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扣點條式鎖電聯動密碼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箱包開啟口扣鎖的鎖具裝置,尤其是對坤包等軟式包的開啟口,也
能實行整體扣鎖的多扣點條式鎖電聯動密碼鎖。鎖內鎖電聯動開關能隨開鎖、上鎖的操作, 同時關閉或開啟箱包電子防盜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箱包鎖是彈子式和密碼式,但都是單扣鎖,并且沒有內置可與箱包電 子防盜裝置實行鎖電聯動的控制裝置,其單扣又無法安裝在軟式坤包上使用,軟式坤包的 開啟口只能用拉鏈鎖合,使軟式坤包防盜效果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彈子式、密碼式的單扣點箱包鎖不能安裝在軟式坤包上使用,不能 對軟式坤包的開啟口實行整體扣鎖,以及鎖內沒有能與箱包電子防盜裝置聯動控制的問 題,本發明提供多扣點條式鎖電聯動密碼鎖。多扣點條式鎖電聯動密碼鎖可以同時安裝在 硬式箱包和軟式箱包上使用;可以對軟式坤包的開啟口實行整體扣鎖;在開鎖、上鎖、箱包 開啟口打開時,鎖內開關都能同步向箱包電子防盜報警裝置發出相應指令。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號碼輪(1)、開鎖輪(2),將號碼 輪(1)與開鎖輪(2)疊合,疊合后按"一"字形水平排列,使其各開鎖輪(2)的開鎖槽(3)同 時水平的朝向右邊一個方向。 設聯動桿(16),聯動桿(16)上設開鎖銷(18)、上鎖銷(17)、開啟報警擋桿(13)、 關閉報警擋桿(10)、開鎖按鈕(11)、上鎖按鈕(23)。 將聯動桿(16)、開鎖銷(18)、上鎖銷(17)、開啟報警擋桿(13)、關閉報警擋桿 (10)、開鎖按鈕(11)、上鎖按鈕(23)制成一個整體。其中各開鎖銷(18)水平的朝向左邊 一個方向,并對準開鎖槽(3),各上鎖銷(17)也水平的朝向右邊一個方向,并對準鎖扣眼 (26)。 將開鎖按鈕(11)、上鎖按鈕(23)設在聯動桿(16)的兩頭,其中開鎖按鈕(11)設 在上鎖銷(17)指向端,上鎖按鈕設(23)在開鎖銷(18)指向端。 將開啟報警擋桿(13)、關閉報警擋桿(10)保持一定間隔并設在聯動桿(16)上的 一邊。 將聯動桿(16)放在號碼輪(1)、開鎖輪(2)的"一"字形排列之下,并與其平行排 列。其中開鎖銷(18)對應開鎖槽(3),上鎖銷(17)對應鎖扣眼(26)。開鎖銷(18)的數量 及在聯動桿(16)上的位置與開鎖輪(2) —致并對應。上鎖銷(17)的數量及在聯動桿(16) 上的位置,根據鎖具長度需要確定。 上鎖銷(17)、鎖扣眼(26)、鎖扣(5)的數量及位置保持一致并相互對應。 在開啟報警擋桿(13)和關閉報警檔桿(10)之間,放置開啟報警按鈕開關和關閉
報警按鈕開關(9),兩個按鈕開關背向貼緊放置,其按鈕端朝外,將兩個按鈕開關(9)固定在鎖具底座板(22)上。 在鎖具底座板(22)的兩端靠近鎖扣板(7)的一側邊沿,各放置干簧管(25) —個, 在鎖扣板(7)靠近干簧管(25)的一側,對應的放置一塊永久磁鐵(6)。
在開鎖輪(2)覆蓋的號碼輪(1)上,在其開鎖輪(2)覆蓋的圓形圈邊內沿,相互等 距開IO個眼,眼的直徑略大于開鎖輪(2)上的改碼鏍絲(15)直徑。號碼輪(1)上的號碼 與對應的眼和輪的同心軸(4)眼,三者保持在同一條線上。在開鎖輪(2)上開一個眼,并套 絲,眼的位置應能與號碼輪(1)上的IO個眼對應和都能重合,并裝上一個長度小于號碼輪
(1) 與開鎖輪(2)疊加厚度的改碼鏍絲(15)。 設鎖具底座板(22),鎖具底座板(22)上安放號碼輪(1)的位置下凹,下凹深度與 號碼輪(1)的厚度一致,在下凹的中心設固定的同心軸(4),同時軸的直徑和高度滿足疊放 號碼輪(D、開鎖輪(2)。其中號碼輪(1)下凹位置,保持號碼輪(1)的直徑有六分之一露 在鎖具底座板(22)外面。 在開鎖按鈕(11)、上鎖按鈕(23)對應的鎖具底座板(22)上,下凹按鈕半個直徑的 深度,鎖具底座板(22)除號碼輪(1)安放處外,其它位置均為平面。 在鎖具底座板(22)兩頭聯動桿(16)放置的位置,設聯動桿滑槽(12),滑槽固定設 在鎖具底座板(22)上。 設鎖扣板(7),鎖扣板(7)靠鎖扣眼(26) 一側設鎖扣(5),鎖扣(5)上設鎖扣孔 (S),鎖扣(5)的長度、厚度滿足順利插入鎖扣眼(26),鎖扣孔(8)的直徑滿足順利插入上鎖 銷(17)。鎖扣(5)數量與鎖扣眼(26) 一致并對應。 設鎖具后蓋(21),鎖具后蓋(21)面向鎖具底座板(22) —面的四周邊沿,均90度 垂直凸邊,凸邊的厚度略厚于聯動桿(16)和開鎖輪(2)的厚度,其靠鎖扣(5) —側的凸形 邊,在與鎖扣板(7)上的鎖扣(5)對應的位置向內形成U形鎖扣眼(26)。并在U形鎖扣眼 (26)靠上鎖銷(17)的一側留缺口,作為上鎖銷(17)穿入孔。在開鎖按鈕(11)、上鎖按鈕 (23)對應的凸形邊位置,留按鈕直徑一半的半圓缺口,以便安放按鈕。
在鎖具后蓋(21)上開三個改碼孔(19),每個改碼孔(19)對應一個開鎖輪(2)上 的改碼鏍絲(15)。在對應開啟和關閉報警開關(9)的位置開一個開關引線出線孔(14),其 出線將與箱包電子防盜報警裝置連接。 開鎖在鎖扣(5)插入鎖扣眼(26),上鎖銷(17)插入鎖扣孔(8),鎖具處于上鎖 狀態,各號碼輪(1)密碼正確時,其開鎖槽(3)將朝向右邊一個方向。此時向內按動開鎖按 鈕(ll),聯動桿(16)在聯動桿滑槽(12)內由右向左滑動。由于整體結構關系,此時聯動桿 (16)上的各個開鎖銷(18)將同時插入開鎖槽(3),又由于整體關系,此時聯動桿(16)上的 各個上鎖銷(17)也將同時退出鎖扣孔(8),從而完成開鎖。如果一個或全部的號碼輪(1) 的密碼不正確,將有一個或全部的開鎖槽(3)不朝向右方,將有一個或全部的開鎖銷(18) 不能插入開鎖槽(3),聯動桿(16)將無法向左滑動,各上鎖銷(17)將無法向左退出鎖扣孔 (8),從而不能開鎖。 上鎖在鎖扣(5)插入鎖扣眼(26),將號碼輪(1)密碼轉到正確號碼,各開鎖輪
(2) 的開鎖槽(3)將同時朝向右方。此時向內按動上鎖按鈕(23),聯動桿(16)將在聯動桿 滑槽(12)內由左向右滑動。由于整體結構關系,各個上鎖銷(17)將插入各自對應的鎖扣 孔(8),各個開鎖銷(18)將退出開鎖槽(3),從而完成上鎖。此時任意轉動一下一個或全部號碼輪(l),其開鎖槽(3)將離開與開鎖銷(18)的對應,這時如果再按動開鎖按鈕(11),開 鎖銷(18)將不能插入開鎖槽(3),由于整體結構關系,聯動桿(16)將不能向左滑動,上鎖銷 (17)也無法退出鎖扣孔(8),從而實現上鎖后的密碼鎖定功能。 開包發出報警指令當鎖扣(5)插入鎖扣眼(26)時,其嵌在鎖扣板(7)兩頭內的 永久磁鐵(6)的磁場,將使與其對應放在鎖具底座板(22)上的干簧管(25)吸合。當打開 箱包時,鎖扣板(7)上的永久磁鐵(6)將遠離干簧管(25),干簧管(25)失磁,其接點將斷 開,從而向箱包電子報警裝置發出開包報警指令。 開鎖聯動發出取消報警指令當按動開鎖按鈕(11)時,如密碼正確,聯動桿(16)
將在聯動桿滑槽(12)內由右向左滑動,由于整體結構關系,聯動桿(16)上的關閉報警擋桿
(10)也由右向左滑動,并壓按右向的關閉報警按鈕開關(9),使該開關接點閉合,向箱包電
子報警裝置發出關閉指令,從而實現開鎖與關閉箱包電子報警裝置的聯動。 上鎖聯動發出開啟報警指令當按動上鎖按鈕(23)時,如密碼正確,聯動桿(16)
將在聯動桿滑槽(12)內由左向右滑動,由于整體結構關系,聯動桿(16)上的開啟報警擋桿
(13),將也由左向右滑動并壓按左向的開啟報警按鈕開關(9),使該開關接點閉合,向箱包
電子報警裝置發出開啟指令,從而實現上鎖與開啟箱包電子報警裝置的聯動。 對開鎖聯動關閉報警指令,上鎖聯動開啟報警指令,其箱包電子報警裝置可用電
路延時方式(如延時3秒)確定是否執行指令。 更改密碼用鏍絲刀對準改碼孔(19),擰松改碼鏍絲(15),使開鎖輪(2)與號碼輪 (1)脫開連接,此時轉動號碼輪(1)選好新號碼,再擰緊改碼鏍絲(15),使開鎖輪(2)與號 碼輪(1)實現重新連接即可,按相同方法更改其它號碼輪(1)的號碼。 本發明有益的效果,是它不僅使硬式箱包多了一個新鎖型,主要是使軟式坤包實 現了對開啟口整體扣鎖的防護,并使箱包鎖實現了鎖具的開鎖、上鎖,同時能聯動控制箱包 電子報警裝置的開啟與關閉。本鎖具采用號碼輪(1)、開鎖輪(2)水平安放一字形排列,和 將開鎖銷(18)、上鎖銷(17),開啟報警擋桿(13)、關閉報報警擋桿(10)、開鎖按鈕(11)、上 鎖按鈕(23)設計成一個整體,并與號碼輪(1)、開鎖輪(2)的排列平行安放,使整個鎖具結 構簡單,呈條式、外形流暢。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垂直對鎖時的實施例整體外觀圖
具體實施方法 圖1是多扣點條式鎖電聯動密碼鎖的實施例總體結構。圖1中的鎖具底座板(22) 是該實施例的主體。其中號碼輪(D、開鎖輪(2)、聯動桿(16)、上鎖銷(17)、開鎖銷(18)、 開啟報警擋桿(13)、關閉報警擋桿(10)、干簧管(25)、開鎖按鎖(11)、上鎖按鎖(23)、聯動 桿滑槽(12)、號碼輪、開鎖輪同心軸(4)、開啟報警按鈕、關閉報警按鈕(9)、改碼鏍絲(15)、 開鎖定位桿(24)等,分別固定或活動的安放在鎖具底座板(22)上面。
其中號碼輪(1)的安放位置在鎖具底座板(22)上面下凹,下凹深度為號碼輪(1) 的厚度,使整個底座除開鎖、上鎖按鈕外,其它在安放號碼輪(1)后仍為一個平面。將開鎖輪(2)疊放在號碼輪(1)上。號碼輪(1)、開鎖輪(2)疊后套在共用的號碼輪、開鎖輪同心 軸上(4)。 號碼輪、開鎖輪同心軸(4),聯動桿滑槽(12),開鎖定位桿(24)均與鎖具底座板 (22)連為一個整體結構,其高度一致,具體高度與聯動桿(16)、開鎖輪(2)的厚度一致。
干簧管(25)、開啟報警開關、關閉報警開關(9)固定安裝在鎖具底座板(22)上。
聯動桿(16)及其聯體上的上鎖銷(17)、開鎖銷(18)、開啟報警擋桿(13)、關閉報 警擋桿(10)、上鎖按鈕(23)、開鎖按鈕(11)做成一個平面整體,并在聯動桿滑槽(12)中能 順暢的左、右滑動。 鎖扣板(7)是本鎖具扣鎖箱包開啟口的兩個部分之一。鎖扣板(7)上的鎖扣(5) 與鎖扣板(7)是一個整體結構。鎖扣板(7)上的永久磁鐵(6)嵌入到鎖扣板內,外表不能裸露。 鎖具后蓋(21)是一個整體。在其與鎖具底座吻合的一面,四邊做成與鎖具后蓋平 面呈90度垂直的凸出邊,并在與各個上鎖銷(17)、鎖扣(5)對應的位置,將凸出邊沿向后蓋 板內側凹成一個U形鎖扣眼(26),其鎖扣眼(26)又在靠近上鎖銷(17)對應處留缺口,好讓 上鎖銷(17)從這個缺口穿入鎖扣孔(8)。 在與開鎖輪(2)上的改碼鏍絲(15)對應的位置,開個改碼孔(19)。確定位置時應 保持開鎖槽(3)的方向是朝右。 在與開啟報警開關、關閉報警開關(9)對應的位置開個開關引線出線孔(14)。
鎖扣板(7)靠向箱包的一側,鎖具后蓋(21)背向鎖具底座(22)的一面,分別與箱 包皮革連接。連接方法可用相同面積板料將皮革夾于中間并固緊。其中底座板(22)與鎖 具后蓋(21)通過鏍絲孔(20)用鏍絲固定連接。當鎖具與箱包皮革連接時,只將皮革夾板 的固定鏍絲眼對準鎖具后蓋(21)鏍絲孔,用同一鏍絲固緊即可。鎖具底座板(22)上對應 鎖具后蓋鏍絲孔(19)的眼套絲,其鎖具后蓋板的鏍絲孔(19)不套絲。
權利要求
一種多扣點條式鎖電聯動密碼鎖,其特征是將號碼輪(1)、開鎖輪(2)疊合,再將多組疊合呈一字形排列,使其每個開鎖輪(2)的開鎖槽(3)在密碼正確時能同時水平的朝向右方。將聯動桿(16)與一字形排列的號碼輪(1)、開鎖輪(2)進行平行放置。對聯動桿(16)的一端用作開鎖按鈕(11),另一端用作上鎖按鈕(23)。在聯動桿(16)的垂直方向,分別設多個開鎖銷(18),多個上鎖銷(17),一個開啟報警擋桿(13)、一個關閉報警擋桿(10)。其中開鎖銷(18)與聯動桿(16)垂直連接后,在頂端向左轉90度與開鎖槽(3)水平對應。上鎖銷(17)與聯動桿(16)垂直連接后,在頂端向右轉90度與鎖扣眼(26)對應。開鎖銷(18)的數量和位置與號碼輪(1)、開鎖輪(2)對應,上鎖銷(17)的數量和位置只與鎖扣眼(26)對應。上鎖銷(17)、鎖扣眼(26)的位置及數量由鎖的條形長度需要確定。號碼輪(1)、開鎖輪(2)的數量根據密碼位數需要確定。聯動桿(16)垂直方向的上鎖銷(17)、開鎖銷(18)、關閉報警擋桿(10)、開啟報警擋桿(13)與聯動桿(16)做成整體結構。在鎖具底座(22)上左右兩端聯動桿(16)安放的位置,各設聯動桿滑槽(12)。開鎖、上鎖按動聯動桿(16)能左右滑動,帶動上鎖銷(17)、開鎖銷(18)完成上鎖或開鎖。開啟報警擋桿(13)、關閉報警擋桿(10)設在聯動桿上的一邊,兩擋桿間留一定間隔,并將兩個按鈕開關(9)背向靠緊的安放在兩個擋桿之間。按鈕(9)分別朝向各自的擋桿。當開啟報警擋桿(13)向右滑動時,將按壓對應的開啟報警按鈕開關(9),發出開啟報警指令。當關閉報警擋桿(10)向左滑動時,將按壓對應的關閉報警按鈕(9)開關,發出關閉報警指令。
2. 如權利l所述,鎖扣眼(26)可設在號碼輪(1)的上邊,也可以設在號碼輪(1)的下 邊。當鎖扣眼(26)設在號碼輪(1)下方時,聯動桿(16)上的上鎖銷(17)在聯動桿(16) 上的垂直方向向下,此時鎖扣板(7)上的鎖扣(5)將由下向上插入鎖扣眼(26)。
3. 如權利l所述,鎖扣眼(26)可以朝向鎖體的上方或下方,與號碼輪(1)的平面方向 一致,此時鎖扣(5)與鎖扣眼(26)是上下對插。鎖扣眼(26)也可以設在鎖體側面,與號碼 輪(1)的水平面垂直,此時鎖扣(5)與鎖扣眼(26)對鎖體水平面而言是垂直對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多扣點條式鎖電聯動密碼鎖,用于軟體坤包開啟口的扣鎖。該鎖具包括號碼輪1、開鎖輪2、聯動桿16、開啟和關閉報警裝置的按鈕開關9、鎖扣5、鎖扣眼26、改碼螺絲15、開鎖按鈕11、上鎖按鈕23、干簧管25、磁鐵6等組成。按開鎖按鈕11,聯動桿16向左滑,開鎖銷18插入開鎖槽3,上鎖銷17退出鎖扣5,實現開鎖,上鎖過程反之。開鎖、上鎖時,聯動桿16上的開啟報警擋桿13、關閉報警擋桿10將壓按按鈕開關9,向報警裝置發出相應指令。本發明結構簡單,密碼鎖定,鎖形為多扣點呈條式,可代替拉鏈對包的開啟口實現整體扣鎖,使軟體坤包可以防扒竊。可在開鎖、上鎖時控制報警裝置的開啟、關閉,鎖具外形流暢美觀。
文檔編號E05B45/06GK101748932SQ20081023694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9日
發明者李伯良 申請人:李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