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沙發套的裁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可以裁剪出最精簡的沙發套面材,并且加以簡易地縫合后即可形成適合于套在任何具有扶手與靠背的沙發套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的沙發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老化、破損、臟污或是失去色彩、光澤。若沙發骨架仍然堅固,要丟棄換新又覺得可惜且浪費,若要請專業人員更換新蒙皮或新布料,則所花費的金錢又太高且耗時,此時考慮以沙發套來套住沙發的表面以遮蔽舊的部份,乃是最理想的改善方法。
傳統的沙發套形式,是使用一大片布蓋在沙發上,再利用一些夾具將懸垂在沙發周邊的余布夾住。這種方式雖然可適用于任何尺寸、材質的沙發,但仍然存在著以下的缺失一、當使用者坐在沙發套上再起身后,沙發套的布面即會產生皺紋或變形,必須立刻整理才能恢復原貌;尤其是有兒童的家庭,更會因兒童活潑的本性在沙發上跳動、玩耍而令父母疲于為沙發整理儀容。
二、使用一大片布覆蓋在沙發上,很難配合沙發的原造型,尤其是沙發的四角處會有沙發套的余布垂地,很容易弄臟,無法整理,更會造成從沙發旁行走的人不慎被余布絆倒的安全疑虞。
三、由于傳統的沙發套只是一般的布料制成,因此在覆蓋于沙發上后,很容易因為沙發套與沙發表面的間的摩擦是數低而造成滑動現象,使得沙發套的定型不易。
因此,制造一種可輕松地套在沙發而具有良好的定型效果、容易整理、防皺、服貼的沙發套乃是切合實際需要的,而且提供一種裁制方法,據以可裁剪出最精簡的沙發套面材,并且加以簡易地縫合后即可形成適合于套在任何具備扶手與靠背的沙發更是符合經濟原則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其可以大量生產的方式分別在布料上裁剪出主套面材與側套面材,將一主套面材的兩側全邊與兩側套面材的部份邊緣縫合后即可構成具有開口的沙發套,而且此沙發套具有對應一般沙發的輪廓形狀,可以將此沙發套套在沙發上后,再利用桿件將沙發套方塞進沙發邊緣的縫隙,以將沙發套定型在沙發。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其采用具有足夠彈性與韌性的布料制成沙發套,利用布的彈性伸縮特性,可適用于多種不同材質、造形、尺寸或厚度的沙發。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種沙發套的裁制方法,所制成的沙發套,是適合于靠背及扶手有明顯落差的沙發,而不適合于高扶手的沙發或不具備扶手的沙發。
本發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種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其亦可針對椅背與扶手等高的沙發(即一般的ㄇ形沙發),進行主套面材與側套面材的裁剪,藉以縫制出適合于套在ㄇ形沙發的沙發套。
基于此,本發明所提供的沙發套的裁制方法,是將具有彈性的布料裁制有包括有一主套面材與兩側套面材,其中主套面材是在其相對的兩側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裁剪出相對稱的曲線,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B1、C、D、E;所述二側套面材是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將其環周邊裁剪出對應的輪廓線,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b1、c、d2、d1、e、f、g、h,最終回到a原點;將所述的ABB1段與abb1段縫合,B1C段與b1c段縫合,CD段與cd1(d2)段縫合,DE段與d1e段縫合,另外將側套面材的gf段與gh段縫合只留下efha段的開口。
本發明還包括該開口的內側則車縫上松緊帶,該開口的即構成適合于套在任何具有扶手與靠背的沙發的沙發套。
本發明的特點可以裁剪出最精簡的沙發套面材,并且加以簡易地縫合后即可形成適合于套在任何具有扶手與靠背的沙發,配合桿件將沙發套塞入沙發邊緣的縫隙內,即可將沙發套固定在沙發而表現造形及獲得良好的固定、防滑、防皺與服貼不變形的效果。
圖1為顯示本發明在布料上規劃出三人座主套面材的平面圖。
圖2為顯示圖1所規劃出的主套面材被裁剪下后的形態。
圖3A為顯示本發明可以在布料上規劃出寬度較小的二人座主套面材的平面圖。
圖3B為顯示本發明可以在布料上規劃出寬度最小的單人座主套面材的平面圖。
圖4A為顯示本發明所規劃裁制的側套面材的形態。
圖4B為顯示本發明的側套面材的三角形范圍的斜線部份,為形成扶手內側面的裕量空間。
圖5A為顯示本發明將一片主套面材配合二片相互對稱的側套面材縫合組成沙發套的平面視圖。
圖5B為顯示本發明側面套材縫制成立體圖,并使d1、d2點合而為一,d1與d2縫合后所產生的多余布隱藏在內側。
圖6為顯示本發明將主套面材與側套面材縫制成的沙發套。
圖7為顯示本發明的沙發套組合于沙發的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圖8為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平面視圖,其揭示用于套在ㄇ形沙發的沙發套的主套面材與二片相互對稱的側套面材的裁制圖形。
圖9為顯示本發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將主套面材與側套面材縫制成用于套在ㄇ形沙發的沙發套的側面體圖。
圖10為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沙發套組合于ㄇ形沙發的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茲配合下列各附圖對本發明的其它目的及功能做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所提供的沙發套的裁制方法,是將具有彈性伸縮性質的布料(例如梭織布、針織布)裁制為包括有主套面材10與側套面材11,而且每一沙發套是由一組主套面材10與二組側套面材11共同縫合構成(如圖5A所示)。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的裁制方法,是在大片的布料1上依預先的設計規劃出主套面材10的形狀(如圖1中的虛線輪廓),然后將此主套面材10裁剪成圖2所示的形狀;該主套面材10是在其相對的兩側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裁剪出相對稱的曲線,并且在其適當的多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B1、C、D、E等點的位置。沙發依其寬度的不同而可分為單人座、二人座與三人座等,故主套面材10也分為三種不同寬度;例如,圖2所示為寬度最大的三人座主套面材10;圖3A所示為寬度次之的二人座主套面材;圖3B所示為寬度最小的單人座主套面材。
本發明對于側套面材的裁制方法,是在大片的布料上依預先的設計規劃出側套面材11的形狀,然后將此側套面材11裁剪成下來(如圖4A所示);所述的側套面材10是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將其環周邊裁剪出對應的輪廓線,但其輪廓線的總長度較沙發表面的輪廓線為長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b1、c、d2、d1、e、f、g、h,最終回到a原點。其中,bb1段的落差即為沙發椅背到扶手的高度。
藉由上述的一組主套面材10與二相對稱的側套面材11,其組合時(請參閱圖5A),是將主套面材10的ABB1段與側套面材11的abb1段縫合,主套面材10的B1C段與側套面材11的b1c段縫合,側套面材11的d1與d2處先予相互縫合后(請參閱圖5B),再將主套面材10的CD段與側套面材11的cd1(d2)段縫合,以及將主套面材10的DE段與側套面材11的d1(d2)e段縫合,而側套面材11的gf段與gh段亦予以縫合,只留下沙發套下面的開口,再將此開口的周邊車縫上松緊帶5,以構成如圖6所示的沙發套2。
本發明值得一提的是在于側套面材11的形狀不同于一般沙發兩側扶手的形狀,亦即在原本bd的弧線上多出了斜線部份的三角形(參閱圖4B所示),且在本發明不斷的修正中一直加大此三角形的面積;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使側套面材11的周邊縫合后,形成扶手內側面的裕量空間(如圖5B所示),如此一來,當本發明的沙發套遇到扶手造型日愈增大豪華的沙發時,可以提供沙發套所需要的布量(或空間),若沙發的扶手較小時,則可將此三角形斜線的多余布量塞進椅縫中,絲毫不影響美觀。由于斜線三角形面積的增大,使得側套面材11的cd1距離增長太多,與正套面材10的CD距離無法配合,故需將側套面材11的d1與d2先行縫合在一起(即減少了d2到d1的距離),隨后再將主套面材10的CD段與側套面材扶手內側的cd1縫合,如此一來,沙發的左右扶手內側就不會因為有多余的布料而縐縐的,以致于影響美觀。
除此的外,由于套置于沙發上的沙發套下方各邊受到沙發套本身的彈性拉動影響會有往上方移動的力量,以致于可能造成沙發套的下方無法完全遮蔽住沙發的現象,因此,本發明在裁制主套面材10時,須預先在主套面材10的上、下兩邊形成為往外側方向凸出的弧形邊,使主套面材10受到拉動時,該弧形邊預先提供變形的裕量,讓沙發套受到拉緊時,其下方各邊反而變成直邊,使得沙發套可以完全遮蔽住沙發,不影響美觀。
本發明所用來制成沙發套的布料,是采用具有足夠彈性與韌性的針織布或其它布料而縫制成;并在開口的周邊的內側面設置松緊帶5,該松緊帶具有將開口縮小口徑的力量,以達到加強束緊沙發周緣的功效。本發明所制成的沙發套在使用時,是將沙發套2套置于沙發3表面(如圖7所示),并使其開口周邊的松緊帶束縛在沙發3底部的周緣后,再利用軟管(圖7中未顯示)塞入沙發靠背與座墊的間的縫隙內,以及扶手與座墊的間的縫隙內,如此即可將沙發套2繃緊在沙發3的表面。
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是為了提供適合于套在椅背與扶手等高的ㄇ形沙發的沙發套;如圖8所示,本發明同樣提供一主套面材10與二片相對稱的ㄇ形側套面材11’;該主套面材10是在其相對的兩側依一般具有扶手的ㄇ形沙發側邊的輪廓線裁剪出相對稱的曲線,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C、D、E等點的位置。沙發依其寬度的不同而可分為單人座、二人座與三人座等,故主套面材10也分為三種不同寬度。
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對于ㄇ形側套面材11’的裁制方法,是依一般具有扶手的ㄇ形沙發3’側邊的輪廓線將其環周邊裁剪出對應的輪廓線,但其輪廓線的總長度較沙發表面的輪廓線為長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c、d、e、f、g、h,最終回到a原點。
其組合時,是將主套面材10的AB段與ㄇ形側套面材11’的ab段縫合,主套面材10的BC段與ㄇ形側套面材11’的bc段縫合,再將主套面材10的CD段與ㄇ形側套面材11’的cd段縫合,以及將主套面材10的DE段與ㄇ形側套面材11’的de段縫合,而ㄇ形側套面材11’的gf段與gh段亦先以縫合(如圖9所示),只留下沙發套下面的開口,再將此開口的周邊車上松緊帶,以構成可供套在ㄇ形沙發3’的沙發套2’,如此即可將沙發套2’繃緊在沙發3’的表面,如圖10所示。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企圖具以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發明精神下所作有關本發明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的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布料裁制為包括有一主套面材,在其相對的兩側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裁剪出相對稱的曲線,并且在其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B1、C、D、E;二側套面材,依一般具有扶手且椅背高于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將其環周邊裁剪出對應的輪廓線,但其輪廓線的總長度較沙發表面的輪廓線為長,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b1、c、d2、d1、e、f、g、h,最終回到a原點;將所述的ABB1段與abb1段縫合,B1C段與b1c段縫合,再將側套面材的d1與d2先縫合,然后將CD段與cd1(d2)段縫合,DE段與de段縫合而構成沙發套,側套面材的gf段與gh段予以縫合,只留下沙發套下面的開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套面材的相對兩側邊是裁制為往外側方向凸出的弧形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發套的開口周邊內側縫固有松緊帶。
4.一種沙發套的裁制方法,是適合于椅背與扶手同高的ㄇ形沙發,其包括有一主套面材,是在其相對的兩側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裁剪出相對稱的曲線,并且在其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C、D、E;二側套面材,是依一般具有扶手且椅背與扶手等高的ㄇ形沙發側邊的輪廓線將其環周邊裁剪出對應的輪廓線,但其輪廓線的總長度較沙發表面的輪廓線為長,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a、b、c、d、e、f、g、h,最終回到a原點;將所述的AB段與ab段縫合,BC段與bc段縫,CD段與cd段縫合,DE段與de段縫合而構成沙發套,側套面材的gf段與gh段予以縫合,只留下沙發套下面的開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發套的開口周邊內側縫固有松緊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沙發套的裁制方法,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本發明將具有彈性的布料裁制為包括有一主套面材與兩側套面材,其中的主套面材是在其相對的兩側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裁剪出相對稱的曲線,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記號;所述側套面材是依一般具有扶手的沙發側邊的輪廓線將其環周邊裁剪出對應的輪廓線,并且在其適當的復數個轉折處依序標示出記號;將主套面材與側套面材相應記號段縫合,只留下開口,在開口的內側車縫上松緊帶,即構成沙發套。本發明可獲得良好的固定、防滑、防皺與服貼不變形的效果。
文檔編號A47C31/10GK1663504SQ200410006159
公開日2005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4日
發明者許世宗 申請人:許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