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364797閱讀:598來源:國知局
一種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材料的連接結構,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隔墻板是用于建筑物內部隔墻的墻體預制條板,在建筑中并不起承重作用。現有的隔墻板,往往在一側設有凸起,所對應的另一側設有與凸起相適配的凹槽,隔墻板一側的凸起與相鄰的隔墻板的凹槽卡接,這樣的連接結構能夠增強隔墻板的連接強度。這樣一來,就導致每塊隔墻板之間安裝排布十分緊密,但是隔墻板之間沒有緩沖結構,當一塊隔墻板受到沖擊時,其受到的沖擊力會不加衰減的在隔墻板之間傳播,導致墻體開裂,這也是為什么發生地震時,房屋的主體框架沒有明顯受損,可是房屋內部的墻面卻受損嚴重,發生垮塌的原因。這樣既不利于屋內人員的安全,也不利于屋內財產的保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相鄰的兩塊隔墻板的連接處設有緩沖結構。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一塊隔墻板受到沖擊時,其受到的沖擊力在緩沖結構的作用下減小,于是傳導給下一塊隔墻板的力變小,防止墻體開裂。
[0007]進一步的,所述緩沖結構包括設置在隔墻板側面的彈性件,相鄰的兩塊隔墻板上的彈性件相互配合。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彈性件的彈性實現緩沖作用。
[0009]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與隔墻板側面可拆卸連接。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材質不同的彈性件和隔墻板側面可以有效的結合。
[0011]進一步的,所述側面兩端設有滑槽,所述彈性件上設有與所述滑槽相適配的滑軌,彈性件和隔墻板側面滑移連接。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用簡單的滑移就能夠將彈性件安裝在隔墻板側面。
[0013]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彈性膠塊。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性膠塊具有較強的彈性和復原能力。
[0015]進一步的,所述彈性膠塊為蜂窩網絡結構。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蜂窩網絡結構增多了力的反射和折射的可能,起到阻止力傳導的作用。
[0017]有益效果:一旦發生地震或是其他狀況,墻板之間的受力傳遞將會被緩沖,例如:地震時位于房屋框架邊緣的墻面板的受力最強,當其傳遞到墻體的中間時已經發生衰減,便不會出現墻面垮塌或是出現X裂紋。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兩塊隔墻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兩塊隔墻板連接結構的側視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右兩塊隔墻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說明】:1、凸起;2、凹槽;3、彈性膠塊;31、滑軌;32、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現有技術的隔墻板一般在上端設有凸起1,所對應的下端設有與凸起I相適配的凹槽2,隔墻板上端的凸起I與相鄰的隔墻板下端的凹槽2卡接,之后用砂漿固定,增強連接強度,使隔墻板之間不易錯位,并且隔墻板的左右兩側為平面,直接利用砂漿將相鄰的隔墻板連接。這樣一來,使得在隔墻板上傳導的力不會衰減,地震時房屋邊緣受到的力都傳導至墻體中間,導致墻體中間開裂。于是,在兩個連接面上設置了緩沖結構,可減小力在墻體上的傳導。
[0023]這里,參照圖1,是隔墻板上下端的連接結構的示意圖。圖中在凸起I外表面和凹槽2內表面都相應的設置了緩沖結構,包括彈性件,這里,選用了蜂窩網絡結構的彈性膠塊3。彈性件有多種,這里優選的使用蜂窩網絡結構的彈性膠塊3是因為力在隔墻板上的傳導是以波的形式,波傳播至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由于蜂窩網絡結構的存在,增多了反射和折射的可能,同時衍射的可能也增多了。所以蜂窩網絡結構材料能起到阻波的作用,即可弱化力的傳播,達到抗震的目的。
[0024]另外,彈性膠塊3和隔墻板之間是可拆卸連接的,因為隔墻板和彈性膠塊3的材質不同,可能需要不同的廠家生產尺寸相互對應的產品。這里,在隔墻板的上端面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兩個關于凸起I對稱的滑槽32,彈性膠塊3的形狀與凸起I相適配,并且在與隔墻板上端接觸的一面設置了與滑槽32相配合的滑軌31,彈性膠塊3可通過滑軌31與滑槽32的滑接固定在隔墻板上端。相鄰隔墻板下端的凹槽2也以同樣的方式可拆卸連接了彈性膠塊3,并且設置了彈性膠塊3后的凸起I和凹槽2仍然能夠相互配合。當然,也可以只在連接處的一側設置彈性膠塊3,只不過兩側都設置了相當于緩沖了兩次,緩沖性能更好。參照圖2,是上下兩塊隔墻板連接好后的示意圖,相鄰兩塊隔墻板之間用砂漿固定連接。
[0025]另外,參照圖3,是隔墻板兩側的彈性膠塊3的示意圖,在隔墻板側面沿其寬度方向對稱設有兩個滑槽32,彈性膠塊3上設有與滑槽32相配合的滑軌,彈性膠塊3與隔墻板側面通過滑軌31與滑槽32的滑接固定連接。當然也可以只在一側設置彈性膠塊3。相鄰兩塊隔墻板之間用砂漿固定連接。
[002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塊隔墻板的連接處設有緩沖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結構包括設置在隔墻板側面的彈性件,相鄰的兩塊隔墻板上的彈性件相互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與隔墻板側面可拆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兩端設有滑槽(32),所述彈性件上設有與所述滑槽(32)相適配的滑軌(31),彈性件和隔墻板側面滑移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性膠塊⑶。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膠塊(3)為蜂窩網絡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震的隔墻板連接結構,相鄰的兩塊隔墻板的連接處設有緩沖結構,一旦發生地震或是其他狀況,墻板之間的受力傳遞將會被緩沖,例如:地震時位于房屋框架邊緣的墻面板的受力最強,當其傳遞到墻體的中間時已經發生衰減,便不會出現墻面垮塌或是出現X裂紋。
【IPC分類】E04B2/82
【公開號】CN205276568
【申請號】CN201521099197
【發明人】王久會
【申請人】北京興達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4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