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鋼單提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鋼窗,特別涉及塑鋼單提窗。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塑鋼窗主要為平開窗和推拉窗。平開窗分為外平開窗和內平開 窗。但外平開窗開啟扇過大,則不易關閉,建筑立面也較凌亂。從安全及節能 的角度,在我國對建筑外窗的規范中,明確規定在高層中七層以上禁止使用外
開窗;另一種內平開窗優勢也不明顯,由于高層中不能使用外開窗,大量使用 內平開窗勢必占用寶貴的室內空間,常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因此, 內平開窗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對于推拉窗,總有一半是不能開的,除了進入室 內的的氣流不易產生對流之外,在某些內部空間的規劃上,也會有一些障礙。 因此塑鋼窗的結構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塑鋼單提窗。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塑鋼單提窗,包括窗框、框中梃,框中梃通過螺絲螺接在框上,窗扇, 所述的窗扇分為上固窗扇和下提拉窗扇,窗框設有一條截面為方形的槽口以便
安裝"u "槽,"u "槽內設有縱向滑道,所述的上固窗扇固定于窗框上部, 下提拉窗扇與置于"U "槽上與縱向滑道內的提拉配件系統相連接,所述的提 拉配件系統的結構是平衡器及滑靴套裝插入"U"槽縱向滑道內,裝有平衡 器及滑靴的"U"槽裝入左右窗框方形的槽口中,由平衡器上固定座固定于"
u"縱向滑道內的上頂端,平衡器的自由端與滑靴相連,轉軸的一端插入滑靴
內,另一端則用螺絲固定在下提拉窗扇的下邊框,在下提拉窗扇的上邊框左右 裝有斜插銷,斜插銷一端用螺絲固定在下提拉窗扇的上邊框,另一端則伸入"
4U"槽縱向滑道內。
優選的,所述平衡器為螺桿式或巻片式或滑輪式。
優選的,所述的窗框與窗扇結合處內側設有凹槽貼雙面膠。
優選的,所述的窗框設有縱向的紗窗軌道,所述的框中梃設有縱向的紗窗
軌道,紗窗安裝在其中。
優選的,所述的窗框設有"V" 口用以定位與框中梃螺接的螺絲孔位置。 優選的,所述的框中梃與窗扇結合處設有凹槽貼雙面膠。 優選的,所述的窗扇與窗框結合處設有凹槽貼雙面膠。 優選的,所述的壓條上設有手柄以提拉扇。
優選的,所述的窗框與下窗扇結合處裝有密封用的縱向硅化毛條和橫向密 封條。
優選的,所述縱向硅化毛條和橫向密封條均有4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平衡器,能使窗扇在任意 高度固定,實現了提拉功能,具有使用方便、開啟面積大的優點,且窗扇可內 翻轉。同時由于平衡器的部件分別位于窗框的縱向滑道與窗扇的下邊框,使窗 框與窗扇可直接貼合,密封性。最大優點在于裝提拉配件系統的"U "槽可 易于拆卸,如配件損毀可及時更換,且操作簡單。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1-A1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A2-A2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B-B剖面圖
圖5和圖6分別是平衡器、轉軸和上固定座的分解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窗扇一3、封蓋一4、上窗扇一3-1、下窗扇一3-2、封蓋一4、軌道一5、" U"槽一7、帶柄壓條—8、鋁紗窗框一9、玻璃一IO、雙面膠一ll、硅化毛條
5一12、 " V " 口一13、斜插銷一14、提拉配件系統一15、轉軸一16、上固定座 一17、螺桿式、巻片式、滑輪式平衡器一18 、滑靴一19、紗窗軌道一20 、縱 向滑道一21 '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 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圖6, 一種塑鋼單提窗,包括窗框、框中梃,框中梃通過螺絲螺 接在窗框上、窗扇3,所述的窗扇3分為上固窗扇3-l、下提拉窗扇3-2,窗框 設有一條截面為方形的槽口以便安裝"U "槽7, " U'槽7設有縱向滑道21, 滑道21內裝軌道5,所述的窗框設有方形的縱向槽口以便安裝軌道5,以便提 拉五金損壞后易于更換與拆卸。所述的上固窗扇3-l固定于窗框上部,下窗扇 3-2與置于"U "槽上縱向滑道21內的提拉配件系統15相連接,所述的提拉 配件系統15的結構是由上固定座17固定于縱向滑道21內的上頂端,將螺 桿式或巻片式或滑輪式平衡器18中心套裝固定,平衡器18的自由端與滑靴 19相連,另轉軸16的一端插入滑靴19內,另一端則固定在下窗扇3-2的下邊 框相聯接。裝提拉配件系統—15的"U "槽可易于拆卸,如配件損毀可及時 更換,且操作簡單。所述的扇3設有凹槽C以安裝斜插銷14、轉軸16及封蓋 4。圖中10為玻璃。下提拉窗可沿轉軸內翻轉。
所述的窗框與窗扇結合處內側設有凹槽A貼雙面膠11。
所述的窗框設有縱向的紗窗軌道20,對應槽口 B,所述的框中梃設有縱 向的紗窗軌道,鋁紗窗框9安裝在其中。
所述的窗框設有"V " 口 13用以定位與框中梃螺接的螺絲孔位置。
所述的框中梃與窗扇結合處設有凹槽A貼雙面膠11 。
所述的窗扇3與窗框結合處設有凹槽A貼雙面膠11。
所述的易拆卸的"U "槽7設一方形且開槽口的縱向滑道以安裝平衡器 18及滑靴19。所述的壓條8設有手柄以提拉扇3—2。所述的窗框與下窗扇3-2結合處裝有密封用的縱向的硅化毛條12,縱向硅
化毛條12有4條,橫向密封條有4條。
本實用新型是主樣工作的使用者提拉下窗扇3-2上壓條8的拉手,通過 轉軸16、滑靴19、螺桿式、巻片式、滑輪式平衡器一18的自由端上下運動, 滑靴19、螺桿式、巻片式、滑輪式平衡器一18于縱向滑道21的內滑動,當使 用者停止施力時,螺桿式、巻片式、滑輪式平衡器一18可使下窗扇3-2停留在 任意位置,實現窗扇3-2的開啟與關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螺桿式、巻片式、滑 輪式平衡器18,能使窗扇在任意高度固定,實現了提拉功能,具有使用方便、 開啟面積大的優點,且窗扇3—2可內翻轉。同時由于螺桿式、巻片式、滑輪 式平衡器18的部件分別位于窗框的縱向滑道與窗扇的下邊框,使窗框與窗扇 可直接貼合,密封性好,設置4條縱向密封、4條橫向密封后效果更佳。最 大優點在于裝提拉配件系統15的"U "槽可易于拆卸,如配件損毀可及時更 換,且操作簡單。
本實用新型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涉及到以上敘述、尤其只 要采用了可拆卸裝配提拉五金系統的"U "槽結構形式,即屬于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范圍。
本結構具有下述優點
1. 美式提拉窗造型活潑、立面美觀、結構精巧,線條細膩、極富裝飾性 高采光率、高透視率。
2. 單提拉窗是指將上扇玻璃直接固定在窗框上,僅下扇可活動提拉,型材 成本可以降低,單提拉窗(內倒或非內倒)可以獲得更好的氣密和水密性,單 扇活動只需一套五金件,更為經濟。通風部位的選擇更為靈活,扇可內倒,既 方便在室內對玻璃做清潔,拆卸也更容易,方便維修。
3. 美式提拉窗五金有螺桿式、巻片式、滑輪式、重型螺桿式四種,有內倒 及非內倒之分。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五金件,窗扇提拉時均可停留在任意位置, 自動定位。4.立面精巧、開啟、通風方式合理
傳統的歐式推拉窗是左右開啟,而提拉窗是上下垂直開啟。通常情況下, 無論是推拉窗還是提拉窗,開啟面積都不會超過1/2,但改左右推拉為上下提 拉后,不僅開啟方式更為科學合理,且人體舒適度也大為改善。因為,在我國
建筑洞口中一般離地高度為900-1000mm,如果將提拉窗的高度設計為 1600-1800mm,貝lj 1/2的開啟高度為800-900mm,與人體高度接近,通風及舒 適度都大大增強。
上下提拉窗在高與寬的設計上相對有彈性些,立面顯得美觀輕巧,上下 窗扇可有不同的線條分割,窗框簡潔、線條細膩,通風采光并重,不會有視覺 障礙,可視通風需要調整上下窗扇,因為不是平開或推拉,所以紗窗的設置也 比較容易,在緊急狀況時也易于逃生。若設計成連續提拉窗,則完全可以享受 自然通風,是設計師在平開窗與推拉窗之間的又一種選擇。 '5.氣密、水密性優越
提拉窗相比左右推拉窗要緊密,這是窗的結構所決定的。傳統的推拉窗 是扇包框結構,即窗扇在左右開啟時,是靠下部的滑輪在窗框滑軌上滑動來實 現的。而滑輪和滑軌之間存在間隙,要兼顧開啟時的順暢程度,則不可避免的 導致密封性能的下降。而提拉窗是框包扇結構,窗扇是被包在窗框內垂直上下 運行,通過優質硅化毛條的多重密封,扇框四周貼合緊密,密封性能要明顯好 于左右推拉窗,僅次于固定窗及平開窗。 6.結構安全、不占用空間
從安全及節能的角度,在我國對建筑外窗的規范中,明確規定在高層中七 層以上禁止使用外開窗,有些省甚至將推拉窗列入限制使用及淘汰的窗型。而 美式窗的框包扇結構使窗扇在上下提拉時,貼合在窗框內,窗扇只能內倒,窗 扇絕無滑落之憂,在獲得更好的氣密、水密性的同時,相對于傳統窗型,在高 層中使用;安全性能大為增強,替代優勢明顯。窗,大量使用內平開窗勢必占用寶貴的室內空間,常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 不便。因此,內平開窗也不是最好的選擇。美式提拉窗通風方式更為合理,上 下提拉,不占用空間,尤其適合在細長、窄小的洞口如廚房、衛生間或過道、 陽臺等部位采用,是設計師在平開及推拉窗外更為理想的選擇。
7. 節約制造材料
左右推拉窗的窗框是以擠型腔體構成,其主要功能有為了承載窗扇滑 軌,因此需要用腔體形式來強化窗框結構;因為窗扇滑軌造成了窗框與窗扇的 間隙,除了需要考慮相關配套的防水補救設計外,還需要利用腔體作為備用容 水空間,在排水不及時的情況下,將積水排出。為了窗框下料的腔體形式,上 框料與左右框料一致,比較提拉窗,不需要與腔體形式做框,自然省料。 : 提拉窗的垂直上下開啟,使窗的受力集中在窗扇上,對墻體及窗框的載
荷要遠遠小于平開窗,所以型材的慣性矩要求較低,可以合理縮小型材的橫截 面,可視面較小,框扇相對較細,自然節約材料,降低成本,同時,透視率也 得以提高。
8. 易清潔、沒有衛生死角
傳統窗型中,固定窗是難于清潔的。在當今建筑中被大量采用大固定、小 開啟的"飄窗"中外開窗只照顧到氣密、水密性等,但當外玻璃臟污后清潔將 變得非常困難。推拉窗總有一扇是不能清潔的。上下提拉窗的內倒功能突破其 他窗型清潔困難的缺陷,使在室內做清潔變得更為輕松、容易,雙扇內倒做清 潔,沒有衛生死角,既安全又方便,成為提拉窗的又一大亮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 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框中梃,框中梃通過螺絲螺接在框上,窗扇,所述的窗扇分為上固窗扇和下提拉窗扇,窗框設有一條截面為方形的槽口以便安裝″U″槽,″U″槽內設有縱向滑道,所述的上固窗扇固定于窗框上部,下提拉窗扇與置于″U″槽上與縱向滑道內的提拉配件系統相連接,所述的提拉配件系統的結構是平衡器及滑靴套裝插入″U″槽縱向滑道內,裝有平衡器及滑靴的″U″槽裝入左右窗框方形的槽口中,由平衡器上固定座固定于″U″縱向滑道內的上頂端,平衡器的自由端與滑靴相連,轉軸的一端插入滑靴內,另一端則用螺絲固定在下提拉窗扇的下邊框,在下提拉窗扇的上邊框左右裝有斜插銷,斜插銷一端用螺絲固定在下提拉窗扇的上邊框,另一端則伸入″U″槽縱向滑道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 器為螺桿式或巻片式或滑輪式。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 框與窗扇結合處內側設有凹槽貼雙面膠。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 框設有縱向的紗窗軌道,所述的框中梃設有縱向的紗窗軌道,紗窗安 裝在其中。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 框設有"V " 口用以定位與框中梃螺接的螺絲孔位置。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 中梃與窗扇結合處設有凹槽貼雙面膠。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 扇與窗框結合處設有凹槽貼雙面膠。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 條上設有手柄以提拉扇。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與下窗扇結合處裝有密封用的縱向硅化毛條和橫向密封條。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塑鋼單提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硅化毛條和橫向密封條均有4條。
專利摘要一種塑鋼單提窗,包括窗框、框中梃,框中梃螺接在框上,窗扇,窗扇分為上固窗扇和下提拉窗扇,窗框設有一條方形槽口安裝"U"槽,槽內有縱向滑道,上固窗扇固定于窗框上部,下提拉窗扇與置于"U"槽上與縱向滑道內的提拉配件系統相連接,提拉配件系統平衡器及滑靴套裝插入"U"槽滑道內,"U"槽再裝入槽口,由平衡器上固定座固定于滑道內上頂端,平衡器自由端與滑靴相連,轉軸一端插入滑靴內,另一端固定在下提拉窗扇的下邊框,在下提拉窗扇的上邊框左右有斜插銷,斜插銷一端固定在下提拉窗扇的上邊框,另一端伸入滑道內。窗扇可在任意高度固定,開啟面積大。平衡器結構使窗框與窗扇可直接貼合,密封性。"U"槽易于拆卸,更換方便。
文檔編號E06B3/54GK201396031SQ20092014451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7日
發明者黃運彬 申請人:株洲瑞高塑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