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31295閱讀:1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由壓縮機、高壓側換熱器、低壓側換熱器等構成制冷劑回路的冷卻單元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的這種冷卻裝置,例如在商店中設置的陳列櫥,由壓縮機、作為高壓側換熱器的散熱器、減壓裝置、作為低壓側換熱器的蒸發器等構成制冷劑回路。并且,被壓縮機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被排出到散熱器。制冷劑氣體通過該散熱器進行散熱后,由減壓裝置減壓,被供給到蒸發器。在蒸發器中,制冷劑進行蒸發,此時與周圍進行熱交換而進行冷卻,被冷卻后的空氣(冷氣)由鼓風機送入到形成于主體內的貯藏室(被冷卻空間),從而冷卻貯藏室(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0-105060號公報)。
可是,在所述那樣的陳列櫥等發生故障的場合或維護時,以往必須在商店中對故障部位進行修理或維護,或從設置場所將整個陳列櫥暫且帶回到工廠等中進行處理。
于是,為了改善這樣的問題,開發了圖4和圖5所示的冷卻裝置。在圖4中,附圖標記201是由前面開口的矩形的絕熱箱體202構成的主體,在該絕熱箱體202內架設多層架子203...,在各架子上構成作為被冷卻空間的貯藏室204。另外,前面的開口由門209可自由開閉地關閉,該門209可自由旋轉地樞軸支承于絕熱箱體202的前面上,并由可透視內部的透明壁構成。
并且,在主體201的底面上形成與構成于下方的機械室206內連通的吸入口207和排出口208,由鼓風機216從吸入口207將貯藏室204內的空氣吸入到機械室206內,由鼓風機216從排出口208將與蒸發器215進行了熱交換的空氣供給到貯藏室204內。
在此,在所述機械室206內設有冷卻單元217,該冷卻單元217由壓縮機211、散熱器212、以由絕熱壁221將其與壓縮機211和散熱器212隔離開的方式設置的蒸發器215及用于向該蒸發器215通風的鼓風機216等構成制冷劑回路,它們設置于單元底座220上(圖5)。
在該單元底座220的兩側設置兩端具有鉤224...的壁222、223,這些鉤224...可與形成于所述主體201底面上的圖中未示出的安裝部接合并可拆卸。即,由鉤224可將設置于單元底座220上的整個冷卻單元217可拆卸地安裝于主體201的底面上。
由此,通過接合安裝于壁222、223上的各鉤224...,從而可容易地將冷卻單元217安裝于主體201上,并且,通過解除接合,可容易地使冷卻單元217從主體201分離,從而可謀求修理或維護作業性的提高。
然而,在如上述那樣將整個冷卻單元217安裝于主體201上的構造的場合,整個冷卻單元217懸掛于主體201,在主體201施加了相當大的部件重量,所以,需要提高主體201的強度。另外,由于整個冷卻單元217如上述那樣成為相當大的部件重量,所以,還產生將冷卻單元217安裝于主體201上時的組裝作業性也下降的這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該以往技術的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謀求冷卻裝置的主體與冷卻單元的分離/連接性的提高,并改善其組裝作業性。
在本發明的冷卻裝置中,具有由壓縮機、高壓側換熱器、低壓側換熱器等構成制冷劑回路的冷卻單元,由鼓風機將與低壓側換熱器進行了熱交換后的冷氣供給到構成于主體內的被冷卻空間進行冷卻;其中在主體的底面下方構成機械室,將壓縮機和高壓側換熱器設置于機械室底面的單元底座上,并且,將收容了低壓側換熱器和鼓風機的冷卻箱安裝于主體的底面上,使其與被冷卻空間內連通。
作為技術方案2的冷卻裝置,在上述發明中,將冷卻箱可拆卸地安裝于主體的底面上。
作為技術方案3的冷卻裝置,在上述各發明中,由撓性管構成設于單元底座上的壓縮機、高壓側換熱器與冷卻箱內的低壓側換熱器之間的制冷劑配管。
在本發明中,在主體的底面下方構成機械室,將壓縮機和高壓側換熱器設置于機械室底面的單元底座上,并且,將收容了低壓側換熱器和鼓風機的冷卻箱安裝于主體的底面,使其與被冷卻空間內連通,因此,可削減安裝于主體的底面上的部件重量,改善組裝作業性。另外,由于也消除了主體的強度上的問題,所以,也可實現成本的降低。另外,由于壓縮機和高壓側換熱器設置于單元底座上,所以,整個裝置的重心下降而穩定化,并且,也可抑制噪聲和振動。
技術方案2中,由于在上述技術方案1的基礎上,將冷卻箱可拆卸地安裝于主體的底面上,所以,冷卻箱向主體上安裝的安裝作業變得更容易,并且,由于維護時也可拆下冷卻箱,所以,維護管理作業也變得容易。
技術方案3中,由于在上述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由撓性管構成設于單元底座上的壓縮機、高壓側換熱器與冷卻箱內的低壓側換熱器之間的制冷劑配管,所以,即使在由配管對制冷劑回路進行了配管連接的狀態下,也可無障礙地將冷卻箱安裝于主體上。


圖1是將本發明冷卻裝置適用于陳列櫥的場合的一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2是圖1的陳列櫥的冷卻單元的放大圖。
圖3是圖1的陳列櫥的制冷劑回路圖。
圖4是以往的陳列櫥的透視圖。
圖5是圖4的陳列櫥的冷卻單元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圖1是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將本發明的冷卻裝置適用于陳列櫥100的狀態的透視圖,圖2是表示陳列櫥100的冷卻單元17的放大圖。另外,本發明的冷卻裝置可用于陳列櫥或自動售貨機、冷藏箱、冷凍箱等。
在圖1中,附圖標記1是陳列櫥100的主體,該主體1由前面開口的矩形的絕熱箱體2構成。在絕熱箱體2內設有多層(在實施例中為3層)的架子3...,將各架子上的空間構成為作為被冷卻空間的貯藏室4。另外,前面的開口由門9可自由開閉地關閉,該門9可自由旋轉地樞軸支承于絕熱箱體2的右前面上,并且,由可透視內部的透明壁構成。
并且,做成為這樣的構造在主體1的底面上形成與構成于該主體1的底面下方的機械室6內連通的吸入口7和排出口8,由后述的鼓風機16從吸入口7將貯藏室204內的空氣吸入到機械室6的冷卻箱25內,從排出口8將與作為低壓側換熱器的蒸發器15進行了熱交換的空氣供給到貯藏室4內。
在此,在所述機械室6內設有冷卻單元17和所述鼓風機16,該冷卻單元17由壓縮機11、作為高壓側換熱器的散熱器12、用于向散熱器12送風的風扇13、及所述蒸發器15等構成制冷劑回路10,該鼓風機16用于將與蒸發器15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供給到構成于主體1內的貯藏室4中而用于進行冷卻。
并且,壓縮機11、散熱器12及風扇13設置在安裝于該機械室6的底面上的單元底座20上。所述蒸發器15和鼓風機16收容于所述冷卻箱25內。該冷卻箱25是上面開口的絕熱性的箱體,在該冷卻箱25內如上述那樣收容蒸發器15和鼓風機16。另外,如圖2所示,在蒸發器15的與設置所述鼓風機16的一側相反側的冷卻箱25內設置有空間26,該空間26被形成為后述的排出口8位于該空間26的上面。
在冷卻箱25的上方的角部分別安裝鉤24...。該鉤24...形成為可與形成于主體1的底面上的圖中未示出的安裝部接合,通過將各鉤24...接合于主體1的底面的安裝部,從而可按懸掛于主體1的底面上的狀態安裝冷卻箱25。
這樣,可由各鉤24...將冷卻箱25可拆卸地安裝于主體1的底面上。另外,通過安裝冷卻箱25,從而使所述吸入口7位于冷卻箱25內的鼓風機16的上表面上,排出口8位于形成于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與冷卻箱25之間的空間26的上面上。即,通過吸入口7連通貯藏室4內與冷卻箱25內的鼓風機16的上面。因此,可從吸入口7將貯藏室4內的空氣吸入到冷卻箱25內的鼓風機16。另外,通過排出口8連通貯藏室4內與空間26,該空間26形成于蒸發器15的與上述鼓風機16的相反側。由此,可從排出口8將由鼓風機16吸入、并與蒸發器15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供給到貯藏室4內。
下面,根據圖3說明所述制冷劑回路10。制冷劑回路10通過用配管以環狀對壓縮機11、散熱器12、作為節流裝置的膨脹閥14和蒸發器15等進行連接而構成。即,壓縮機11的制冷劑排出管34連接于散熱器12的入口。在此,實施例的壓縮機11是內部中間壓力型2級壓縮式的旋轉式壓縮機,在密閉容器11A內由驅動部件44、由該驅動部件44驅動的第1和第2旋轉壓縮部件50、52構成。
圖中附圖標記30是用于將制冷劑導入至壓縮機11的第1旋轉壓縮部件50的制冷劑導入管,該制冷劑導入管30的一端與第1旋轉壓縮部件50的圖中未示出的氣缸連通。該制冷劑導入管30的另一端連接到收容于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的出口側。
圖中附圖標記32是用于將由第1旋轉壓縮部件50壓縮后的制冷劑導入至第2旋轉壓縮部件52的制冷劑導入管。另外,所述制冷劑排出管34是用于將由第2旋轉壓縮部件52壓縮后的制冷劑排出到散熱器12的制冷劑配管。
連接于散熱器12的出口側的制冷劑配管36經由膨脹閥14被連接到收容于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的入口側。另外,連接于蒸發器15的出口側的制冷劑導入管30連接于壓縮機11的第1旋轉壓縮部件50。
在此,設置于單元底座20上的壓縮機11、散熱器12與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之間的制冷劑配管36和制冷劑導入管30分別由撓性管構成。即,在制冷劑回路10中連接設置于單元底座20上的散熱器12與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的制冷劑配管36和連接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與設置于單元底座20上的壓縮機11的制冷劑導入管30由具有伸縮性、抗振動能力強、耐久性優良的撓性管構成,從而可以進行即使在受到制冷劑配管36和制冷劑導入管30伸縮那樣的動作的場合也不發生該配管脫開或損傷的連接。由此,在由配管對制冷劑回路10進行連接的狀態下,也可無故障地將冷卻箱25安裝于主體1。
在此,說明將冷卻箱25連接于陳列櫥100的主體1的方法。將預先進行配管連接、并封入了制冷劑的冷卻單元17設置到構成于陳列櫥100的主體1的底面下方的機械室6內。然后,使所述冷卻箱25的各鉤24...與形成于主體1底面上的圖中未示出的安裝部接合。由此,將冷卻箱25安裝于主體1的底面上,通過吸入口7連通貯藏室4內與冷卻箱25內的鼓風機16的上面,通過排出口8連通貯藏室4內與冷卻箱25內的空間26。
下面,說明按上述方法構成的陳列櫥100的動作。當接通設于主體1上的圖中未示出的起動開關或將主體1的電源插頭與插座連接時,開始運行散熱器12的風扇14和鼓風機16,起動壓縮機11的驅動部件44。由此,低壓的制冷劑被吸入到壓縮機11的第1旋轉壓縮部件50中被進行壓縮,成為中間壓力,被排出到密閉容器11A內。被排出到密閉容器11A內的制冷劑從制冷劑導入管32暫且被排出到密閉容器11A的外部后,被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部件進行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從制冷劑排出管34排出到壓縮機11的外部。
被排出到壓縮機11外部的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從制冷劑排出管34進入到散熱器12,在散熱器12中由于風扇13的通風而散熱。然后,制冷劑從散熱器12出來進入到制冷劑配管36,到達膨脹閥14。制冷劑由膨脹閥14降低其壓力,在該狀態下流入到收容于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內。在蒸發器15中,制冷劑進行蒸發,從周圍吸熱,從而發揮冷卻作用。另外,通過所述鼓風機16的運行,將貯藏室4內的空氣從吸入口7吸入到冷卻箱25內,向蒸發器15送風。在此,通過制冷劑的蒸發而使空氣冷卻,冷卻后的空氣(冷氣)從空間26經過排出口8供給到貯藏室4內。然后,在貯藏室4內循環,對貯藏室4內進行冷卻。
在此,通過將蒸發器15和鼓風機16收容于具有絕熱性的冷卻箱25內,從而可由該冷卻箱25隔斷由壓縮機11的運行產生的熱和與散熱器12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的空氣。由此,可使與蒸發器15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不受到加熱地供給到貯藏室4內,所以,可提高冷卻效率。
另外,供給到貯藏室4內的冷氣對貯藏室4內進行冷卻后,從吸入口7吸入到冷卻箱25內的鼓風機16,再次由蒸發器15冷卻,反復進行這樣的循環。
另一方面,在蒸發器15中進行了蒸發的制冷劑此后從蒸發器15出來,進入到制冷劑導入管30,被吸入到壓縮機11的第1旋轉壓縮部件50,反復進行這樣的循環。
下面,說明冷卻單元17發生故障、或維護冷卻單元17時的分離方法。當作業者將設于主體1上的圖中未示出的停止開關按下或從插座拔出電源插頭時,壓縮機11的運行停止。
在該狀態下,作業者通過解除所述主體1的底面的各鉤24...的接合,從而可容易地從主體拆下冷卻箱25。
然后,通過將設置于機械室6內的底部的單元底座20一起從機械室6拉出,從而可取出冷卻單元17。
這樣在主體1的底面下方構成機械室6,將壓縮機11和散熱器12設置于機械室6底面的單元底座20上,并且,由鉤24...將收容蒸發器15和鼓風機16的冷卻箱25可拆卸地安裝于主體1的底面上,由吸入口7和排出口8使其與貯藏室4內連通,從而可更容易地進行冷卻箱25向主體1安裝的安裝作業。另外,由于當故障時或維護時也可拆下冷卻箱25,所以,在發生該故障時可迅速進行應對,并且維護管理作業也可容易地進行。
另外,由于在主體1的底部僅安裝冷卻箱25和收容于該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和鼓風機16,所以,可減小安裝于主體1的底面上的部件重量。
由此,可改善組裝作業性。另外,由于也消除主體1的強度方面的問題,所以,也可實現成本的減少。另外,由于壓縮機11和散熱器12設置于單元底座20上,所以,整個陳列櫥100的重心下降而穩定化,并且,通過不將壓縮機11安裝于主體的底部,從而使得從壓縮機11發生的噪聲·振動不易傳遞到主體1。由此,也可抑制陳列櫥100的噪聲·振動的發生。
另外,由于用撓性管構成設于單元底座20上的壓縮機11、散熱器12與冷卻箱25內的蒸發器15之間的制冷劑配管36和制冷劑導入管30,所以,即使在制冷劑回路10已進行配管連接的狀態下,也可無障礙地將冷卻箱25安裝于主體1。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壓縮機使用的是內部中間壓力型2級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但可用于本發明的壓縮機不限于此,也可是其它壓縮形式或具有單級或3級及3級以上的壓縮單元的壓縮機。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卻裝置,具有由壓縮機、高壓側換熱器、低壓側換熱器等構成制冷劑回路的冷卻單元,由鼓風機將與所述低壓側換熱器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供給到構成于主體內的被冷卻空間進行冷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體的底面下方構成機械室,將所述壓縮機和高壓側換熱器設置于所述機械室底面的單元底座上,并且,將收容了所述低壓側換熱器和鼓風機的冷卻箱安裝于所述主體的底面上,使其與所述被冷卻空間內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冷卻箱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主體的底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撓性管構成設于所述單元底座上的壓縮機、高壓側換熱器與所述冷卻箱內的低壓側換熱器之間的制冷劑配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冷卻裝置,可謀求冷卻裝置的主體與冷卻單元的分離/連接性的提高,同時改善其組裝作業性。該冷卻裝置(陳列櫥100)具有由壓縮機(11)、作為高壓側換熱器的散熱器(12)、作為低壓側換熱器的蒸發器(15)等構成制冷劑回路(10)的冷卻單元(17),由鼓風機(16)將與蒸發器進行了熱交換的冷氣供給構成于主體(1)內的作為被冷卻空間的貯藏室(4)對其進行冷卻;其中在主體的底面下方構成機械室(6),將壓縮機和散熱器設置于機械室底面的單元底座(20)上,同時,由鉤(24)將收容蒸發器和鼓風機(16)的冷卻箱(25)安裝于主體的底面上,使其與貯藏室連通。
文檔編號A47F3/04GK1786630SQ20051011587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7日
發明者山崎晴久, 山中正司 申請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