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嬰兒桌邊餐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06406閱讀:39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嬰兒桌邊餐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桌邊餐椅。
背景技術
目前,生活中所使用的嬰兒桌邊餐椅主要包括座身部和用于與桌面相固定的支撐部,該座身部平置固定于所述支撐部的上部。由于座身部為固定的,孩子只能面朝桌面的一個方位,不方便父母從多方位給孩子喂食。而且孩子總是朝著一個方位容易產生疲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可以多方位給嬰兒喂食的嬰兒桌邊餐椅。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嬰兒桌邊餐椅,包括座身部、用于與桌面相固定的支撐部;所述座身部包括第一環體、第二環體;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同軸線套接;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設有旋轉運動軌道;所述第二環體能沿所述旋轉運動軌道繞所述軸線作旋轉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座身部的第二環體能沿旋轉運動軌道作旋轉運動,孩子坐在座身部中時,可通過旋轉第二環體來更換孩子的面向方位,方便于父母從多個角度給孩子喂食,且旋轉操作方便。同時,孩子可面對多個方位,也不容易疲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嬰兒桌邊餐椅的立體示意圖;[0007] 圖2為圖1的左視圖;[0008] 圖3為圖1的俯視圖;[0009] 圖4為圖1的后視圖; 圖5為圖4中A處的定位按鈕裝置結構示意圖,示意出定位按鈕裝置處于扣合狀態; 圖6為圖4中的定位按鈕裝置處于脫開狀態的示意圖;[0012] 圖7為圖1中的第二環體旋轉狀態過程示意圖; 圖8為圖1中的局部示意圖,示意出座身部與支撐部之間的連接裝置; 圖9為圖1中拆下固定擋片和第二環體后,示意出連接裝置與座身部的第一環體
和支撐部的支桿相連的示意圖; 圖10為圖1的側視圖; 圖11為圖10中C處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中的座身部相對于支撐部旋轉的示意圖,示意出了座身部由平置狀態旋轉到豎置狀態; 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作為背架使用時的使用狀態圖;[0019] 圖14為圖1的左視圖,示意出支撐部的頂緊件通過旋轉使其向上移動; 圖15為圖14中的頂緊件通過旋轉使其向下移動; 圖16為圖1的左視圖,示意出調節裝置; 圖17為圖16中E處的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8為通過調節裝置將頂緊裝置移動到支桿上另一位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1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嬰兒桌邊餐椅,包括座身部1、用于與桌面相固定的支撐部2 ;座身部1包括第一環體11、第二環體12 ;第一環體11與第二環體12同軸線套接,第一環體11為內環體,第二環體12為外環體;第一環體11與第二環體12之間設有旋轉運動軌道;第二環體12能沿旋轉運動軌道繞所述軸線作旋轉運動。具體如下[0025]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環體11采用金屬材料的鐵,第二環體12采用塑膠材料;第一環體11與第二環體12之間的旋轉運動軌道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例如,在第一環體11上設有環形凹槽,在第二環體12上設有與該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凸起位于凹槽中,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實現第二環體12相對于第一環體11作旋轉運動;或者采用軸承作為旋轉運動軌道,等等。第一環體11上設有六個定位孔111 ;第二環體12上設有用于將其鎖定于第一環體11上的定位按鈕裝置5,該定位按鈕裝置5包括按鈕本體51、第一鉚釘52、彈簧53和定位銷54 :按鈕本體51上設有一支點部511 ;支點部511通過第一鉚釘52鉸接于第二環體12上,使得按鈕本體51以第一鉚釘52為轉軸而能轉動;按鈕本體51上位于支點部511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彈簧柱512,第二環體12上設有第二彈簧柱112,彈簧53的兩端部分別套設于第一彈簧柱512和第二彈簧柱112上;按鈕本體51上位于支點部511的另一側設置鐵質的定位銷54,第二環體12上設有通孔121,定位銷54穿過通孔121,并在彈簧53的作用下使其卡入第一環體11上的定位孔111中,從而將第二環體12鎖定于第一環體11上。[0026] 當要旋轉第二環體12時,首先按下定位按鈕裝置5,迫使彈簧53壓縮,使定位銷54脫出該定位孔111,然后再用手旋轉第二環體12 ;當定位銷54遇到另一個定位孔111時,松開定位按鈕裝置5,壓縮的彈簧53復位,定位銷54則卡入此定位孔111中,這樣第二環體就會固定在另一個方位。由于第一環體11上設置有六個定位孔lll,這意味著當嬰兒坐在座身部中,有六個方位可選擇更換(如圖7中方向箭頭B部分所指的不同方位),方便于父母從不同的角度給孩子喂食,旋轉操作方便。同時,孩子可面對多個方位,也不容易疲勞[0027] 本實施方式中,如圖8至11所示,座身部1的圓環體11與支撐部2相連是通過兩個轉動連接裝置連接的。具體是支撐部2包括兩個L型的支桿21,分別位于座身部1的兩側;兩個支桿21之間還有連接桿將它們固定,以確保支撐穩固。 一個轉動連接裝置將一個支桿21連接在座身部1的第一環體11的一側,另一個轉動連接裝置將另一個支桿21連接在座身部1的第一環體11的另一側。 下面以其中一側的轉動連接裝置進行具體說明該轉動連接裝置包括塑膠的關節體3和金屬材料的鐵制成的連接管體4。關節體3固定在第一環體11上且轉動連接在連接管體4的一端,連接管體4的另一端與支桿21的上端固定。關節體3與連接管體4之間設有一鉸接裝置34 ;關節體3上設有第一卡孔31和第二卡孔32 ;第一卡孔31與鉸接裝置34之間的連線和第二卡孔32與鉸接裝置34之間的連線正交;連接管體4內設有彈片8,彈片8設有彈片頭81 ;當座身部1平置作桌邊餐椅之用時,彈片頭81穿卡在第一卡孔31中;
當座身部1豎置作背架之用時,彈片頭81穿卡在第二卡孔32中。如圖12所示,箭頭D表
示由平置狀態轉動到豎置狀態。具體實現過程是當將座身部1從平置狀態轉動到豎置狀
態時,按下穿卡在第一卡孔31中的彈片頭81,并向下90度旋轉座身部1,使彈片頭81穿卡在第二卡孔32中。如圖13所示,當把支撐部2的兩個支桿21之間的連接桿拆下,在兩根支桿21上裝上相應的背帶件,可作背架之用。具體是該背帶件包括肩帶22、腰帶26、背帶24,背帶24用四合扣23連接在支桿21上,肩帶22挎于人體兩肩部,腰帶26捆縛于人體腰部,并通過安全扣25固定。 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圖3和圖8所示,還包括固定擋片6,其包括貫穿的凹槽,通過該凹槽套設在第二環體12上,并與轉動連接裝置的關節體3固定,防止第二環體12旋轉時脫離第一環體ll。 本實施方式中,就支撐部2而言,如圖14和圖15所示,支桿21的頂端設有定位裝置22,與地面接觸的底端設有頂緊裝置;定位裝置22用于定位在桌板的上表面,頂緊裝置具體包括桿件24和頂緊件23,桿件24豎向固定在支桿21與地面接觸的底端位置,頂緊件23通過螺紋旋轉配合設置在桿件24的頂部,這樣可以通過旋轉頂緊件23使得頂緊件23向上或向下移動。 如圖16至圖18所示,在頂緊裝置與桿件24的連接位置處設有調節裝置25,用以調節頂緊裝置在支桿21上的位置,該調節裝置25包括設定在桿件24底端上的第二按鈕本體26,第二按鈕本體26以鉸接的方式鉸接于桿件24上;第二按鈕本體26位于鉸接處的一側設有第二彈簧27,與該側相對的另一側設有卡齒28,而在支桿21上設有卡槽29,卡齒28正好卡在卡槽29中,當按下第二按鈕本體26時,可使卡齒28脫離卡槽29,并可以移動該頂緊裝置。本實施方式的支桿21上有三處設有卡槽29,當將頂緊裝置移動到另一位置的卡槽29處,松開第二按鈕本體26時,卡齒28卡入該位置的卡槽29中,因此通過調節裝置25可以將頂緊裝置固定在三個不同的位置,這樣方便靈活地將本實施方式的嬰兒桌邊餐椅與桌面固定。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嬰兒桌邊餐椅,包括座身部、用于與桌面相固定的支撐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身部包括第一環體、第二環體;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同軸線套接;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設有旋轉運動軌道;所述第二環體能沿所述旋轉運動軌道繞所述軸線作旋轉運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環體上設有用于將其 鎖定于所述第一環體上的定位按鈕裝置,所述定位按鈕裝置包括定位銷;所述第一環體上 設有一圈定位孔;所述定位銷穿過所述第二環體卡入所述定位孔中。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按鈕裝置還包括按鈕 本體、彈簧;所述按鈕本體上設有一支點部;所述支點部鉸接于所述第二環體上;所述按鈕 本體上位于所述支點部的一側設置所述彈簧,彈簧的兩端部分別連接于所述按鈕本體和所 述第二環體上;所述按鈕本體上位于所述支點部的另一側設置所述定位銷,所述定位銷穿 過所述第二環體,并在所述彈簧的作用下卡入所述定位孔中。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動連 接裝置;所述支撐部包括支桿;所述轉動連接裝置將所述支桿連接在所述座身部的第一環 體上。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連接裝置包括關節體 和連接管體;所述關節體固定在所述第一環體上,且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管體的一端,所述 連接管體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桿的上端固定。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關節體與所述連接管體之 間設有一鉸接裝置;所述關節體上設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所述連接管體內設有彈片, 所述彈片設有彈片頭;所述彈片頭穿卡在所述第一卡孔中時,所述座身部處于平置狀態; 所述彈片頭穿卡在所述第二卡孔中時,所述座身部處于豎置狀態。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擋片;所述固定擋片 包括貫穿的凹槽;所述固定擋片通過所述凹槽套設在所述第二環體上,并與所述轉動連接 裝置固定。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的頂端設有定位裝置, 所述支桿與地面接觸的底端設有頂緊裝置;所述定位裝置用于定位在桌板的上表面,所述 頂緊裝置用于頂緊在桌板的下表面。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緊裝置包括桿件和頂緊 件,所述桿件豎向固定在所述支桿與地面接觸的底端位置,所述頂緊件通過螺紋連接在所 述桿件的頂部。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嬰兒桌邊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緊裝置與所述桿件的連 接位置處設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桿件底端上的第二按鈕本體,所述 第二按鈕本體鉸接于所述桿件上;所述第二按鈕本體位于鉸接處的一側設有第二彈簧,與 該側相對的另一側設有卡齒;所述支桿上設有卡槽,所述卡齒卡設在所述卡槽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桌邊餐椅,包括座身部、用于與桌面相固定的支撐部;所述座身部包括第一環體、第二環體;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同軸線套接;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設有旋轉運動軌道;所述第二環體能沿所述旋轉運動軌道繞所述軸線作旋轉運動。由于座身部的第二環體可沿旋轉運動軌道作旋轉運動,孩子坐在座身部中時,可通過旋轉第二環體來更換孩子的面向方位,方便于父母從多個角度給孩子喂食,且旋轉操作方便;同時,孩子可面對多個方位,也不容易疲勞。
文檔編號A47D1/10GK201468675SQ20092013424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8日
發明者吳孟禧 申請人:吳孟禧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