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墻體結構領域,特別涉及用于提高夯土墻結構整體性的金屬連接件及采用該金屬連接件的夯土墻結構。
背景技術:
作為傳統生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夯土墻結構房屋在我國西部地區使用較為廣泛,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飽含濃厚的鄉土歷史和文化氣息。夯土墻結構房屋因為取材方便、造價低廉、節約能源、保溫隔熱、工藝簡單、環境友好等優點受到廣泛歡迎。但夯土墻結構在使用時存在整體性差、水平抗剪能力低和抗震性差等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夯土墻結構的房屋的四角和縱橫墻交接的部分。為提高夯土墻結構整體性,目前國內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房屋四角和縱橫墻交接處設置木柱,同時在墻體中設置水平木條或植物纖維。采用上述方式來加強夯土墻結構的整體性,實際效果并不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提高夯土墻結構整體性的金屬連接件及夯土墻,該金屬連接件適用于設置在縱橫墻交接處,其可加強縱橫墻的連接、有效提高夯土墻結構的整體性和水平抗剪性能,該夯土墻結構具有較好的整體性和抗剪性。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用于提高夯土墻結構整體性的金屬連接件,其特征在于:金屬連接件包括數組抗剪單元,每組抗剪單元由位于中部位置的鋼板、與鋼板上端垂直焊接的多個上部抗剪鋼柱和與鋼板下端垂直焊接的多個下部抗剪鋼柱構成;數組抗剪單元通過焊接在鋼板之間的連接鋼件形成一體連接結構,一體連接結構在水平方向呈L型或T型。
優選的:每組抗剪單元的鋼板均采用方形鋼板結構,每組抗剪單元的上部抗剪鋼柱的數量和下部抗剪鋼柱的數量均為四個,四個上部抗剪鋼柱和四個下部抗剪鋼柱均按照方形的四個邊角的位置進行排布。
優選的:每組抗剪單元的四個上部抗剪鋼柱和四個下部抗剪鋼柱均按照上下一一對正的方式進行排布。
優選的:每組抗剪單元的四個上部抗剪鋼柱和四個下部抗剪鋼柱均按照在平面上錯開的方式進行排布。
優選的:上部抗剪鋼柱和下部抗剪鋼柱均采用栓釘或鋼筋。
優選的:連接鋼件采用條狀鋼板或角鋼。
優選的:所述抗剪單元為三組,三組抗剪單元通過兩個連接鋼件連接,形成L型金屬連接件。
優選的:所述抗剪單元為四組,四組抗剪單元通過三個連接鋼件連接,形成T型金屬連接件。
夯土墻結構,包括夯土墻主體,夯土墻主體由夯土夯筑成型,其特征在于:在夯土墻主體呈L型的縱橫墻交接位置處、且位于夯土層的分層處埋設有上述呈L型的金屬連接件;在夯土墻主體呈T型的縱橫墻交接位置處、且位于夯土層的分層處埋設有上述呈T型的金屬連接件;每個金屬連接件上的上部抗剪鋼柱插入到對應位置的上層夯土中,每個金屬連接件上的下部抗剪鋼柱插入到下層夯土中。
優選的:上部抗剪鋼柱插入到對應位置的上層夯土層中的深度為上層夯土層的厚度的一半;下部抗剪鋼柱插入到對應位置的下層夯土層中的深度為下層夯土層的厚度的一半。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金屬連接件采用L型結構,可設置在L型的縱橫腔交接處,采用T型結構,可設置在T型的縱橫腔交接處,通過上部抗剪柱插入到上層夯土中和下部抗剪柱插入到下層夯土中,可提高夯土墻結構分層處的水平抗剪能力,而夯土墻結構的分層處是水平抗剪最薄弱的位置,這樣,就可大幅度提高夯土墻結構的抗剪能力;多個抗剪單元通過連接鋼件進行連接,將多個抗剪單元埋設于縱橫墻交接處的不同位置,這樣可提高縱橫墻的連接強度,進而提高夯土墻結構的整體性。
2、本實用新型夯土墻結構通過在縱橫墻的交接處設置對應結構的金屬連接件,且將金屬連接件置于夯土層的分層處,使金屬連接件的上部抗剪柱與上層夯土形成配合,下部抗剪柱與下層夯土形成配合,這樣,可使夯土墻結構達到了較好的整體性和抗剪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金屬連接件呈L型的結構示意圖Ⅰ;
圖2是本實用新型金屬連接件呈L型的結構示意圖Ⅱ;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夯土墻采用L型金屬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金屬連接件呈T型的結構示意圖Ⅰ;
圖6是本實用新型金屬連接件呈T型的結構示意圖Ⅱ;
圖7是本實用新型夯土墻采用T型金屬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的俯視圖。
圖中:1、抗剪單元;1-1、鋼板;1-2、上部抗剪鋼柱;1-3、下部抗剪鋼柱;2、連接鋼件;1’、夯土墻主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金屬連接件實施例一:
請參見圖1-2,用于提高夯土墻結構整體性的金屬連接件,金屬連接件包括數組抗剪單元1,每組抗剪單元由位于中部位置的鋼板1-1、與鋼板上端垂直焊接的多個上部抗剪鋼柱1-2和與鋼板下端垂直焊接的多個下部抗剪鋼柱1-3構成,上述鋼板的形狀、上部抗剪鋼柱的數量、下部抗剪鋼柱的數量、上部抗剪鋼柱的排布方式及下部抗剪鋼柱的排布均不受限制。數組抗剪單元通過焊接在鋼板之間的連接鋼件2形成一體連接結構,且在水平方向呈L型(也可稱為呈L型)。
本實施例金屬連接件結構中,鋼板的形狀、抗剪鋼柱的數量及抗剪鋼柱的排布優選如下:每組抗剪單元的鋼板均采用方形鋼板結構,每組抗剪單元的上部抗剪鋼柱的數量和下部抗剪鋼柱的數量均為四個,四個上部抗剪鋼柱和四個下部抗剪鋼柱均按照方形的四個邊角的位置進行排布。
每組抗剪單元的四個上部抗剪鋼柱和四個下部抗剪鋼柱優選通過如下兩種方式進行排布:
方式一:每組抗剪單元的四個上部抗剪鋼柱和四個下部抗剪鋼柱均按照上下一一對正的方式進行排布,即沿著垂直于鋼板的方向,一個上部抗剪鋼柱對應于一個下部抗剪鋼柱。
方式二:每組抗剪單元的四個上部抗剪鋼柱和四個下部抗剪鋼柱均按照在平面上錯開的方式進行排布,即四個上部抗剪鋼柱設置在四個下部抗剪鋼柱一側外的位置。
本實施例金屬連接件結構中:上部抗剪鋼柱和下部抗剪鋼柱優選采用栓釘或鋼筋結構。由于栓釘或鋼筋均具有較高的強度,可以使金屬連接件達到較高的抗剪強度。
本實施例金屬連接件結構中:連接鋼件優選采用條狀鋼板或角鋼。
本實施例金屬連接件結構中:所述抗剪單元優選為三組,三組抗剪單元通過兩個連接鋼件連接,形成L型金屬連接件。
本實施例金屬連接件適用于夯土墻結構中,在縱橫墻呈直角形的交接位置處,用于提高縱橫兩面墻體的連接強度,從而提高夯土墻的整體性。
金屬連接件實施例二:
請參見圖5-6,本實施例金屬連接件包括上述實施例一所述的抗剪單元及設置在抗剪單元之間的連接鋼件,其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數組抗剪單元通過焊接在鋼板之間的連接鋼件形成一體連接結構,且在水平方向呈T型。
實施例二金屬連接件結構中,鋼板的形狀、抗剪鋼柱的數量及抗剪鋼柱的排布的優選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二金屬連接件結構中,上部抗剪鋼柱和下部抗剪鋼柱的優選結構及連接鋼件的優選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二金屬連接件結構中,所述抗剪單元優選為四組,四組抗剪單元通過三個連接鋼件連接,形成T型金屬連接件。
夯土墻結構,請參見圖3-4及圖7-8,包括夯土墻主體1’,夯土墻主體由夯土夯筑成型。其與現有夯土墻結構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夯土墻主體呈L型的縱橫墻的交接位置、且位于夯土層的分層處埋設有上述呈L型金屬連接件。在夯土墻主體呈T型縱橫墻的交接位置、且位于夯土層的分層處埋設有上述呈L型的金屬連接件。具體的,可在夯土墻結構的每層分層處,均設置一道金屬連接件,這樣,可最大程度的提高夯土墻結構的整體性。為降低夯土墻結構的施工成本,也可每間隔若干個夯土層設置一道金屬連接件。每個金屬連接件上的上部抗剪鋼柱插入到對應位置的上層夯土中,每個L型的金屬連接件上的下部抗剪鋼柱插入到下層夯土中。
上述夯土墻結構中:上部抗剪鋼柱和下部抗剪鋼柱插入對應夯土層內的深度過小時,抗剪強度和整體性提高不明顯。在本實用新型中,上部抗剪鋼柱插入到對應位置的上層夯土層中的深度優選為上層夯土層的厚度的一半;下部抗剪鋼柱插入到對應位置的下層夯土層中的深度優選為下層夯土層的厚度的一半。這樣,在夯土墻結構的每層分層處均設置一道金屬連接件的情況下,既保證了上下相鄰兩道金屬連接件不發生干涉,又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夯土墻結構的水平分層處的抗剪性能和整個夯土墻結構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