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有內板隅撐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帶有內板的屋頂或墻面隅撐現場安裝,需要將內板切口,由于屋面和隅撐自帶一定傾角,所以事先切口很難找準角度和位置,通常做法是內板在屋面或墻面安裝完畢后,在進行隅撐洞口的切割,高空作業既影響施工進度,安裝質量和員工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
內板安裝完畢后進行隅撐洞口切割,從下往上仰視作業員工施工不便且眼鏡容易受傷,從上往下作業很難找準隅撐具體位置,導致開口過大或與檁條(墻梁)無法連接。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裝方便快捷、施工安全的有內板隅撐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有內板隅撐連接結構,包括底座、固定架、角鋼,兩個所述角鋼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活動連接在固定架上,兩個所述底座固定在墻梁上,兩個所述底座固定在固定架兩側,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墻梁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為梯形結構,下底向外延伸。
進一步的,所述角鋼與底座連接的一端的豎直邊長于水平邊,且豎直邊向內折彎。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與角鋼連接的一端開有槽。
進一步的,所述角鋼和底座之間為螺栓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和墻梁之間為螺栓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與墻梁之間為螺栓連接。
借由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有內板隅撐連接結構,施工方便,高效快捷,員工安全有保障;安裝完成后內板無需開洞,整潔美觀。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有內板隅撐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1、底座;2、固定架;3、角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參見圖1所示,一種有內板隅撐連接結構,包括底座1、固定架2、角鋼3,兩個角鋼3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另一端活動連接在固定架2上,兩個底座1固定在墻梁上,兩個底座1固定在固定架2兩側,固定架2固定在墻梁上。
底座1為梯形結構,下底向外延伸。
角鋼3與底座1連接的一端的豎直邊長于水平邊,且豎直邊向內折彎。
固定架2與角鋼3連接的一端開有槽。
角鋼3和底座1之間為螺栓連接。
底座1和墻梁之間為螺栓連接。
固定架2與墻梁之間為螺栓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有內板隅撐連接結構,工廠加工角鋼時,將角鋼一端剪肢,彎折一定角度,新增加連接件,連接件直接用自攻釘安裝內板下方,角鋼與連接件相連。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