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態系統,具體為一種建筑綠色環保生態系統,屬于環保建筑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億萬年進化中,地球形成了一個彼此依存、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庇護了地球上的所有物種,是人類唯一且永恒的家園。但是,近年來,人們開始過度的耗費資源,植被被砍伐,導致土壤、水與空氣被嚴重污染,人類的過度開發帶來了日趨嚴重的熱島效應、極端氣候、全球變暖等生態危機。生態、低碳雖已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的建筑大多數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將建筑真正與生態、低碳節能融合的實踐非常少。目前的建筑,大多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并對外界環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運用高科技制造出來的材料,僅以隔熱或把室內熱量向室外排放來實現建筑內的舒適環境,這種以消耗土地、金屬或稀土材料等自然資源,來達到的建筑內的舒適環境,導致了全球氣候的惡化,自然資源及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只會導致更嚴重的碳排放,加劇生態危機,同時,目前現有的生態系統,均以自來水、地下水等人工水源進行維持運行,而不能以自然活動中生產的雨水、河水等維持運行,其耗費的資源依然較多。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建筑綠色環保生態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筑綠色環保生態系統,可以有效解決實際應用中現有建筑大多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并對外界環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難以形成一個綠色環保生態系統的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綠色環保生態系統,包括墻板、排渣口、集水槽、泄流口、輸水管道、提壓泵、提壓泵啟停開關、控制面板、積水渠、屋頂樓板、防水涂料、排水通道、濾網、支撐層、卵石保護層、濕度傳感器、種植層、溢水孔、種植床埂、水淋噴頭和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墻板一端固定連接有屋頂樓板,且所述屋頂樓板通過其表面涂抹的防水涂料與支撐層連接,所述支撐層內設有排水通道,且所述排水通道頂部通過濾網填充有卵石保護層,所述支撐層表面嵌入有種植床埂,且所述種植床埂內貫穿有溢水孔,所述種植床埂一側的所述支撐層上設有種植層,且所述種植層內安裝有濕度傳感器,所述排水通道一側端口與泄流口連通,且所述泄流口處于所述墻板一端的集水槽內,所述集水槽一端通過輸水管道與所述墻板頂部的提壓泵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提壓泵一端固定連接有水淋噴頭,且所述水淋噴頭處于所述種植層正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提壓泵上固定安裝有提壓泵啟停開關,且所述提壓泵一側的所述墻板上安裝有控制面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種植床埂和所述墻板之間的所述支撐層上嵌有積水渠,且所述積水渠底部安裝有所述濾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種植床埂上固定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集水槽底部安裝有排渣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面板分別與所述濕度傳感器和所述提壓泵啟停開關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使用方便,不僅為建筑表面提供了良好的裝飾美觀作用,且有效吸收屋頂樓板的熱量,降低了室內的溫度,使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綠色環保生態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墻板;2、排渣口;3、集水槽;4、泄流口;5、輸水管道;6、提壓泵;7、提壓泵啟停開關;8、控制面板;9、積水渠;10、屋頂樓板;11、防水涂料;12、排水通道;13、濾網;14、支撐層;15、卵石保護層;16、濕度傳感器;17、種植層;18、溢水孔;19、種植床埂;20、水淋噴頭;21、太陽能電池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綠色環保生態系統,包括墻板1、排渣口2、集水槽3、泄流口4、輸水管道5、提壓泵6、提壓泵啟停開關7、控制面板8、積水渠9、屋頂樓板10、防水涂料11、排水通道12、濾網13、支撐層14、卵石保護層15、濕度傳感器16、種植層17、溢水孔18、種植床埂19、水淋噴頭20和太陽能電池板21,墻板1一端固定連接有屋頂樓板10,且屋頂樓板10通過其表面涂抹的防水涂料11與支撐層14連接,支撐層14內設有排水通道12,且排水通道12頂部通過濾網13填充有卵石保護層15,支撐層14表面嵌入有種植床埂19,且種植床埂19內貫穿有溢水孔18,種植床埂19一側的支撐層14上設有種植層17,且種植層17內安裝有濕度傳感器16,排水通道12一側端口與泄流口4連通,且泄流口4處于墻板1一端的集水槽3內,集水槽3一端通過輸水管道5與墻板1頂部的提壓泵6連接。
提壓泵6一端固定連接有水淋噴頭20,且水淋噴頭20處于種植層17正上方,通過提壓泵6將集水槽3內的水進行抽取,通過水淋噴頭20將水噴灑至種植層17內。
提壓泵6上固定安裝有提壓泵啟停開關7,且提壓泵6一側的墻板1上安裝有控制面板8。
種植床埂19和墻板1之間的支撐層14上嵌有積水渠9,且積水渠9底部安裝有濾網13,濾網13可以有效將水中的較大雜質進行隔離。
種植床埂19上固定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21,集水槽3底部安裝有排渣口2,通過排渣口2可將集水槽3內積攢的泥渣進行排出。
控制面板8分別與濕度傳感器16和提壓泵啟停開關7電性連接,當種植層17內缺水時,通過濕度傳感器16進行檢測,控制面板8接受濕度傳感器16反饋的信息,通過提壓泵啟停開關7來開啟提壓泵6進行抽水。
具體的,使用時,在種植層17種植植物,利用植物的蒸騰和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輻射熱,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種植層17內多余的水經由卵石保護層15進行隔離雜質,通過濾網13進行進一步分離,水流通過排水通道12由泄流口4排泄至集水槽3內,當長時間晴天種植層17內缺水時,通過濕度傳感器16進行檢測,控制面板8接受濕度傳感器16反饋的信息,通過提壓泵啟停開關7來開啟提壓泵6進行抽水,水流通過水淋噴頭20噴灑至種植層17內對植物進行澆灌,當雨天雨水過多時,蔓延的水流由溢水孔18排至積水渠9內,繼而通過濾網13進入排水通道12內,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防水涂料11避免屋頂樓板10內浸水。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使用方便,不僅為建筑表面提供了良好的裝飾美觀作用,且有效吸收屋頂樓板的熱量,降低了室內的溫度,使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宜推廣使用。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