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變形縫防撞墊。
背景技術:
在高層建筑及大體量建筑中,由于溫度、沉降、防震等原因,常在某些部位留設縫隙,這些縫隙將建筑劃分為若干個結構獨立的部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變形縫。變形縫的設置可以解決建筑產生的過大變形和內力問題,但是在建筑結構遭受碰撞或者地震時,導致建筑物變形縫構造破壞,出現漏水、灌風等質量問題,而建筑物變形縫漏水導致墻面污跡斑斑,潮濕、霉變及抹灰脫落等嚴重問題,給空間使用帶來了很多不便,也影響了環境衛生和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變形縫防撞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變形縫防撞墊,包括混凝土層和防撞墊本體,所述混凝土層之間形成變形縫,所述混凝土層頂部兩側設有砂漿層,所述防撞墊本體頂部設有加強板,所述防撞墊本體底部設有鋼板,所述防撞墊本體頂部設有第一密封鋼板,所述防撞墊本體左側端部設有填充材料層,所述防撞墊本體右側頂部設有第二密封鋼板,所述第二密封鋼板內側也設有填充材料層,所述防撞墊本體右側端部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防撞墊本體右側底部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嵌套于防撞墊本體底部的凹槽內,所述鋼板之間設有防火帶,所述鋼板之間設有第三彈簧。
優選的,所述防撞墊本體兩端表面設有橡膠結構層,所述防撞墊本體左側底部設有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鋼板呈U形,所述鋼板和混凝土層通過鉚釘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三彈簧之間連接有擋塊,所述第三彈簧通過螺釘連接于鋼板。
優選的,所述第二密封鋼板呈L形,所述第一密封鋼板和第二密封鋼板均通過膨脹螺栓固定于砂漿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通過防撞墊本體右側的第一彈簧和填充材料層能夠很好緩沖橫向位移力的作用,防撞墊本體底部的第二彈簧和橡膠墊也能夠消除縱向力,不會因為一側墻體受到移動時,導致另一側墻體也受到位移,使得整個建筑變得牢固可靠,保證變形縫能夠不被破壞,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大大提升了該一種建筑變形縫防撞墊的使用功能性,保證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適合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混凝土層、2防撞墊本體、3變形縫、4砂漿層、5加強板、6鋼板、7第一密封鋼板、8填充材料層、9鉚釘、10防火帶、11第三彈簧、12擋塊、13第一彈簧、14第二彈簧、15第二密封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建筑變形縫防撞墊,包括混凝土層1和防撞墊本體2,所述混凝土層1之間形成變形縫3,所述混凝土層1頂部兩側設有砂漿層4,所述防撞墊本體2頂部設有加強板5,所述防撞墊本體2底部設有鋼板6,所述防撞墊本體2頂部設有第一密封鋼板7,所述防撞墊本體2左側端部設有填充材料層8,所述防撞墊本體2右側頂部設有第二密封鋼板15,所述第二密封鋼板15內側也設有填充材料層8,所述防撞墊本體2右側端部連接有第一彈簧13,所述防撞墊本體2右側底部連接有第二彈簧14,所述第二彈簧14嵌套于防撞墊本體2底部的凹槽內,所述鋼板6之間設有防火帶10,所述鋼板6之間設有第三彈簧11,所述防撞墊本體2兩端表面設有橡膠結構層,所述防撞墊本體2左側底部設有橡膠墊,所述鋼板6呈U形,所述鋼板6和混凝土層1通過鉚釘9連接,所述第三彈簧11之間連接有擋塊12,所述第三彈簧11通過螺釘連接于鋼板6,所述第二密封鋼板15呈L形,所述第一密封鋼板7和第二密封鋼板15均通過膨脹螺栓固定于砂漿層。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變形縫防撞墊,使用時,在混凝土層1之間的變形縫3處設置防撞墊本體2,當受到外力碰撞或者地震時,變形縫3之間發生橫向位移時,防撞墊本體2右側的第一彈簧13和填充材料層8能夠很好的起到緩沖作用,另外鋼板6之間的第三彈簧11產生擠壓或者拉伸,也能夠消除預應力,當變形縫3之間發生縱向位移時,防撞墊本體2底部的第二彈簧14和橡膠墊也能夠消除縱向力,不會因為一側墻體受到移動時,導致另一側墻體也受到位移。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