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外墻體建筑模塊的制作方法_2

文檔序號:10090845閱讀:來源:國知局
結劑層,103輕質纖維水泥薄板層,2是鋼框架,201是邊框,202是Z形鋼,203是工字型尼龍復合隔熱條,204是U形輕鋼龍骨,205是側翼框,3是膨脹珍珠巖層,4是內墻板,401是軟瓷內墻裝飾材料層,5是鋼木插接塊,501是鋼質加強條,502是木塊,6是螺栓付,7是鉚釘,01是混凝土框架或鋼結構框架,02是混凝土框架預埋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7]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外墻體建筑模塊高度和寬度方向的剖視圖,綜合圖1和圖2可以看出,該外墻體建筑模塊包括外墻板1、鋼框架2、膨脹珍珠巖材質的保溫隔熱層3和內墻板4。外墻板1包括由外至內依次連接的軟瓷外墻裝飾材料層101、聚合物水泥粘結劑層102和輕質纖維水泥薄板層103,聚合物水泥粘結劑層102將軟瓷外墻裝飾材料層101和輕質纖維水泥薄板層103粘結在一起。鋼框架2是整個外墻體建筑模塊最重要的支撐體系,由設于所述建筑模塊上、下、左、右四側面上的邊框201和連接上、下邊框并垂直設置的鋼龍骨204組成,邊框201包括Z型鋼202和工字型隔熱條203,兩Z型鋼202嵌插在工字型隔熱條203中,中間形成U型插接槽,如圖3所示。兩個Z型鋼202中間不相連,成斷橋式,截斷了內外墻面的冷熱橋,既有效增強了墻體剛度、吊掛性能,又保證了墻體的隔熱保溫性能。鋼框架2內的空腔用膨脹珍珠巖填充形成保溫隔熱層3。內墻板4包括由內至外依次連接的輕質纖維水泥薄板層103、聚合物水泥粘結劑層102和軟瓷內墻裝飾材料層401,聚合物水泥粘結劑層102將軟瓷內墻裝飾材料層401和輕質纖維水泥薄板層103粘結在一起。外墻板1和內墻板4平行設于鋼框架2兩側的側翼框205內。內、外輕質纖維水泥薄板層103由螺栓付6分別固定在鋼框架2兩側的側翼框205,軟瓷外墻裝飾材料層101和軟瓷內墻裝飾材料層401分別通過聚合物水泥粘結劑層102粘結在內、外輕質纖維水泥薄板層103外側。
[0028]建造安裝過程中,既需要考慮各外墻體建筑模塊之間的連接,又要考慮到外墻體建筑模塊與其他建筑框架之間的連接,從而形成完整的墻體。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鋼木插接塊5,相鄰建筑模塊之間通過一鋼木插接塊5插接連接面上對應的兩U型插接槽進行該兩模塊間的相互連接。鋼木插接塊5由木塊502以及木塊502對面兩側的鋼質加強條501壓接而成,鋼質加強條501通過鉚釘7鉚固。鋼木插接塊5分為A、B兩型,A型木塊的高度為U型插接槽深度的兩倍,如圖4所示型木塊的高度與U型插接槽深度相等,如圖5所示。組合墻體時,在收口前用A型鋼木插接塊5插入邊框201的U型插接槽中進行定位、連接和固定;收口時用B型鋼木插接塊5插入邊框201的U型插接槽中進行定位、連接和固定。各外墻體建筑模塊之間上下左右均通過鋼木接插條5連接,顯著增強了整個墻體的穩固性和抗震能力。外墻體建筑模塊通過鋼框架2側翼與建筑工程框架預埋件02固定,如圖6所示。
[0029]本實用新型中,外墻體建筑模塊通過在鋼框架2內填充保溫隔熱材料形成保溫隔熱層3,顯著提高了保溫、隔熱效果;鋼框架2的邊框201被隔熱條203隔開形成斷橋結構,截斷了內外墻面的冷熱橋,既有效增強了墻體剛度、吊掛性能,又保證了墻體的隔熱保溫性能。用于制作本實用新型外墻體建筑模塊的材料均可在建材市場購買,然后在工廠中批量生產,從而實現了外墻體建筑模塊的完全工廠化生產,符合建筑產業化要求。在工廠做好后的模塊可以直接在施工現場組裝,提高了建筑效率,而且可以減少對建筑場地污染。
[0030]上述實施例的作用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墻板、鋼框架、保溫隔熱層和內墻板;所述鋼框架由設于所述建筑模塊上、下、左、右四側面上的邊框和連接上、下邊框并垂直設置的鋼龍骨組成;所述邊框包括Z型鋼和工字型隔熱條,兩Z型鋼對稱嵌插在工字型隔熱條中,中間形成U型插接槽,兩側形成側翼框;所述鋼框架內的空腔用保溫隔熱材料填充形成保溫隔熱層;所述內、外墻板平行固定于鋼框架兩側的側翼框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墻板包括由外至內依次連接的外墻裝飾層、粘結層和內薄板層;所述內墻板包括由內至外依次連接的內薄板層、粘結層和內墻裝飾層;兩所述內薄板層由螺栓付分別固定在鋼框架兩側,外墻裝飾層和內墻裝飾層分別通過粘結層粘結在一內薄板層外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墻裝飾層用軟瓷外墻裝飾材料制成;所述內墻裝飾層用軟瓷內墻裝飾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層為聚合物水泥粘結劑。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薄板層為輕質纖維水泥薄板。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鋼龍骨為至少四根U形槽鋼輕鋼龍骨。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隔熱條為工字型尼龍復合隔熱條。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墻體建筑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隔熱材料為膨脹珍珠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外墻體建筑模塊,外墻體建筑模塊包括外墻板、鋼框架、保溫隔熱層和內墻板;所述鋼框架由設于所述建筑模塊上、下、左、右四側面上的邊框和連接上、下邊框并垂直設置的鋼龍骨組成;所述邊框包括Z型鋼和工字型隔熱條,兩Z型鋼對稱嵌插在工字型隔熱條中,中間形成U型插接槽,兩側形成側翼框;所述鋼框架內的空腔用保溫隔熱材料填充形成保溫隔熱層;所述內、外墻板平行固定于鋼框架兩側的側翼框內。該外墻體建筑模塊保溫隔熱好、強度高,可工廠化批量生產。
【IPC分類】E04B2/56, E04B1/98, E04B1/76
【公開號】CN205000492
【申請號】CN201520680231
【發明人】吳軍, 張愛民, 瞿羌軍, 曹玉林, 周建飛, 洪立云, 黃觀陽
【申請人】江蘇通創現代建筑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通承悅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日
當前第2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