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窗紗內置的平開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開窗。具體地說是一種窗紗內置的平開窗。
背景技術:
由于窗紗內置的紗窗的窗紗在不使用時可以巻裝在窗框內,一方面使得窗扇關閉時不會由于窗紗遮擋視線,看上去比較美觀,同時也增大采光面積;另一方面減少窗紗暴露在外面的時間,從而減少窗紗更換或清洗的頻率,并且避免窗紗在非使用狀態下被損壞,起到保護窗紗作用。通常情況下,這種紗窗具有半封閉的容納窗紗的窗紗容納腔,在窗扇打開的過程中,窗紗從窗紗容納腔的窗紗出口處拉出,從而遮擋蚊蠅、灰塵等;在不需要使用窗紗的時候或者窗扇關閉時窗紗自動巻裝在窗框內。 但是,在現有技術中,窗紗容納腔通常是一側的窗框形成的空腔,窗紗出口比較大。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窗紗容納腔的密封性不好,灰塵或者雨水容易從窗紗出口進入窗紗容納腔而導致窗紗的使用壽命減少。此外,這種結構的紗窗安裝不夠方便,窗紗的運送以及安裝施工的過程中,窗紗暴露在外面、不夠美觀,并且窗紗容易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很好地保護窗紗、并且安裝方便的窗紗內置的平開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窗紗內置的平開窗,包括窗扇、窗框,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窗框內的獨立的窗紗機構,所述窗紗機構包括窗紗套管以及設置在所述窗紗套管內的窗紗和窗紗回復裝置;所述窗紗套管具有一個窗紗出口,以使所述窗紗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從所述窗紗出口引出,并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的回復力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內。 上述平開窗,所述窗紗機構還包括與所述窗紗的引出端連接的窗紗拉板,所述窗紗拉板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的回復力作用下卡接在所述窗紗出口處,并封閉所述窗紗出□。 上述平開窗,所述窗紗拉板上設置有橡膠磁條槽,所述橡膠磁條槽內設置有橡膠磁條。 上述平開窗,所述窗框包括內側窗框和外側窗框,所述內側窗框和所述外側窗框通過隔熱橋固定連接,所述窗紗機構設置在所述內側窗框與所述外側窗框之間形成的容納腔中。 上述平開窗,所述窗扇包括中空玻璃和邊框,所述邊框與所述中空玻璃之間設置有結構膠,以使所述邊框與所述中空玻璃之間密封連接成一體結構。 上述平開窗,所述邊框包括內側邊框和外側邊框,所述內側邊框與所述外側邊框之間通過隔熱橋固定連接,所述中空玻璃設置在所述內側邊框與所述外側邊框之間形成的玻璃安裝槽中。[0011] 上述平開窗,所述內側邊框與所述外側邊框上均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設置有密封膠條,以使所述窗扇關閉時,所述內側邊框與所述內側窗框之間、以及所述外側邊框與所述外側窗框之間通過所述密封膠條密封。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l)由于在窗框內設置有獨立的窗紗機構,所述窗紗機構包括窗紗套管以及設置在所述窗紗套管內的窗紗和窗紗回復裝置,所述窗紗套管具有一個窗紗出口,以使所述窗紗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從所述窗紗出口引出,并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的回復力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內;使得在設計窗紗套管的時候,所述窗紗出口可以設計得比較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灰塵和雨水不容易進入所述窗紗套管,因此能夠很好地保護窗紗;并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平開窗具有獨立的窗紗機構,使得在運送和安裝施工過程中,所述窗紗始終處于所述窗紗套管內,外觀比較美觀,窗紗機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安裝,使得安裝比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2)所述窗紗拉板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的回復力作用下卡接在所述窗紗出口處,并封閉所述窗紗出口 ;使得在所述窗紗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中的時候,所述窗紗套管能夠很好地封閉起來,更好地保護窗紗。(3)橡膠磁條的設置使得所述窗紗從所述窗紗套管引出的時候,所述窗紗拉板能夠與另一側窗框設置的橡膠磁條通過磁力可拆卸地連接起來,在風力比較大的時候兩個橡膠磁條可以自動斷開,所述窗紗在窗紗回復裝置的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中,從而避免對窗紗的損壞,抗風壓效果好;尤其是在暴風雨的時候,窗紗在窗紗回復裝置的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中,所述窗紗拉板封閉所述窗紗出口 ,可以更好地保護窗紗,避免雨水進入所述窗紗套管。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
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平開窗的窗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平開窗的窗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平開窗的窗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平開窗的邊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平開窗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l-窗框,ll-內側窗框,12-外側窗框,13-隔熱橋,14-容納腔,2-窗紗,3-窗紗回復裝置,4-窗紗套管,41-窗紗出口 , 5-窗扇,51-中空玻璃,52-邊框,521-內側邊框,522-外側邊框,53-結構膠,54-玻璃安裝槽,55-密封槽,56-密封膠條,6_窗紗拉板,7-橡膠磁條,9-中挺。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平開窗包括窗扇5和窗框l,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窗框1內的獨立的窗紗機構。如圖2所示,所述窗紗機構包括窗紗套管4以及設置在所述窗紗套管4內的窗紗2和窗紗回復裝置3 ;所述窗紗套管4具有一個窗紗出口 41,使得所述窗紗2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從所述窗紗出口 41引出,并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3的回復力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4內。所述窗紗機構還包括與所述窗紗2的引出端連接的窗紗拉板6,
4所述窗紗拉板6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3的回復力作用下卡接在所述窗紗出口 41處,并封閉所述窗紗出口 41。所述窗紗拉板6上設置有橡膠磁條槽,所述橡膠磁條槽內設置有橡膠磁條7。如圖1所示,所述窗框1包括內側窗框11和外側窗框12,所述內側窗框11和所述外側窗框12通過隔熱橋13固定連接,所述窗紗機構設置在所述內側窗框11與所述外側窗框12之間形成的容納腔14中。如圖3所示,所述窗扇5包括中空玻璃51和邊框52,所述邊框52與所述中空玻璃51之間設置有結構膠53,使得所述邊框52與所述中空玻璃51之間密封連接成一體結構。如圖4所示,所述邊框52包括內側邊框521和外側邊框522,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外側邊框522之間通過隔熱橋13固定連接,所述中空玻璃51設置在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外側邊框522之間形成的玻璃安裝槽54中。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外側邊框522上均設置有密封槽55,所述密封槽55內設置有密封膠條56,使得所述窗扇5關閉時,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內側窗框11之間、以及所述外側邊框522與所述外側窗框11之間通過所述密封膠條56密封。本實施例的平開窗在窗扇打開的時候,把所述窗紗拉板6拉向中挺9,并與所述中挺9上設置的橡膠磁條7相互吸引,使得所述窗紗拉板6相對固定,當室外的風力比較大的時候,橡膠磁鐵7斷開,所述窗紗2以及所述窗紗拉板6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3作用下向遠離所述中挺9的方向移動,從而保護所述窗紗2不受損害,抗風壓效果好。 本實施例的平開窗由于在窗框1內設置有獨立的窗紗機構,所述窗紗機構包括窗紗套管4以及設置在所述窗紗套管4內的窗紗2和窗紗回復裝置3,所述窗紗套管4具有一個窗紗出口 41,以使所述窗紗2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從所述窗紗出口 41引出,并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3的回復力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4內;使得在設計所述窗紗套管4的時候,所述窗紗出口 41可以設計得比較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灰塵和雨水不容易進入所述窗紗套管4,因此能夠很好地保護窗紗2 ;并且,由于實施例的平開窗具有獨立的窗紗機構,使得在運送和安裝施工過程中,所述窗紗2始終處于所述窗紗套管4內,外觀比較美觀,窗紗機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安裝,使得安裝比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窗紗拉板6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3的回復力作用下卡接在所述窗紗出口 41處,并封閉所述窗紗出口 41 ;使得在所述窗紗2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4中的時候,所述窗紗套管4能夠很好地封閉起來,更好地保護窗紗2。橡膠磁條7的設置使得所述窗紗2從所述窗紗套管4引出的時候,所述窗紗拉板6能夠與另一側窗框1設置的橡膠磁條7通過磁力可拆卸地連接起來,在風力比較大的時候兩個橡膠磁條7可以自動斷開,所述窗紗2在窗紗回復裝置3的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4中,從而避免對窗紗2的損壞;尤其是在暴風雨的時候,窗紗2在窗紗回復裝置3的作用下巻裝在所述窗紗套管4中,所述窗紗拉板6封閉所述窗紗出口41,可以更好地保護窗紗2,避免雨水進入所述窗紗套管4。所述邊框52與所述中空玻璃51之間設置有結構膠53,使所述邊框52與所述中空玻璃51之間密封連接成一體結構;使得窗扇5的安裝組裝方便,不用沖角和放置角碼,節約型材,縮減窗扇5加工的工藝過程,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所述中空玻璃51直接安裝在所述玻璃安裝槽54內,在符合國家標準及相關行業標準的前提下,其深度H最小可以設計為14毫米,相比傳統的窗扇5縮小了窗扇5的外形面積,增大了采光面積;而且所述中空玻璃51與所述窗框1通過所述結構膠53形成密封,使得氣密性是傳統窗扇的兩倍以上;另外,本實施例的所述窗扇5長時間使用以后,其下垂非常小,確保所述窗扇5的開關靈活。此外,密封槽55以及設置在所述密封槽55內的密封膠條56,使得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內側窗框11之間、以及所述外側邊框522與所述外側窗框11之 間具有很好的密封,在窗戶關閉的時候,更好地保護所述窗紗2。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 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 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 變動仍處于本創造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一種窗紗內置的平開窗,包括窗扇(5)、窗框(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窗框(1)內的獨立的窗紗機構,所述窗紗機構包括窗紗套管(4)以及設置在所述窗紗套管(4)內的窗紗(2)和窗紗回復裝置(3);所述窗紗套管(4)具有一個窗紗出口(41),以使所述窗紗(2)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從所述窗紗出口(41)引出,并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3)的回復力作用下卷裝在所述窗紗套管(4)內。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平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紗機構還包括與所述窗紗(2)的引出端連接的窗紗拉板(6),所述窗紗拉板(6)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3)的回復力作用下卡接在所述窗紗出口 (41)處,并封閉所述窗紗出口 (41)。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紗拉板(6)上設置有橡膠磁條槽,所述橡膠磁條槽內設置有橡膠磁條(7)。
4. 根據權利要求l-3任一所述的平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包括內側窗框(11)和外側窗框(12),所述內側窗框(11)和所述外側窗框(12)通過隔熱橋(13)固定連接,所述窗紗機構設置在所述內側窗框(11)與所述外側窗框(12)之間形成的容納腔(14)中。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平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5)包括中空玻璃(51)和邊框(52),所述邊框(52)與所述中空玻璃(51)之間設置有結構膠(53),以使所述邊框(52)與所述中空玻璃(51)之間密封連接成一體結構。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平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52)包括內側邊框(521)和外側邊框(522),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外側邊框(522)之間通過隔熱橋(13)固定連接,所述中空玻璃(51)設置在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外側邊框(522)之間形成的玻璃安裝槽(54)中。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平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外側邊框(522)上均設置有密封槽(55),所述密封槽(55)內設置有密封膠條(56),以使所述窗扇(5)關閉時,所述內側邊框(521)與所述內側窗框(11)之間、以及所述外側邊框(522)與所述外側窗框(11)之間通過所述密封膠條(56)密封。
專利摘要一種窗紗內置的平開窗,包括窗扇、窗框,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窗框內的獨立的窗紗機構,所述窗紗機構包括窗紗套管以及設置在所述窗紗套管內的窗紗和窗紗回復裝置;所述窗紗套管具有一個窗紗出口,以使所述窗紗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從所述窗紗出口引出,并在所述窗紗回復裝置的回復力作用下卷裝在所述窗紗套管內。本實用新型的平開窗能夠很好地保護窗紗、并且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E06B7/16GK201486378SQ20092016058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9日
發明者劉愛華 申請人:黃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