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砌磚機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中砌磚墻的機器。
在砌磚墻的施工中,一直是靠瓦刀、抹子等簡單工具,用手工逐塊砌磚,具體方法常用的有三種(1)鋪灰擠砌法先鋪好一段灰漿,然后擠漿砌磚;(2)鏟灰擠砌法就是“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3)推尺鋪灰法,就是用推尺做標準推平砂漿,然后砌磚。以上方法都存在著勞動強度大、效率不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砌24厘米和12厘米直墻(拐角、磚垛等處不適用)的機器,部分地代替手工勞動。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磚斗、砂漿斗和推進機構組裝在一起。磚平放在磚斗中,砂漿裝滿砂漿斗。由于砂漿斗環包著磚斗,砂漿自動布滿在磚的條面和頂面之間。動作開始前,推進機構停在機架的前部,機器不運動。動作開始后,推進機構從前部用力將靠近滑板的一層磚向后推,這時以下五個動作同時發生1、推出的磚頂在后方已砌好的磚上;2、機器靠磚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在動作1之前機器不向前運動)3、后部的行走輪經過已砌好的磚,對其進行壓實;4、砂漿沿著中間的砂漿口流出,在運動中自動鋪好一層砂漿;5、磚斗中上部的磚在下部的磚被推出后,靠重力作用,逐次往下落一塊磚厚的距離。推進機構從機架的前部運動到后部,上述五個動作全部完成,則原來靠近滑板的一層磚被推出,并接著后方已砌好的磚被砌好,同時機器恢復了動作開始前的狀態。機器不停轉動,則砌磚不斷進行。
本實用新型由于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因而可大大減輕砌磚的勞動強度,同時機器鋪灰厚度均勻,砌好的磚經機器壓實,粘結良好,砌體強度高。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砌磚機工作狀態的側視圖。圖2、圖3、圖4、圖5分別是圖1的A-A、B-B、C-C剖視圖和E處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機架(11)被滑板(5)分成上、下二層(見圖3),工作時,機架(11)和滑板(5)、磚斗(1)、砂漿斗(17)都處于傾斜位置(見圖1),傾斜角在10-45度之間。電機(19)的轉動通過蝸輪、桿(18)(見圖2)傳給鏈輪(4)、鏈條(3),帶動推進機構(6)在機架的上、下層中平行移動,磚斗(1)分為一順、一頂二部分,且二部分間有小于30度的夾角,磚平放進磚斗(1)中,直接落在滑板上。砂漿斗(17)三面環包著磚斗,并裝滿砂漿。動作開始后,推進機構(6)從前部將靠近滑板的一層磚向后推,這時以下五個動作同時發生1、推出的磚頂在后方已砌好的磚上,如圖1中的雙點劃線所示;2、機器靠磚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在動作1之前機器不向前運動);3、后部的行走輪(8)經過并壓實已砌好的磚;4、砂漿沿砂漿口(12)流出,在運動中鋪好一層砂漿;5、磚斗中上部的磚逐次下落一塊磚厚的距離。推進機構從機架的前部運動到后部,上述五個動作全部完成,原來靠近滑板的一層磚被砌好,同時機器恢復了動作開始前的狀態。機器不停轉動,則鋪磚不斷進行。
本實用新型裝置的換向是這樣進行的機架(11)、夾板(9)和撐桿(7)、(16)組成等臂搖桿機構,連接處可繞軸(2)、(10)轉動。在圖1所示的位置中,撐桿(16)的一部分壓在夾板(9)上,砌磚機向右方運動。若使撐桿(7)和(16)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則撐桿(7)的一部分壓在夾板(9)上,倒轉電機,則砌磚機向左方運動。
在砌12厘米的墻時,磚只放在磚斗中的一側,另外在行走輪(8)的中縫卡上擋板(20),如圖4所示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砌磚機器,其特征是a、由磚斗、砂漿斗、推進機構三部分組成,并組裝在一起;b、磚斗、砂漿斗、機架和滑板工作時都處于傾斜位置;c、機器向后推磚,同時靠磚的反作用力向前進;d、用等臂搖桿機構換向,即等臂搖桿左、右轉動,使機器處于向左、右運動的方向。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磚斗為一順、一頂放置,且順、頂二部分間有一夾角,夾角小于30度。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磚斗、機架和滑板工作時的傾斜角度為10-45度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機架分上、下二層,推進機構在上、下分層中平行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在砌12厘米的墻時在行走輪的中縫里卡上擋板。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砌磚機,可以一次完成鋪灰、砌磚、擠壓三個動作。除可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外,還具有鋪灰厚度均勻、粘結良好、砌體強度高等優點。本砌磚機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采用等臂搖桿機構進行換向,可方便地使機器來回運動。使用本砌磚機可砌24厘米、12厘米的直墻(拐角、磚垛等處不適用)。
文檔編號E04G21/22GK86208807SQ86208807
公開日1987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1986年11月1日
發明者權寧 申請人:權寧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