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頸肩按摩沙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沙發,尤其涉及一種頸肩按摩沙發。
背景技術:
沙發是一種有彈簧襯墊的靠背椅,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具。目前市面上的沙發品種很多,按結構分有低背沙發、高背沙發、以及介于他們之間的普通沙發;按用料分有皮沙發、面料沙發、以及曲木沙發;按照風格分有美式沙發、日式沙發、中式沙發、歐式沙發。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工作壓力也
加大,工作之余常會感到非常疲勞,甚至感到脖子酸痛等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常的頸
部按摩沙發的靠背需要較高設計,但是高背沙發外觀上比較笨重,同時由于按摩器隔著靠
背墊對頸部按摩的力度不夠,難以達到高效快速消除人體疲勞的目的。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與發展。 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頸肩按摩沙發,為用戶提供有效的頸部按摩功能,以快速消除疲勞,同時保證沙發的外觀上的視覺流暢。[0007]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種頸肩按摩沙發,包括支架、靠背墊、坐墊;所述支架包括背板、坐板;所述靠背墊、以及坐墊分別設置在所述背板、坐板之上,其中,所述背板內設置有可升降按摩裝置。[0009]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包括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擋桿、按摩器、升降桿、水平桿; 所述擋桿兩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下端部;[0011] 所述升降桿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樞接,其頂端與所述按摩器樞接;[0012] 所述水平桿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樞接,另一端與所述按摩器樞接。[0013]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升降桿底端為彎鉤設置,與所述擋桿扣合適配。[0014]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水平桿包括第一水平桿、第二水平桿; 所述第一水平桿一端與所述按摩器上端樞接,另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頂端樞接; 所述第二水平桿一端與所述按摩器下端樞接,另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上端樞接。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桿的長度大于第一水平桿長度。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底端設置在所述坐板上。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按摩器為揉捏結構按摩器、或捶打結構按摩器。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頸肩按摩沙發還包括與所述升降桿相連的驅動裝置,用
于驅動所述升降桿相對于所述坐板發生相對位移。 所述的沙發,其中,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方 為手動方式、電動方式、或氣動方式。[0022]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頸肩按摩沙發,由于在原有的結構基礎上增設可升降按摩裝置,增加了沙發的頸部按摩功能,為用戶高效快速地消除疲勞,緩解用戶脖子的酸痛感,同時還滿足了沙發的外觀視覺流暢的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頸肩按摩沙發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更為詳細的描述。[0025] 本實用新型的頸肩按摩沙發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支架100,所述支架100又包括坐板120、背板110 ;所述坐板120、背板110上分別設置有坐墊300與靠背墊200,其中,所述坐板底端400位置處設置有可升降按摩裝置500,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500又包括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按摩器520、升降移動桿530、擋桿540、移動軸560、水平移動桿;所述水平移動桿包括第一水平移動桿551、第二水平移動桿552 ;所述第一水平移動桿551一端與所述按摩器520上端樞接,另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頂端樞接;所述第二水平移動桿552—端與所述按摩器520下端樞接,另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上端樞接;其中,所述第二水平移動桿552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水平移動桿551的長度。[0026] 所述移動軸560兩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中端部;[0027] 所述擋桿540兩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下端部;[0028] 所述升降移動桿530包括有第一連接桿531、第二連接桿532、第三連接桿533 ;所述第一連接桿531、第二連接桿532、第三連接桿533順序樞接;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桿531頂端與所述按摩器520底端樞接,所述第二連接桿532中端與所述移動軸560樞接;所述第三連接桿533頂端為彎鉤設置,與所述擋桿540適配扣合; 所述升降移動桿530還與一驅動裝置相連,所述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升降移動桿530相對于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底端發生豎直方向的相對位移;所述水平移動桿可隨著所述升降移動桿530的升降相應地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為所述按摩器520提供水平方向的移動位移。 當所述升降移動桿530在驅動裝置的驅動動力下沿豎直方向上升移動,此時,所述按摩器520同所述水平移動桿,隨升降移動桿530上升一起做豎直方向的上升運動;當所述第三連接桿533的彎鉤到達所述擋桿540位置處,并與所述擋桿540適配扣合時,所述升降移動桿530繼續上升,此時,所述水平移動桿樞接于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端則禁止不動,所述按摩器520隨著所述升降移動桿530的上升, 一邊上升一邊相對于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510作順時針轉動,即所述按摩器520朝靠背墊200方向探出,由于所述第二水平移動桿552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水平移動桿551的長度,因此,當所述升降移動桿530上升到不能上升時,所述第二水平移動桿552與豎直平面成一個銳角角度;此時,所述按摩器520到達適合頸肩位置時,開啟可升降按摩裝置500的按摩功能,則按摩器520對用戶頸肩部進行按摩;用戶按摩完畢后,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500通過所述驅動裝置提供反向驅動動力返回原始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頸肩按摩沙發,其驅動裝置的升降移動驅動方式可以是手動方式、
4電動方式、或氣動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頸肩按摩沙發,其按摩器可以為揉捏結構按摩器、或捶打結構按摩器,用戶可以按照實際需要選擇揉捏按摩功能或捶打按摩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頸肩按摩沙發,由于按摩裝置設置在背板內,并可以在背板內進行升降移動,使用時其從背板內升起,使按摩器露出背板并向靠背墊探出,對用戶頸肩進行按摩,本實用新型如此設計,按摩器對用戶頸肩進行按摩時,沒有靠背墊的阻礙,即對頸肩的按摩效果更好,沙發靠背墊較低,同時還滿足了外觀設計的美觀要求。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頸肩按摩沙發,包括支架、靠背墊、坐墊;所述支架包括背板、坐板;所述靠背墊、以及坐墊分別設置在所述背板、坐板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內設置有可升降按摩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包括可升降按摩裝 置殼體、擋桿、按摩器、升降桿、水平桿;所述擋桿兩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下端部;所述升降桿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樞接,其頂端與所述按摩器樞接;所述水平桿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樞接,另一端與所述按摩器樞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桿底端為彎鉤設置,與所述擋桿 扣合適配。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桿包括第一水平桿、第二水平桿;所述第一水平桿一端與所述按摩器上端樞接,另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頂端 樞接;所述第二水平桿一端與所述按摩器下端樞接,另一端與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上端 樞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桿的長度大于第一水平桿 長度。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按摩裝置殼體底端設置在所 述坐板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器為揉捏結構按摩器、或捶打結 構按摩器。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頸肩按摩沙發還包括與所述升降桿 相連的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升降桿相對于所述坐板發生相對位移。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方式為手動方式、電 動方式、或氣動方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肩按摩沙發,包括支架、靠背墊、坐墊;所述支架包括背板、坐板;所述靠背墊、以及坐墊分別設置在所述背板、坐板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內一固定架上設置有可升降按摩裝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沙發,由于在原有的結構基礎上增設可升降按摩裝置,增加了沙發的頸部按摩功能,為用戶高效快速地消除疲勞,緩解用戶脖子的酸痛感,同時還滿足了沙發的外觀視覺流暢的效果。
文檔編號A47C17/04GK201480697SQ20092013570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3日
發明者黃騰新 申請人: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