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70975閱讀:3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蓋鎖,尤其涉及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
背景技術
目前行人保護在歐盟國家是強制性法規,行人保護試驗測試對頭部傷害指標(HIC)是做為是否通過行人保護法規最終評價,一般情況下,發動機蓋鎖在試驗區域內易出現傷害值較大的情形,不易通過行人保護試驗,發動機蓋鎖在通過行人保護法規測試中為比較困難的風險點,因此需要對發動機蓋鎖進行弱化處理,減小其剛度,以降低頭部碰撞在發動機蓋鎖處的HIC值。申請號為200820208626. I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發動機蓋安全鎖,包括安裝支架、開啟手柄、鎖鉤、扭簧、保險固定板和拉簧,其特征在于,銷軸穿過開啟手柄、扭簧、保險固定板與鎖鉤鉚接在一起;扭簧一頭卡接在開啟手柄上,另一頭卡接在保險固定板上;所述拉簧下端固定于鎖鉤上,上端固定于安裝支架上;所述手柄垂直于發動機格柵設置,發動機蓋打開時,所述手柄從發動機格柵內伸出,發動機蓋關閉時,手柄縮回到發動機艙內。但是這種發動機蓋鎖因鎖體本身剛度較大,在測試中頭部沖擊力作用下,鎖體不易變形在行人保護測試中通過法規風險較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廉。本實用新型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有效解決了發動機蓋鎖剛度較大、行人保護試驗測試中碰撞后不易變形、HIC值較大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它包括發動機蓋鎖本體,所述發動機蓋鎖本體上設有發蓋鎖安裝支架,所述發蓋鎖安裝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與車身橫梁連接的斜向支架部,所述斜向支架部包括有斜安裝面。現有的發動機蓋鎖體與車身橫梁連接部分由豎直方向,使得發動機蓋鎖體安裝后垂直于車身橫梁,這樣發動機蓋鎖體本體在行人保護試驗中受力沖擊分力較小,僅產生微小變形,傷害值較大;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斜向支架部,將現有的發動機蓋鎖體與車身橫梁連接部分由豎直方向改變為有一定角度,從而使發動機蓋鎖體本體與豎直方向有一定夾角,當發動機蓋鎖體受到沖擊力時,更易產生變形并更多吸收碰撞所產生的能量,達到減小行人保護試驗傷害值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改進了發動機蓋鎖體結構,整體降低鎖體剛度,減少行人保護試驗頭部傷害值,同時也改變了以前發動機蓋鎖體較大,不利于行人保護的缺點。作為優選,所述發動機蓋鎖本體包括鎖殼、解鎖件、鎖扣卡持件、解鎖回彈驅動件和彈起回彈驅動件,所述發蓋鎖安裝支架、解鎖件、鎖扣卡持件、解鎖回彈驅動件和彈起回彈驅動件均設置在所述鎖殼上。解鎖回彈驅動件在常態下是拉緊解鎖件,使得鎖扣卡持件不能轉動,從而保持鎖緊狀態;開鎖時,當解鎖件解鎖對鎖扣卡持件的限位后,解鎖回彈驅動件拉動鎖扣卡持件,使得發動蓋可以彈起。作為優選,所述鎖扣卡持件和解鎖件均活動鉸接在所述鎖殼上。作為優選,所述鎖扣卡持件和解鎖件相嚙合。這樣解鎖件可約束鎖扣卡持件,使得鎖扣卡持件不能轉動,從而保持鎖緊狀態。作為優選,所述彈起回彈驅動件為拉簧,彈起回彈驅動件一端與所述鎖殼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鎖扣卡持件相連。作為優選,所述解鎖回彈驅動件為拉簧,解鎖回彈驅動件一端與所述鎖殼相連,另一端與所述解鎖件相連。為了更穩固地安裝,作為優選,所述發蓋鎖安裝支架包括有三個斜向支架部,所述斜安裝面上設有車身橫梁連接孔。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廉,能有效解決了發動機蓋鎖剛度較大、行人保護試驗測試中碰撞后不易變形、HIC值較大等的技術問題。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2的一種左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與車身橫梁連接的一種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斜向支架部;1_1、斜安裝面;2、鎖殼;3、解鎖件;4、鎖扣卡持件;5、解鎖回彈驅動件;6、彈起回彈驅動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實施例的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如圖1、2、3所示,包括發動機蓋鎖本體,發動機蓋鎖本體上安裝有發蓋鎖安裝支架,發蓋鎖安裝支架包括三個與車身橫梁連接的斜向支架部1,斜向支架部I包括有斜安裝面1-1,斜安裝面1-1上制有車身橫梁連接孔。發動機蓋鎖本體包括鎖殼2、解鎖件3、鎖扣卡持件4、解鎖回彈驅動件5和彈起回彈驅動件6,發蓋鎖安裝支架、解鎖件3、鎖扣卡持件4、解鎖回彈驅動件5和彈起回彈驅動件6均安裝在鎖殼2上,其中鎖扣卡持件4和解鎖件3活動鉸接在鎖殼2上,鎖扣卡持件4和解鎖件3相嚙合,彈起回彈驅動件6和解鎖回彈驅動件5均為拉簧,彈起回彈驅動件6 —端與所述鎖殼2相連,另一端與鎖扣卡持件4相連,解鎖回彈驅動件5 —端與所述鎖殼2相連,另一端與解鎖件3相連。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或形狀允許有變化。總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包括那些對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或者替代以及改型。
權利要求1.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蓋鎖本體,所述發動機蓋鎖本體上設有發蓋鎖安裝支架,所述發蓋鎖安裝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與車身橫梁連接的斜向支架部(I),所述斜向支架部(I)包括有斜安裝面(1-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蓋鎖本體包括鎖殼(2)、解鎖件(3)、鎖扣卡持件(4)、解鎖回彈驅動件(5)和彈起回彈驅動件(6),所述發蓋鎖安裝支架、解鎖件(3)、鎖扣卡持件(4)、解鎖回彈驅動件(5)和彈起回彈驅動件(6 )均設置在所述鎖殼(2 )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卡持件(4 )和解鎖件(3 )均活動鉸接在所述鎖殼(2 )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卡持件(4 )和解鎖件(3 )相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彈起回彈驅動件(6)為拉簧,彈起回彈驅動件(6) —端與所述鎖殼(2)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鎖扣卡持件(4)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鎖回彈驅動件(5)為拉簧,解鎖回彈驅動件(5) —端與所述鎖殼(2)相連,另一端與所述解鎖件(3)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發蓋鎖安裝支架包括有三個斜向支架部(I ),所述斜安裝面(1-1)上設有車身橫梁連接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有利于行人保護的發動機蓋鎖。它包括發動機蓋鎖本體,所述發動機蓋鎖本體上設有發蓋鎖安裝支架,所述發蓋鎖安裝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與車身橫梁連接的斜向支架部,所述斜向支架部包括有斜安裝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廉,能有效解決了發動機蓋鎖剛度較大、行人保護試驗測試中碰撞后不易變形、HIC值較大等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E05B65/19GK202788315SQ20122044002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康瑞, 呂曉江, 龔潔, 孫立志, 周大永, 劉衛國, 趙福全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