其中吊環的一端與下弦梁連接,吊環的另一端與吊索連接;所述單鋼輪有兩個,分別連接在兩根下弦梁的末端部,且對應嵌在下導軌的卡槽中。

一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一:制作移動平臺和懸挑鋼架;將移動平臺和懸挑鋼架按照制作加工圖制作完成。

步驟二:在懸挑斜外檐頂部的前端安裝縱向的桁架主梁,并在懸挑斜外檐頂部的中間和末端分別安裝縱向的桁架次梁,其中桁架主梁與懸挑斜外檐頂部的中間的桁架次梁之間的間距不大于3.5m~4.0m。

步驟三:上導軌的安裝;在桁架主梁頂部和中間的桁架次梁頂部安裝上導軌,其中桁架主梁頂部的上導軌為槽鋼導軌,中間的桁架次梁頂部的上導軌為工字鋼導軌。

步驟四:懸挑鋼架的安裝;將步驟一中制備好的懸挑鋼架滑動連接在上導軌上;其中懸挑鋼架下端的鋼輪與兩根上導軌對應連接。步驟五:支架平臺的安裝;在懸挑斜外檐下方的結構柱上、靠近懸挑斜外檐與結構柱的連接位置處、沿縱向平行間隔連接一組水平的三角形支架平臺。

步驟六:下導軌的安裝;在一組支架平臺的頂部安裝縱向的下導軌,其中下導軌采用槽鋼導軌。

步驟七:移動平臺的安裝;將移動平臺懸吊至懸挑斜外檐的下方,且平行于懸挑斜外檐底面、橫向通長布置;移動平臺的前端超出懸挑斜外檐的前端,通過吊索懸吊在懸挑鋼架上,移動平臺的末端滑動連接在下導軌上。

步驟八:在移動平臺的安裝就位后,對移動平臺進行預設施工荷載的三倍負重試驗,檢驗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步驟九:待移動平臺安全性檢驗合格后,進行懸挑斜外檐面板的安裝。

優選的,所述移動平臺的前端設有吊環,移動平臺的末端連接有單鋼輪;所述移動平臺的前端通過吊環懸吊在吊索上,末端移動平臺的通過單鋼輪滑動連接在下導軌上。

優選的,步驟三中上導軌的安裝時,先在桁架主梁與桁架次梁的頂部和底部均分別對應間隔設置墊板,墊板的兩側邊均超出對應的梁的兩側邊,再將梁頂部墊板和底部墊板超出梁的兩側邊的部分用對拉螺栓連接;墊板安裝完畢后,在對應的梁頂部墊板上焊接連接上導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大懸挑斜外檐下方安裝移動平臺,根據大懸挑斜外檐底部傾斜面角度及外挑跨度,制作成移動平臺,操作簡單,運行平穩,使操作人員的安全及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安裝的質量得到充分保證。

2、由于大懸挑斜外檐的底面為一傾斜面,在大懸挑斜外檐面板的安裝過程中,由于傾斜面的存在,傳統的吊籃安裝,在內傾斜面上需要設置多個高低不同的吊籃才能滿足施工要求,并且由于吊籃只能上下垂直移動,不能水平移動,在轉換工作面時需要頻繁的移動吊籃,準備工作繁瑣;而本發明沿橫向通長布置在懸挑斜外檐的下方,使得沿橫向的施工簡單易行,而且本發明通過鋼輪在導軌上滑動,實現了導軌的縱向移動。

3、本發明在用上下兩片墊板與對拉螺栓分別桁架主梁、桁架次梁采用抱箍形式相連,桁架次梁上側的墊板焊接工字鋼導軌,工字鋼導軌豎向放置,用鋼輪從工字導軌鋼的腹板兩側夾住工字鋼導軌的腹板,鋼輪從工字鋼導軌翼緣內側行走,有效的防止了懸挑鋼架向前傾倒。

4、傳統的施工方法中,利用吊籃進行施工,由于高空作業時,高空風力較大,也不利于吊籃上施工人員的安全,而本發明通過滑輪可靠連接在大懸挑斜外檐的下方,大大地降低了危險系數,保證了施工人員的安全。而本發明的移動平臺固定于三條導軌之上,在沿橫向施工時,可以將鋼輪用鋼絲繩與導軌固定,移動時非常平穩,而且橫向上鋼輪卡在導軌中,保證受風吹不會左右擺動,操作人員在天車上作業更安全。

5、本發明移動平臺移動時借助人工操作,不需要電力,從而避免了觸電危險。

6、本發明中的移動平臺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只需少量材料在地面焊接即可,并且移動平臺可以沿導軌縱向移動,整個工程僅需要布置幾個移動平臺即可滿足施工要求;在施工期間移動平臺維護簡單,幾乎可以忽略維護成本,從這些方面來看利用本發明施工,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7、本發明中該裝置操作簡單,施工方便,用于替代傳統施工工藝,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帶來可觀的效益。

8、本發明中的移動平臺操作簡單,可循環利用,從而降低了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用于大懸挑斜外檐下方的施工狀態圖。

圖2是本發明安裝在大懸挑斜外檐下方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移動平臺與桁架主梁連接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移動平臺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a點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中b點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1中c點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中移動平臺與桁架主梁連接節點示意圖。

附圖標記:1-上導軌、2-懸挑鋼架、21-懸挑梁、22-連梁、23-立柱、24-鋼輪、3-下導軌、4-移動平臺、41-下弦梁、42-上弦梁、43-臺階、44-護欄、45-豎向撐桿、46-水平撐桿、5-懸挑斜外檐、51-桁架主梁、52-桁架次梁、6-支架平臺、7-吊環、8-吊索、9-結構柱、10-對拉螺栓、11-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8所示,這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包括有。

上導軌,所述上導軌1有兩個,縱向設置在懸挑斜外檐5的頂部,且兩個上導軌1沿橫向、平行間隔布置。

懸挑鋼架,所述懸挑鋼架2安裝在上導軌1上,并與上導軌1滑動連接;其中懸挑鋼架2的前端超出懸挑斜外檐5的前端。

下導軌,所述下導軌3縱向連接在懸挑斜外檐5下方的結構柱9上、靠近懸挑斜外檐5與結構柱9的連接位置處。

移動平臺,所述移動平臺4平行于懸挑斜外檐5底面、且沿橫向通長布置在懸挑斜外檐5的下方;所述移動平臺4的前端超出懸挑斜外檐5的前端、通過吊索8懸吊在懸挑鋼架2上,移動平臺4末端滑動連接在下導軌3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懸挑斜外檐5為鋼桁架結構,其末端固定連接在結構柱9上;所述懸挑斜外檐5的底面為一傾斜面,懸挑斜外檐5頂部的前端設有縱向的桁架主梁51,懸挑斜外檐5頂部的中間設有縱向的桁架次梁52,其中桁架主梁51與桁架次梁52之間的間距不大于3.5m~4.0m。

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導軌1分別對應連接在桁架主梁51的頂部和桁架次梁52的頂部;其中位于桁架主梁51頂部的上導軌為槽鋼導軌,位于桁架次梁52頂部的上導軌為工字鋼導軌。

本實施例中,所述懸挑鋼架2包括有懸挑梁21、連梁22、支撐在懸挑梁21下方的立柱23以及連接在立柱23底部的鋼輪24;所述懸挑梁21有兩根、沿縱向平行間隔設置,且兩根懸挑梁21之間的間距為1500mm;所述立柱23有四根,呈矩形支撐在兩根懸挑梁21的中部和末端,且橫向相鄰的兩根立柱23之間的間距與兩個上軌道1之間的間距相對應;所述連梁22有兩根,連接在縱向相鄰的兩根立柱23之間,使懸挑梁21、立柱23與連梁22構成一個整體,以增加懸挑鋼架2的整體性;所述鋼輪24包括有四組,分別連接在立柱23底部與上導軌1之間;其中與槽鋼導軌相連接的鋼輪為單鋼輪,單鋼輪的下部對應嵌在槽鋼導軌的卡槽中;與工字鋼導軌相連接的鋼輪為雙鋼輪,雙鋼輪分別位于在工字鋼導軌腹板兩側、上下翼緣之間,用上下兩片墊板11與對拉螺栓10分別桁架主梁51、桁架次梁52采用抱箍形式相連,桁架次梁52上側的墊板11焊接工字鋼導軌,工字鋼導軌豎向放置,用桁架次梁52上方的鋼輪從工字鋼導軌的腹板兩側夾住工字鋼導軌的腹板,桁架次梁52上方的鋼輪從工字鋼導軌翼緣內側行走,有效的防止了懸挑鋼架2向前傾倒。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懸挑梁21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1200mm~1800之間。

本實施例中,懸挑梁21選用10#工字鋼制成;利用現懸挑斜外檐的桁架梁做底部支撐。

本實施例中,所述懸挑斜外檐5下方的結構柱上、靠近懸挑斜外檐5與結構柱9的連接位置處,固定連接有水平的三角形支架平臺6;所述支架平臺6有一組、且沿縱向平行間隔布置;所述下導軌3為槽鋼導軌,固定連接在一組支架平臺6的頂部。

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平臺4包括有臺階43、下弦梁41、上弦梁42、護欄44、豎向撐桿45和水平撐桿46;所述臺階43由一組鋼踏步單元緊密連接而成,其中臺階43的底面為傾斜面,傾斜角度與懸挑斜外檐5底面傾斜角度相對應;所述下弦梁41有兩根,分別連接在臺階43底面兩側邊位置處;所述水平撐桿46有一組,沿著移動平臺4的長軸向、平行間隔連接在兩根下弦梁41之間;所述上弦梁42有兩根,分別連接在臺階43兩側、位于下弦梁41的正上方;所述護欄44布置在臺階43兩側,且其頂部超出臺階43的頂部,超出部分的長度為1200mm,所述豎向撐桿45沿移動平臺4的長軸向、平行間隔連接在上弦梁42與護欄44之間,其中相鄰兩根豎向撐桿45之間的間距2240mm。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護欄44頂部超出臺階43的頂部的尺寸范圍可在1000mm~1400mm之間選取;相鄰兩根豎向撐桿45之間的間距范圍在2000mm~2400mm。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弦梁41采用兩根100×50×4方鋼管制成;上弦梁42采用兩根l50×50×5角鋼制成;下弦梁41與鋼踏步單元之間以及上弦梁42與鋼踏步單元之間均采用焊接,在橫向端頭,下弦梁41與上弦梁42之間采用100×50×4方鋼管連接;所述水平撐桿46為∟40×4角鋼,間距1200mm;所述鋼踏步單元利用σ4@40×80菱形鋼板網制成;移動平臺兩側設置1.2米高護欄44,護欄44與上弦梁42用∟30×30×2豎向撐桿45@1000連接,滿掛密目網。

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平臺4的前端設有吊環7,移動平臺4的末端連接有單鋼輪;所述吊環7有兩根,分別設置在兩根下弦梁41的前端部;其中吊環7的一端與下弦梁41連接,吊環7的另一端與吊索8連接;所述單鋼輪有兩個,分別連接在兩根下弦梁41的末端部,且對應嵌在下導軌3的卡槽中。

這種大懸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裝裝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一:制作移動平臺4和懸挑鋼架2;將移動平臺4和懸挑鋼架2按照制作加工圖制作完成。

步驟二:在懸挑斜外檐5頂部的前端安裝縱向的桁架主梁51,并在懸挑斜外檐5頂部的中間和末端分別安裝縱向的桁架次梁52,其中桁架主梁51與懸挑斜外檐5頂部的中間的桁架次梁之間的間距不大于3.5m~4.0m。

步驟三:上導軌1的安裝;在桁架主梁51頂部和中間的桁架次梁頂部安裝上導軌1,其中桁架主梁51頂部的上導軌為槽鋼導軌,中間的桁架次梁頂部的上導軌為工字鋼導軌。

步驟四:懸挑鋼架2的安裝;將步驟一中制備好的懸挑鋼架2滑動連接在上導軌1上;其中懸挑鋼架2下端的鋼輪24與兩根上導軌1對應連接;用上下兩片墊板11與對拉螺栓10分別桁架主梁51、桁架次梁52采用抱箍形式相連,桁架次梁52上側的墊板焊接工字鋼,工字鋼豎向放置,用鋼輪24從工字鋼腹板兩側夾住工字鋼腹板,鋼輪24從工字鋼翼緣內側行走,有效的防止了懸挑鋼架2向前傾倒;在桁架主梁51上焊接上導軌槽鋼,支架平臺6上焊接下導軌3槽鋼,槽鋼口向上,做成軌道形式,鋼輪24從導軌槽鋼內行走。

步驟五:支架平臺6的安裝;在懸挑斜外檐5下方的結構柱上、靠近懸挑斜外檐5與結構柱9的連接位置處、沿縱向平行間隔連接一組水平的三角形支架平臺6。

步驟六:下導軌3的安裝;在一組支架平臺6的頂部安裝縱向的下導軌3,其中下導軌3采用槽鋼導軌。

步驟七:移動平臺4的安裝;將移動平臺4懸吊至懸挑斜外檐5的下方,且平行于懸挑斜外檐5底面、橫向通長布置;移動平臺4的前端超出懸挑斜外檐5的前端,通過吊索8懸吊在懸挑鋼架2上,移動平臺4的末端滑動連接在下導軌3上。

步驟八:在移動平臺4的安裝就位后,對移動平臺4進行預設施工荷載的三倍負重試驗,檢驗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步驟九:待移動平臺4安全性檢驗合格后,進行懸挑斜外檐面板的安裝。

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平臺4的前端設有吊環7,移動平臺4的末端連接有單鋼輪;所述移動平臺4的前端通過吊環7懸吊在吊索8上,末端移動平臺4的通過單鋼輪滑動連接在下導軌3上。

本實施例中,步驟三中上導軌1的安裝時,先在桁架主梁51與桁架次梁52的頂部和底部均分別對應間隔設置墊板11,墊板11的兩側邊均超出對應的梁的兩側邊,再將梁頂部墊板和底部墊板超出梁的兩側邊的部分用對拉螺栓10連接;墊板安裝完畢后,在對應的梁頂部墊板上焊接連接上導軌1。

本實施例中,懸挑梁21選用10#工字鋼制成;利用現懸挑斜外檐的桁架梁做底部支撐,對拉螺栓10使用m30螺桿、墊板11采用10厚鋼墊板將鋼梁包箍。在已安裝的鋼梁墊板上焊接平行設置的槽鋼和工字鋼作為導軌,分別安裝前后兩對共四套鋼輪輪組件及立柱23,與懸挑梁21組成可移動的懸吊移動平臺挑梁。

下部借助主體結構梁、結構柱9、剪力墻錨固10mm厚預埋鋼板,安裝支架平臺6,在該支架平臺6上,焊接固定下導軌3槽鋼軌道,用于支撐移動平臺下端另一邊,組成可移動平臺。

利用本發明施工應注意事項如下。

(1)移動平臺就位后使用兩根直徑15mm抗拉強度1400mpa的6×37+1懸吊鋼絲繩組件,作為移動平臺的卸荷裝置。

(2)移動平臺上設置擋腳板,防止高空墜物傷人。

(3)移動平臺下設置密目網及安全兜網,做好充足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空墜物傷人。

(4)施工時限定操作人員數量,材料、操作人員、工具總重不得超過移動平臺額定荷載值。

(5)施工作業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或安全繩,不穿帶釘或易溜滑的鞋。

(6)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凡患有恐高癥等不適應高空作業的人員,嚴禁從事高空工作;嚴謹酒后作業。

上述實施例并非具體實施方式的窮舉,還可有其它的實施例,上述實施例目的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所有由本發明簡單變化而來的應用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