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重復使用的混凝土構筑擋板的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構件用器具,特別是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混凝土構筑擋板的固定裝置。
現今建筑工地或預制構件場中,鋼筋混凝土構件制作過程中,為使混凝土形成預定的形狀,在鋼筋骨架之外采用擋板圍成預制構件的外形。為使諸多擋板固定,一般都采用鐵絲穿透擋板并用物件固定于外(如
圖1、2所示)。待澆注混凝土并固結之后,須人工剪斷鐵絲后拆下擋板。其中固結構件中的鐵絲不僅得不到回收,外露的部分還常可造成對施工人員的傷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混凝土構筑用擋板的固定裝置。
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混凝土構筑擋板的固定裝置,其特征為包括一個螺桿,其一端作有螺紋,一個卡扣,其一端作有適于與擋板固定的回折卡鉤,其另一端作有與所述螺桿上螺紋相配的內螺紋,一個微調曲棒,其一端與所述螺桿螺紋端相對的另一端形成可活動的連接,其中間有適合與擋板固定的回折。在微調曲棒上還可設有供固定用鐵釘穿過的孔。為使調定的螺桿聯結固定還可采用一個定位螺母。
以下將結合附圖的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佳實施例對發明的構思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擋板固定裝置立體圖;圖2是
圖1結構的橫截面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立體圖;圖4是圖3結構的裝配示意圖5和圖6是圖3結構的使用示意圖。
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混凝土構筑擋板的固定裝置,包括有一個螺桿1,其一端上作有外螺紋6,另一端作有可通過例如鉚釘與一個微調曲棒5構成一種可活動的連接的孔。一個卡扣3,其一端上作有與螺桿1上的外螺紋6相配的內螺紋孔2,相對螺桿1可作縱向長度方向上的調整以適應對擋板的固定,卡扣3的另一端為使適于與擋板的固定可作有回折的卡鉤(見圖5、6)。微調曲棒5的大致中間位置處為適合與擋板的固定作有折曲,于適當的位置上還設有孔7,它是用于將該固定裝置固定到擋板上去的鐵釘8穿透用的。螺母4可使經調定的螺桿與卡扣間的連接長度固定,起到定位作用。
該固定裝置的使用是這樣的。整體組合后如圖5示,先將卡扣3的卡鉤固定于擋板的一側,按擋板間距調整螺桿1和卡扣3間的螺紋連接的縱向長度后,用定位螺母4使調定的長度固定,另一側則憑借微調曲棒5與螺桿1間的活動連接使該固定裝置套合到另一側的擋板上去,如圖6中的實線所示。而微調曲棒5上的中間處的折曲恰使其與擋板貼合,再以鐵釘8穿經孔7釘固于擋板之上。待等澆注水泥并經固化成型后,因微調曲棒5之末端呈傾斜狀(見圖6),故可插入一個板勾將鐵釘拔出,然后與裝置該固定裝置相似的方式取下該固定裝置并可作下次的再重復使用。且使拆下的檔板后固化成型構件表面平整,不會造成對施工者的傷害。本實用新型不僅可節約大量鐵絲以降低生產成本,而且使施工現場更為安全,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混凝土構筑擋板的固定裝置,其特征為包括一個螺桿,其一端作有螺紋;卡扣,其一端作有適于與擋板固定的回折卡鉤,其另一端作有與所述螺桿上螺紋相配的內螺紋;一個微調曲棒,其一端與所述螺桿螺紋端相對的另一端形成可活動的連接,其中間有適合與擋板固定的回折。
2.按權利要求1的一種固定裝置,其特征為其中所述螺桿上還可設有一個定位螺母。
3.按權利要求1或2的一種固定裝置,其特征為其中的微調曲棒上還設有供固定用鐵釘穿過的孔。
專利摘要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混凝土構筑擋板的固定裝置,由通過螺紋可調連接長度的一個卡扣與螺桿連接,再在該螺桿的另一端通過可活動式連接與一個微調曲棒所構成。
文檔編號E04G17/04GK2172791SQ93215688
公開日1994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1993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1993年6月15日
發明者黃焙雄 申請人:黃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