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辦公桌下座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68197閱讀:3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辦公桌下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辦公用具,屬折疊拼裝組合類家具產品。可與辦公 桌上座配套使用,也可單獨使用。
技術背景1、辦公桌或寫字臺一般呈直條狀,在基本輪廓保持長條狀的布局下 稍許做些變化,如有的桌面板呈長方形,有的將直角變成圓弧狀,有的 將直邊改為弧形的,但萬變不離其宗——直條狀的輪廓。這種基本輪廓 為直條狀的辦公桌在以下兩個方面有點不適宜現代化辦公的需要其一、 辦公人員面向辦公桌坐著,坐的朝向與位置固定不變,容易疲勞,而適 當改變朝向或調整一下位置,是一種有益的調節;其二、隨著辦公現代 化程度的提高,辦公設施增多,如電腦、打印機、傳真機、掃描設備等 等,辦公桌實在顯得太小,而現在的直條狀的桌面板增加面積受到限制。 2、現代家具制造企業的產品銷售市場輻射全球。折疊拼裝組合類家 具產品能夠大量壓縮所占空間,便于車船長途運輸,便于進店入室的短程 搬運,還便于包裝,能盡量減少碰撞與磨損。因此,現代大型家具制造商把 折疊拼裝組合類家具作為發展的主要產品之一。折疊拼裝組合類家具的 結構更新還大有文章可做,仍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以辦公桌而言,至 少有兩點不足 一是應盡量壓縮所占體積,便于包裝與運輸;;二是連接 件復雜,連接件是折疊拼裝組合類家具的關鍵部件之一,只有連接件結構新穎簡單,才能有新穎簡單的相互連接,而且便于現場拼裝。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從改進辦公桌的直條狀 整體結構入手,推出一種結構新穎的辦公桌下座。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構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包括桌面板、側柜,支撐板, 其桌面板組合成直角拐折形,側柜亦與直角拐折形的桌面板相匹配布局 成直角拐折形,以實現整體結構組合成直角拐折形。所述桌面板包括一長桌面板與-一短桌面板,如果將房間平面以直角 坐標系XY描述,所述長桌面板或X向擺布,或Y向擺布;與此相對應,短桌面板或Y向擺布,或X向擺布,以構接成桌面板的直角拐折形組合。所述長桌面板與短桌面板各自之下側面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相拼接, 其短桌面板的該端緣與長桌面板該端的前側緣用木榫連接及扣合連接器連接;所述長桌面板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的下側面安裝起支撐作用的支撐 板,該支撐板與長桌面板的下側面用組合插及木榫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直角拐折的桌面板下側面的兩端設置的側柜分別為左 側柜、右側柜,左側規、右側柜既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腿,又是儲藏柜。所述左側柜的結構中包括制作好的左柜外側板、左柜內側板、左柜 后側板、左柜底板、左柜內隔板,左柜前門板,左柜外側板、左柜內側 板的前側緣的上端用木榫連接左柜橫梁,左柜外側板、左柜內側板的下 端緣通過木榫及組合插與左柜底板的上側面連接,左柜后側板的前側面 通過木榫及組合插與左柜外側板、左柜內側板的后側緣連接,左柜前門板通過掛鉤合頁與左柜外側板的前側緣可關可開的轉動連接,左柜內隔 板水平放置通過木榫連接于左柜外側板、左柜內側板的柜內側面,左柜 外側板、左柜內側板的上端緣與長桌面板或短桌面板通過木榫及組合插 連接。所述右側柜的結構中包括制作好的右柜外側板、右柜內側板、右柜 后側板、右柜底板、至少兩個抽屜,右柜外側板、右柜內側板的前側緣 的上端用木榫連接右柜橫梁,右柜外側板、右柜內側板的下端緣通過木 榫及組合插與右柜底板的上側面連接,右柜后側板的前側面通過木榫及 組合插與右柜外側板、右柜內側板的后側緣連接,右柜外側板、右柜內 側板的柜內側面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之母榫條,右柜外側板、 右柜內側板的上端緣與長桌面板或短桌面板通過木榫及組合插連接。所述抽屜的結構包括屜前面板、屜左側板、屜右側板、屜后側板、 屜底板,屜左側板、屜右側板、屜后側板的下部開有通槽,屜底板嵌接 于屜左側板、屜右側板、屜后側板的下部開具的通槽中,屜后側板的左 右端緣通過木榫與屜左側板、屜右側板的內側面的后端連接,屜前面板 的后側面通過木榫及組合插與屜左側板、屜右側板的前端緣連接,屜左 側板、屜右側板的外側面的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之公榫條。所述抽屜的屜前面板的造型有多種選擇,按照后述實施例,本實用 新型的抽屜的屜前面板呈四邊均為直線的方形或上邊弧形、其它三邊呈 直線的形狀。所述長桌面板之下的左側柜或右側柜與支撐板間的上部安裝后檔板 及桌前抽屜,所述后檔板的左、右側緣用木榫及組合插與左側柜或右側柜及支撐板連接,后檔板的上側緣用木榫及組合插與長桌面板的下側面 連接;在長桌面板的下側面分別用木榫及組合插連接桌前抽屜左、右安 裝板,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的內側面的后邊用木榫及組合插連接后安 裝板,左、右安裝板的內側面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插連接條之母榫 條;桌前抽屜的左、右側面相應位置分別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之公榫 條,桌前抽屜通過公母榫連接條可抽推地安裝在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 的內側面。短桌面板下側面的后部設置短桌面板之下后檔板,該短桌面板之下 后檔板的上側緣與短桌面板用木榫及組合插連接,短桌面板之下后檔板 的左、右側緣通過木榫及組合插與支撐板的側緣、右側柜的右柜內側板 后邊連接。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優點其一、其桌面板組合成 直角拐折形,側柜亦與直角拐折形的桌面板相匹配布局成直角拐折形, 以實現整體結構組合成直角拐折形,這種X、 Y向的布局,不但增大了 桌面板,而且能使辦公人員的活動區間變得更靈活,從傳統的單面朝向 變成兩面朝向,辦公時,可適當改變朝向或調整一下位置,進行有益地 調節,可緩解疲勞;其二、桌面板增大,能對現代化的辦公用具合理布 局,并且這種布局從一維發展到二維的圍抱,辦公人員坐在轉椅上,不 用動身,可輕松操作;其三、采用拼裝設計,整體造型簡明美觀,還便 于包裝與運輸;其四、采用木榫、組合插、插接合頁、公母榫連接件、 扣合連接器連接,它們的結構簡單、選材容易、制造便利、成本低廉, 而且現場拼裝簡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觀與結構、結構分解示意圖(實施例l);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觀與結構、結構分解示意圖(實施例2);圖3為左側柜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為左側柜、后檔板、支撐板連接示意圖;圖5為桌前抽屜安裝板結構分解示意圖;圖6為桌前抽屜安裝板與長桌面板下側面連接示意圖;圖7為長桌面板與左側柜、后檔板、支撐板連接示意圖;圖8為內隔板、桌前抽屜安裝連接示意圖;圖9為左側柜前門板連接安裝示意圖;圖IO為右側柜結構示賽圖;圖11為右側柜與短桌面板之下后擋板連接示意圖;圖12為短桌面板與右側柜、短桌面板之下后擋板安裝連接示意圖;圖13為抽屜結構示意圖;圖14為抽屜與右側柜安裝連接示意圖;圖15為長桌面板與短桌面板連接示意圖(實施例1);圖16為長桌面板與短桌面板連接示意圖(實施例2);圖17為本實用新型與辦公桌上座組合安裝示意圖(實施例2);圖18為本實用新型與辦公桌上座組合安裝示意圖(實施例2);圖19為組合插結構示意圖;圖20為掛鉤合頁結構示意圖;圖21為公母榫連接條結構示意圖;圖22為扣合連接器結構示意圖。圖中1、左側柜,2、右側柜,3、抽屜,4、木榫,5、組合插,51、孔座, 52、轉動桿,53、座板,54、插頭,55、插座,6、掛鉤合頁,61、公片, 62、母片,7、公母榫連接條,71、公榫,72、母榫,8、扣合連接器, 81、扣座,82、扣片,83、臂座,84、轉動臂,9、右柜后側板,10、辦 公桌上座,A、長桌面板,B、左柜外側板,C、左柜內側板,D、左柜 后側板,E、左柜底板,F、左柜內隔板,G、左柜橫梁,H、左柜前門板, I、后擋板,J、支撐板,K、桌前抽屜,L、桌前抽屜左安裝板,M、桌 前抽屜后安裝板,N、桌前抽屜右安裝板,0、短桌面板,P、右柜外側 板,Q、右柜內側板,R、短桌面板之下后檔板,S、右柜底板,T、右柜 橫梁,U、屜前面板,V、屜前面板,W、屜左側板,X、屜右側板,Y、 屜后側板,Z、屜底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 2所示,構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包括桌面板、 側柜,支撐板(J),其桌面板組合成直角拐折形,側柜亦與直角拐折形 的桌面板相匹配布局成直角拐折形,以實現整體結構組合成直角拐折形。如圖1、 2、 15、 16所示,所述桌面板包括一長桌面板(A)與一短 桌面板(0),將房間平面以直角坐標系XY描述,所述長桌面板(A) 或X向擺布,或Y向擺布;與此相對應,短桌面板(0)或Y向擺布, 或X向擺布,以構接成桌面板的直角拐折形組合如圖15、 16所示,所述長桌面板(A)與短桌面板(O)各自之下側面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相拼接,其短桌面板(O)的該端緣與長桌面板 (A)該端的前側緣用木榫(4)連接及扣合連接器(8)連接;所述長 桌面板(A)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的下側面安裝起支撐作用的支撐板(J),該 支撐板(J)與長桌面板(A)的下側面用組合插(5)及木榫(4)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直角拐折的桌面板下側面的兩端設置的側柜分別為左 側柜(1)、右側柜(2),左側規.(l)、右側柜(2)既是本實用新型的支 撐腿,又是儲藏柜。如圖3、 4所示,所述左側柜(1)的結構中包括制作好的左柜外惻 板(B)、左柜內側板(C)、左柜后側板(D)、左柜底板(E)、左柜內隔 板(F),左柜前門板(H),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的前側 緣的上端用木榫(4)連接左柜橫梁(G),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 (C)的下端緣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左柜底板(E)的上側面 連接,左柜后側板(D)的前側面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左柜 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的后側緣連接,左柜前門板(H)通過掛 鉤合頁(6)與左柜外側板(B)的前側緣可關可開的轉動連接,左柜內 隔板(F)水平放置通過木榫(4)連接于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 (C)的柜內側面,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的上端緣與長桌 面板(A)或短桌面板(O)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連接。如圖10、 11、 12所示,所述右側柜(2)的結構中包括制作好的右 柜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右柜后側板(9)、右柜底板(S)、至 少兩個抽屜(3),右柜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的前側緣的上端用木榫連接右柜橫梁(T),右柜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的下端 緣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右柜底板(S)的上側面連接,右柜后 側板(9)的前側面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右柜外側板(P)、右 柜內側板(Q)的后側緣連接,右柜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的柜 內側面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7)之母榫條,右柜外側板(P)、 右柜內側板(Q)的上端緣與長桌面板(A)或短桌面板(O)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連接。如圖13、 14所示,所述抽屜(3)的結構包括屜前面板、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屜后側板(Y)、屜底板(Z),屜左側板(W)、 屜右側板(X)、屜后側板(Y)的下部開有通槽,屜底板(Z)嵌接于屜 左側板(W)、屜右側板(X)、屜后側板(Y)的下部開具的通槽中,屜 后側板(Y)的左右端緣通過木榫(4)與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 的內側面的后端連接,屜前面板的后側面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 與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的前端緣連接,屜左側板(W)、屜右 側板(X)的外側面的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7)之公榫條。所述抽屜(3)的屜前面板的造型有多種選擇,按照后述實施例,本 實用新型抽屜(3)的屜前面板呈四邊均為直線的方形(U),或上邊弧 形、其它三邊呈直線的形狀(V)。所述圖4、 5、 6所示,所述長桌面板(A)之下的左側柜(1)或右 側柜(2)與支撐板(J)間的上部安裝后檔板(I)及桌前抽屜(K),所 述后檔板(I)的左、右側緣用木榫(4)及組合插(5)與左側柜(1) 或右側柜(2)及支撐板(J)連接,后檔板(I)的上側緣用木榫(4)及組合插(5)與長桌面板(A)的下側面連接;在長桌面板(A)的下 側面分別用木榫(4)及組合插(5)連接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 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的內側面的后邊用木榫(4)及組合插 (5)連接桌前抽屜后安裝板(M),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的 內側面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7)之母榫條;桌前抽屜的左、 右側面相應位置分別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7)之公榫條,桌前抽屜(K) 通過公母榫連接條(7)可抽推地安裝在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 的內側面。所述圖ll、 12所示,短桌面板(0)下側面的后部設置短桌面板之 下后檔板(R),該短桌面板之下后檔板(R)的上側緣與短桌面板(O) 用木榫(4)及組合插(5)連接,短桌面板之下后檔板(R)的左、右側 緣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支撐板(J)、右側柜(2)連接。所述長桌面板(A)上可設置辦公桌上座(10)(圖17、 18),辦公 桌上座(10)左、右側板的下端部設有與長桌面板(A)緊固的連接孔。所述木榫(4)為一圓柱形木質插銷,連接時將木榫(4)插入對應 的木榫孔中,木榫(4)的直徑與木榫孔的孔徑一一匹配、位置^~"一對應, 木榫孔分別位于兩被連接件上,木榫(4)連接簡單、定位性好、環保、 成本低。如圖19所示,所述組合插(5)包括帶插孔的孔座(51),還包括具 有插頭(54)、轉動桿(52)、座板(53)的插座(55),呈T型的插頭(54) 及轉動桿(52)安裝于座板(53)的避空結構,插頭(54)與轉動桿(52) 緊固連接并一同可轉動一定的角度,孔座(51)、插座(55)分別具有與被連接件緊固的連接孔,工廠已將孔座(51)、插座(55)分別安裝于所 要連接的物件上,現場拼裝連接時,插頭(54)插入孔座(51)的插孔, 轉動轉動桿(52)使插頭(54)的T型轉動90度,孔座(51)便與插座 (55)緊固,從而使所要連接的物件緊固連接。如圖20所示,所述掛鉤合頁(6)的結構中有公片(61)、母片(62), 公片(61)上有插銷,母片(62)上有插孔,公片(61)、母片(62)上均有對應的 螺釘孔。工廠制作本實用新型時,通過螺釘孔已將公片(61)、母片(62)分 別固定在被連接件上,現場拼裝時,只須將安裝母片(62)的件套插于 安裝公片(61)的件上即可,操作十分簡便。如圖21所示,所述公母榫連接條(7)的結構包括呈滑軌狀的公榫 (71)與母榫(72),公榫(71)與母榫(72)上具有與被連接件緊固的 連接孔,它們由工廠分別緊固于所要連接為一體的物件上,現場安裝時, 只要將安裝公榫(71)與母榫(72)的物件對插即可。如圖22所示,所述扣合連接器(8)的結構包括扣座(81)、扣片(82)、 臂座(83)、轉動臂(84),長條狀且呈弧鉤形的扣片(82)與長條狀的 扣座(81)緊固連接或整體成型,且扣片(82)的長邊方向與扣座(81) 的長邊方向一致;轉動臂(84)與臂座(83)可轉動連接,轉動臂(84) 可繞固定于臂座(83)上的軸轉動,扣座(81)、臂座(83)上開有與被 連接件緊固的連接孔,它們由工廠分別緊固于所要連接為一體的物件上, 現場安裝時,只要轉動轉動臂(84),將轉動臂(84)扣于扣座(81)上 的扣片(82)即可。
權利要求1. 一種辦公桌下座,包括桌面板、側柜,支撐板(J),其特征在于其桌面板組合成直角拐折形,側柜亦與直角拐折形的桌面板相匹配布局成直角拐折形,以實現整體結構組合成直角拐折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桌 面板包括一長桌面板(A)與一短桌面板(0),將房間平面以直角坐標系XY描述,所述長桌面板(A)或X向擺布,或Y向擺布;與此相對 應,短桌面板(O)或Y向擺布,或X向擺布,以構接成桌面板的直角拐折形組合。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長 桌面板(A)與短桌面板(0)各自之下側面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相拼接, 其短桌面板(O)的該端緣與長桌面板(A)該端的前側緣用木榫(4) 連接及扣合連接器(8)連接;所述長桌面板(A)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的 下側面安裝起支撐作用的支撐板(J),該支撐板(J)與長桌面板(A) 的下側面用組合插(5)及木榫(4)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直角拐 折桌面板的下惻面的兩端設置的側柜分別為左側柜(1)、右側柜(2)。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側柜(1)的結構中包括制作好的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 左柜后側板(D)、左柜底板(E)、左柜內隔板(F),左柜前門板(H), 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的前側緣的上端用木榫(4)連接左柜橫梁(G),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的下端緣通過木榫(4) 及組合插(5)與左柜底板(E)的上側面連接,左柜后側板(D)的前 側面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 的后側緣連接,左柜前門板(H)通過掛鉤合頁(6)與左柜外側板(B) 的前側緣可關可開的轉動連接,左柜內隔板(F)水平放置通過木榫(4) 連接于左柜外側板(B)、左柜內側板(C)的柜內側面,左柜外側板(B)、 左柜內側板(C)的上端緣與長桌面板(A)或短桌面板(O)通過木榫 (4)及組合插(5)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右 側柜(2)的結構中包括制作好的右柜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 右柜后側板(9)、右柜底板(S)、至少兩個抽屜(3),右柜外側板(P)、 右柜內側板(Q)的前側緣的上端用木榫連接右柜橫梁(T),右柜外側 板(P)、右柜內側板(Q)的下端緣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右 柜底板(S)的上側面連接,右柜后側板(9)的前側面通過木榫(4)及 組合插(5)與右柜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的后側緣連接,右柜 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的柜內側面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連 接條(7)之母榫條,右柜外側板(P)、右柜內側板(Q)的上端緣與長 桌面板(A)或短桌面板(O)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抽 屜(3)的結構包括屜前面板、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屜后側 板(Y)、屜底板(Z),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屜后側板(Y) 的下部開有通槽,屜底板(Z)嵌接于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展后側板(Y)的下部開具的通槽中,屜后側板(Y)的左右端緣通過木榫(4)與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的內側面的后端連接,屜前面 板的后側面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 的前端緣連接,屜左側板(W)、屜右側板(X)的外側面的相應位置水 平設置公母榫連接條(7)之公榫條;所述抽屜(3)的屜前面板呈四邊均為直線的方形(U),或上邊弧 形、其它三邊呈直線的形狀(V)。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長 桌面板(A)之下的左側柜(1)或右側柜(2)與支撐板(J)間的上部 安裝后檔板(I)及桌前抽屜(K),所述后檔板(I)的左、右側緣用木 榫(4)及組合插(5)與左側柜(1)或右側柜(2)及支撐板U)連接, 后檔板(I)的上側緣用木榫(4)及組合插(5)與長桌面板(A)的下 側面連接;在長桌面板(A)的下側面分別用木榫(4)及組合插(5) 連接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 的內側面的后邊用木榫(4)及組合插(5)連接桌前抽屜后安裝板(M), 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的內側面相應位置水平設置公母榫連接 條(7)之母榫條;桌前抽屜的左、右側面相應位置分別水平設置公母榫 連接條(7)之公榫條,桌前抽屜(K)通過公母榫連接條(7)可抽推 地安裝在桌前抽屜左、右安裝板(L、 N)的內側面。
9、 根據權利要求2所敘述的一種辦公桌下座,其特征在于短桌面 板(0)下側面的后部設置短桌面板之下后檔板(R),該短桌面板之下 后檔板(R)的上側緣與短桌面板(O)用木榫(4)及組合插(5)連接,短桌面板之下后檔板(R)的左、右側緣通過木榫(4)及組合插(5)與支撐板(J)、右側柜(2)連接;所述長桌面板(A)上可設置辦公桌上座(10)。
專利摘要一種辦公桌下座,涉及折疊拼裝組合類家具產品,可與辦公桌上座配套使用,也可單獨使用。結構中包括桌面板、側柜,支撐板,其桌面板組合成直角拐折形,側柜亦與直角拐折形的桌面板相匹配布局成直角拐折形。所述桌面板包括一長桌面板與一短桌面板,所述長桌面板或X向擺布,或Y向擺布;與此相對應,短桌面板或Y向擺布,或X向擺布,以構接成桌面板的直角拐折形組合。所述長桌面板與短桌面板各自之下側面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相拼接,其短桌面板的該端緣與長桌面板該端的前側緣連接;所述長桌面板不安裝側柜的一端的下側面安裝起支撐作用的支撐板。所用連接為木榫連接或組合插連接或扣合連接器連接或掛鉤合頁連接或其組合。其優點桌面板增大,從一維發展到二維的圍抱;采用拼裝設計,整體造型簡明美觀,還便于包裝與運輸,現場拼裝簡便。
文檔編號A47B83/04GK201091347SQ20072012013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7日
發明者何文得 申請人:深圳何群家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