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門門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所屬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架,特別是一種用于如自動門,電梯門等可支承動力機構帶動運行部件的自動門門架。
背景技術:
現在使用的可支承動力機構帶動運行部件的自動門、電梯門門架,采用的均是以在側向設置的滾輪與同樣為單側設置的導軌相配合的懸臂式支承式的結構。由于這種懸臂式支承結構的重心與支承垂線相偏離,影響了其穩定性和可靠性,在受力部位磨損后或門板受到外力沖擊等情況下,門板發生脫落的可能性很大,并易由此造成事故。此外,這種結構的局限性還表現在要求門的安裝空間高度升高較多,門板掛件的長度必須與門相適應,因此使其適應性相對較差。另一方面,現在其所使用的冷拉成型的導軌不僅重量大,而且精度不易提高,又易產生變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采用簡支支承結構形式的自動門門架,可提高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還可使門的安裝高度有較大的靈活調節余地,所需的安裝空間高度也可相應降低,可提高機構的適應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自動門門架,在安裝支承結構上設置有導軌,導軌具有可鑲入減振材料的凹槽,其上配合的與門板相連接的滾輪,滾輪未作減振處理。安裝支承結構為門式框架構件,導軌為一對平行對稱導軌,安裝在門式框架構件左右,門式框架構件下方還設置有一對經支承連接的滾輪和一對跳動輪,跳動輪設置有上限位。導軌內設置有一對支承輪架,經支承輪架連接的滾輪分別配合于該對導軌上,支承輪架上設置有門掛板。支承輪架下裝有同步帶夾板,支承輪架上設置有具有漲緊裝置的同步帶漲緊裝置。
通過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將現有的單側滾輪與單側導軌配合的懸臂式支承方式改為由平行雙導軌與雙滾輪相配合的簡支支承結構,使其支撐重心不再發生偏離,穩定性和可靠性均大大提高。此外,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是將滾輪及其所連接的門板連接件設置于門式框架結構形式的安裝支承結構中,可使門的安裝高度有較大的靈活調節余地,所需的安裝空間高度也可相應降低,適應性也大為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門架的結構形式圖。
圖中1-鑲塊 2-跳動輪橡膠條 3-滾輪橡膠條 4-導軌 5-支承輪架6-液輪 7-門掛板 8-同步帶漲緊裝置 9-跳動輪 10-同步帶夾板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用附圖所示的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下述的實例。
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門門架,在安裝支承結構上設置有導軌4,導軌4為鋁型材擠壓成型,具有可鑲入減振材料的凹槽,其上配合的與門板相連接的滾輪6,滾輪6未作減振處理。安裝支承結構為門式框架構件,導軌4為一對平行對稱導軌,安裝在門式框架構件左右,門式框架構件下方還設置有一對經支承連接的滾輪6和一對跳動輪9,跳動輪9設置有上限位,導軌4內設置有一對支承輪架5,經支承輪架5連接的滾輪6分別配合于該對導軌4上,支承輪架5上設置有門掛板7。支承輪架5下裝有同步帶夾板10,支承輪架5上設置有具有調節同步帶松緊的漲緊裝置8。導軌4上端設置有鑲塊1,導軌4下部與液輪6接觸處嵌有滾輪橡膠條3,導軌4中部內側與跳動輪9接觸處設有跳動橡膠條2。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門門架,在安裝支承結構上設置有鋁質導軌(4),其上配合的與門板相連接的滾輪(6),其特征在于安裝支承結構為門式框架構件,導軌(4)為一對平行對稱導軌,安裝在門式框架構件的左右,門式框架構件下方還設置有一對經支承連接的滾輪(6)和一對跳動輪(9),內設置有一對支承輪架(5),經支承輪架(5)連接的滾輪(6)分別配合于該對導軌(4)上,其內經支承輪架(5)連接,支承輪架(5)上設置有門掛板(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軌(4)具有可鑲入減振材料的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輪架(5)下裝有可夾持同步帶的夾板(10)和具有調節同步帶松緊的同步帶漲緊裝置(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6)未作減振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跳動輪(9)設置有上限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軌(4)上端設置有鑲塊(1)作為門式框架構件,導軌(4)下部與滾輪(6)接觸處嵌有滾輪橡膠條(3),導軌(4)中部內側與跳動輪(9)接觸處設有跳動橡膠條(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門門架,在安裝支承結構上設置有導軌4,其上配合的與門板相連接的滾輪6,安裝支承結構為門式框架構件,導軌4為一對平行對稱導軌,安裝在門式框架構件左右,門式框架構件下方還設置有一對經支承連接的滾輪6和一對跳動輪9,導軌4內設置有一對支承輪架5,經支承輪架5連接的滾輪6分別配合于該對導軌4上,支承輪架5上設置有門掛板7。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支撐重心不發生偏離,穩定性和可靠性均大大提高,使門的安裝高度有較大的靈活調節余地,所需的安裝空間高度也可相應降低,適應性也大為提高。
文檔編號E06B3/46GK2839508SQ20052003642
公開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8日
發明者龔蜀剛 申請人:龔蜀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