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下開式活動車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軌道車輛用車窗,尤其涉及的是一種下開式活動車窗。
背景技術:
軌道車輛已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特別是在普快硬座旅客列車車廂上, 一般車窗固定,但是對于乘客來說,在長途旅行中需要打開窗戶,又要確保窗戶的密封性, 目前活動車窗很難滿足高密封性的要求,并且開啟或關閉都需要使用很大的氣力,使用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下開式活動車窗,通過將車窗的下部設計為活動式,方便開關。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內框、外框、上固定窗和下活動窗,外框和內框密封相連,上固定窗固定在外框的上部,下活動窗活動設置于外框的下部且位于上固定窗之下。所述外框和內框之間通過密封條相連,可以實現密封。所述外框上設有拉緊滑塊,用于固定外框不變形。所述上固定窗包括上窗框、上中空玻璃和上橫梁,上中空玻璃固定在上窗框內,上橫梁固定在上窗框的底部,上橫梁上設有管簧平衡機構。所述管簧平衡機構包括導管、發條式彈簧和兩個齒輪,所述導管固定在上橫梁上, 發條式彈簧設置在導管內,兩個齒輪分別與發條式彈簧相連且設置于導管的兩端。所述上窗框通過上卡條固定上中空玻璃。所述下活動窗包括下窗框、下中空玻璃、下橫梁和兩個直邊;下橫梁固定在下窗框的頂部,下中空玻璃固定在下窗框內,兩個直邊分別固定在下窗框的兩端且分別位于下橫梁的端部,兩個直邊上分別設有齒條,所述齒條和齒輪相配合。 所述下橫梁上設有窗鎖機構,所述窗鎖機構包括扳手和鎖芯,鎖芯上設有鎖舌,扳手和鎖舌相連,上橫梁上設有與所述鎖舌相對應的鎖孔。所述下窗框通過下卡條固定下中空玻璃。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車窗上部為固定窗,下部為活動窗,活動窗可以開啟、關閉,乘客可以根據需要開啟、關閉,列車在站臺位置時乘客可以和親友告別、互送物品,非常方便且成本低廉,該窗具有隔音、防氣、不進水,開啟靈活、省力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向剖視圖;[0016]圖3是下活動窗的直邊的剖視圖;圖4是圖I中B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如圖I、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內框I、外框2、上固定窗3和下活動窗4, 外框2和內框I密封相連,上固定窗3固定在外框2的上部,下活動窗4活動設置于外框2 的下部且位于上固定窗3之下。外框2和內框I之間通過密封條5相連,可以實現密封。外框2上設有拉緊滑塊6,用于固定外框2不變形。上固定窗3包括上窗框31、上中空玻璃32和上橫梁33,上中空玻璃32通過上卡條34固定在上窗框31內,上橫梁33固定在上窗框31的底部,上橫梁33上設有管簧平衡機構。管簧平衡機構包括導管35、發條式彈簧和兩個齒輪36,所述導管35固定在上橫梁 33上,發條式彈簧設置在導管35內,兩個齒輪36分別與發條式彈簧相連且設置于導管35 的兩端。下活動窗4包括下窗框41、下中空玻璃42、下橫梁43和兩個直邊44 ;下橫梁43固定在下窗框41的頂部,下中空玻璃42通過下卡條45固定在下窗框41內,兩個直邊44分別固定在下窗框41的兩端且分別位于下橫梁43的端部,兩個直邊44上分別設有齒條46, 所述齒條46和齒輪36相配合。如圖4所示,下橫梁43上設有窗鎖機構47,窗鎖機構47包括扳手48和鎖芯49, 鎖芯49上設有鎖舌,扳手48和鎖舌相連,上橫梁33上設有與所述鎖舌相對應的鎖孔。本實施例工作時,當下活動窗4開啟時,發條式彈簧處于自由狀態,當下活動窗4 關閉時發條式彈簧開始上勁,彈簧的能量從零開始加大,到關上窗戶為最大。這樣在下活動窗4上、下開啟與關閉所用的動力一樣大小。同時,下活動窗4可在任意位置停住,下活動窗4都不會下滑和彈回上去。當窗鎖機構47的扳手48位置豎直時,鎖舌從鎖孔中退出,下活動窗4處于可以上、下開啟狀態,當窗鎖機構47的扳手48位于水平位置時,鎖舌進入鎖孔,下活動窗4可以在上、下關閉狀態此時可用鎖上下活動窗4。
權利要求1.一種下開式活動車窗,包括內框(I)、外框(2)、上固定窗(3)和下活動窗(4),其特征在于,外框(2)和內框(I)密封相連,上固定窗(3)固定在外框(2)的上部,下活動窗(4)活動設置于外框(2)的下部且位于上固定窗(3)之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和內框(I)之間通過密封條(5)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上設有拉緊滑塊(6)。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窗(3)包括上窗框(31)、上中空玻璃(32)和上橫梁(33),上中空玻璃(32)固定在上窗框(31)內,上橫梁(33) 固定在上窗框(31)的底部,上橫梁(33 )上設有管簧平衡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簧平衡機構包括導管(35)、發條式彈簧和兩個齒輪(36),所述導管(35)固定在上橫梁(33)上,發條式彈簧設置在導管(35)內,兩個齒輪(36)分別與發條式彈簧相連且設置于導管(35)的兩端。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框(31)通過上卡條(34)固定上中空玻璃(3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動窗(4)包括下窗框(41)、下中空玻璃(42)、下橫梁(43)和兩個直邊(44);下橫梁(43)固定在下窗框(41)的頂部,下中空玻璃(42)固定在下窗框(41)內,兩個直邊(44)分別固定在下窗框(41)的兩端且分別位于下橫梁(43)的端部,兩個直邊(44)上分別設有齒條(46),所述齒條(46)和齒輪(36)相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橫梁(43)上設有窗鎖機構(47 ),所述窗鎖機構(47 )包括扳手(48 )和鎖芯(49 ),鎖芯(49 )上設有鎖舌,扳手(48 ) 和鎖舌相連,上橫梁(33)上設有與所述鎖舌相對應的鎖孔。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下開式活動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窗框(41)通過下卡條 (45)固定下中空玻璃(4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下開式活動車窗,包括內框、外框、上固定窗和下活動窗,外框和內框密封相連,上固定窗固定在外框的上部,下活動窗活動設置于外框的下部且位于上固定窗之下。本實用新型的車窗上部為固定窗,下部為活動窗,活動窗可以開啟、關閉,乘客可以根據需要開啟、關閉,列車在站臺位置時乘客可以和親友告別、互送物品,非常方便且成本低廉,該窗具有隔音、防氣、不進水,開啟靈活、省力等優點。
文檔編號E05C17/60GK202345691SQ20122010016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6日
發明者劉輝, 彭云 申請人:惟思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