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兒童座椅及其樞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38921閱讀:27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兒童座椅及其樞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兒童座椅及其樞轉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餐盤 可樞轉的兒童座椅及其樞轉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兒童座椅(如高腳餐椅)的餐盤通常會設計成一端樞接在椅座的 扶手上,而另一端可供開啟的形式,借此,以方便成人將兒童放進或抱 出椅座。
如圖1所示,兒童座椅1的餐盤11 一端借由樞軸12與椅座13的扶 手131樞接,而另一端可卡合于扶手132,將餐盤11的另一端與扶手132 分離后,即可將餐盤11沿箭頭所示的方向繞樞軸12樞轉,使餐盤11樞 轉到位于扶手131上方并與扶手131呈直線的開啟位置,由于餐盤11在 開啟位置時會卡在扶手131上,此時,餐盤ll很容易因誤碰的關系而朝 扶手132方向落下,進而打傷成人或兒童。另外,如圖2所示,將兒童 座椅2的餐盤21 —端與扶手221分離后,即可將餐盤21沿箭頭所示的 方向樞轉到扶手222外側并與扶手222呈垂直的開啟位置,此時,餐盤 21易因被誤壓或者是被兒童吊掛的關系,造成斷裂或損壞的情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餐盤可樞轉至椅 座的扶手外側,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并能避免餐盤被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兒童座椅的樞轉裝置,其餐 盤可樞轉至椅座的扶手外側,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并能避免餐盤被 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兒童座椅,包含分別位于左、右兩側的一第 一扶手與 一第二扶手、及一在使用位置橫跨于第 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上的餐盤。
兒童座椅還包含一設于第 一扶手與餐盤間的樞轉裝置,樞轉裝置包 括一樞轉件、 一第一鉸鏈件及一第二鉸鏈件,第一鉸鏈件樞接第一扶手 及樞轉件,第二鉸鏈件樞接餐盤的一第一側及樞轉件,借以使餐盤可與 樞轉件相對旋轉,樞轉件可與第一扶手相對旋轉。
前述的兒童座椅,樞轉件具有位于相反側的 一第 一端及一第二端, 第 一鉸鏈件沿 一前后方向穿設于樞轉件近第 一端處,第二4交鏈件沿前后 方向穿設于樞轉件近第二端處。
前述的兒童座椅,樞轉件具有一供第一鉸鏈件穿設的第一穿孔、及 一供第二鉸鏈件穿設的第二穿孔,第 一 穿孔與第二穿孔相隔 一段距離, 致使餐盤相對于樞轉件旋轉的過程中,餐盤的第一側與第一扶手不會彼 此接觸。
前述的兒童座椅,第一扶手包括兩個分別位于前、后側且供第一4交 鏈件樞接的第一樞接孔,餐盤包括兩個分別位于前、后側且供第二鉸鏈 件樞接的第二樞接孔。
前述的兒童座椅,第 一扶手包括一外側面及一開口朝上用以供樞轉 件容置的凹槽,凹槽形成有一位于外側面的開放端,第二鉸鏈件可轉動 到開放端外側。
前述的兒童座椅,樞轉件具有一供第一鉸鏈件穿設的第一穿孔,第 一^t夫手還包括兩個界定出凹槽前、后側的側壁面、及兩個分別形成于兩 側壁面上供第 一鉸鏈件樞接的第 一樞接孔。
前述的兒童座一t,樞轉件還具有一位于第一穿孔上方供第二4交鏈件 穿設的第二穿孔,餐盤包括兩個分別位于前、后側且供第二鉸鏈件樞接 的第二樞接孔。
前述的兒童座椅,餐盤的一相對于第一側的第二側可分離地與第二 扶手接合。
前述的兒童座椅,兒童座椅系為高腳餐椅或嬰兒車。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兒童座椅的樞轉裝置,兒童座椅包含分別位 于左、右兩側的一第一扶手與一第二扶手、及一在使用位置橫跨于第一 扶手和第二扶手上的餐盤,樞轉裝置設于第一扶手與餐盤間,樞轉裝置 包括一樞轉件、 一第一鉸鏈件及一第二鉸鏈件,第一鉸鏈件樞接第一扶 手及樞轉件,第二鉸鏈件樞接餐盤的一第一側及樞轉件,借以使餐盤可 與樞轉件相對旋轉,樞轉件可與第 一扶手相對旋轉。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第 一鉸鏈件沿前后方向穿設于樞轉件近第一端處的第一穿孔并與第一扶手 樞接,第二鉸鏈件沿前后方向穿設于樞轉件近第二端處的第二穿孔并與 餐盤樞接,因此,餐盤可通過樞轉件的帶動由使用位置旋轉到餐盤與第 一扶手的外側面實質上平行的開啟位置,借此,可提升兒童座椅在使用 上的安全性,并能避免餐盤意外掉落傷人或因不正常使用而被損壞。


圖1是一般兒童座椅的主視圖,顯示餐盤一端開啟的狀態。
圖2是另一種兒童座椅的局部放大圖,顯示餐盤一端開啟的狀態。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由另 一視角觀看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說明第一 扶手、樞轉裝置及餐盤的組裝關系。
圖6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說明彈片 被外扳而脫離第二扶手的卡塊。
圖7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的餐盤的動作示意圖,說 明餐盤相對于樞轉件旋轉。
圖8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的餐盤的動作示意圖,說 明餐盤相對于樞轉件旋轉。
圖9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的樞轉件的動作示意圖, 說明樞轉件帶動餐盤相對于第一扶手旋轉至開啟位置。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優選實施例的樞轉件的動作示意圖,說明樞轉件帶動餐盤相對于第一扶手旋轉至開啟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 參考圖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通過具體實
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附圖只是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 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在本實用新型被詳細描述前,要注意的 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如圖3、圖4及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兒童座椅的一優選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該兒童座椅300是以兒童高腳餐椅為例作說明,兒童座 椅300包括一支撐腳框3及一樞接于支撐腳框3上的椅座4。當然,兒童 座椅300也可為一嬰兒車,并不以本實施例所纟皮露的為限。
椅座4包含一座本體40、分別凸設于座本體40左、右兩側的一第一 扶手41與一第二扶手42、及一餐盤43,餐盤43的一第一側430借由一 樞轉裝置44與第一扶手41樞接,而餐盤43的一相對于第一側430的第 二側435可分離地與第二扶手42相接合。第一扶手41包括一頂面411、 一與頂面411相連接的外側面412、及一用以供樞轉裝置44的樞轉件441 容置的凹槽413,凹槽413的開口 414形成于頂面411,且凹槽413形成 有一位于外側面412的開力文端415。
樞轉件441為矩形塊狀結構,其包括兩個分別位于前、后側的直立 面442,兩直立面442分別與第一扶手41界定出凹槽413前、后側的兩 側壁面416位置相對,樞轉件441具有一位于底側的第一端447、 一位于 頂側的第二端448、 一沿前后方向貫穿兩直立面442且鄰近第一端447 處的第一穿孔443、及一沿前后方向貫穿兩直立面442且位于第一穿孔 443上方并鄰近第二端448處的第二穿孔444,兩側壁面416上分別具有 一與第一穿孔443位置相對應的第一樞接孔417,借由樞轉裝置44的一 第一鉸鏈件445穿設于第一扶手41前側的第一樞接孔417、樞轉件441 的第一穿孔443,以及第一扶手41后側的第一樞接孔417,使得樞轉件"1得以樞接于第一扶手41上,且樞轉件441可以第一鉸鏈件445為軸 心相對于第一扶手41在一定角度內樞轉。
餐盤43的第一側430處設有兩前、后相間隔的突部431,各突部431 上形成有一第二樞接孔432,第二樞接孔432可與外露出于凹槽413的開 口 414外的第二穿孔444位置相對應,借由樞轉裝置44的一第二鉸鏈件 446穿設于餐盤43前側的第二樞接孔432、樞轉件441的第二穿孔444、 以及餐盤43后側的第二樞接孔432,使得餐盤43得以樞接于樞轉件441 上,且餐盤43可以第二鉸鏈件446為軸心相對于樞轉件441在一定角度 內樞轉。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鉸鏈件445及第二鉸鏈件446分別為一長 條狀樞軸,且樞轉件441較佳地設計方式是第一穿孔443與第二穿孔444 相隔一段距離,致使餐盤43相對于樞轉件441旋轉的過程中,餐盤43 的第一側430與第一扶手41不會;f皮此接觸。
如圖3及圖4所示,當兒童座椅300供兒童(圖未示)乘坐使用或者 是未供兒童乘坐的狀態時,餐盤43通常是在一橫跨于第一、第二扶手41、 42上的使用位置,且第二扶手42外側面的卡塊421卡掣于餐盤43的彈 片433上的卡孔434,使得餐盤43與第二扶手42間呈鎖定狀態。
如圖6、圖7及圖8所示,當成人(圖未示)欲將兒童抱出或是放入椅 座4的座本體40時,先將餐盤43的彈片433底端向外扳動,使彈片433 的卡孔434脫離第二扶手42的卡塊421后,即可將餐盤43以第二鉸鏈 件446為軸心沿箭頭I所示的方向相對于樞轉件441旋轉并遠離第二扶 手42,使餐盤43由圖3所示的使用位置旋轉約180度后至圖8所示位于 第一扶手41的外側面412的位置。
如圖9及圖10所示,接著,將樞轉件441以第一鉸鏈件445為軸心 沿箭頭I所示的方向帶動餐盤43相對于第一扶手41旋轉,樞轉件441 的第二鉸鏈件446會轉動到凹槽413的開放端415外側,使得餐盤43被 樞轉件441帶動至一位于第一扶手41的外側面412且實質上與外側面 412平行的開啟位置(如圖9所示),此時,成人即可將兒童抱出或是放入 椅座4的座本體40。需說明的是,在操作的順序上,也可先將餐盤43 旋轉到與第一扶手41呈一直線(如圖7所示)的狀態后,就把樞轉件441
8沿箭頭I所示的方向帶動餐盤43相對于第一扶手41旋轉,待樞轉件441 轉動到如圖10所示與第一扶手41實質上呈垂直的位置后,再將餐盤43 以第二鉸鏈件446為軸心相對于樞轉件441旋轉至圖9所示的開啟位置, 同樣可將餐盤43由使用位置旋轉至開啟位置,并不以本實施例中所披露 的操作順序為限。
欲將餐盤43由開啟位置旋轉回復至使用位置時,將旋轉件441以第 一鉸鏈件445為軸心沿相反于箭頭I所示的方向帶動餐盤43相對于第一 扶手41旋轉,使得旋轉件441及餐盤43由圖10所示的位置旋轉至圖8 所示的位置,接著,將餐盤43以第二鉸鏈件446為軸心沿相反箭頭I所 示的方向相對于樞轉件44旋轉約180度,使餐盤43由圖8所示的位置 旋轉至圖3所示的位置,并將第二扶手42的卡塊421 (圖4)卡掣于餐盤 43的卡孔434 (圖4)后,餐盤43即回復并鎖定在使用位置。
如圖5、圖9及圖10所示,由于樞轉裝置44的第一鉸鏈件445沿前 后方向穿設于樞轉件441的第一穿孔443并樞接于第一扶手41的第一樞 接孔417,第二鉸鏈件446沿前后方向穿設于樞轉件441的第二穿孔444 并樞接于餐盤43的第二樞接孔432,因此,第二鉸鏈件446可以第一鉸 鏈件445為軸心朝遠離第二扶手42的方向旋轉到凹槽413的開》文端415 外側,借此,餐盤43可通過樞轉件441的帶動由使用位置旋轉到開啟位 置,與背景技術相較下,成人在將兒童抱出或放入椅座4的座本體40的 過程中,不會因誤碰餐盤43造成餐盤43落下,而被餐盤43打傷的情形 產生,在使用上的安全性較佳,再者,餐盤43也不會因為被誤壓或者是 被兒童吊掛的關系,造成斷裂或損壞的情形,使用上不易被損壞。
歸納上述,本實施例中的兒童座椅300,借由第一鉸鏈件445沿前后 方向穿設于樞轉件441近第一端447處的第一穿孔443并與第一扶手41 樞接,第二鉸鏈件446沿前后方向穿i殳于樞轉件441近第二端448處的 第二穿孔444并與餐盤43樞接,因此,餐盤43可通過樞轉件441的帶 動由使用位置旋轉到開啟位置,借此,可提升兒童座椅300在使用上的 安全性,并能避免餐盤43意外掉落傷人或因不正常使用而被損壞,確實 能達到本實用新型所訴求的目的。
權利要求1. 一種兒童座椅,包含分別位于左、右兩側的一第一扶手與一第二扶手、及一在使用位置橫跨于該第一扶手和該第二扶手上的餐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兒童座椅還包含一設于所述第一扶手與所述餐盤間的樞轉裝置,所述樞轉裝置包括一樞轉件;一第一鉸鏈件,樞接所述第一扶手及所述樞轉件;以及一第二鉸鏈件,樞接所述餐盤的一第一側及所述樞轉件,借以使所述餐盤可與所述樞轉件相對旋轉,所述樞轉件可與所述第一扶手相對旋轉。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轉件具有 位于相反側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鉸鏈件沿一前后方向穿設 于所述樞轉件近所述第一端處,所述第二鉸鏈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設于 所述樞轉件近所述第二端處。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轉件具有 一供所述第一鉸鏈件穿設的第一穿孔、及一供所述第二鉸鏈件穿設的第 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與所述第二穿孔相隔一段距離,致使所述餐盤相 對于所述樞轉件旋轉的過程中,所述餐盤的所述第一側與所述第一扶手 不會彼此接觸。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包 括兩個分別位于前、后側且供所述第一鉸鏈件樞接的第一樞接孔。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盤包括兩 個分別位于前、后側且供所述第二鉸鏈件樞接的第二樞接孔。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包 括一外側面及一開口朝上用以供所述樞轉件容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形成 有一位于所述外側面的開放端,所述第二鉸鏈件可轉動到所述開放端外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轉件具有 一供所述第一鉸鏈件穿設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扶手還包括兩個界定出 所述凹槽前、后側的側壁面、及兩個分別形成于所述兩側壁面上供所述 第 一鉸鏈件樞接的第 一樞接孔。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轉件還具 有一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上方供所述第二鉸鏈件穿設的第二穿孔,所述餐 盤包括兩個分別位于前、后側且供所述第二鉸鏈件樞接的第二樞接孔。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盤的一相 對于所述第 一側的第二側可分離地與所述第二扶手接合。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兒童座椅 系為高腳餐椅或嬰兒車。
11. 一種兒童座椅的樞轉裝置,所述兒童座椅包含分別位于左、右 兩側的一第一扶手與一第二扶手、及一在使用位置橫跨于所述第 一扶手 和所述第二扶手上的餐盤,所述樞轉裝置設于所述第一扶手與所述餐盤 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轉裝置包括一樞轉件;一第一鉸鏈件,樞接所述第一扶手及所述樞轉件;以及 一第二鉸鏈件,樞接所述餐盤的一第一側及所述樞轉件,借以使所述餐盤可與所述樞轉件相對旋轉,所述樞轉件可與所述第一扶手相對旋轉。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兒童座椅的樞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樞轉件具有位于相反側的一第 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 一鉸鏈件沿一 前后方向穿設于所述樞轉件近所述第一端處,所述第二鉸鏈件沿所述前 后方向穿設于所述樞轉件近所述第二端處。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兒童座椅的樞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樞轉件具有一供所述第 一鉸鏈件穿設的第 一穿孔、及一供所述第二鉸 鏈件穿設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與所述第二穿孔相隔一段距離,致 使所述餐盤相對于所述樞轉件旋轉的過程中,所述餐盤的所述第一側與 所述第 一扶手不會彼此接觸。
專利摘要一種兒童座椅,包含分別位于左、右兩側的一第一扶手與一第二扶手、及一在使用位置橫跨于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上的餐盤,兒童座椅包含一設于第一扶手與餐盤間的樞轉裝置,樞轉裝置包括一樞轉件、一第一鉸鏈件及一第二鉸鏈件,第一鉸鏈件樞接第一扶手及樞轉件,第二鉸鏈件樞接餐盤的一第一側及樞轉件,借以使餐盤可與樞轉件相對旋轉,樞轉件可與第一扶手相對旋轉,借此,可提升兒童座椅在使用上的安全性,并能避免餐盤意外掉落傷人或因不正常使用而被損壞。
文檔編號A47D1/10GK201295031SQ200820137269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1日
發明者胡問渠, 陳舜民 申請人:明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