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夠發電的帳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發電的帳篷,包括撐桿架(1)、外帳(2)、太陽能發電單元以及防潮墊(3),所述外帳(2)包括帳體、門以及地面帳,所述撐桿架(1)設置于外帳(2)內,而所述防潮墊(3)設置地面帳上,且位于撐桿架(1)內;所述撐桿架(1)包括四個主撐桿(11)、圍桿(12)以及成形桿(13),所述主撐桿(11)的上端通過四接口接頭連接呈錐形,而主撐桿(11)的下端通過第一接頭與圍桿(12)連接,所述主撐桿(11)的中上部通過第二接頭與成形桿(13)連接,所述撐桿架(1)的頂端設置有懸掛鉤,本實用新型具有一種結構簡單、牢固。抗風性好,使用安全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能夠發電的帳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發電的帳篷,屬于戶外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帳篷結構簡單,穩定性差、抗風能力弱。
[0003]中國專利號為201120100510.8公開了一種帳篷,旨在提供一種采用弧形頂部結構,能夠防止積水,提供最大化的內部空間,抗風性能好的帳篷。帳篷頂部的支撐部分包括橫梁、可彎成弧形的彈簧鋼支撐桿和立柱,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可彎成弧形的彈簧鋼支撐桿和立柱,每側的可彎成弧形的彈簧鋼支撐桿分別與同側的帳篷頂部連接使帳篷頂部為弧形。帳篷主體和帳篷頂部的面料為全棉帆布。本實用新型的帳篷頂部結構采用橫梁與可彎成弧形的彈簧鋼支撐桿連接后,形成弧形結構,能使雨水順利流下,不會積水。同時,弧形的結構非常堅固,抗風性好,而且,弧形的屋頂結構能夠提供最大的高度和空間性。全棉帆布帳篷,防水透氣性好。該帳篷采用弧形頂部結構來解決結構堅固和抗風性問題,這種結構的帳篷當受到大風時,帳篷的立柱下端受到的力最大,容易將帳篷頂部的支撐部分給拉變形,甚至弄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實用新型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牢固。抗風性好的能夠發電的帳篷。
[0005]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種能夠發電的帳篷,包括撐桿架(I)、外帳(2)以及防潮墊(3),所述外帳(2)包括帳體、門以及地面帳,所述帳體與門之間通過拉鏈連接,而所述帳體與地面帳縫合連接,所述撐桿架(I)設置于外帳(2)內,而所述防潮墊(3)設置地面帳上,且位于撐桿架(I)內;所述撐桿架(I)包括四個主撐桿(11)、圍桿(12)以及成形桿(13),所述主撐桿(11)的上端通過四接口接頭連接呈錐形,而主撐桿(11)的下端通過第一接頭與圍桿(12)連接,且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圍桿(12)連接在一起;所述主撐桿(11)的中上部通過第二接頭與成形桿(13)連接,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成形桿(I 3)連接在一起;所述撐桿架(I)的頂端設置有懸掛鉤;所述外帳(2)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有防水表層(21)、屏蔽層(22)、纖維網層(23)、內表層(24);還包括太陽能發電單元,所述太陽能發電單元包括相互連接在一起的薄膜電池組件和蓄電池,所述薄膜電池組件設置于外帳(2)的外表面上。
[0007]優選的:所述太陽能發電單元設置于外帳(2)的外表面中上部,且在外表面上均勻分布O
[0008]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能夠發電的帳篷,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I)由于主撐桿(11)的上端通過四接口接頭連接呈錐形,因此抗風性好。由于所述撐桿架(I)包括四個主撐桿(11)、圍桿(12)以及成形桿(13),所述主撐桿(11)的上端通過四接口接頭連接呈錐形,而主撐桿(11)的下端通過第一接頭與圍桿(12)連接,且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圍桿(12)連接在一起;所述主撐桿(11)的中上部通過第二接頭與成形桿(13)連接,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成形桿(13)連接在一起,結構簡單、牢固,抗風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0010](2)由于所述主撐桿(11)之間還設置有斜拉桿(14),所述斜拉桿(14)一端與一個主撐桿(11)上端連接,另一端與其配對的另一個主撐桿(11)的下端端連接,使得撐桿架的結構更穩定,抗風能力更強。
[0011](3)由于防潮墊(3)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設置的防滑層(31)、透氣層(32)、充氣層
(33)以及底層(34),充氣層(33)包括充氣通道(332)和三個以上的氣囊(331),所述氣囊(331)與充氣通道(332)之間通過氣囊(331)的進氣口連接,且每個氣囊(331)的進氣口上均設置有一個單向閥(333);所述底層(34)包括加強筋網(341)和橡膠層(342),所述加強筋網(341)設置于橡膠層(342)內,所述加強筋網(341)的周邊設置有兩個以上的系帶(3411)。使用時通過防滑層(1)、透氣層(2)可將汗液等氣體排出,增加了使用的舒適性。同時當一個氣囊(31)損壞時,不會影響到氣體氣囊(31)的使用,使用方便,同時增加了防潮墊的使用壽命。所述加強筋網(41)設置于底層本體(42)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防潮墊結構結實,能夠承受較大的拉扯力。
[0012](4)由于撐桿架(I)的頂端設置有懸掛鉤,因此可將燈等物品掛在懸掛鉤上,使用更方便。
[0013](5)由于所述外帳(2)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有防水表層(21)、屏蔽層(22)、纖維網層
(23)、內表層(24),使用時,只需將纖維網層(23)的連接頭用導線接上,然后將導線插入地上即可。這樣打雷時,由于屏蔽層(22)的作用,將雷電引入到地下。
[0014](6)由于設置有防水表層(21)、屏蔽層(22)、纖維網層(23)、內表層(24),因此外帳
(2)的結實耐用。
[0015](7)由于設置有太陽能發電單元,所述太陽能發電單元包括相互連接在一起的薄膜電池組件和蓄電池,所述薄膜電池組件設置于外帳(2)的外表面上。因此能夠有效的對蓄電池里的電進行使用,節約了能源,使得使用更方便。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牢固。抗風性好,防雷電結實耐用,使用安全。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8]圖2是撐桿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防潮墊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底層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加熱絲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外帳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0024]—種能夠發電的帳篷,如圖1-6所示,包括撐桿架1、外帳2以及防潮墊3,所述外帳2包括帳體21、門22以及地面帳23,所述帳體21與門22之間通過拉鏈連接,而所述帳體21與地面帳23縫合連接,所述撐桿架I設置于外帳2內,而所述防潮墊3設置地面帳23上,且位于撐桿架I內;所述撐桿架I包括四個主撐桿11、圍桿12以及成形桿13,所述主撐桿11的上端通過四接口接頭連接呈錐形,而主撐桿11的下端通過第一接頭與圍桿12連接,且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圍桿12連接在一起;所述主撐桿11的中上部通過第二接頭與成形桿13連接,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成形桿13連接在一起;所述撐桿架I的頂端設置有懸掛鉤101。所述外帳2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有防水表層21、屏蔽層22、纖維網層23、內表層24。還包括太陽能發電單元,所述太陽能發電單元包括相互連接在一起的薄膜電池組件10和蓄電池,所述薄膜電池組件10設置于外帳2的外表面上。
[0025]所述太陽能發電單元設置于外帳2的外表面中上部,且在外表面上均勻分布。
[0026]所述屏蔽層22為金屬網,所述金屬網通過導線與地接觸。
[0027]所述纖維網層23為聚酯纖維網或者凱夫拉纖維網。
[0028]所述主撐桿11之間還設置有斜拉桿14,所述斜拉桿14 一端與一個主撐桿11上端連接,另一端與其配對的另一個主撐桿11的下端端連接。
[0029]所述防潮墊3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設置的防滑層31、透氣層32、充氣層33以及底層34,充氣層33包括充氣通道332和三個以上的氣囊331,所述氣囊331與充氣通道332之間通過氣囊331的進氣口連接,且每個氣囊331的進氣口上均設置有一個單向閥333;所述底層34包括加強筋網341和橡膠層342,所述加強筋網341設置于橡膠層342內,所述加強筋網341的周邊設置有兩個以上的系帶3411,所述系帶3411栓在主撐桿11上。
[0030]所述加強筋網341的形狀為圓形或矩形,所述系帶3411的個數為4個,且所述系帶3411沿加強筋網341的周向均勻分布。
[0031]所述系帶3411的個數為兩個,所述系帶3411在加強筋網341上相對設置。
[0032]所述充氣通道332上設置有充氣嘴。
[0033]所述防滑層31的上表面形狀為波浪紋或者,所述防滑層31的上表面形狀為凹凸紋。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能夠發電的帳篷,特征在于:包括撐桿架(I)、外帳(2)以及防潮墊(3),所述外帳(2)包括帳體、門以及地面帳,所述帳體與門之間通過拉鏈連接,而所述帳體與地面帳縫合連接,所述撐桿架(I)設置于外帳(2)內,而所述防潮墊(3)設置地面帳上,且位于撐桿架(I)內;所述撐桿架(I)包括四個主撐桿(U)、圍桿(12)以及成形桿(13),所述主撐桿(11)的上端通過四接口接頭連接呈錐形,而主撐桿(11)的下端通過第一接頭與圍桿(12)連接,且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圍桿(12)連接在一起;所述主撐桿(11)的中上部通過第二接頭與成形桿(13)連接,每兩個主撐桿(11)之間通過一個成形桿(13)連接在一起;所述撐桿架(I)的頂端設置有懸掛鉤;所述外帳(2)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有防水表層(21)、屏蔽層(22)、纖維網層(23)、內表層(24);還包括太陽能發電單元,所述太陽能發電單元包括相互連接在一起的薄膜電池組件和蓄電池,所述薄膜電池組件設置于外帳(2)的外表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能夠發電的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發電單元設置于外帳(2)的外表面中上部,且在外表面上均勻分布。
【文檔編號】H02J7/35GK205531634SQ201620323629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8日
【發明人】馮秀紅
【申請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