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裝飾用磚,具體來說是一種卡扣式空心玻璃磚。
背景技術:
空心玻璃磚是用兩個半磚扣合形成,如圖1和圖2所示,半磚1和半磚2粘合,形成封閉內腔14。這種空心玻璃磚可采用使玻璃熔融的工藝,使兩個半磚粘合,但是控制過程較為復雜,成本較高。目前,為了滿足美化墻體等裝飾的目的,部分空心玻璃磚可直接用工程膠粘合兩個半磚,基本能滿足施工需要。如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一篇名為一種空心玻璃磚及其制備工藝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是CN103850384A,其包括上玻璃塊和下玻璃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塊和下玻璃塊均呈空心體,且在正中間設有一個通孔,所述通孔用來安插桿件,所述下玻璃板前后板呈弧形狀,且相對的上玻璃板也呈弧形狀,所述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通過強力粘結劑相結合形成空心玻璃磚,本發明的空心玻璃磚及其制備工藝在使用時的有益效果是:在空心玻璃磚上打有一個通孔,可以用桿件進行連接,從而空心玻璃磚進行疊加的裝飾品更加的牢固;在加工空心玻璃磚時效率高,工作量小,成本低;玻璃磚的表面更加的靚麗閃爍。但是由于兩個半磚之間粘合面積小,仍存在不牢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卡扣式空心玻璃磚,解決了半磚之間用工程膠粘合不牢固的技術問題,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卡扣式空心玻璃磚,包括兩個半磚,兩個半磚之間設置粘合的膠層,兩個半磚形成封閉內腔,其特征在于,封閉內腔中還包括一個連接體,該連接體粘合在兩個半磚的內表面上。
并進一步做如下改進:
所述連接體是一個板體,該板體橫跨兩個半磚的接縫、粘合在該接縫的兩側。
所述連接體由兩個板體組成,兩個板體之間設置彈性部件,使兩個板體擠壓在半磚的內表面上,兩個板體均與兩個半磚粘連。
所述兩個板體之間還設置導向結構,使兩個板體沿同一自由度往復移動。
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套筒和內軸,套筒的底部固定在一個板體的內側面上,內軸的一端固定在另一個板體的內側面上,內軸的另一端嵌裝在套筒中。
所述卡口單元的粘合面上設有卡槽和卡舌,兩個半磚之間的卡槽和卡舌一一對應組合。
所述彈性部件是一對布置在兩個板體之間的螺旋彈簧。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封閉內腔中放置一個連接體,該連接體同時粘合在兩個半磚的內表面上,形成輔助連接,使兩個半磚具有更好的牢固性,而且連接體位于封閉內腔中,避免影響中空玻璃磚的外觀,連接體優選一個板體,這樣可以提供更充分的接觸面積,另外如果設置兩個板體則會具有更大的基礎面積,但是這樣需要在兩個板體之間安裝一個彈性部件,才能將兩個板體擠壓抵靠在半磚的內表面上,使板體更加緊固的粘合在兩個半磚的內表面上。
在彈性部件作用下,兩個板體相對穩定性差,不易安裝在半磚內腔中,特別是兩個半磚相對扣合的過程,容易導致兩個板體側滑失衡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兩個板體之間安裝一個導向結構,該導向結構包括套筒和內軸,內軸在套筒內定向滑動,兩個板體分別固定在內軸和套筒上,這樣就實現了兩個板體的定向穩定滑動,使兩個板體具有良好的相對穩定性,利于將兩個板體卡扣在封閉內腔中。
在半磚的粘合面上設置匹配的卡槽和卡舌,這樣兩個半磚利用卡槽和卡舌實現精準定位,而且卡扣在一起的卡舌和卡槽,具有防止兩個半磚的粘合面錯位的作用,提高了兩個半磚粘合的牢固性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半磚立體結構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兩個半磚粘合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截面圖。
圖4是沿圖3中A-A向截面圖。
圖5是另一個實施例的截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截面圖。
圖7半磚的粘合面進一步改進的結構圖。
附圖標記
1半磚,101粘合面,102腔室,2半磚,3板體,4膠層,5板體,6膠層,
7螺旋彈簧,8內軸,9套筒,10卡槽,11卡舌,12卡舌,13卡槽,
14封閉內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中空玻璃磚包括半磚1和半磚2,如半磚1包括粘合面101和腔室102,兩個半磚的粘合面連接在一起,使兩個半磚組合成一體結構,并形成封閉內腔14。為了使兩個半磚之間形成牢固的連接結構,在封閉內腔14內布置一個連接體,該連接體同時粘合在兩個半磚的內表面上,起到穩固的作用。如圖3和圖4,是連接體的一個實施例,該連接體選用一塊板體3,板體3的粘合面上鋪置膠層4,使板體3和兩個半磚的內表面粘合。
這里,因為板體3應置于封閉內腔14內,所以在扣合兩個半磚時,應預先將板體3搭置在兩個半磚的腔室內,再逐漸扣合兩個半磚。為了獲得堅固的粘合效果,板體3上預制的膠層應當是粘稠的,這樣才能保證扣合半磚后,在板體自身重力作用下,膠層能和板體3和半磚的內表面充分接觸,在此基礎上,靜置一段時間后,粘稠的膠體會形成硬質的膠層4,使板體和半磚的內表面牢固且堅硬的粘和在一起。
考慮板體3在自身重力下,與半磚內表面的充分接觸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板體具備較大的重量,即使如此,單個板體的粘合效果仍不夠理想,為此,如圖5,設置兩個板體,分別是板體3和板體5,兩個板體之間安裝彈性部件,本實施例中選用兩個螺旋彈簧7,螺旋彈簧7使兩個板體之間形成彈性連接,兩個板體和半磚的內表面的接觸面上分別鋪置膠層4和膠層6,在彈性部件的作用下,板體3和板體5緊緊的擠壓在半磚的內表面上,使膠層和板體、半磚的內表面之間形成充分的接觸,具備良好穩固的粘合效果。
如兩個板體之間形成單一的彈性連接,則會使板體之間缺乏穩定性,在扣合半磚的過程中,容易導致兩個板體相對走位失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兩個板體之間設置導向結構,如圖6,該導向結構包括內軸8和套筒9,內軸8伸入套筒9內,板體3固定在套筒9上,板體5固定在內軸8上,這樣通過內軸8在套筒9內的定向滑動,實現兩個板體相對定向穩定滑動。
另外,為了實現兩個半磚精準扣合,在半磚的粘合面上設置卡舌和卡槽,如圖7,半磚1的粘合面上包括卡舌12和卡槽10,半磚2的粘合面上包括卡舌11和卡槽13,卡舌12和卡槽13匹配,卡槽10和卡舌11匹配,實現兩個半磚精準匹配。除此之外,還起到提高兩個半磚組合穩固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