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鋼板(1)上設有多根與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每根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的兩端均設有直螺紋套筒(3)。其目的是為了超高層核心筒剪力墻能有效的與后澆框架梁連接,以克服現有的技術不足,保證建造質量而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減少對結構二次破壞、實用、取材方便、經濟實惠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
【專利說明】
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筋預埋件,特別是涉及一種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該組合預埋件適用于超高層框架梁由于某些技術原因不能同核心筒剪力墻整體現澆而不得不采取后澆法施工工藝時在核心筒剪力墻預埋的拉結筋組合預埋件。
【背景技術】
[0002]超高層核心筒的墻面積都較大,在施工現場基本都在使用整體鋼模來施工,故核心筒剪力墻與框架梁不是整體現澆一起施工,核心筒剪力墻先采用鋼模整體先施工,今后在框架梁位置采用植筋或與預留鋼板連接的方法將框架梁鋼筋同核心筒剪力墻相交節點連接。傳統的后連接方法有預留拉結筋、預埋鋼板和化學植筋等施工方法,傳統的植筋、預留拉結筋施工方法進度慢、表觀質量差、施工工序也都比較復雜;預留鋼板施工方法進度慢、施工操作難度大。現為了更好更快的施工作業,采用新型的鋼筋預留預埋方式進行施工,這就對鋼筋預留預埋工作作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新型的鋼筋預留方式成為項目要解決的重要技術之一。本技術提出在核心筒混凝土剪力墻中預留一組預埋件來解決傳統的植筋或模板鉆孔預留鋼筋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現超高層核心筒剪力墻能有效地與后澆框架梁連接、保證建造質量且結構簡單、減少對結構二次破壞、施工操作簡便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鋼板上設有多根框架梁縱向受力筋,每根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的兩端均設有直螺紋套筒。
[0005]所述的鋼板與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采用角焊縫連接。
[0006]所述的鋼板同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連接的所述的角焊縫的尺寸在8mm?12mm0
[0007]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與所述的直螺紋套筒采用螺紋機械連接。
[0008]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與所述的直螺紋套筒連接的一端的螺紋絲大于所述的直螺紋套筒的長度Ι/2+lOmm。
[0009]所述的直螺紋套筒與所述的框架梁縱向鋼筋的連接長度為所述的直螺紋套筒的長度的1/2 ± 2mm。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框架梁縱向受力筋根據施工圖的要求在鋼板的布置尺寸偏差為± 2mm。且整個組合件在前立面視圖中的長度為所要預埋剪力墻的厚度± 5mm。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I)取材便捷、加工制作方便;
[0013](2)減少對結構二次破壞;
[0014](3)提高拉結筋的拉拔強度,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
[0015](4)節省成本,節省準備時間,不需技工。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實現超高層核心筒剪力墻能有效地與后澆框架梁連接、保證建造質量且結構簡單、減少對結構二次破壞、實用、取材方便、經濟實惠、施工操作簡便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廣品右立面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產品前立面圖。
[0019]圖中:
[0020]1、鋼板;2、框架梁縱向受力筋;3、直螺紋套筒;4、角焊縫。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2]參見圖1和圖2,一種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鋼板I上設有多根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每根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的兩端均設有直螺紋套筒3。
[0023]具體地,鋼板I與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采用角焊縫4連接。
[0024]具體地,鋼板I同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連接的角焊縫4的尺寸在8mm?12mm。
[0025]具體地,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與直螺紋套筒3采用螺紋機械連接。
[0026]具體地,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與直螺紋套筒3連接的一端的螺紋絲大于直螺紋套筒3 的長度 Ι/2+lOmm。
[0027]具體地,直螺紋套筒3與所述的框架梁縱向鋼筋2的連接長度為所述的直螺紋套筒3的長度的1/2 ± 2mm。
[0028]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根據施工圖的要求在鋼板I的布置尺寸偏差為±2mm。且整個組合件在前立面視圖中的長度為所要預埋剪力墻的厚度± 5mm。
[0029]參見圖1和圖2,將鋼板I放置水平,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根據核心筒剪力墻的厚度確定長度后將采用螺紋切絲機將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其中一端螺紋切絲,根據工程施工圖中框架梁配筋要求確定所要焊接在鋼板I上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的規格和間距,先將鋼板I和縱向受力筋2焊接點焊固定后再用角焊縫永久連接;將半面焊好的組合件翻轉后鋼板I也需盡量水平,然后根據工程施工圖中框架梁配筋要求確定所要焊接在鋼板I上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的規格和間距,先將鋼板I和縱向受力筋2焊接點焊固定后再用角焊縫永久連接。將鋼板I和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已固定后將與框架梁縱向受力筋相配套的直螺紋套筒3逐一利用專用工具安裝。
【主權項】
1.一種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其特征是:鋼板(I)上設有多根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每根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的兩端均設有直螺紋套筒(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鋼板(I)與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采用角焊縫(4)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鋼板(I)同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連接的所述的角焊縫(4)的尺寸在8_?12_。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與所述的直螺紋套筒(3)采用螺紋機械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與所述的直螺紋套筒(3)連接的一端的螺紋絲大于所述的直螺紋套筒(3)的長度 Ι/2+lOmm。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核心筒剪力墻與后澆框架梁鋼筋預埋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直螺紋套筒(3)與所述的框架梁縱向受力筋(2)的連接長度為所述的直螺紋套筒(3)的長度的l/2±2mm0
【文檔編號】E04B1/41GK205444481SQ201521129085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
【發明人】章燕清, 周燁, 劉圣國
【申請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