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車門自動鎖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48930閱讀:21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車門自動鎖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的附件,特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車門自動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在的轎車上,車門一般都是靠人手動關閉的。在車門關閉的過程中,車門上的鎖扣通過自身的轉動與車身上的鎖環卡合,車門關閉到位后,鎖扣與鎖環完全卡合,車門鎖緊。車門關閉動作因人而異,比如說有的人力量較大,可以一次性將車門關閉到位,使車門鎖緊;而有的人力量小一些,在關門的過程中可能沒有將車門關閉到位,此時雖然車門看上去是關閉的,但實際上鎖扣處在與鎖環并未完全卡合的一個中間位置。通常我們稱這種鎖扣處在上述中間位置時的狀態為車門半鎖緊,而車門半鎖緊在車輛行駛中是非常危險的, 當車輛處于高速轉彎狀態時,車門可能打開,車內人員可能被甩出車外,危及生命安全。目前,針對這種情況已有一些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在車門半鎖緊的情況下能自動完成車門的鎖緊。不過,現有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都是與車門鎖做成一體的,導致整體體積較大,增加在車門上布置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車門自動鎖緊裝置,該車門自動鎖緊裝置的結構簡單,且可在車門內靈活布置。本發明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包括可鎖緊車門的鎖緊機構,其中,所述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還包括輔助驅動機構、鎖緊拉索、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并被輔助驅動機構驅動的滑塊、使滑塊位于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或分離位置的離合單元、和用于檢測車門是否半鎖緊的檢測控制模塊;所述鎖緊機構和輔助驅動機構分別獨立地設置在車門內,所述滑塊通過鎖緊拉索與鎖緊機構相連且可通過鎖緊拉索使鎖緊機構鎖緊車門;所述輔助驅動機構與檢測控制模塊電連接;當所述檢測控制模塊檢測到車門半鎖緊時,向輔助驅動機構發出控制信號,輔助驅動機構根據所述控制信號驅動滑塊,滑塊通過鎖緊拉索使鎖緊機構鎖緊車門。進一步地,所述鎖緊機構包括鎖體和可轉動地安裝在鎖體中的鎖扣,所述滑塊與鎖扣通過鎖緊拉索相連且可通過驅動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以使車門鎖緊。進一步地,所述鎖緊機構還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鎖體中、且可卡緊鎖扣、并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轉動并與鎖扣解除卡緊的鎖緊件,所述離合單元包括離合拉索,所述離合拉索的一端與滑塊相連,所述鎖緊件與離合拉索的另一端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通過離合拉索使滑塊運動到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位置。進一步地,所述鎖緊機構還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鎖體中、且可卡緊鎖扣、并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轉動并與鎖扣解除卡緊的鎖緊件,和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驅動鎖緊件轉動并與鎖扣解除卡緊的鎖緊驅動件,所述離合單元包括離合拉索,所述離合拉索的一端與滑塊相連,所述鎖緊驅動件與離合拉索的另一端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通過離合拉索使滑塊運動到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位置。進一步地,所述離合單元還包括托板和彈簧,所述滑塊安裝在托板上且可相對托板移動,所述輔助驅動機構還包括支架和安裝在支架上且可與滑塊結合并驅動滑塊移動的滑塊驅動單元,所述托板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架上,所述鎖緊件與托板通過離合拉索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拉動托板移動并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分離,所述彈簧套設在離合拉索上并對托板施加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結合的作用。進一步地,所述離合單元還包括托板和彈簧,所述滑塊安裝在托板上且可相對托板移動,所述輔助驅動機構還包括支架和安裝在支架上且可與滑塊結合并驅動滑塊移動的滑塊驅動單元,所述托板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架上,所述鎖緊驅動件與托板通過離合拉索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拉動托板移動并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分離,所述彈簧套設在離合拉索上并對托板施加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結合的作用。進一步地,所述檢測控制模塊包括微動開關和控制單元,所述微動開關安裝在托板上,且在滑塊來回移動的過程中微動開關可被滑塊觸動,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微動開關和滑塊驅動單元電連接,當所述滑塊觸動微動開關的時間超過控制單元設定的時間時,控制單元發出控制信號給滑塊驅動單元,滑塊驅動單元得電后驅動滑塊移動,所述滑塊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進一步地,所述滑塊驅動單元包括驅動塊、導向體、絲桿和電機,所述絲桿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上,所述電機安裝在支架上且可驅動絲桿轉動,所述驅動塊安裝在導向體上且可沿導向體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驅動塊上還設有一個螺紋孔,所述絲桿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相適配的外螺紋,所述導向體固定安裝在支架上,且導向體的長度方向與絲桿的軸向相同,所述絲桿從所述螺紋孔中穿過且可驅動驅動塊滑動,所述驅動塊在滑動的過程中與滑塊結合并帶動滑塊移動,滑塊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進一步地,所述導向體為導桿,所述驅動塊上設有光孔,所述螺紋孔和光孔的軸線平行,所述導桿的直徑與光孔的直徑大小基本相等且二者之間為間隙配合,所述導桿從光孔中穿過。進一步地,所述滑塊驅動單元還包括減速機構,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入端與電機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出端與絲桿的端部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減速機構包括第一小齒輪、第一大齒輪、第二小齒輪、第二大齒輪和轉軸,第一小齒輪固定安裝在電機的輸出軸上,第一大齒輪和第二小齒輪并排固定安裝在轉軸上,轉軸的兩端可轉動地安裝到支架上,第二大齒輪固定安裝在絲桿的端部,第一小齒輪與第一大齒輪相嚙合,第二小齒輪與第二大齒輪相嚙合。進一步地,所述滑塊設有垂直面和與垂直面之間夾角為60-80度的斜面,所述驅動塊設有垂直面和與垂直面之間夾角為60-80度的斜面,當所述滑塊觸動微動開關的時間超過控制單元設定的時間時,控制單元發出控制信號給電機,所述驅動塊移動并使其垂直面與滑塊的垂直面接觸且帶動滑塊移動,滑塊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進一步地,所述滑塊的垂直面與斜面之間的夾角為75度,所述驅動塊的垂直面與斜面之間的夾角為75度。進一步地,所述托板包括一個長板部和位于長板部兩端且分別與長板部垂直的折彎部,所述滑塊安裝在長板部上且可沿長板部的長度方向滑動,每個折彎部設有向托板外部伸出的翻邊部,各翻邊部相互平行且與長板部垂直,所述支架上設有與所述翻邊部相適配的第二滑動槽,第二滑動槽的長度方向與絲桿的軸向垂直,第二滑動槽的長度比翻邊部的長度大,各翻邊部分別安裝在各第二滑動槽中且可沿第二滑動槽的長度方向滑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單元通過檢測滑塊觸動微動開關的時間長短來判斷車門是否半鎖緊,若判斷到車門半鎖緊,則發出控制信號使滑塊驅動單元得電,滑塊驅動單元得電后驅動滑塊移動,滑塊移動的過程中拉動拉索,拉索拉動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鎖扣轉動的過程中實現車門的鎖緊。由于鎖緊機構和輔助驅動機構分別獨立地設置在車門內,且鎖扣和滑塊之間通過拉索相連,而拉索是有一定剛度的柔性件,因此輔助驅動機構可設置在車門內任何適當的地方,增加了輔助驅動機構在車門內設置的靈活性,可充分利用車門內部的空間。另外,本發明通過設置驅動拉索,將車門半鎖緊時鎖扣的位置轉化成滑塊的對應位置,并通過一個微動開關來檢測滑塊的位置,進而判斷車門半鎖緊,將車門半鎖緊的檢測部件設置在鎖緊機構之外,節省了鎖緊機構內非常緊湊的空間。而且,通過設置離合單元,在開門時使滑塊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即使輔助驅動機構出現故障,也不影響車門的正常打開。


圖1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除鎖緊機構之外的其它部分的爆炸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在車門鎖緊時的狀態示意圖4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在車門半鎖緊時的狀態示意圖5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中滑塊與驅動塊分離的狀態示意圖6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的控制原理圖7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中鎖扣的結構示意圖8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中托板的結構示意圖9是本發明--種實施方式中滑塊的結構示意圖10是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中驅動塊的結構示意圖1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中當車門打開時滑塊的位置示意圖12是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中鎖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如圖1-圖12所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包括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包括鎖體1和安裝在鎖體1中的鎖扣2,所述鎖扣2可向鎖緊方向轉動以使車門鎖緊。具體地,鎖扣2安裝在鎖體1中且可相對鎖體1轉動,鎖扣2上設置有第一凹槽
6201、第二凹槽202和突出部203。本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還包括鎖緊件3和鎖緊驅動件19,鎖緊件3可轉動地安裝在鎖體1中且可卡緊鎖扣2,鎖緊件3可卡入第一凹槽 201或第二凹槽202中。在車門關閉的過程中,車門上的鎖扣2與車身上的鎖環(圖中未示出)相互作用并使鎖扣2順時針轉動,鎖扣2轉動的過程中與車身上的鎖環卡合,具體說是鎖環與鎖扣2的突出部203卡合,車門關閉到位后,鎖緊件3卡在第二凹槽202處,防止鎖扣2的逆時針轉動,車門鎖緊。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圖3或圖4所示,鎖扣2向順時針方向的轉動即是向鎖緊方向的轉動。當需要打開車門時,操作人員操作車內或車外的開門把手,通過傳動機構使鎖緊驅動件19從圖2所示位置向上轉動,再通過另外的傳動機構使鎖緊件3逆時針轉動并與第二凹槽202脫離卡合,鎖扣2逆時針轉動并與車身上的鎖環分開,即車門解鎖,然后可以推開車門。本實施方式中,將從操作人員操作車內或車外的開門把手,至鎖扣2逆時針轉動并與車身上的鎖環分開的過程稱為車門解鎖的過程。當車門半鎖緊時,鎖扣2處在圖4所示的中間位置,鎖緊件3卡在第一凹槽201處,此時鎖緊件3處在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鎖緊件3可能與第一凹槽201脫離卡合,導致鎖扣2逆時針轉動,車門可能開啟。所述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還包括輔助驅動機構、鎖緊拉索4、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并被輔助驅動機構驅動的滑塊6、使滑塊6位于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或分離位置的離合單元、和用于檢測車門是否半鎖緊的檢測控制模塊;所述鎖緊機構和輔助驅動機構分別獨立地設置在車門內,所述滑塊6通過鎖緊拉索4與鎖緊機構相連且可通過鎖緊拉索4使鎖緊機構鎖緊車門;所述輔助驅動機構與檢測控制模塊電連接;當所述檢測控制模塊檢測到車門半鎖緊時,向輔助驅動機構發出控制信號,輔助驅動機構根據所述控制信號驅動滑塊6,滑塊6通過鎖緊拉索4使鎖緊機構鎖緊車門。優選地,所述離合單元包括離合拉索15、托板7和彈簧16,彈簧16為壓縮彈簧。優選地,所述輔助驅動機構包括支架8和可驅動滑塊6移動的滑塊驅動單元,所述滑塊6安裝在托板7上且可相對托板7來回滑動,所述托板7和滑塊驅動單元安裝在支架8上,所述鎖緊拉索4的一端與鎖扣2相連,且鎖扣2向鎖緊方向轉動時可驅動拉索向鎖緊方向移動,拉索向鎖緊方向移動時可驅動鎖扣2向鎖緊方向轉動,所述鎖緊拉索4的另一端與滑塊6相連。優選地,所述檢測控制模塊包括微動開關9和控制單元5,所述微動開關9安裝在托板7上,且在滑塊6來回滑動的過程中微動開關9可被滑塊6觸動;所述控制單元5分別與微動開關9和滑塊驅動單元電連接;當所述滑塊6觸動微動開關9的時間超過控制單元 5設定的時間時,控制單元5發出控制信號給滑塊驅動單元,滑塊驅動單元得電后驅動滑塊 6移動,所述滑塊6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4使鎖扣2向鎖緊方向轉動。所述托板7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架8上,所述鎖緊件3與離合拉索15的一端相連, 所述離合拉索15的另一端與托板7相連且可拉動托板7向遠離驅動塊10的方向移動并使滑塊6離開可被驅動塊10帶動的位置,即滑塊6運動到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位置,當鎖緊件3轉動到與鎖扣2脫離卡合時,離合拉索15被拉動并使托板7向遠離驅動塊10的方向移動。所述彈簧16套設在離合拉索15上并對托板7施加使托板7向接近驅動塊10方向移動的作用。優選地,所述滑塊驅動單元包括驅動塊10、導桿11、絲桿12、減速機構13和電機14,所述驅動塊10上設有軸線平行的螺紋孔IOa和光孔10b,所述絲桿12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IOa相適配的外螺紋,所述導桿11的直徑與所述光孔IOb的直徑大小基本相等且二者之間為間隙配合,所述導桿11固定安裝在支架8上,所述絲桿12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8上, 且導桿11和絲桿12平行設置,所述導桿11從所述光孔IOb中穿過,所述絲桿12從所述螺紋孔IOa中穿過,所述驅動塊10可在所述絲桿12的作用下沿導桿11來回移動,所述驅動塊10在移動的過程中與滑塊6接觸并帶動滑塊6移動,滑塊6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 4使鎖扣2向鎖緊方向轉動,所述減速機構13的輸入端與電機14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減速機構13的輸出端與絲桿1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14安裝在支架8上。控制單元5和微動開關9電連接,控制單元5同時與所述電機14電連接,控制單元5可安裝在車門內,也可安裝在車輛的其它地方。本實施方式中的控制單元5為單片機, 具體選用飛思卡爾MC9908DZ60型單片機。所述電機14可選用各種具有定位功能的電機,優選地,所述電機14為步進電機或交流伺服電機。優選地,所述滑塊6設有垂直面6a和與垂直面6a之間夾角為60_80度的斜面6b, 所述驅動塊10設有垂直面IOc和與垂直面IOc之間夾角為60-80度的斜面10d,當驅動塊 10向鎖緊方向移動時,驅動塊10的垂直面IOc與滑塊6的垂直面6a接觸并驅動滑塊6向鎖緊方向移動,當滑塊6位于驅動塊10的上方且向驅動塊10方向移動時所述滑塊6的斜面6b與驅動塊10的斜面IOd接觸。進一步地,滑塊6的垂直面6a與斜面6b之間的夾角為75度,所述驅動塊10的垂直面IOc與斜面IOd之間的夾角為75度。所示支架8包括三個部件,分別為U形基板801、平板802和折板803,所述平板802 和折板803分別位于U形基板801的兩邊并分別于U形基板801固定連接,U形基板801包括兩個平行的側板部801a和與兩個側板部801a相連的底板部801b,所述底板部801b上設有第一圓孔801d,電機14通過兩個螺釘固定安裝到底板部801b上,且電機14位于兩個側板部801a之間靠下方的位置,電機14的輸出軸從第一圓孔801d中伸出。所述平板802 通過四個連接柱17與底板部801b固定連接,優選地,每個連接柱17的一端設有外螺紋,其另一端設有螺紋孔,底板部801b上設有四個與連接柱17的外螺紋適配的螺紋孔,四個連接柱17的外螺紋端通過內外螺紋的配合安裝到底板部801b的四個螺紋孔上,平板802上設有四個與連接柱17的螺紋孔相適配的圓孔,四個螺釘穿過平板802上的圓孔安裝到四個連接柱17的螺紋孔中,以此實現四個連接柱17與平板802的固定連接。所述折板803的兩個折邊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裝到兩個側板部801a上。所述減速機構13的作用是減速,即將電機14的高轉速轉換成絲桿12的低轉速, 優選地,所述減速機構13包括第一小齒輪13a、第一大齒輪13b、第二小齒輪13c、第二大齒輪13d和轉軸13e。第一小齒輪13a與電機14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二者之間可采用普通鍵配合、花鍵配合或過盈配合,本實施方式中優選用過盈配合。第一大齒輪1 和第二小齒輪13c并排固定安裝在轉軸1 上,它們與轉軸1 之間可采用普通鍵配合、花鍵配合或過盈配合,本實施方式中優選用過盈配合。轉軸13e的兩端可轉動地安裝到平板802和U形基板801的底板部801b上,優選地,轉軸1 的兩端通過兩個軸承可轉動地安裝到平板802 和底板部801b上的安裝孔中。絲桿12的兩端部分別可轉動地安裝在底板部801b和折板 803上,優選地,絲桿12的兩端部分別通過軸承可轉動地安裝在底板部801b和折板803的安裝孔中。絲桿12的位于底板部801b處的端部伸出到底板部801b之外,即伸出到底板部 801b和平板802之間,第二大齒輪13d固定安裝在絲桿12的位于底板部801b處的端部上, 且第二大齒輪13d位于底板部801b和平板802之間,第二大齒輪13d與絲桿12之間可采用普通鍵配合、花鍵配合或過盈配合,本實施方式中優選用過盈配合。第一小齒輪13a與第一大齒輪1 相嚙合,第二小齒輪13c與第二大齒輪13d相嚙合。第一小齒輪13a即為上述的減速機構13的輸入端,第二大齒輪13d即為上述的減速機構13的輸出端所述導桿11的兩端部設有外螺紋,導桿11的兩端部分別安裝到折板803和底板部801b的安裝孔中,并通過兩個螺母將導桿11固定在折板803和底板部801b上,導桿11 和絲桿12平行設置。所述托板7包括一個長板部701和位于長板部701兩端且與長板部701垂直的折彎部702,長板部701上設有一個沿長板部701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動槽704和與第一滑動槽704平行設置的長腰形槽705,每個折彎部702上設有向整個托板7外部伸出的兩個翻邊部703,各折彎部702上的兩個翻邊部703相互平行。U形基板801的底板部801b上設有兩個平行的第二滑動槽810,所述折板803上也設有兩個平行的第二滑動槽810,四個第二滑動槽810的寬度與四個翻邊部703的寬度相適配,四個第二滑動槽810的長度比四個翻邊部703的長度大,四個翻邊部703分別安裝到四個第二滑動槽810中,各翻邊部703 可在第二滑動槽810中滑動,以此實現托板7相對支架8的滑動。絲桿12、導桿11和托板 7均位于U形基板801的兩個側板部801a之間,托板7的長板部701與絲桿12和導桿11 平行。所述滑塊6包括主滑塊601和副滑塊602,鎖緊拉索4的一端與主滑塊601相連, 主滑塊601上設有方形導向部601a,方形導向部601a的寬度與第一滑動槽704的寬度相適配,主滑塊601位于長板部701的一面,方形導向部601a位于第一滑動槽704中且可相對第一滑動槽704移動,副滑塊602位于長板部701的另一面,主滑塊601與副滑塊602之間通過一個螺釘固定連接,使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即滑塊6)在第一滑動槽704中移動。垂直面6a和斜面6b均位于主滑塊601上。微動開關9通過兩個螺釘固定安裝在開關安裝板 18上,開關安裝板18通過兩個螺釘和螺母固定安裝在長腰形槽705上,滑塊6與微動開關 9的位置要保證在滑塊6來回移動的過程中能觸動微動開關9的觸頭,這一點只需進行一般的尺寸計算并設計好第一滑動槽704和長腰形槽705之間的距離即可,此處不作贅述。開關安裝板18在長腰形槽705中的安裝位置可以調整,以使得當車門半鎖緊時滑塊6的位置與微動開關9對應,滑塊6可觸動微動開關9的觸頭。托板7相對支架8的滑動方向與滑塊6相對托板7的滑動方向垂直,滑塊6相對托板7的滑動方向與驅動塊10相對導桿11的滑動方向平行。在開門的過程中,由于托板7 被離合拉索15拉動向遠離驅動塊10的方向移動,因此,在與驅動塊10的滑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滑塊6與驅動塊10是分開的,二者之間沒有重疊;在車門鎖緊或半鎖緊的狀態下, 在與驅動塊10的滑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滑塊6與驅動塊10是部分重疊的。在與驅動塊 10的滑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滑塊6與驅動塊10部分重疊時滑塊6的位置即為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位置。本實施方式中,鎖緊拉索4和離合拉索15的兩端部各自與不同的部件相連,拉索的端部與其它部件的連接可采用各種常用方式,優選地,各拉索的端部與與之相連的部件之間采用焊接相連。優選地,本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還包括鎖緊拉索套如和離合拉索套 15a,鎖緊拉索套如和離合拉索套1 分別套在鎖緊拉索4和離合拉索15的外面。鎖緊拉索套如的一端固定安裝到鎖體1上,另一端穿過折板803固定安裝到托板7的折彎部702 上。離合拉索套15a的一端固定安裝到鎖體1上,另一端固定安裝到U形基板801的側板部801a上。當車門處在打開狀態時,滑塊6的位置如圖11所示。關車門時,隨著車門的關閉, 鎖扣2順時針轉動并與車身上的鎖環相卡合,鎖扣2轉動到圖3所示位置時,車門鎖緊。在鎖扣2轉動的過程中,鎖緊拉索4向下移動并驅動滑塊6向下移動,車門鎖緊時,滑塊6的位置如圖3所示。由于車門一次性關閉到位,滑塊6并不是一直停留在觸動微動開關9的位置,即滑塊6只觸動微動開關9很短的時間Tl,由于Tl小于控制單元5設定的時間T0, 因此控制單元5不發出控制信號給電機14,電機14不轉動,驅動塊10也不移動。在關閉車門的過程中,如果車門未關閉到位,即車門處在半鎖緊狀態,如圖4所示。由于鎖扣2處在圖4所示的中間位置,因此滑塊6處在與微動開關9相對的位置,此時滑塊6觸動微動開關9,如果車門一直保持這種半鎖緊狀態,則滑塊6 —直觸動微動開關9, 當滑塊6觸動微動開關9的時間超過控制單元5設定的時間TO時,控制單元5向電機14 發出控制信號,電機14開始轉動,電機14帶動減速機構13轉動,減速機構13帶動絲桿12 轉動,絲桿12帶動驅動塊10向下移動,由于滑塊6位于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位置,驅動塊10向下移動一定距離后與滑塊6接觸,具體來說是驅動塊10的垂直面IOa與滑塊6的垂直面6a接觸,然后驅動塊10帶動滑塊6向下移動,滑塊6向下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4帶動鎖扣2向鎖緊方向轉動,滑塊6向下移動到與支架8接觸后即不能繼續移動,此時鎖扣2轉動到鎖緊位置并與車身上的鎖環完全卡合,使車門鎖緊。滑塊6在支架8處不能移動后,電機14的電流開始增大,當控制單元5檢測到電機14電流達到超過正常電流的某一值時,發出控制信號使電機14反向轉動,通過減速機構13和絲桿12的傳動,使驅動塊10 向上移動,驅動塊10向上移動到與支架8接觸后即不能繼續移動,滑塊6不能移動后,電機 14的電流開始增大,當控制單元5檢測到電機14電流達到超過正常電流的某一值時,發出控制信號使電機14停止轉動,即驅動塊10回復到初始位置。在驅動塊10位于最下端和最上端不能繼續移動時,堵轉電流的方向是不同的,控制單元5據此區別驅動塊10的上述兩個位置,當然,也可在與上述兩個位置對應的地方設置兩個微動開關,以此檢測驅動塊10。當車門處在關閉狀態時,本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處在如圖3所示狀態。 當需要打開車門時,操作人員觸動車內或車外的開門把手,由上面的描述可知,鎖扣2逆時針轉動并與車身上的鎖環分開。鎖扣2轉動的過程中拉動鎖緊拉索4,鎖緊拉索4帶動滑塊 6向上移動,車門打開。在滑塊6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會觸動微動開關9。由于車門開啟的時間很短,滑塊6只是在滑動的過程中觸動微動開關9很短的時間T2,由于T2小于控制單元 5設定的時間T0,因此控制單元5不發出控制信號給電機14,電機14不轉動。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或圖4所示,鎖扣2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即是向鎖緊方向轉動。在操作人員觸動車內或車外的開門把手進行開門的過程中,由于離合拉索15的一端與托板7相連,其另一端與鎖緊件3相連,當鎖緊件3逆時針轉動到與鎖扣2脫離卡合時,離合拉索15被鎖緊件3拉動,離合拉索15拉動托板7向遠離驅動塊10的方向移動,由于滑塊6安裝在托板7上,因此滑塊6也隨著托板7 —起向遠離驅動塊10的方向移動,即滑塊6向上運動的同時離開可被驅動塊10帶動的位置,這樣,即使驅動塊10停留在滑塊6 運動路線中間的某個位置,比如說如圖5所示的位置,滑塊6和驅動塊10也不會接觸,驅動塊10不會阻礙滑塊6的運動。第二滑動槽810與翻邊部703的長度差大到可使滑塊6離開可被驅動塊10帶動的位置。設置離合單元是基于如下考慮由于絲桿12和驅動塊10之間的傳動有自鎖性能, 即絲桿12可驅動驅動塊10,但驅動塊10不能驅動絲桿12,因此當電機14或減速機構13 的某處出現故障導致絲桿12無法轉動時,驅動塊10可能停留在其運動路線中的任意位置, 由于驅動塊10不能移動,因此驅動塊10會阻礙滑塊6的向上運動,設置離合單元則可避免上述問題。車門打開后,操作人員釋放車內或車外的開門把手,在套設在離合拉索15上的彈簧16的作用下托板7向接近驅動塊10方向移動,使滑塊6回復到可被驅動塊10帶動的位置,即滑塊6回復到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位置。如果在下次關門時電機14或減速機構 13的故障還沒有排除,即驅動塊10還是停留在滑塊6運動路線中間的某個位置,在車門關閉的過程中,滑塊6自上向下移動,滑塊6的斜面與驅動塊10的斜面接觸,滑塊6受到驅動塊10施加的向斜上方的作用力,使滑塊6和托板7克服彈簧16的作用力向遠離驅動塊10 的方向移動,滑塊6可以繼續向下移動,直至到達最下端。因此,通過在滑塊6和驅動塊10 上設置可相互接觸的斜面,即使驅動塊10因故障停留在中間某處,滑塊6仍然可以正常移動到下端。如果在下次關門時電機14或減速機構13的故障已經排除,則所述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可以正常工作。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操作人員操作車內或車外的開門把手,鎖緊件3向上(逆時針)轉動很多,使滑塊6離開可被驅動塊10帶動的位置;關門的過程中,鎖緊件3向上(逆時針)轉動很少,滑塊6不能離開可被驅動塊10帶動的位置。本實施方式中,時間Tl和T2可通過試驗進行測定并結合實際使用的經驗來確定, 在時間Tl和T2確定后,即可根據時間Tl和T2設定時間T0,使TO為大于Tl和T2的某一數值,比如說,Tl和T2通常為0. 5秒左右,則可將TO設置為2秒。離合拉索15的兩端也可采用如下方式連接參見圖12及其它附圖,離合拉索15 的一端與托板7相連,鎖緊驅動件19與離合拉索15的另一端相連。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 操作人員操作車內或車外的開門把手,通過傳動機構使鎖緊驅動件19從圖2所示位置向上轉動,鎖緊驅動件19從圖2所示位置向上轉動的過程中拉動離合拉索15,離合拉索15拉動托板7向遠離驅動塊10的方向移動并使滑塊6離開可被驅動塊10帶動的位置,即滑塊 6運動到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位置。本實施方式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中,控制單元5通過檢測滑塊6觸動微動開關9 的時間長短來判斷車門是否半鎖緊,若判斷到車門半鎖緊,則發出控制信號使滑塊驅動單元得電,滑塊驅動單元得電后驅動滑塊6移動,滑塊6移動的過程中拉動拉索,拉索拉動鎖扣2向鎖緊方向轉動,鎖扣2轉動的過程中實現車門的鎖緊。由于鎖緊機構和輔助驅動機構分別獨立地設置在車門內,且鎖扣2和滑塊6之間通過拉索相連,而拉索是有一定剛度的柔性件,因此輔助驅動機構可設置在車門內任何適當的地方,增加了輔助驅動機構在車門內設置的靈活性,可充分利用車門內部的空間。另外,本發明通過設置鎖緊拉索4,將車門半
11鎖緊時鎖扣2的位置轉化成滑塊6的對應位置,并通過一個微動開關9來檢測滑塊6的位置,進而判斷車門半鎖緊,將車門半鎖緊的檢測部件設置在鎖緊機構之外,節省了鎖緊機構內非常緊湊的空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包括可鎖緊車門的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還包括輔助驅動機構、鎖緊拉索、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并被輔助驅動機構驅動的滑塊、使滑塊位于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或分離位置的離合單元、和用于檢測車門是否半鎖緊的檢測控制模塊;所述鎖緊機構和輔助驅動機構分別獨立地設置在車門內,所述滑塊通過鎖緊拉索與鎖緊機構相連且可通過鎖緊拉索使鎖緊機構鎖緊車門;所述輔助驅動機構與檢測控制模塊電連接;當所述檢測控制模塊檢測到車門半鎖緊時,向輔助驅動機構發出控制信號,輔助驅動機構根據所述控制信號驅動滑塊,滑塊通過鎖緊拉索使鎖緊機構鎖緊車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機構包括鎖體和可轉動地安裝在鎖體中的鎖扣,所述滑塊與鎖扣通過鎖緊拉索相連且可通過驅動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以使車門鎖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機構還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鎖體中、且可卡緊鎖扣、并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轉動并與鎖扣解除卡緊的鎖緊件, 所述離合單元包括離合拉索,所述離合拉索的一端與滑塊相連,所述鎖緊件與離合拉索的另一端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通過離合拉索使滑塊運動到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位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機構還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鎖體中、且可卡緊鎖扣、并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轉動并與鎖扣解除卡緊的鎖緊件, 和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驅動鎖緊件轉動并與鎖扣解除卡緊的鎖緊驅動件,所述離合單元包括離合拉索,所述離合拉索的一端與滑塊相連,所述鎖緊驅動件與離合拉索的另一端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通過離合拉索使滑塊運動到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位置。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單元還包括托板和彈簧,所述滑塊安裝在托板上且可相對托板移動,所述輔助驅動機構還包括支架和安裝在支架上且可與滑塊結合并驅動滑塊移動的滑塊驅動單元,所述托板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架上,所述鎖緊件與托板通過離合拉索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拉動托板移動并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分離,所述彈簧套設在離合拉索上并對托板施加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結合的作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單元還包括托板和彈簧,所述滑塊安裝在托板上且可相對托板移動,所述輔助驅動機構還包括支架和安裝在支架上且可與滑塊結合并驅動滑塊移動的滑塊驅動單元,所述托板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架上,所述鎖緊驅動件與托板通過離合拉索相連且在車門解鎖的過程中拉動托板移動并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分離,所述彈簧套設在離合拉索上并對托板施加使滑塊與滑塊驅動單元結合的作用。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控制模塊包括微動開關和控制單元,所述微動開關安裝在托板上,且在滑塊來回移動的過程中微動開關可被滑塊觸動,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微動開關和滑塊驅動單元電連接,當所述滑塊觸動微動開關的時間超過控制單元設定的時間時,控制單元發出控制信號給滑塊驅動單元,滑塊驅動單元得電后驅動滑塊移動,所述滑塊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驅動單元包括驅動塊、導向體、絲桿和電機,所述絲桿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上,所述電機安裝在支架上且可驅動絲桿轉動,所述驅動塊安裝在導向體上且可沿導向體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驅動塊上還設有一個螺紋孔,所述絲桿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相適配的外螺紋,所述導向體固定安裝在支架上,且導向體的長度方向與絲桿的軸向相同,所述絲桿從所述螺紋孔中穿過且可驅動驅動塊滑動,所述驅動塊在滑動的過程中與滑塊結合并帶動滑塊移動,滑塊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體為導桿,所述驅動塊上設有光孔,所述螺紋孔和光孔的軸線平行,所述導桿的直徑與光孔的直徑大小基本相等且二者之間為間隙配合,所述導桿從光孔中穿過。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驅動單元還包括減速機構,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入端與電機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出端與絲桿的端部固定連接。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構包括第一小齒輪、第一大齒輪、第二小齒輪、第二大齒輪和轉軸,第一小齒輪固定安裝在電機的輸出軸上,第一大齒輪和第二小齒輪并排固定安裝在轉軸上,轉軸的兩端可轉動地安裝到支架上, 第二大齒輪固定安裝在絲桿的端部,第一小齒輪與第一大齒輪相嚙合,第二小齒輪與第二大齒輪相嚙合。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設有垂直面和與垂直面之間夾角為60-80度的斜面,所述驅動塊設有垂直面和與垂直面之間夾角為60-80度的斜面,當所述滑塊觸動微動開關的時間超過控制單元設定的時間時,控制單元發出控制信號給電機,所述驅動塊移動并使其垂直面與滑塊的垂直面接觸且帶動滑塊移動,滑塊移動的過程中通過鎖緊拉索使鎖扣向鎖緊方向轉動。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的垂直面與斜面之間的夾角為75度,所述驅動塊的垂直面與斜面之間的夾角為75度。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包括一個長板部和位于長板部兩端且分別與長板部垂直的折彎部,所述滑塊安裝在長板部上且可沿長板部的長度方向滑動,每個折彎部設有向托板外部伸出的翻邊部,各翻邊部相互平行且與長板部垂直,所述支架上設有與所述翻邊部相適配的第二滑動槽,第二滑動槽的長度方向與絲桿的軸向垂直,第二滑動槽的長度比翻邊部的長度大,各翻邊部分別安裝在各第二滑動槽中且可沿第二滑動槽的長度方向滑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門自動鎖緊裝置,包括可鎖緊車門的鎖緊機構,其中,所述車門自動鎖緊裝置還包括輔助驅動機構、鎖緊拉索、可與輔助驅動機構結合并被輔助驅動機構驅動的滑塊、可檢測車門是否半鎖緊的檢測控制模塊、可在開門時使滑塊與輔助驅動機構分離的離合單元,所述鎖緊機構和輔助驅動機構分別獨立地設置在車門內,滑塊與鎖緊機構通過鎖緊拉索相連且可通過驅動鎖緊拉索使鎖緊機構鎖緊車門,所述輔助驅動機構與檢測控制模塊電連接。本發明中,輔助驅動機構可設置在車門內任何適當的地方,增加了輔助驅動機構在車門內設置的靈活性,可充分利用車門內部的空間。
文檔編號E05B47/06GK102345421SQ20101024440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9日
發明者劉錦江, 姚民慶, 竇以十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