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裝置。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電纜一般由絕緣的保護套包裹導電的電纜芯組成。一般的生產過程為:在生產過程中導電的電纜芯被放置在放線盤上,在牽引機的牽引下,在擠出機的模口處,在200℃的條件下包裹一層絕緣的保護套,然后直接讓高溫的絕緣保護套進入常溫的冷卻水槽中。在這個過程中絕緣保護套的表層溫度驟降,而絕緣保護套的內層卻不易冷卻,這就容易由于絕緣保護套的表層與內層的溫度差太大而產生內應力。特別是聚乙烯、聚烯烴類結晶聚合物等材料制成的絕緣保護套特別容易受到這種內應力的影響。這種內應力會導致產品龜裂、熱收縮性能不佳,從而降低了產品質量。同時,現有的設備還存在著成本高的缺點,致使企業投入成本過高,影響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其能夠平緩的對溫度較高的電纜線降溫而不影響其內部物理性質,同時降低企業生產制造成本。
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卻單元,所述冷卻單元包括:一用于對電纜進行分段式冷卻的旋轉冷卻機構和水平冷卻機構;
其中,所述旋轉冷卻機構被設置為雙層中空結構以限定一容納冷卻液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一沿柱底到柱頂的環狀凹槽,所述旋轉冷卻機構通過一導管與加熱水槽連接;
所述水平冷卻機構包括一水平冷卻水槽,其通過一回流管與加熱水槽連接,且
所述水平冷卻水槽的電纜輸出端連接一烘干單元。
優選的是,所述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還包括一對電纜起牽引作用的牽引機、一與旋轉冷卻機構連接的放線盤以及一與牽引機連接的收線盤。
優選的是,所述旋轉冷卻裝置的空腔兩端均設置有含有一開口的蓋板,以使其形成一封閉的圓柱狀結構,所述封閉圓柱狀結構與一底座固定連接,且所述空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一用于安裝第一傳感器的凹孔。
優選的是,所述加熱水槽內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水泵以及第二傳感器,所述加熱水槽安裝在旋轉冷卻機構與水平冷卻機構的上方,且與旋轉冷卻裝置的上端開口通過一導管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烘干單元包括一兩端開口以形成半封閉狀態的烘箱,所述烘箱內壁的一側設置有第三傳感器和一用于加熱的第二加熱裝置,所述烘箱內壁的另一側設置有一用于送風的鼓風裝置。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傳感器為具有防水作用的溫度傳感器,其測溫范圍設置為80℃~120℃。
優選的是,所述第二傳感器為具有防水作用的溫度傳感器,其測溫范圍設置為90℃~110℃。
優選的是,所述第三傳感器為普通傳感器,其測溫范圍設置為15℃~35℃。
優選的是,所述冷卻水槽上還設置有一與市政自來水管連接的水管,所述自來水管上設置有第一開關,所述旋轉冷卻機構的下端開口通過管道與一廢水收集裝置連接,所述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開關。
優選的是,所述旋轉冷卻機構的外側壁為光滑耐磨材料,所述冷卻液為液態自來水。
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剛制備完成的電纜其絕緣保護套的外表溫度高,溫度不易降低,經過本裝置的冷去處理后,能夠使其溫度平緩的降低且不影響其絕緣保護套的物理特性,從而使冷卻之后的線纜能夠滿足生產的需求。
其二,采用本裝置能夠在電纜經過旋轉降溫裝置時進行物理降溫,通過增大其與冷卻液以及空氣的接觸面積,使溫度能夠降低到需要的范圍內,減少了成本以及節約了資源。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的加熱水槽內部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的烘箱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現形式,包括:
冷卻單元,所述冷卻單元包括:一用于對電纜進行分段式冷卻的旋轉冷卻機構和水平冷卻機構;
其中,所述旋轉冷卻機構被設置為雙層中空結構以限定一容納冷卻液的空腔1,所述空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一沿柱底到柱頂的環狀凹槽2,所述旋轉冷卻機構通過一導管3與加熱水槽4連接;
所述水平冷卻機構包括一水平冷卻水槽5,其通過一回流管6與加熱水槽連接,且
所述水平冷卻水槽的電纜輸出端連接一烘干單元7。采用這種方案具有當溫度過高的線纜在經過旋轉冷卻機構時,增加其與空氣以及冷卻液的接觸面積,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使溫度能夠平緩的降低以保護絕緣套的物理特性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1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還包括一對電纜起牽引作用的牽引機8、一與旋轉冷卻機構連接的放線盤9以及一與牽引機連接的收線盤10。采用這種方案具有對電纜線再冷卻裝置的作用過程中使其平穩的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以及對其完成冷卻作用后進行收集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1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旋轉冷卻裝置的空腔兩端均設置有含有一開口的蓋板(未示出),以使其形成一封閉的圓柱狀結構,所述封閉圓柱狀結構與一底座固定連接11,且所述空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一用于安裝第一傳感器12的凹孔13。采用這種方案具有使空腔中的冷卻液通過上下兩端的開口實現定期更換以保證其降溫效果,同時安裝的傳感器能夠對冷卻液的溫度數據進行檢測與采集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2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加熱水槽內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14、水泵15以及第二傳感器16,所述加熱水槽安裝在旋轉冷卻機構與水平冷卻機構的上方,且與旋轉冷卻裝置的上端開口通過一導管3連接。采用這種方案具有當冷卻水槽中的水進入加熱水槽后,經過加熱裝置加熱至一定的水溫后,再通過導管輸送給旋轉降溫裝置,使旋轉降溫裝置的冷卻液溫度處于一定范圍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3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烘干單元包括一兩端開口以形成半封閉狀態的烘箱17,所述烘箱內壁的一側設置有第三傳感器18和一用于加熱的第二加熱裝置19,所述烘箱內壁的另一側設置有一用于送風的鼓風裝置20。采用這種方案具有當電纜從水平冷卻機構出來后,對其上沾附的冷卻液進行送風以及加熱等方式進行烘干,同時傳感器的的溫度設置為室溫范圍以對烘箱中的溫度進行監控等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1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第一傳感器12為具有防水作用的溫度傳感器,其測溫范圍設置為80℃~120℃。采用這種方案具有能夠對空腔中的冷卻液的溫度數據進行監測與采集,以使其溫度在一定可用范圍之內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1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第二傳感器16為具有防水作用的溫度傳感器,其測溫范圍設置為90℃~110℃。采用這種方案具有對加熱水槽中的冷卻水的溫度數據進行監測與采集,以使其溫度在一定可用范圍之內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1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第三傳感器18為普通傳感器,其測溫范圍設置為15℃~35℃。采用這種方案具有對烘箱內的溫度數據進行監測與采集,以使其溫度在一定范圍之內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如圖1所示,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冷卻水槽上還設置有一與市政自來水管連接的水管21,所述自來水管上設置有第一開關22,所述旋轉冷卻機構的下端開口通過管道與一廢水收集裝置23連接,所述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開關24。采用這種方案具有解決冷卻裝置中的冷卻水的來源,以及當旋轉冷卻裝置中的冷卻液溫度超過使用范圍時,可以將廢水排出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在另一種實例中,所述旋轉冷卻機構的外側壁為光滑耐磨材料,所述冷卻液為液態自來水。采用這種方案具有減少電纜在牽引機的動力作用下沿著旋轉冷卻機構運動時的摩擦力,從而降低能耗,同時液態自來水成本低、易獲取的有利之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適當的替換和/或修改。
這里說明的設備數量和處理規模是用來簡化本實用新型的說明的。對本實用新型的分段式電纜冷卻裝置的應用、修改和變化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