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發熱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取曖功能的 智能發熱桌。
背景技術: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對各種生活要求也就非常高, 一到冬 季,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無論是辦公還是餐飲,或學生上課作業,或是 電腦操作等之類的桌,都沒有發熱保暖的功能,這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大 的不便,為了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人們想出了很多辦法,創造了 具有一定取暖功能的發熱桌,但存在結構龐大復雜,發熱方式不合理, 熱傳導性差,導致局部灼熱或局部過冷,能耗大,控制方式單一,使用 不便,又不美觀等缺陷,因而這種技術難以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外型美觀,結構簡單,熱效率高,熱 傳導快,發熱均勻,防水性好,安全方便,自動溫控的智能發熱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發熱桌,它由相互連 接的面板、底板和桌腿組成,在面板與底板之間夾層中設置有電熱膜, 所述電熱膜通過導線與自動溫控裝置和電源相連接而構成一電器回路。
所述的電熱膜是由鋁箔導電層及覆蓋于其上、下表面的聚脂絕緣層 構成,導電層設有二個導電電極。
所述的面板是以木材構成一個有內腔的面板框,內腔設有塑料、不 銹鋼、鋁合金、玻璃或環氧樹脂之一種或其中數種組合與面板框固定連 接。
3所述的自動溫控裝置是由控制芯片、溫度感應器和電源線構成,控 制芯片通過導線與電熱膜連接,溫度感應器通過導線與控制芯片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種智能發熱桌,由于電熱膜無明火, 熱效率高,發熱均勻,安全可靠,導通電源電熱膜即電能轉化為熱能, 實現對發熱桌的加熱增溫,它通過自動溫控裝置的設定,使得人們在使 用桌時雙手能夠溫暖舒適,活動自如,有效地解決了寒冷季節桌面不保 暖,用餐、辦公、上課作業和電腦操作等不方便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 了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不僅如此,同時還具有外型美觀,結構簡單, 熱傳導快,防水性好,經久耐用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方框圖。
圖中1、桌體,2、面板,3、電熱膜,4、底板,5、桌腿,6、自 動溫控裝置,7、控制芯片,8、溫度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 一種智能發熱桌,包括桌體(1)以及相互連 接的桌腿(5),桌體(1)面板(2)以木材為基質制造成一個有內腔的 面板(2)框,內腔的面積大小視使用者需要確定,根據桌的不同用途 和不同人士的使用要求,內腔可使用塑料、不銹鋼、鋁合金、玻璃或環 氧樹脂之一種或其中數種組合與面板(2)框連接固定,使其具有外型 美觀,熱傳導快,發熱均勻,在面板(2)下方安裝有電熱膜G),電 熱膜(3)表面固定有溫度感應器(8),電熱膜(3)下面裝有底板(4),底板(4)可以為隔熱保溫性好的板材,以防止熱量向下方散失,從而 提高熱量,節約能源。電熱膜(3)導電電極和溫度感應器(8)的連接 導線通過底板(4)預設的一個孔穿過與固定在底板(4)下面的自動溫 控裝置(6)內的控制芯片(7)相連接,控制芯片(7)通過導線與電 熱膜(3)連接。使用時,只要從自動控溫裝置(6)內抽出電源線(未 示出),電熱膜(3)導通電源即電熱轉化為熱能,熱能迅速傳導至面板 (2),通過控制芯片(7)的設定,實現桌體(1)舒適的溫度。不需要 使用時,只需拔掉電源,收起電源線(未示出)就成為通常用的桌,使 用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發熱桌,它由相互連接的面板、底板和桌腿組成,其特征在于面板與底板之間夾層中設置有電熱膜,所述電熱膜通過導線與自動溫控裝置和電源相連接而構成一電器回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發熱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熱 膜是由鋁箔導電層及覆蓋于其上、下表面的聚脂絕緣層構成,導電層設 有二個導電電極。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發熱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 是以木材構成一個有內腔的面板框,內腔設有塑料、不銹鋼、鋁合金、 玻璃或環氧樹脂之一種或其中數種組合與面板框固定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發熱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 溫控裝置是由控制芯片、溫度感應器和電源線構成,控制芯片通過導線 與電熱膜連接,溫度感應器通過導線與控制芯片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智能發熱桌,它由相互連接的面板、底板和桌腿組成,在面板與底板之間夾層中設置有電熱膜,所述電熱膜連接自動溫控裝置和電源而構成一電器回路。它通過自動溫控裝置的設定,導通電源即對發熱桌智能控溫,以供人們在使用雙手能夠溫暖舒適,活動自如,有效地解決了寒冷季節桌面不保暖,用餐、辦公、上課作業和電腦操作等不方便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不僅如此,同時還具有外型美觀,結構簡單,熱傳導快,防水性好,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等優點。
文檔編號A47B13/08GK201286456SQ20082017661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6日
發明者陸思燁 申請人:陸思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