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家具鉸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家具鉸鏈。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1861441A于2010年10月13日公開了一種用于家具的鉸鏈,包括能固定在門或蓋上的鉸鏈部件,該鉸鏈部件經由支承桿和導向桿能樞轉地支承在側面部件上,其中該側面部件保持在能安裝在家具體上的安裝板上;至少一個彈簧,借助該彈簧在自動拉入范圍內向關閉的位置偏壓鉸鏈部件;以及直線緩沖器,該直線緩沖器包括能相對于緩沖器殼體運動的活塞桿用于緩沖鉸鏈部件的關閉運動;緩沖器構成為壓力緩沖器,并且設有轉向元件,該轉向元件聯接于緩沖器并且在鉸鏈部件的關閉運動時能經由拉桿運動。轉向元件能轉動地支承在側面部件上,并且通過轉向元件通過拉桿的拉力轉變為作用到緩沖器上的壓力。這種鉸鏈由于直線緩沖器一直通過轉向元件與拉桿相接,故關門和開門時,門體都會受到直線緩沖器的作用,而影響開門或關門的實際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省力的家具鉸鏈,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家具鉸鏈,包括通過外搖臂以及內搖臂與連接臂鉸接的固定座,阻尼器設置在連接臂內,其結構特征是阻尼器為帶有自動復位的阻尼器,連接臂內設置有彈性機構,阻尼器設置在彈性機構中,阻尼器的一端懸置;第二連桿與內搖臂相接,在固定座相對于連接臂打開或關閉時,隨著第二連桿與阻尼器的一端相接并驅使阻尼器在連接臂內運動。所述彈性機構包括設置在阻尼器的另一端的銷軸,連接臂上設置有定位孔,銷軸插裝在定位孔內,位于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懸置;連接臂內設置有彈性件,該彈性件的一端與連接臂相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阻尼器的一側相接;彈性件為拉簧、扭簧、彈片或彈性鉤。所述連接臂內設置有固定底座,該固定底座位于連接臂與阻尼器之間;固定底座上設置有容許銷軸通過的第一避空。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中空的保持套,阻尼器的另一端插裝在保持套內,銷軸為第一銷軸,定位孔為第一定位孔,保持套上設置有定位槽,第一銷軸的一端依次穿過第一定位孔和定位槽,保持套通過第一銷軸和定位槽轉動的設置在連接臂內;彈性鉤設置在保持套的一側,連接臂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銷軸的一端依次穿過第二定位孔和彈性鉤,保持套通過第二銷軸和彈性鉤彈性的設置在連接臂內。所述連接臂內設置有固定底座,該固定底座位于連接臂與保持套及阻尼器之間;固定底座上設置有容許第一銷軸通過的第一避空以及容許第二銷軸通過的第二避空。、
所述固定底座的尾端設置有用于鉤掛固定卡座的活動扳手,該活動扳手鉸接在固定底座上。所述連接臂內設置有定位銷軸,第二連桿的中部鉸接在定位銷軸上;
第二連桿的一端設置有壓板,該壓板上設置有朝向阻尼器的一端的斜面或弧面;阻尼器的一端與其對應設置;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內搖臂的一端鉸接。所述定位銷軸位于阻尼器的上方。所述固定座相對于連接臂處于打開狀態時,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與壓板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所述活塞桿的端部設置有緩沖頭,該緩沖頭與壓板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緩沖頭的端面與壓板的端面對應設置。本發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后,當開門時,由于固定座相對于連接臂處于關閉狀態,而此時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或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的緩沖頭與壓板相接,而阻尼器為帶有自動復位的阻尼器,故在阻尼器自身的恢復力作用下,開門初期會顯得比較輕松,處于壓縮中的阻尼器會逐漸復位,此時,隨著門體的繼續打開,壓板與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或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的緩沖頭脫離接觸,阻尼器在彈性機構中的已處于變形狀態下的彈性件的作用下,阻尼器會回復到原來不受外力時的狀態,即回復到阻尼器設置在彈性機構中,阻尼器的一端懸置的狀態。此時,固定座相對于連接臂處于打開狀態。當關門時,此時,阻尼器位于連接臂內的彈性機構中,阻尼器的一端懸置,由于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或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的緩沖頭與壓板之間有一定的間距,故初始關門的速度比較快,隨著門體的繼續關閉,壓板越過間距后與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或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的緩沖頭相接,阻尼器受壓后對門體產生作用下,減緩門體的關閉速度,隨著門體的進一步關閉,阻尼器進一步受壓,阻尼器外露的活塞桿越來越短,并且,阻尼器開始繞銷軸轉動且彈性件開始變形,而壓板一直壓接在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或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的緩沖頭上,故可以減緩門體的速度,減緩門體對門框的沖擊,削弱或降低關門時的聲響,直至最后門體被關上。此時,固定座相對于連接臂處于關閉狀態。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省力的特點。
圖I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阻尼器、緩沖頭和壓板的相對位置關系圖。圖3為第一實施例中,家具鉸鏈完全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A-A向局部剖切結構示意圖。圖5為第一實施例中,家具鉸鏈關閉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的B-B向局部剖切結構示意圖。圖7為第一實施例中,家具鉸鏈完全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的C-C向局部剖切結構示意圖。圖9為第一實施例中,家具鉸鏈與固定座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10為第一實施例中,家具鉸鏈與固定座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家具鉸鏈與固定座組裝后完全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11中的D-D向局部剖切結構示意圖。圖13為家具鉸鏈與固定座組裝后完全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圖13中的E-E向局部剖切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連接臂,I. I為第一定位孔,I. 2為第二定位孔,2為固定底座,2. I為第一避空,2. 2為第二避空,3為保持套,3. I為定位槽,3. 2為限位孔,3. 3為彈性鉤,4為阻尼器,4. I為止退凸臺,4. 2為活塞桿,5為緩沖頭,6為第一銷軸,7為第二連桿,7. I為壓板,
7.I. I為弧面,8為第二銷軸,9為固定座,10為外搖臂,11為內搖臂,12為第一連桿,14為定位銷軸,15為活動扳手,16為固定卡座,d為間距。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第一實施例參見圖I-圖15,本家具鉸鏈,包括通過外搖臂10以及內搖臂11與連接臂I鉸接的固定座9,阻尼器4設置在連接臂I內,阻尼器4為帶有自動復位的阻尼器,連接臂I內設置有彈性機構,阻尼器4設置在彈性機構中,阻尼器4的一端懸置;第二連桿7與內搖臂11相接,在固定座9相對于連接臂I打開或關閉時,隨著第二連桿7與阻尼器4的一端相接并驅使阻尼器4在連接臂I內運動。彈性機構包括設置在阻尼器4的另一端的銷軸,連接臂I上設置有定位孔,銷軸插裝在定位孔內,位于阻尼器4的一端的活塞桿4. 2的端部懸置;連接臂I內設置有彈性件,該彈性件的一端與連接臂I相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阻尼器4的一側相接。當彈性件為拉簧時,該拉簧的一端掛接在連接臂I上,拉簧的另一端與阻尼器4的一側相接。當彈性件為扭簧時,該扭簧的一端壓接在連接臂I上,扭簧的另一端壓接在阻尼器4的一側。當彈性件為彈片時,該彈片的一端與連接臂I相接,彈片的另一端與阻尼器4的一側相接。彈片可以為塑料或金屬制成。當彈性件為彈性鉤時,該彈性鉤的一端鉤掛在連接臂I上,彈性鉤的另一端鉤掛在阻尼器4的一側。當連接臂I內設置有固定底座2時,該固定底座2位于連接臂I與阻尼器4之間;固定底座2上設置有容許銷軸通過的第一避空2. I。此時,彈性件可以借助開設在固定底座2上的其它避空保持與連接臂I的連接關系,也可以將彈性件首先與固定底座2相接,再將固定底座2與連接臂I相接。固定底座2的尾端設置有用于鉤掛固定卡座16的活動扳手15,該活動扳手15鉸接在固定底座2上。
連接臂I內設置有定位銷軸14,第二連桿7的中部鉸接在定位銷軸14上;第二連桿7的一端設置有壓板7. 1,該壓板7. I上設置有朝向阻尼器4的一端的斜面或弧面7. I. I ;阻尼器4的一端與其對應設置;第二連桿7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桿12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12的另一端與內搖臂11的一端鉸接。定位銷軸14位于阻尼器4的上方。固定座9相對于連接臂I處于打開狀態時,阻尼器4的一端的活塞桿4. 2的端部與壓板7. I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d。當活塞桿4. 2的端部設置有緩沖頭5時,該緩沖頭5與壓板7. I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d ;緩沖頭5的端面與壓板7. I的端面對應設置。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中空的保持套3,阻尼器4的另一端插裝在保持套3內,銷軸為第一銷軸6,定位孔為第一定位孔I. 1,保持套3上 設置有定位槽3. I,第一銷軸6的一端依次穿過第一定位孔I. I和定位槽3. 1,保持套3通過第一銷軸6和定位槽3. I轉動的設置在連接臂I內。彈性鉤3. 3設置在保持套3的一側,連接臂I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孔I. 2,第二銷軸8的一端依次穿過第二定位孔I. 2和彈性鉤3. 3,保持套3通過第二銷軸8和彈性鉤3. 3彈性的設置在連接臂I內。連接臂I內設置有固定底座2,該固定底座2位于連接臂I與保持套3及阻尼器4之間;固定底座2上設置有容許第一銷軸6通過的第一避空2. I以及容許第二銷軸8通過的第二避空2.2。在這里,是將彈性鉤3. 3設置在保持套3上,但是,將彈性鉤直接設置在阻尼器上也是可以獲得與設置在保持套上基本相同的技術效果。另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是以彈性鉤作為彈性件的典型例出現的,但是,作為彈性件的其它實例,如拉簧、扭簧或彈片也是可以實現本申請的目的以及達到本申請的技術效果。為了防止阻尼器4從保持套3中滑脫出來,可以采用下列的技術方案保持套3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孔3. 2,阻尼器4的底部設置有止退凸臺4. 1,該止退凸臺4. I卡裝在限位孔3. 2中。其余未述部分見第一實施例,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
1.一種家具鉸鏈,包括通過外搖臂(10)以及內搖臂(11)與連接臂(I)鉸接的固定座(9),阻尼器(4)設置在連接臂(I)內,其特征是阻尼器(4)為帶有自動復位的阻尼器,連接臂(I)內設置有彈性機構,阻尼器(4)設置在彈性機構中,阻尼器(4)的一端懸置;第二連桿(7)與內搖臂(11)相接,在固定座(9)相對于連接臂(I)打開或關閉時,隨著第二連桿(7)與阻尼器(4)的一端相接并驅使阻尼器(4)在連接臂(I)內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彈性機構包括設置在阻尼器(4)的另一端的銷軸,連接臂(I)上設置有定位孔,銷軸插裝在定位孔內,位于阻尼器(4)的一端的活塞桿(4. 2)的端部懸置; 連接臂(I)內設置有彈性件,該彈性件的一端與連接臂(I)相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阻尼器(4)的一側相接; 彈性件為拉簧、扭簧、彈片或彈性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連接臂(I)內設置有固定底座(2),該固定底座(2)位于連接臂(I)與阻尼器(4)之間;固定底座(2)上設置有容許銷軸通過的第一避空(2. I)。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中空的保持套(3),阻尼器(4)的另一端插裝在保持套(3)內,銷軸為第一銷軸(6),定位孔為第一定位孔(I. I),保持套(3)上設置有定位槽(3. 1),第一銷軸(6)的一端依次穿過第一定位孔(I. I)和定位槽(3. I ),保持套(3)通過第一銷軸(6)和定位槽(3. I)轉動的設置在連接臂(I)內; 彈性鉤(3. 3)設置在保持套(3)的一側,連接臂(I)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孔(I. 2),第二銷軸(8)的一端依次穿過第二定位孔(I. 2)和彈性鉤(3. 3),保持套(3)通過第二銷軸(8)和彈性鉤(3. 3)彈性的設置在連接臂(I)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連接臂(I)內設置有固定底座(2),該固定底座(2)位于連接臂(I)與保持套(3)及阻尼器(4)之間;固定底座(2)上設置有容許第一銷軸(6)通過的第一避空(2. I)以及容許第二銷軸(8)通過的第二避空(2. 2)。
6.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2)的尾端設置有用于鉤掛固定卡座(16)的活動板手(15),該活動板手(15)絞接在固定底座(2)上。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連接臂(I)內設置有定位銷軸(14),第二連桿(7)的中部鉸接在定位銷軸(14)上; 第二連桿(7)的一端設置有壓板(7. 1),該壓板(7. I)上設置有朝向阻尼器(4)的一端的斜面或弧面(7. I. I);阻尼器(4)的一端與其對應設置; 第二連桿(7)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桿(12)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12)的另一端與內搖臂(11)的一端鉸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銷軸(14)位于阻尼器(4)的上方。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9)相對于連接臂(I)處于打開狀態時,阻尼器(4)的一端的活塞桿(4. 2)的端部與壓板(7. I)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⑷。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家具鉸鏈,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桿(4.2)的端部設置有緩沖頭(5),該緩沖頭(5)與壓板(7. I)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d);緩沖頭(5)的端面與壓板(7. I)的端面對應設置。 ·
全文摘要
一種家具鉸鏈,包括通過外搖臂以及內搖臂與連接臂鉸接的固定座,阻尼器設置在連接臂內,阻尼器為帶有自動復位的阻尼器,連接臂內設置有彈性機構,阻尼器設置在彈性機構中,阻尼器的一端懸置;第二連桿與內搖臂相接,在固定座相對于連接臂打開或關閉時,隨著第二連桿與阻尼器的一端相接并驅使阻尼器在連接臂內運動。彈性機構包括設置在阻尼器的另一端的銷軸,連接臂上設置有定位孔,銷軸插裝在定位孔內,位于阻尼器的一端的活塞桿的端部懸置;連接臂內設置有彈性件,該彈性件的一端與連接臂相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阻尼器的一側相接;彈性件為拉簧、扭簧、彈片或彈性鉤。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省力的特點。
文檔編號E05F3/20GK102747914SQ20121024655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伍志勇 申請人:伍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