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風消音窗。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汽車的不斷增加,汽車噪音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環境污染源,愈來愈影 響人們的居住環境,環保型通風消音窗應運而生,但是,目前的通風消音窗由于設 計上的缺陷,造成降噪性能差、空氣流通不暢、采光差以及外觀不好等缺陷。—
更重要的是,現有消音窗是由窗框、內層玻璃、外層玻璃和設置在兩層玻璃之 間的消音裝置構成的整體式結構,在改造住宅原有窗戶時需要拆除舊窗,造成很大 浪費,而且安裝難度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使得在改造住宅原有窗 戶時不需要改動原窗,以降低成本,減少安裝難度。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外窗,還包括一個內窗,該內 窗通過固定框安裝于所述外窗的內側,內窗和外窗之間于中梃處或靠近中梃處設置 與內窗基本垂直的隔板,該隔板將內窗和外窗之間的空間分為第 一腔室和第二腔 室,第一腔室位于外窗的可開啟窗扇處,隔板與外窗之間有用于連通兩個腔室的過 風口,第二腔室于內窗上靠近中梃處設有入風口,第二腔室內近入風口處設檔板。
上述第一腔室構成了第一噪音陷阱,第二腔室構成了第二噪音陷阱。使用時, 打開外窗的可開啟窗扇,室外空氣和噪音從該窗扇進入并依次經過第一噪音陷P并、
第二噪音陷阱后從內窗上的入風口流入室內,其中有5oy。的噪音在第一噪音陷阱中
碰撞消減,30°/。的噪音在第二噪音陷阱中碰撞消減,最后只有20%的噪音進入室內,
而空氣不會被碰撞消減,全部流入室內。
進一步可在噪音陷阱側部設吸音板,以達到更好的降噪消音效果。
進一步還可根據氣壓情況,在第 一腔室到第二腔室的過風通道安裝抽風裝置,
用于在無風的時候增大通風量。
由于本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的外窗和內窗采用分體式設計,即不是將內層玻
璃和外層玻璃安裝在同一個窗框中,因此,特別適合舊窗改造。在進行舊窗改造時, 不需要改動原窗,而是直接將原窗作為外窗,只需在原窗內側加裝內窗,然后在中 間加入檔板和吸音板就可以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并能減少安裝難度。
其通過設置噪音陷阱來消減空氣中的噪音,降噪效果好。當窗扇全關閉時,內 窗和外窗之間形成一個大中空,冬天保曖夏天開空調保涼,可達到節能的目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拿開上固定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其處于消音狀態時的示意圖; 圖3是其處于關閉狀態的示意圖; 圖4是其處于非消音狀態的示意圖5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拿開上固定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其處于消音狀態時的示意圖; 圖7是其處于關閉狀態的示意圖; 圖8是其處于非消音狀態的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隔板位于中梃處時示意圖; 圖IO是實施例三中隔板向右移開后的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隔板關閉時的示意圖; 圖12為實施例四中隔板打開后的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參照圖1-4,實施例一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包括由固定窗扇2和可開啟窗扇8 構成的外窗,還包括一個內窗ll,該內窗11通過右固定框17、左固定框IO、上固 定框1和下固定框安裝于所述外窗的內側,內窗11的中梃13和外窗的中梃6之間 設置隔板7,該隔板7將內窗和外窗之間的空間分為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5, 第一腔室12位于外窗的可開啟窗扇8處,隔板7與外窗中梃6之間有用于連通兩 個腔室的過風口7',第二腔室15于內窗11上靠近中梃13處設有入風口 l4,第二 腔室內15近入風口 14處設檔板5,檔板5用于防止從第一腔室12過來的噪音未經 過第二噪音陷阱(即第二腔室15)而直接從入風口 14進入室內。
該檔板5通過其上的轉軸安裝于上、下固定框之間,通過轉動檔板5可將入風
口 14封閉或打開。
上述第一腔室12構成了第一噪音陷阱,第二腔室15構成了第二噪音陷阱。為 了更有效的消音,還在第一腔室12 (即第一噪音陷阱)內于左固定框10的內側設 吸音板10,,在第二腔室15 (即第二噪音陷阱)內于右固定框17的內側設吸音板 17,。
第二腔室15內過風口 7'處設有與外窗平行的導向板4。 為了在室外沒風的時候增加通風量,在導向板4端末端處安裝有抽風裝置3。 抽風裝置3也可裝于過風口 7'處。
在入風口 14安裝帶若干過風孔的裝飾板16。
圖中外窗包括一個固定窗扇2和一個可開啟窗扇8,內窗11包括兩個可開啟窗 扇。實際應用中,外窗也可以包括三個或多個窗扇,各窗扇可以沿水平方向設置, 也可以沿豎直方向設置,相應地內窗11也設計為與外窗相同的結構,以使窗戶整 體協調、美觀。
圖2是實施例一窗戶處于消音狀態時的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噪音和空氣流向, 圖2中沒有畫出抽風裝置3。參照圖2,需要消音通風時,打開外窗的窗扇8和內 窗上入風口 14處的檔板5,此時,室外空氣和噪音從窗扇8進入并依次經過第一噪 音陷阱12、第二噪音陷阱15后從內窗上的入風口 14流入室內,其中有50%的噪音 在第一噪音陷阱12中碰撞消減,30°/。的噪音在第二噪音陷阱15中碰撞消減,最后 只有20%的噪音進入室內,該噪音分貝值〈48分貝,已達到消音23分貝的目的,符 合《民用建筑隔音設計規范》的要求,而空氣不會被碰撞消減,全部流入室內。
圖3是實施例一窗戶處于關閉狀態時的示意圖。由于空氣的傳熱系數是O. 05, 僅是玻璃的1/16,當把所有窗扇均關閉后,內窗和外窗之間形成一個大中空,空氣 的熱交換很低,使得室內冬天保暖、夏天開空調保冷,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圖4是實施例一窗戶處于非消音狀態的示意圖。參照圖4,內窗和外窗的可開 啟窗扇全打開,室外的空氣可經窗扇直接進入室內。
這種結構可以用于新裝窗戶,也可以用于舊窗改造。舊窗改造時,可直接用原 窗作為外窗,再加工一個與原窗結構相同帶有入風口的內窗,并通過固定框安裝于 原窗內側,然后在中間增加上述檔板、吸音板和隔板等構造出噪音陷阱就可以了 , 由于不需制作外窗,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并能減少工程量和安裝難度。
實施例二
參照圖5-8,實施例二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包括由固定窗扇2和可開啟窗扇 8構成的外窗,還包括一個內窗ll,該內窗11通過右固定框17、左固定框IO、上 固定框1和下固定框安裝于所述外窗的內側,內窗11的中梃13和外窗的中梃6之 間設置隔板7,該隔板7將內窗和外窗之間的空間分為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5, 第一腔室12位于外窗的可開啟窗扇8處,隔板7與外窗中梃6之間有用于連通兩 個腔室的過風口7,,第二腔室15于內窗11上靠近中梃13處設有入風口 l4,第二 腔室內15近入風口 14處設檔板5,,檔板5,用于防止從第一腔室12過來的噪音 未經過第二噪音陷阱(即第二腔室15)而直接從入風口 "進入室內。
實施例二中,隔板7設于內窗中梃13和外窗中梃6之間,隔板7與外窗垂直, 檔板5,設置于隔板7外端處并與內窗基本平行。檔板5,和隔板7也可以做成一 體,即用一塊截面呈L形的板材代替檔板5,和隔板7。也可以采用一塊截面呈弧 形或波浪形等形狀的板材來代替上述檔板5,和隔板7。
上述第一腔室12構成了第一噪音陷阱,第二腔室15構成了第二噪音陷阱。為 了更有效的消音,還在第一腔室12 (即第一噪音陷阱)內于左固定框10的內側設 吸音板10,,在第二腔室15 (即第二噪音陷阱)內于右固定框17的內側設吸音板 17,。
第二腔室15內過風口 7'處設有與外窗平行的導向板4。
在入風口 14安裝有百葉窗16',并設有百葉窗把手,通過轉動百葉窗把手,可
以打開或關閉百葉窗16',從而打開或關閉入風口 14。
實施例二中,第一腔室內12于外窗的可開啟窗扇8處設置透明檔板9。
圖6、圖7、圖8分別是實施例二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處于消音狀態、關閉
狀態和非消音狀態時的示意圖。其消音原理和節能有理與實施例相同,這里不再敘述。
實施例三
參照圖9和圖IO,實施例三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與實施例二的結構基本相同, 其區別在于
1、實施例二中,檔板5,和隔板7是固定不動的。而實施例三中,檔板5,和 隔板7為一體成型且可以移動,并配有馬達和定時器,通過設置定時器,使得深夜 汽車少時,馬達啟動,驅動檔板5,和隔板7向第二腔室15移動,使室外的空氣從 窗扇8進入經過第一噪音陷阱12后直接從內窗11上的入風口 14流入室內,使空
氣流通更暢通。具體實施方案是檔板5'和隔板7為一體成型,在檔板5'下側裝
有輪子,該檔板5,通過傳動裝置與馬達連接;還包括一個控制馬達定時工作的定 時器。圖9中20表示檔板5,移動的軌道。
2、實施例二中,在第一腔室12內設有透明檔板8,在第二腔室內過風口 7, 處設有導向板4。而在實施例三中,省掉了這些板。
實施例四
參照圖11和圖12,實施例四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與實施例二的結構基本相 同,其區別主要在于實施例二中,檔板5,和隔板7是固定不動的。而在實施例 四中,檔板5,是固定不動的,而隔板7可以轉動,并配有馬達和定時器,當深夜 汽車少時,馬達啟動,驅動隔板7向第一腔室12內轉動,使室外的空氣流入室內 時更加暢通。具體實施方案是將隔板7通過其上的轉軸安裝于上、下固定框之間, 所述檔板5,固裝于靠近隔板7外端處并與內窗基本平行,還包括一個用于驅動所 述隔板7繞其轉軸轉動的馬達和一個控制馬達定時工作的定時器。
實施例五
參照圖13,實施例五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與實施例二的結構基本相同,其區 別主要在于實施例二中,隔板7設于內窗中梃6和外窗中梃13之間,該隔板7 與內窗垂直,檔板5,設置于隔板7外端處并與內窗基本平行。而在實施例五中, 在內窗中梃13和外窗中梃6之間設置海綿板18,而將隔板7設于內窗和外窗之間 中梃6和13左側且是靠近該中梃6和13的地方,使得所述海綿板18位于第二腔 室15內,同樣將檔板5,設置于隔板7外端處并與外基本窗平行,相應地入風口 14也設于內窗11上中梃13的左側。參照圖13,實施例五中,打開外窗的可開啟 窗扇8后,室外空氣和噪音從窗扇8進入并依次經過第一噪音陷阱12、過風口 7' 進入第二噪音陷阱15,進入第二噪音陷阱15后,大部分的噪音穿過海綿板18進入 第二噪音陷阱15的底部碰撞消減,而空氣因無法穿過海棉板18而從內窗上的入風 口14流入室內。隔板7和檔板5,均采用透明板材,而海綿板18設于中梃處,因 而不會影響窗戶的透光率。
權利要求1、一種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包括外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內窗,該內窗通過固定框安裝于所述外窗的內側,內窗和外窗之間于中梃處或靠近中梃處設置與內窗基本垂直的隔板,該隔板將內窗和外窗之間的空間分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外窗的可開啟窗扇處,隔板與外窗之間有用于連通兩個腔室的過風口,第二腔室于內窗上靠近中梃處設有入風口,第二腔室內近入風口處設檔板。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設 于內窗中梃和外窗中梃之間,所述檔板通過其上的轉軸安裝于上、下固定框之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設 于內窗中梃和外窗中梃之間,該隔板與內窗垂直,所述檔板設置于隔板外端處并與 內窗基本平行。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檔板和 隔板為一體成型,檔板下側裝有輪子,該檔板通過傳動裝置與馬達連接;還包括一 個控制馬達定時工作的定時器。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通 過其上的轉軸安裝于上、下固定框之間,所迷檔板固裝于靠近隔板外端處并與內窗 基本平行,還包括一個用于驅動所述隔板繞其轉軸轉動的馬達。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內窗中梃和 外窗中梃之間設置海綿板,所述隔板設于內窗和外窗之間靠近中梃處且使所述海綿 板位于第二腔室內。
7、 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腔室內過風口處設有與外窗平行的導向板;所述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內 于固定框的內側設吸音板。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過風口 處或導向板端末端處安裝有抽風裝置。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窗上 的入風口處安裝百葉窗或帶過風孔的裝飾板。
10、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 室內于外窗的可開啟窗扇處設置透明檔板。
專利摘要一種隔音屏障式通風消音窗,包括外窗和內窗,內窗和外窗之間于中梃處或靠近中梃處設置與內窗基本垂直的隔板,該隔板將內窗和外窗之間的空間分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外窗的可開啟窗扇處,隔板與外窗之間有用于連通兩個腔室的過風口,第二腔室于內窗上靠近中梃處設有入風口,第二腔室內近入風口處設檔板。本消音窗采用分體式設計,在進行舊窗改造時,不需要改動原窗,只需在原窗內側加裝內窗,然后在中間加入檔板和吸音板就可以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減少安裝難度。其降噪效果好,透光率高。當窗扇全關閉時,內、外窗之間形成一個大中空,冬天保暖夏天開空調保涼,可達到節能的目的。
文檔編號E06B5/00GK201056956SQ20072012051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日
發明者鐘超英 申請人:鐘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