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筋混凝土夾芯疊合保溫屋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保溫的屋面板。
房屋建筑的屋面需要具有保溫隔熱功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公知的一種預制鋼筋混凝土夾芯板(PCI Journal,November-December 1991,PP78-98) 中,預先將上下混凝土板和中間的輕質保溫材料制成一整體混凝土夾芯板。所以施工時不便管線埋設,板與板之間連接薄弱,整體性較差,容易在板縫處出現裂縫。
另二種公知的輕質保溫隔熱的結構板(中國專利,ZL93244893.3)利用金屬網和外表面的水泥砂漿或混凝土組成結構板,這種結構板作為屋面板使用時,其承重跨度較小,并且金屬網鋼絲較細,所以對銹蝕敏感,必須在施工時另加鋼筋,其安全可靠性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溫隔熱且跨度大的屋面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是在由鋼筋混凝土底板和鋼絲網架組成的預制組合板內填充輕質保溫材料,然后在上加現澆混凝土疊合層形成整體的鋼筋混凝土夾心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其承重的跨度大,可達6米,并且具有施工方便,結構層和保溫層一次完成,便于管線埋設,整體性好,安全可靠。
圖1為鋼筋混凝土夾芯疊合保溫屋面板的剖面圖其中(1)表示混凝土底板(2)表示混凝土疊合層(3)表示輕質保溫材料(4)表示下部鋼絲網(5)表示上部鋼絲網(6)表示V型連接支撐圖2為鋼筋混凝土夾芯疊合保溫屋面板的軸視圖其中(1)表示混凝土底板(2)表示混凝土疊合層(3)表示輕質保溫材料(4)表示下部鋼絲網(5)表示上部鋼絲網(6)表示V型連接支撐實施例該屋面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混凝土疊合層2,輕質保溫材料3,下部鋼絲網4,上部鋼絲網5,V型連接支撐6。
上下鋼筋混凝土板內的鋼絲網和中間的V型連接支撐在連接處焊牢從而形成一空間鋼絲網架。鋼筋混凝土底板厚度和主要受力鋼筋的數量根據板跨度和荷載由計算確定。在上下鋼絲網之間填充保溫隔熱的輕質材料,并將V型支撐和輕質材料間的縫隙填實。然后澆筑混凝土底板。待混凝土硬化后即由鋼筋混凝土底板和鋼絲網架形成預制組合板。該預制組合板可承受其自重外還可以承擔施工荷載,施工時將預制組合板放在梁或墻上,并在板底隔一定距離加臨時支撐。預制組合板就位后,板與板之間用附加鋼絲網片連接形成整體的鋼絲網,然后在其上部現澆細石混凝土疊合層,待疊合層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撤去臨時支撐即形成一整體的保溫隔熱的屋面板。
權利要求1.一種鋼筋混凝土夾芯疊合保溫屋面板,它包括鋼筋混凝土底板,鋼絲網架,其特征在于它還有輕質保溫材料和現澆混凝土疊合層,由鋼筋混凝土底板和鋼絲網架組成的預制組合板內填充輕質保溫材料,然后在上加現澆混凝土疊合層形成整體的鋼筋混凝土夾心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屋面板,其特征在于上下鋼筋混凝土板內的鋼絲網中間用V型鋼筋連接支撐,連接處焊牢形成一空間綱絲網架,在上下鋼絲網之間填充保溫隔熱的輕質材料,并將V型支撐和輕質材料間的縫隙填實,然后澆筑混凝土底板,待混凝土硬化后,即由鋼筋混凝土底板和鋼絲網架形成預制組合板,施工時將該組合板放在梁或墻上,在底板加臨時支撐,組合板就位后,板與板之間用附加鋼絲網片連接形成整體的鋼絲網,然后在其上部澆筑細石混凝土疊合層,達設計強度后,撤除臨時支撐,形成一整體保溫隔熱屋面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保溫的屋面板。它由混凝土底板、上下鋼絲網、輕質保溫材料和V形連接支撐組成的預制組合板和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形成整體的保溫屋面板。該屋面板承重跨度可達6米,并具有結構層和保溫層一次完成,便于管線埋設,整體性好和施工方便的特點,因此可廣泛應用于土建工程。
文檔編號E04B1/80GK2271577SQ9620231
公開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17日
發明者蘇幼波 申請人:河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