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外墻隔熱吸音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外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外墻隔熱吸音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按墻體在建筑中的位置和走向分類:分為外墻和內墻兩類。沿建筑四周邊緣布置的墻體稱為外墻,被外墻包包圍的墻體稱為內墻。外界環境與建筑室內熱環境主要通過熱輻射、熱對流和熱傳導三種形式進行熱傳遞,從而影響室內環境的溫度以及建筑物的節能。目前常規的外墻外保溫系統主要采取阻隔的方法減少熱量的傳導。現今各種外墻外保溫材料普遍存在與基層墻體結合性差,在抗凍融、風壓等外力的影響下,易產生形變、脫落等現象,造成墻體阻隔性能下降。尤其是近幾年普遍使用的一些有機型的外墻外保溫材料,其易燃的缺點在實際應用中也集中地凸顯出來,同時,現有外墻都不具有吸音隔音的效果,或者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對外墻外保溫和吸音系統的設計、安裝、錨固工藝及材料的阻燃性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建筑外墻隔熱吸音結構,本結構在滿足外墻強度要求的情況下,使墻體具有優良的阻燃隔熱性能,同時對外墻環境中的噪音進行隔音,并且在一定的成本范圍內,本結構使建筑外墻具有特殊性能外,還能保證其安全和使用壽命。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建筑外墻隔熱吸音結構,包括墻體本體,所述墻體本體內壁設有一層巖棉層,外壁設有一層反射型隔熱層,所述巖棉與墻體本體之間采用建筑膨脹錨栓固定,巖棉的另一面設有防水砂漿層,所述反射型隔熱層與墻體本體通過一粘接層粘接,反射型隔熱層的另一面設有防護層。
[0005]進一步,所述反射型隔熱層由鋁箔板和彈性膠棒構成,即將鋁箔板折成波浪形或者鋸齒形,并在其每個頂部粘接一彈性膠棒,形成反射型隔熱層,所述鋁箔板厚度為0.12-0.2mm,所述彈性膠棒為高彈性聚氨酯橡膠耐磨緩沖棒銷,直徑和長度依據鋁箔板形狀而定,彈性膠棒與鋁箔板之間、彈性膠棒與墻體本體之間用水基型合成樹脂膠水粘接,所述防護層為玻璃幕墻。
[0006]進一步,所述巖棉層厚度為50~80mm,巖棉層的一面設有若干個不貫通的梯形圓槽和溝槽,所述梯形圓槽的深度為20~30mm,所述溝槽深度為10~20mm,巖棉層與防水砂楽層之間還設有一玻璃纖維板,所述玻璃纖維板與巖棉層和防水砂漿層通過內置鋼筋固定,即鋼筋的一端深入到巖棉層15~30mm,另一端深入到防水砂漿層10~20mm,鋼筋貫穿玻璃纖維板,玻璃纖維板厚度為20~30mm,所述防水砂漿層厚度為20~30mm。
[0007]進一步,所述粘接層朝墻外壁一側涂有一層反射絕熱膜,所述反射絕熱膜厚度為反射隔熱性涂料,厚度為0.1-0.3mm,所述防護層為鋼筋水泥保護層,厚度為25~40mm。
[0008]進一步,其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墻體本體的內壁上鉆設若干錨栓孔,每個錨栓孔之間的間距為250~300mm,同樣,在巖棉板上鉆設相同數量相同間距的錨栓孔,錨固用膨脹錨栓直徑為9mm~12mm,單個錨栓抗拉承載力標準值不小于0.6KN,膨脹錨栓端部的塑料圓盤漏孔壓板的直徑為70mm~80mm,然后將巖棉板錨固在墻體本體上;
步驟2、將按預定長度切割得到鋼筋插入玻璃纖維板中,每條鋼筋間的間距為200~300_,兩端伸出部分的長度按設定值定距,然后將鋼筋的一端,嵌插進固定好的巖棉板中,并向連接縫隙中灌以防火硅酮密封膠;
步驟3、步驟2完成后,將玻璃纖維板表面清理干凈,然后分兩層施工,每層的厚度相同,底層先抹內摻有結構膠的素水泥漿一道,再抹防水砂漿層,初凝時壓實,用木抹戳撐成麻面,待底層抹灰六七成干時,抹第二層防水砂漿,趕光壓實;
步驟4、墻體本體的內壁施工完成后,將墻體本體外壁表面清理干凈,將彈性膠棒用膠水粘接在墻體上,每根彈性膠棒的直徑和間距依鋁箔板形狀而定,粘接完且膠水固化后,然后涂上反射隔熱性涂料,等待涂料固化成型;
步驟5、待步驟4完成后,將定型的鋁箔板搭接在彈性膠棒上,搭接的地方用水基型合成樹脂膠水粘接,鋁箔板凹陷的地方用膨脹錨栓錨固在墻體本體上,邊緣用防火硅酮密封膠密封縫隙;
步驟6、鋁箔板搭接完畢后,進行玻璃幕墻施工,即將防護層安裝在反射隔熱層上。
[0009]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結構方面,對于墻體內壁,設置了巖棉層、玻璃纖維板、緩沖層,巖棉層本身具有很好的阻燃保溫吸音的效果,在巖棉層的一面還開設梯形圓槽和溝槽,當聲波向里傳播時,巖棉表面上的梯形圓槽和溝槽形成共振吸聲結構,將進入其內的聲波吸收掉,當入射聲波的頻率和系統頻率一致時,孔槽內的空氣產生激烈的振動摩擦,加強了吸收效應,形成吸收峰,使聲能顯著衰減,達到吸音的效果;玻璃纖維板和緩沖層主要起到防水隔熱阻燃的作用,保證墻體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嵌插的鋼筋能很好固定住巖棉層、玻璃纖維層和緩沖層,即使在外力作用下相互之間也不易脫落;墻體本體與巖棉層采用錨栓錨固,更進一步鞏固其穩定性,克服現有使用中不牢固的缺陷,保證其使用壽命。對于墻體外壁,設置了反射型隔熱層和防護層,反射型隔熱層能反射太陽光,間接將大量的熱源反射出去,使熱源不易進入墻體本身,達到隔熱的目的,也是本發明主要隔熱結構,而玻璃幕墻防護層不僅起到美觀的效果,還能保護反射型隔熱層不易遭受破壞,穩固其性能。
[0010]在材料方面,本發明選用的各種材料均為防火等級為A級以上不燃材料,解決傳統外墻保溫吸音材料的防火隱患,同時,選用鋁箔板作為反射型隔熱層,不僅具有優秀的反射光的性能,同時還具有很好的機械強度和防腐蝕性能,保證其使用安全和延長使用壽命,鋁箔板具有的金屬光澤還能增加外墻的美觀效果,增加美觀度,另外,鋁箔板采用波浪形或者鋸齒形結構能進一步提高其反射性能和美觀度;而鋁箔板上粘接的彈性膠棒一方面支撐住鋁箔板,使鋁箔板能穩定其外形,另一方面起緩沖沖擊力和消振作用,而粘接層上涂覆的反射隔熱性涂料能將進入的光再次反射,進一步起到隔熱的作用。
[0011]在連接和密封方面,墻體外壁設有粘接層,能很好地確保反射型隔熱層牢固的連接在墻體上,而不會出現形變、脫落等現象,彈性膠棒與鋁箔板之間、彈性膠棒與墻體本體之間用水基型合成樹脂膠水粘接,保證彈性膠棒能牢固的粘接住鋁箔板和墻體本體,鋁箔板凹陷的地方用膨脹錨栓錨固在墻體本體上,邊緣用防火硅酮密封膠密封縫隙,進一步牢固鋁箔板,保障其安全性;結構各層之間留有的縫隙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材料之間熱脹冷縮的問題,另一方面給現場施工留有施工余地,且所有縫隙均用防火硅酮密封膠密封,防止水和雜物進入污染墻體。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建筑外墻隔熱吸音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巖棉層局部示意圖。
[0013]圖中標記:1為墻體本體,2為巖棉層,3為防水砂漿層,4為反射型隔熱層,5為防護層,6為玻璃纖維板,7為粘接層,8為彈性膠棒,9為膨脹錨栓,10為梯形圓槽,11為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0015]為了使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6]如圖1所示,一種建筑外墻隔熱吸音結構,包括墻體本體1,墻體本體I內壁設有一層巖棉層2,外壁設有一層反射型隔熱層4,巖棉層2與墻體本體I之間采用建筑膨脹錨栓9固定,巖棉層2的另一面設有防水砂漿層3,反射型隔熱層4與墻體本體I通過一粘接層7粘接,反射型隔熱層4的另一面設有防護層5。
[0017]反射型隔熱層4由鋁箔板和彈性膠棒構成,即將鋁箔板折成波浪形或者鋸齒形,并在其每個頂部和底部分別粘接一彈性膠棒,形成反射型隔熱層4,鋁箔板厚度為0.12-0.2mm,最佳厚度為0.12mm、0.18mm或0.2mm,彈性膠棒為高彈性聚氨酯橡膠耐磨緩沖棒銷,直徑和長度依據鋁箔板形狀而定,彈性膠棒與鋁箔板之間、彈性膠棒與墻體本體I之間用水基型合成樹脂膠水粘接,防護層5為玻璃幕墻。
[0018]如圖2所不,巖棉層2厚度為50~80mm,最佳厚度為50mm、60mm或80mm,巖棉層2的一面設有若干個不貫通的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