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橫扣密碼掛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掛鎖,尤其是一種密碼掛鎖。
背景技術:
現有的密碼掛鎖一般包括具有第一桿孔和第二桿孔的鎖殼、以及具有長桿和短桿 且呈U形鎖桿,其中長桿可轉動地限位在第一桿孔內并可相對第一桿孔上下移動,第一桿 孔內底部設有一向上頂持長桿的彈簧,鎖殼的第一桿孔中設有通過拔轉號碼輪以將長桿鎖 扣或解扣的密碼鎖裝置;鎖定時,將鎖桿下壓使長桿和短桿分別對應垂直進入第一桿孔和 第二桿孔內被密碼鎖裝置鎖定;解鎖時,轉動號碼輪使密碼鎖裝置解除對長桿的鎖定,U形 鎖桿便可在彈簧的作用下整體上彈,鎖桿的短桿脫離第一鎖殼的限制而解鎖。如一專利號為ZL200520102057. 9(公告號為CN2804305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密碼掛鎖》披露了這樣一種集密碼鎖與鑰匙鎖于一體的掛鎖,包括一鎖體和一鎖桿,該鎖 桿大致呈U型,其包含有一短桿和一長桿,短桿設在對應于鎖體一側的第一桿孔的位置上, 且在鎖體的第一桿孔中設有可將該短桿鎖入或以一鑰匙解除對該短桿鎖入以開鎖的鑰匙 鎖裝置;長桿可扣鎖入鎖體另側的第二桿孔中,且在鎖體的第二桿孔中設有通過拔轉號碼 輪以將長桿鎖扣或解扣的密碼鎖裝置。由于現有密碼掛鎖的密碼鎖裝置是用于鎖定U形鎖桿的長桿,由于密碼鎖裝置的 設計缺陷,長桿在第一鎖孔內的移動距離與密碼輪的厚度有關,長桿移動的距離小于密碼 輪的厚度,綜合成本因素,一般密碼輪的厚度均較薄,這樣才會使鎖殼整體高度降低,節約 材料成本,而且短桿的移動距離與長桿相同,正因為前述原因,密碼掛鎖中的U形鎖桿的短 桿插入第二鎖孔的深度一般較淺,也就是鎖定深度淺,在密碼掛鎖處于鎖定的狀態下,不法 分子手握住外露出掛鎖鎖桿的U形部分用力拉拔,容易拔出鎖桿,使鎖桿中的短桿(也叫活 動端)脫離第二鎖殼的限制而強制開鎖,因此傳統的密碼掛鎖安全性不高。綜上所述,現有密碼掛鎖的結構還可作進一步地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短桿鎖定 深度深的橫扣密碼掛鎖,其具有安全性好的優點。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橫扣密碼掛鎖,包括具 有第一縱向桿孔和第二縱向桿孔的鎖殼,及具有長桿和短桿的U形鎖桿,所述的長桿活動 插裝并縱向限位在第一縱向桿孔內,所述的短桿能插入第二縱向桿孔內;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鎖殼內還開有橫向鎖孔和縱向鎖孔,其中,橫向鎖孔與第二縱向桿孔連通,縱向鎖孔的 上部與橫向鎖孔的中部連通;所述的橫向鎖孔內由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彈簧、橫向鎖桿及 第一鎖定鋼球,所述的橫向鎖桿能相對橫向鎖孔橫向移動并推動第一鎖定鋼球,所述的第 一彈簧給橫向鎖桿施加水平的彈力以使第一鎖定鋼球保持部分外露出橫向鎖孔而進入第 二縱向桿孔,橫向鎖桿中部的周面上開有截面呈弧形的環形卡槽;所述的短桿側壁上開有
3供第一鎖定鋼球卡配的截面呈弧形的卡槽;所述的縱向鎖孔內插裝有能相對該縱向鎖孔縱 向上下滑移的縱向鎖桿,該縱向鎖桿由第二彈簧頂持保持上移趨勢,縱向鎖桿的上端設有 能卡入所述環形卡槽內的第二鎖定鋼球,所述的縱向鎖孔內還設有通過撥轉號碼輪而將縱 向鎖桿鎖扣或解扣的鎖定裝置;在短桿插入第二縱向桿孔內的狀態下,所述的第一鎖定鋼 球卡入短桿側壁上的卡槽內,同時,所述的第二鎖定鋼球卡入橫向鎖桿中部的環形卡槽內。上述的長桿限位在第一縱向桿孔內的結構為,在長桿的外側具有沿長桿軸向設置 的限位槽,所述第一縱向桿孔內插設有一限位銷,該限位銷位于限位槽內以與該限位槽進 行縱向擋位配合,并在長桿下端設有與所述限位銷相配的環形槽,該環形槽與所述的限位 槽相通。該將長桿限位在第一縱向桿孔內的結構簡單,通過長桿下端的環形槽與限位銷的 配合,該長桿只有處于打開狀態,即長桿相對第一縱向桿孔上移至最上端位置,長桿才能相 對相對鎖殼轉動。上述的橫向鎖孔和縱向鎖孔位于第一縱向桿孔和第二縱向桿孔之間。這樣能更好 利用鎖殼空間,減小鎖殼的體積。上述的密碼鎖裝置包括有數個號碼輪和數個鎖套,所述鎖殼縱向間隔設置有多個 徑向貫穿縱向鎖孔的開口,所述各號碼輪一一嵌置在的數個開口內,而鎖套一一套設并縱 向限位在縱向鎖桿上,各鎖套外端面具有可與號碼輪的卡齒偶合的凸鍵,對應所述的縱向 鎖孔側壁上開有多個于解鎖狀態下允許凸鍵通過的健槽。當然上述密碼鎖裝置還可采用現 有類似的密碼鎖裝置,如采用專利號為ZL200520102057. 9中涉及掛鎖中的密碼鎖裝置。為防止號碼輪在不受外力作用下隨意轉動,上述的密碼鎖裝置還包括數個對應于 各號碼輪而設置的以對各號碼輪旋轉限位的結構,該結構為一設在鎖殼的預設小孔內并由 彈簧彈性頂持的鋼球,鋼球扣合在號碼輪的兩號碼之間的凹穴內。該結構還可起到提示我 們號碼論是否轉動到位的作用,每轉動到位一次都能聽到啪啪的指示音,同時起到確保轉 動到位的作用。上述縱向鎖桿的上部具有一對鎖套進行上限位的凸肩,縱向鎖桿的下部設有一對 鎖套進行下限位的卡簧,所述縱向鎖孔的下端開口處緊配有一端蓋,所述的第二彈簧套設 在縱向鎖桿上,第二彈簧的上端與卡簧抵觸,第二彈簧的下端與端蓋上端面抵觸。該結構能 有效對鎖套進行限位,而且組裝方便,還有卡簧還起到彈簧座的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密碼掛鎖中的密碼鎖裝置不是直接 鎖定U形鎖桿中的長桿,而是鎖定縱向鎖桿,該縱向鎖桿通過第二鎖定鋼球將橫向鎖桿鎖 定,而橫向鎖桿則通過第一鎖定鋼球將U形鎖桿中的短桿鎖定在第二桿孔內,故U形鎖桿中 的長桿相對第一桿孔縱向移動的距離不再收密碼鎖裝置的限制,這也就意味著U形鎖桿中 的短桿能插入第二桿孔內的深度可達到很深,該深度也與縱向鎖桿縱向移動的距離無關, 其只與橫向鎖桿與鎖殼下端面的距離有關,故本密碼掛鎖中U形鎖桿的短桿不易被強行拉 出第二桿孔,其具有安全性更好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鎖定狀態下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解鎖狀態下的結構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調碼狀態下的結構剖視圖;[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號碼論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鎖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 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一種增加鎖定深度密碼掛鎖,包括具有第一縱向桿孔11和第二縱向桿孔12的鎖 殼1,及具有長桿21和短桿22的U形鎖桿2,第一縱向桿孔11其深度較深,第二縱向桿孔 12其深度較淺,長桿21活動插裝并縱向限位在第一縱向桿孔11內,短桿22能插入第二縱 向桿孔12內,當短桿22插入第二縱向桿孔12內時處于鎖定狀態,當短桿22脫離第二縱向 桿孔12時則處于解鎖狀態。長桿21限位在第一縱向桿孔11內的結構為,在長桿21的外側具有沿長桿軸向設 置的限位槽211,所述第一縱向桿孔11內插設有一限位銷10,該限位銷10位于限位槽211 內以與該限位槽211進行縱向擋位配合,并在長桿21下端設有與限位銷10相配的環形槽 212,該環形槽212與限位槽211相通。鎖殼內還開有橫向鎖孔13和縱向鎖孔14,其中,橫向鎖孔13和縱向鎖孔14位于 第一縱向桿孔11和第二縱向桿孔12之間,且橫向鎖孔13右端與第二縱向桿孔12連通,縱 向鎖孔14的上部與橫向鎖孔13的中部連通。橫向鎖孔13內由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彈簧3、橫向鎖桿4及第一鎖定鋼球5,橫向 鎖桿4能相對橫向鎖孔13橫向移動并推動第一鎖定鋼球5,第一彈簧3給橫向鎖桿4施加 水平向右的彈力以使第一鎖定鋼球5保持部分外露出橫向鎖孔13而進入第二縱向桿孔12 內,橫向鎖桿4中部的周面上開有截面呈弧形的環形卡槽41 ;短桿22側壁上開有供第一鎖 定鋼球5卡配的環形卡槽221,且短桿22的下端面的內側呈一定弧面。縱向鎖孔14內插裝有能相對該縱向鎖孔縱向上下滑移的縱向鎖桿9,該縱向鎖桿 9由第二彈簧6頂持保持上移趨勢,縱向鎖桿9的上端還設有能卡入所述環形卡槽221內的 第二鎖定鋼球7,所述的縱向鎖孔14內還設有通過撥轉號碼輪81而將縱向鎖桿9鎖扣或解 扣的鎖定裝置8 ;在短桿22插入第二縱向桿孔12內的狀態下,第一鎖定鋼球5卡入短桿側 壁上的卡槽221內,同時,所述的第二鎖定鋼球7卡入橫向鎖桿中部的環形卡槽41內。前述密碼鎖裝置8包括有數個號碼輪81和數個鎖套82,鎖殼1縱向間隔設置有 多個徑向貫穿縱向鎖孔11的開口 15,各號碼輪81—一嵌置在的數個開口 15內,而鎖套82 一一套設并縱向限位在縱向鎖桿9上,各鎖套82外端面具有可與號碼輪的卡齒811偶合的 凸鍵821,對應縱向鎖孔14側壁上開有多個于解鎖狀態下允許凸鍵91通過的健槽141。鎖套82采用以下結構限位在縱向鎖桿9上,在縱向鎖桿9的上部具有一對鎖套82 進行上限位的凸肩91,縱向鎖桿9的下部設有一對鎖套進行下限位的卡簧92,所述縱向鎖 孔14的下端開口處緊配有一端蓋142,第二彈簧6套設在縱向鎖桿9上,第二彈簧6的上端 與卡簧92抵觸,第二彈簧6的下端與端蓋142上端面抵觸。為防止號碼輪81在不受外力作用下隨意轉動,密碼鎖裝置8還包括數個對應于各 號碼輪81而設置的以對各號碼輪81旋轉限位的結構,該結構為一設在鎖殼1的預設小孔 16內并由彈簧17彈性頂持的鋼球18,組裝好后,鋼球18扣合在號碼輪81的兩號碼之間的凹穴812內。前述密碼鎖裝置8可參考本申請人申請的專利號為ZL200820083066. 1中涉及的 密碼鎖裝置;當然也可采用現有類似的密碼鎖裝置,如采用專利號為ZL200520102057. 9中 涉及掛鎖中的密碼鎖裝置,故在這不再展開詳細闡述。本實施例中涉及的上下、左右、縱向、橫向的位置關系以圖1中示意方向為準。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如圖1所示,鎖定時,剛開始使密碼鎖裝置處于解鎖狀態,鎖套82上的凸鍵821正 好與縱向鎖孔側壁上的健槽141位于同一縱向直線上,這樣,縱向鎖桿9便可在縱向鎖孔14 內下移;接著下壓U形鎖桿2,U形鎖桿中的長桿21相對第一縱向桿孔11向下移動,U形鎖 桿中的短桿22逐漸插入第二縱向桿孔12內,短桿22從側面推動伸入第二縱向桿孔12內 的第一鎖定鋼球5向左移動,進而推動橫向鎖桿4克服第一彈簧3的彈力向左移動,同時, 第二鎖定鋼球5滑離橫向鎖桿中部的環形卡槽41,即橫向鎖桿4向下推動第二鎖定鋼球7 及縱向鎖桿9下移;直至當第一鎖定鋼球5正對短桿上的卡槽221,這時橫向鎖桿4在第一 彈簧3的推動作用下右移,進而推動第一鎖定鋼球5右移而卡入短桿上的卡槽221內,同時 縱向鎖桿9在第二彈簧6的作用下,向上推動第二鎖定鋼球7卡入橫向鎖桿中部的環形卡 槽41內;最后隨意轉動號碼輪81,號碼輪81帶動相應鎖套82轉動一個角度,即鎖套82上 的凸鍵821與縱向鎖孔14側壁上的健槽141錯位,這樣便阻止縱向鎖桿9在縱向鎖孔14 內向下移動,也就阻止橫向鎖桿4在橫向鎖孔13內的左移,最終使得第一鎖定鋼球5通過 與短桿上的卡槽221卡配作用將短桿22鎖定。如圖2所示,解鎖時,轉動號碼論81解除密碼鎖裝置對縱向鎖桿鎖定,這時縱向鎖 桿9能在縱向鎖孔14內向下移動,橫向鎖桿4能在橫向鎖孔13內的左移,然后上拉U形鎖 桿2,U形鎖桿中的長桿21相對第一縱向桿孔11向上移動,U形鎖桿中的短桿22逐漸向上 脫離第二縱向桿孔12,當第一鎖定鋼球5脫離短桿上卡槽221的過程中,短桿22有向左推 動第一鎖定鋼球5和橫向鎖桿4的過程,短桿22完全脫離第二縱向桿孔12后,橫向鎖桿4 在第一彈簧3的作用下推動第一鎖定鋼球5保持部分外露出橫向鎖孔13而進入第二縱向 桿孔12內,解鎖完成。如圖3所示,變換密碼時,只需在第二縱向桿孔12內插入與第二縱向桿孔12孔徑 相配的桿狀部件19,桿狀部件19推動第一鎖定鋼球5和橫向鎖桿4左移,進而推動第二鎖 定鋼球7和縱向鎖桿9下移,鎖套82上的凸鍵821正好位于相鄰兩號碼論的卡齒811之問, 號碼輪上的卡齒811也不與鎖套上的凸鍵821偶合,便可隨意轉動號碼輪81,號碼輪81空 轉,停止后,號碼輪81上出現的數字即為新的密碼值,完成后拔出桿狀部件19,密碼掛鎖恢 復至解鎖狀態。
權利要求一種橫扣密碼掛鎖,包括具有第一縱向桿孔(11)和第二縱向桿孔(12)的鎖殼(1),及具有長桿(21)和短桿(22)的U形鎖桿(2),所述長桿(21)活動插裝并縱向限位在第一縱向桿孔(11)內,所述短桿(22)能插入第二縱向桿孔(12)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殼內還開有橫向鎖孔(13)和縱向鎖孔(14),其中,橫向鎖孔(13)與第二縱向桿孔(12)連通,縱向鎖孔(14)的上部與橫向鎖孔(13)的中部連通;所述的橫向鎖孔(13)內由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彈簧(3)、橫向鎖桿(4)及第一鎖定鋼球(5),所述的橫向鎖桿(4)能相對橫向鎖孔(13)橫向移動并推動第一鎖定鋼球(5),所述的第一彈簧(3)給橫向鎖桿(4)施加水平的彈力以使第一鎖定鋼球(5)保持部分外露出橫向鎖孔(13)而進入第二縱向桿孔(12),橫向鎖桿(4)中部的周面上開有截面呈弧形的環形卡槽(41);所述的短桿(22)側壁上開有供第一鎖定鋼球(5)卡配的截面呈弧形的卡槽(221);所述的縱向鎖孔(14)內插裝有能相對該縱向鎖孔縱向上下滑移的縱向鎖桿(9),該縱向鎖桿(9)由第二彈簧(6)頂持保持上移趨勢,縱向鎖桿(9)的上端設有能卡入所述環形卡槽(221)內的第二鎖定鋼球(7),所述的縱向鎖孔(14)內還設有通過撥轉號碼輪(81)而將縱向鎖桿(9)鎖扣或解扣的鎖定裝置(8);在短桿(22)插入第二縱向桿孔(12)內的狀態下,所述第一鎖定鋼球(5)卡入短桿側壁上的卡槽(221)內,同時,所述第二鎖定鋼球(7)卡入橫向鎖桿中部的環形卡槽(4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桿(21)限位在第一縱向桿 孔(11)內的結構為,在長桿(21)的外側具有沿長桿軸向設置的限位槽(211),所述第一縱 向桿孔(11)內插設有一限位銷(10),該限位銷(10)位于限位槽(211)內以與該限位槽進 行縱向擋位配合,并在長桿(21)下端設有與所述限位銷(10)相配的環形槽(212),該環形 槽(212)與所述的限位槽(211)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鎖孔(13)和縱向鎖孔 (14)位于第一縱向桿孔(11)和第二縱向桿孔(12)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密碼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碼鎖裝置(8)包括 有數個號碼輪(81)和數個鎖套(82),所述鎖殼(1)縱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徑向貫穿縱向鎖孔 (11)的開口(15),所述各號碼輪(81) —一嵌置在的數個開口(15)內,而鎖套(82) —一套 設并縱向限位在縱向鎖桿(9)上,各鎖套(82)外端面具有可與號碼輪的卡齒(811)偶合的 凸鍵(821),對應所述的縱向鎖孔(14)側壁上開有多個于解鎖狀態下允許凸鍵(821)通過 的健槽(14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密碼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碼鎖裝置(8)還包括數個 對應于各號碼輪(81)而設置的以對各號碼輪(81)旋轉限位的結構,該結構為一設在鎖殼 (1)的預設小孔(16)內并由彈簧(17)彈性頂持的鋼球(18),鋼球(18)扣合在號碼輪(81) 的兩號碼之間的凹穴(812)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密碼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鎖桿(9)的上部具有一對 鎖套(82)進行上限位的凸肩(91),縱向鎖桿(9)的下部設有一對鎖套進行下限位的卡簧 (92),所述縱向鎖孔(14)的下端開口處緊配有一端蓋(142),所述的第二彈簧(6)套設在縱 向鎖桿(9)上,第二彈簧(6)的上端與卡簧(92)抵觸,第二彈簧(6)的下端與端蓋(142) 上端面抵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橫扣密碼掛鎖,包括具有第一縱向桿孔和第二縱向桿孔的鎖殼,及具有長桿和短桿的U形鎖桿。鎖殼內還開有橫向鎖孔和縱向鎖孔,橫向鎖孔與第二縱向桿孔連通,縱向鎖孔的上部與橫向鎖孔的中部連通。橫向鎖孔內由左至右一次設有第一彈簧、橫向鎖桿及第一鎖定鋼球,縱向鎖孔內插裝有能相對該縱向鎖孔縱向上下滑移的縱向鎖桿,短桿的側壁上開有供第一鎖定鋼球卡配的截面撐弧形的卡槽。本密碼掛鎖中U形鎖桿的短桿不易被強行拉出第二桿孔,具有安全性更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E05B37/22GK201598894SQ200920193110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0日
發明者蔡立明 申請人:寧波裕泰五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