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嬰兒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床,特別是涉及一種柵欄可升降的嬰兒床。
背景技術:
現有嬰兒床大都設有一可上升或下降以調整高度的柵欄,當照顧者要對嬰兒床內的嬰兒更換尿布或喂奶、將嬰兒由嬰兒床內抱出,或者是將嬰兒放入嬰兒床內時,可先將柵欄往下移動使其高度下降,以進行前述照顧嬰兒或將嬰兒抱出或放入的動作。由于嬰兒床的柵欄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柵欄向下移動的行程會受到限制,柵欄能下降的幅度較小并且會阻礙到照顧者,導致照顧者在照顧嬰兒或將嬰兒抱出或放入時較為不便。所以,現有嬰兒床的設計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嬰兒床,其上柵欄及下柵欄分別可通過鎖定機構于滑軌內上升或下降來調整高度,使得上柵欄能具有較大的下降幅度而不會阻礙到照顧者。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嬰兒床,具有多種不同的調整方式并能呈現出不同的使用狀態。本實用新型嬰兒床,包含一床架,該床架包括一床板,及兩個呈直立且相間隔的立柱。該嬰兒床還包含一下柵欄及一上柵欄,該下柵欄包括一具有一頂面的下橫桿、多根由該下橫桿的該頂面朝上凸伸且相間隔排列的下管件,及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下橫桿的兩相反端的鎖定機構,該下柵欄的該兩鎖定機構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該兩立柱,該上柵欄包括一具有一底面且間隔位于該下橫桿上方的上橫桿、多根由該上橫桿的該底面朝下凸伸且相間隔排列的上管件,及另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上橫桿的兩相反端的鎖定機構,該上柵欄的該兩鎖定機構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該兩立柱,所述上管件分別可滑動地與所述下管件相互套接在一起,使得該上橫桿能靠近或遠離該下橫桿。各該立柱包含一滑軌,該滑軌形成有沿一上下方向延伸的一長形滑槽,及多個分別與該長形滑槽相連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該上下方向相間隔排列且分別位于不同高度,各該鎖定機構可滑動地連接于該長形滑槽,各該鎖定機構包含一可解除鎖定地鎖扣于對應的該定位孔的鎖銷。該鎖銷可沿一垂直于該上下方向的釋離方向移動,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抵接于該鎖銷的釋鎖鈕,及一第一偏壓彈簧,該釋鎖鈕可頂推該鎖銷沿該釋離方向移動至脫離該定位孔的一第一釋離位置,該第一偏壓彈簧用以對該鎖銷朝該釋離方向的反向偏壓。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套設于該鎖銷并可于該長形滑槽內滑動的滑套,該滑套可阻擋該鎖銷使其定位在該第一釋離位置。該長形滑槽具有一與所述定位孔相連通的滑槽部,及一連通于該滑槽部下端的下開口部,該滑套包括一套設于該鎖銷且穿設于該下開口部的套筒,及一形成于該套筒一端且穿設于該滑槽部的外凸環,該下開口部大于該外凸環的一外徑并且容許該外凸環穿過,該釋鎖鈕可頂推該鎖銷使其帶動該滑套沿該釋離方向移動至一第二釋離位置,使該外凸環移離該滑槽部及該下開口部。該長形滑槽還具有一與該滑槽部相連通的長形開口部,該長形開口部連通于該下開口部上端并可供該套筒穿設,該外凸環的該外徑大于該長形開口部的一寬度。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用以對該滑套朝該釋離方向的反向偏壓的第二偏壓彈簧。該滑軌包括一呈長形且沿該上下方向延伸的基壁,及一形成于該基壁外周圍的圍繞壁,該基壁具有所述定位孔,該基壁與該圍繞壁共同界定該長形滑槽,該圍繞壁包含兩個與該基壁相間隔的擋止壁部,該滑槽部位于該基壁與該兩擋止壁部間,該兩擋止壁部相間隔并界定出該長形開口部,該兩擋止壁部用以阻擋該外凸環。該鎖銷包括一供該套筒套設的銷桿、一形成于該銷桿一端的凸緣,及一凸設于該銷桿外周面的凸部,該凸緣可穿過該定位孔并卡扣于該滑軌,該外凸環具有一用以供該凸緣頂推的環形接觸面,該釋鎖鈕包括一與該凸部抵接并可頂推該凸部的頂推面。該頂推面為一斜面,該釋鎖鈕可沿一垂直于該釋離方向的頂推方向頂推該凸部。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用以對該釋鎖鈕朝該頂推方向的反向偏壓的第三偏壓彈簧。該下橫桿與該上橫桿分別具有兩位于相反端的端面,及兩分別由該兩端面向內凹陷的第一安裝孔,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設置于對應的該第一安裝孔內的外殼,該外殼界定有一容置孔,及一使該容置孔與外部相連通的通口,該鎖銷及該滑套分別可移動地穿設于該容置孔內,該鎖銷的該銷桿與該凸緣以及該滑套的該套筒與該外凸環凸伸出該通口及對應的該端面,該下橫桿的該頂面及該上橫桿的該底面分別凹陷形成有兩個第二安裝孔,各該第二安裝孔與對應的該第一安裝孔相連通,該釋鎖鈕穿設于對應的該第二安裝孔內并包括一凸伸出該頂面或該底面用以供按壓的按壓部。該容置孔具有一導引孔部,及一連通于該導引孔部與該通口間的外孔部,該導引孔部用以供該銷桿穿設并限制該銷桿的移動方向,該外孔部孔徑大于該導引孔部孔徑,該導引孔部與該外孔部間界定有一肩部,該滑套設置于該外孔部內并包括一形成于該套筒另一端的內凸環,該第二偏壓彈簧套設于該銷桿并位于該外孔部內,該第二偏壓彈簧兩端分別抵接于該內凸環與該肩部。該外殼包括一設置于該外孔部內并與該肩部相間隔的擋壁,該擋壁位于該外凸環與該內凸環間用以阻擋該內凸環。該外殼界定一連通于該導引孔部與對應的該第二安裝孔間的長形穿孔,該長形穿孔的長向沿該釋離方向延伸,該凸部穿伸出該長形穿孔。該容置孔還具有一連通于該導引孔部相反于該外孔部一端的內孔部,該第一偏壓彈簧設置于該內孔部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上柵欄及下柵欄分別可通過鎖定機構于滑軌內上升或下降來調整高度的設計方式,使得上柵欄能具有較大的下降幅度而不會阻礙到照顧者,借此,照顧者能省力且方便地照顧嬰兒,或者是將嬰兒抱出或放入嬰兒床。再者,借由上柵欄及下柵欄分別可通過鎖定機構于滑軌內上升或下降并定位在所需的高度位置,以及上柵欄與下柵欄分別可拆離滑軌,使得嬰兒床具有多種不同的調整方式并能呈現出不同的使用狀態。
圖1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說明下柵欄、上柵欄,以及床架間的組裝關系;圖3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放大圖,說明下柵欄與上柵欄分別通過兩個鎖定機構滑接于兩滑軌;圖4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上管件套接于下管件上;圖5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滑軌的立體圖,說明滑軌的細部結構;圖6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分解圖,說明下橫桿與鎖定機構間的組裝關系;圖7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鎖定機構的立體分解圖,說明鎖定機構的細部組件間的組裝關系;圖8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上柵欄的鎖銷位在鎖定位置;圖9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滑套的外凸環的外徑大于長形滑槽的長形開口部的寬度;圖10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鎖銷的凸緣上移并解除與滑軌間的卡扣狀態;圖11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釋鎖鈕頂推鎖銷使其沿釋離方向移動至第一釋離位置;圖12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上柵欄下移到鎖銷與下一個定位孔對齊的位置;圖13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上柵欄的鎖銷鎖扣在下一個定位孔;圖14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上柵欄下移到第一下降位置;圖15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下柵欄下移到下降位置;圖16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上柵欄下移到第二下降位置;圖17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下柵欄的滑套的外凸環與長形滑槽的下開口部位置對齊;圖18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說明釋鎖鈕頂推鎖銷使其沿釋離方向移動至第二釋離位置;[0042]圖19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下柵欄通過上柵欄相對于滑軌旋轉并且移離滑軌;圖20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上柵欄下移到第三下降位置 '及圖21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下柵欄與上柵欄拆離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床的一較佳實施例,該嬰兒床100包含一床架1、一下柵欄2,及一上柵欄3。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床架I包括一用以承載嬰兒的床板11、兩對呈直立且相間隔的立柱120、12、兩個第一固定柵欄13,及一第二固定柵欄14。床板11具有一前端111,及一后端112,兩個立柱120、12設置于床板11的前端111并且分別接合于其中一個第一固定柵欄13的左右側,另外兩個立柱120、12設置于床板11的后端112并且分別接合于另一個第一固定柵欄13的左右側。第二固定柵欄I 4位于床板11左側且前后端分別接合于兩個位于左側的立柱120,下柵欄2與上柵欄3位于床板11右側且前后端分別接合于兩個位于右側的立柱12。下柵欄2包括一具有一頂面211的下橫桿21、多根由下橫桿21的頂面211朝上凸伸且前后相間隔排列的下管件22,及兩個分別設置于下橫桿21的前后兩端的鎖定機構4。下柵欄2的兩鎖定機構4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兩個位于右側的立柱12。上柵欄3包括一具有一底面311且間隔位于下橫桿21上方的上橫桿31、多根由上橫桿31的底面311朝下凸伸且前后相間隔排列的上管件32,及另兩個分別設置于上橫桿31的前后兩端的鎖定機構4。上柵欄3的兩鎖定機構4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兩個位于右側的立柱12,所述上管件32分別可滑動地與所述下管件22相互套接在一起,使得上橫桿31能靠近或遠離下橫桿21。通過下柵欄2及上柵欄3分別可通過鎖定機構4相對于立柱12上升或下降以調整高度的設計,使得上柵欄3能具有較大的下降幅度而不會阻礙到照顧者,借此,照顧者能省力且方便地照顧嬰兒,或者是將嬰兒抱出或放入嬰兒床100。以下將針對嬰兒床100的具體構造以及操作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圖3及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各上管件32及各下管件22分別沿一上下方向I延伸,各上管件32的一內徑大于各下管件22的一外徑,使得各上管件32可沿上下方向I滑動地套接在對應的下管件22上。需說明的是,前述下管件22也可設計成實心柱體,同樣可達到供上管件32套設的功用。再者,也可將各下管件22的一內徑設計成大于各上管件32的一外徑,使得各下管件22可沿上下方向I滑動地套接在對應的上管件32上,并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的設計方式為限。如圖3及圖5所示,各立柱12包含一柱體121,及一設置于柱體121內的滑軌122,滑軌122包括一呈長形且沿上下方向I延伸的基壁123,及一形成于基壁123外周圍的圍繞壁124,滑軌122的基壁123是通過多根螺絲(圖未示)螺鎖于柱體121。基壁123與圍繞壁124共同界定一沿上下方向I延伸的長形滑槽125,基壁123形成有多個分別與長形滑槽125相連通的定位孔126,所述定位孔126沿上下方向I相間隔排列且分別位于不同高度。如圖3、圖6、圖7及圖8所示,下橫桿21與上橫桿31分別具有兩位于前后相反端的端面212、312,及兩分別由該兩端面212、312向內凹陷的第一安裝孔213、313。各鎖定機構4可滑動地連接于對應的長形滑槽125,各鎖定機構4包含一外殼41、一鎖銷42、一第一偏壓彈簧43,及一釋鎖鈕44。各鎖定機構4的外殼41設置于對應的第一安裝孔213、313內,外殼41可通過例如為螺絲鎖固的方式鎖固于下橫桿21或上橫桿31,使得外殼41能穩固地固定在對應的第一安裝孔213、313內。各鎖定機構4的外殼41包括兩個殼體411,兩殼體411是通過例如為凸柱與凹槽相配合的卡接方式相接合在一起,兩殼體411共同界定一容置孔412,及一使容置孔412與外部相連通的通口 413。鎖銷42可解除鎖定地鎖定于對應的定位孔126,使得下柵欄2或上柵欄3能穩固地固定在所需的高度位置。鎖銷42包括一銷桿421、一形成于銷桿421 —端的凸緣422,及一扣環423。鎖銷42可移動地穿設于容置孔412內,鎖銷42的銷桿421及凸緣422凸伸出通口 413及對應的端面212、312。當鎖銷42的凸緣422穿過對應的定位孔126并卡扣于滑軌122的基壁123時,則鎖銷42位在一鎖定位置(如圖8所示)。銷桿421外表面凹陷形成一環槽424,扣環423呈C形狀并且卡接于環槽424內。外殼41的容置孔412具有一導引孔部414,及一連通于導引孔部414 一端的內孔部415,導引孔部414形狀與銷桿421形狀相配合,用以供銷桿421穿設并能限制銷桿421沿一垂直于上下方向I的釋離方向11(如圖11所示)移動,使得鎖銷42的凸緣422能移離定位孔126。內孔部415形狀與導引孔部414形狀相同,且內孔部415孔徑大于導引孔部414孔徑。銷桿421的一部分及扣環423穿設于內孔部415內。鎖銷42還包括一穿設于銷桿421的插接桿425,插接桿425具有兩個分別凸伸出銷桿421外周面左右側的凸部426。兩殼體411共同界定兩個分別連通于導引孔部414左右側的長形穿孔417,插接桿425的兩凸部426分別穿伸出兩長形穿孔417,各長形穿孔417的長向沿釋離方向II延伸,用以限制凸部426的移動方向。第一偏壓彈簧43為一套設于銷桿421且設置于內孔部415內的壓縮彈簧,第一偏壓彈簧43的兩端分別抵接于鎖銷42的扣環423與兩殼體411所共同界定出的一端面416,第一偏壓彈簧43用以對鎖銷42朝釋離方向II的反向偏壓,使得鎖銷42的各凸部426抵接于對應長形穿孔417的外端,借此,除了能防止鎖銷42脫離容置孔412外,還能使鎖銷42保持在銷桿421與凸緣422凸伸出通孔413及對應端面212、312的位置。下橫桿21的頂面211及上橫桿31的底面311分別凹陷形成有兩個第二安裝孔214,314,各第二安裝孔214、314與對應的第一安裝孔213、313以及長形穿孔417相連通。釋鎖鈕44穿設于對應的第二安裝孔214、314內,釋鎖鈕44包括一呈圓筒狀且凸伸出頂面211或底面311的按壓部441,及兩個與按壓部441相連接且左右相間隔的側板442,各側板442具有一用以與對應的凸部426抵接并可頂推凸部426的頂推面443。通過按壓釋鎖鈕44的按壓部441使頂推面443頂推凸部426移動,以帶動鎖銷42的凸緣422沿釋離方向II移動至一第一釋離位置,使得凸緣422能脫離定位孔126而解除鎖銷42與滑軌122間的鎖定。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孔214、314沿上下方向I延伸,釋鎖鈕44的頂推面443為一斜面,釋鎖鈕44可沿一垂直于釋離方向II的頂推方向III (如圖11所示)頂推鎖銷42的凸部426,當釋鎖鈕44沿頂推方向III移動的過程中,頂推面443會施予凸部426 —分力,該分力的方向與釋離方向II同向,以頂推鎖銷42沿釋離方向II移動。需說明的是,在其它的變更設計方式中,釋鎖鈕44的頂推面443數量以及插接桿425的凸部426數量也可分別為一個。再者,也可將第二安裝孔214、314設計成長形狀且其長向沿釋離方向II延伸,釋鎖鈕44可沿第二安裝孔214、314的長向移動以頂推鎖銷42的凸部426,釋鎖鈕44的頂推面443可設計為斜面或直立面。通過前述設計方式,同樣能達到頂推鎖銷42使其沿釋離方向II移動的功效。各鎖定機構4還包含一穿設于對應的第二安裝孔214、314的擋環45,擋環45套設于釋鎖鈕44的按壓部441上用以擋止各側板442的兩凸塊444,以防止釋鎖鈕44脫離第二安裝孔214、314。如圖5、圖7、圖8及圖9所示,各滑軌122的長形滑槽125具有一與所述定位孔126相連通的滑槽部127,及一與滑槽部127相連通的長形開口部128。各鎖定機構4還包含一套設于鎖銷42的銷桿421并可于長形滑槽125內滑動的滑套46。容置孔412還具有一連通于導引孔部414與通口 413間的外孔部418,外孔部418孔徑大于導引孔部414孔徑,導引孔部414與外孔部418間界定有一肩部419。滑套46設置于外孔部418內并可于外孔部418內滑動,滑套46包括一套設于銷桿421的套筒461、一形成于套筒461外端的外凸環462,及一形成于套筒461內端的內凸環463。套筒461與外凸環462凸伸出通413及對應的端面212、312,套筒461穿設于長形滑槽125的長形開口部128,而外凸環462穿設于滑槽部127內。由于外凸環462的一外徑D大于長形開口部128的一寬度W,因此,夕卜凸環462在滑槽部127內滑動的過程中不會經由長形開口部128移離滑槽部127。具體而言,圍繞壁124包含兩個與基壁123相間隔的擋止壁部130,滑槽部127位于基壁123與兩擋止壁部130間,兩擋止壁部130相間隔并界定出長形開口部128,兩擋止壁部130用以阻擋外凸環462,借此,以防止外凸環462經由長形開口部128移離滑槽部127。本實施例的長形滑槽125還具有一下開口部129,下開口部129同時連通于滑槽部127下端以及長形開口部128下端,下開口部129形狀與外凸環462形狀類似,下開口部129大于外凸環462的外徑D并且可容許外凸環462穿過。當滑套46的外凸環462與下開口部129位置對齊時,套筒461穿設于下開口部129,滑套46的外凸環462可穿過下開口部129而移離滑槽部127。如圖6、圖7及圖8所不,兩殼體411還共同界定出一設置于外孔部418內并與肩部419相間隔的擋壁420,擋壁420位于外凸環462與內凸環463間用以阻擋內凸環463,借此,能防止滑套46經由通口 413脫離外孔部418。各鎖定機構4還包含一第二偏壓彈簧47,及一第三偏壓彈簧48。第二偏壓彈簧47為一套設于銷桿421且設置于外孔部418內的壓縮彈簧。第二偏壓彈簧47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滑套46的內凸環463與肩部419,第二偏壓彈簧47用以對滑套46朝釋離方向II (如圖11所示)的反向偏壓,使滑套46的套筒461及外凸環462能保持在凸伸出通413及對應端面212、312的位置。第三偏壓彈簧48為一設置于對應的第二安裝孔214、314內的壓縮彈簧,第三偏壓彈簧48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按壓部441與對應的殼體411,用以對釋鎖鈕44朝頂推方向III (如圖11所示)的反向偏壓,使按壓部441能保持在凸伸出第二安裝孔214、314的位置。[0063]如圖1、圖8及圖10所示,欲調整上柵欄3的高度使其下降時,需先將上橫桿31上抬一小段行程,使上柵欄3的鎖銷42的凸緣422上移而解除與滑軌122的基壁123間的卡扣狀態。接著,如圖7、圖9、圖10及圖11所示,按壓上柵欄3的兩個釋鎖鈕44的按壓部441,使釋鎖鈕44沿頂推方向III向上移動。釋鎖鈕44沿頂推方向III移動的過程中,頂推面443施予凸部426的分力會頂推鎖銷42沿釋離方向II移動,使凸緣422移離定位孔126,同時,按壓部441會壓縮第三偏壓彈簧48。鎖銷42沿釋離方向II移動的過程中,扣環423會壓縮第一偏壓彈簧43,當鎖銷42的凸緣422移動到外凸環462的一凹槽465內并頂推一環形接觸面464時,由于外凸環462的外徑D大于長形開口部128的寬度W,因此,外凸環462會受到圍繞壁124的兩個界定出長形開口部128的擋止壁部130阻擋而無法被凸緣422頂推移動,同時,也限制了凸緣422繼續沿釋離方向II移動,此時,鎖銷42位在凸緣422完全脫離定位孔126的第一釋離位置(如圖11所示)。需說明的是,由于鎖銷42在鎖定位置時,鎖銷42的凸緣422卡扣于滑軌122的基壁123,因此,即使釋鎖鈕44被誤按壓,釋鎖鈕44也無法頂推鎖銷42移動,借此,能防止嬰兒誤按壓釋鎖鈕44而造成鎖銷42脫離定位孔126的情形產生。如圖12、圖13及圖14所示,當鎖銷42位在第一釋離位置時,照顧者可沿上下方向I向下移動上柵欄3的上橫桿31,使兩滑套46分別于兩滑軌122的長形滑槽125內滑動,以及上柵欄3的各上管件32相對于對應套接的下管件22滑動。上橫桿31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由于鎖銷42的凸緣422會受到滑軌122的基壁123阻擋而保持在第一釋離位置,因此,照顧者向下移動上橫桿31時不需同時按壓住釋鎖鈕44的按壓部441,借此,操作上較為方便。當上柵欄3下移到各鎖定機構4的鎖銷42與下一個定位孔126的位置對齊時,借由第一偏壓彈簧43蓄積的復位彈力驅使鎖銷42沿釋離方向II的反向移動,使得鎖銷42的凸緣422能自動地穿過該下一個定位孔126。接著,釋放上橫桿31使其因自重下移,鎖銷42便能回復到如圖13所示凸緣422卡扣于基壁123的鎖定位置。此時,上柵欄3定位在如圖14所示的一第一下降位置,上橫桿31高度略高于床板11高度,照顧者可對床板11上的嬰兒更換尿布或喂奶、或者是將嬰兒抱出或放入床板11。如圖15及圖16所示,若要進一步地向下調整上柵欄3的高度以使上柵欄3完全不會遮擋住床板11時,需先向下調整下柵欄2的高度,使下柵欄2由圖14所示的一初始位置向下移動并定位在圖15所示的一下降位置,下柵欄2的各下管件22相對于對應套接的上管件32向下滑動并凸伸出上管件32底端。接著,向下調整上柵欄3的高度,使上柵欄3由圖15所示的第一下降位置向下移動并定位在圖16所示的一第二下降位置,此時,上橫桿31高度低于床板11高度且上柵欄3完全不會遮擋住床板11。借此,照顧者在照顧嬰兒或將嬰兒抱出或放入的過程中,不會受到上柵欄3的阻礙,使得照顧者能省力且方便地進行前述的動作。需說明的是,由于鎖定機構4的操作過程與前段內容相同,故在此段內容中不再詳細說明。如圖5、圖16、圖17及圖18所示,欲將下柵欄2及上柵欄3拆離兩立柱12的滑軌122時,需先將下柵欄2向下調整至圖16所示的位置,此時,下柵欄2的鎖銷42是鎖扣于最下方的定位孔126。接著,將下橫桿I上抬一小段行程,使下柵欄2的鎖銷42的凸緣422上移而解除與滑軌122的基壁123間的卡扣狀態。隨后按壓下柵欄2的釋鎖鈕44的按壓部441,使釋鎖鈕44沿頂推方向IV向下移動,釋鎖鈕44沿頂推方向IV移動的過程中會通過頂推面443頂推凸部426,使鎖銷42沿釋離方向II移動到第一釋離位置。由于位在最下方的定位孔126位置是與長形滑槽125的下開口部129對齊,且下柵欄2的滑套46的外凸環462位置與下開口部129對齊,套筒461穿設于下開口部129,因此,繼續將釋鎖鈕44沿頂推方向IV往下壓時,鎖銷42的凸緣422會頂推外凸環462的環形接觸面464并帶動滑套46沿釋離方向II移動,使滑套46的外凸環462穿過下開口部129而移離滑槽部127。當鎖銷42移動到圖18所示的一第二釋離位置時,外凸環462完全移離滑槽部127及下開口部129并且收容在容置孔412的外孔部418內。此時,由于上柵欄3的鎖定機構4的鎖銷42仍鎖扣在中間位置的定位孔126內,因此,需如圖19所示地沿箭頭V方向將下柵欄2的下橫桿21往上扳動,使下柵欄2及上柵欄3通過前述鎖扣在中間定位孔126的鎖銷42相對于滑軌122旋轉,借此,下柵欄2的兩個鎖定機構4便能先分別拆離兩立柱12的滑軌122。如圖13、圖20及圖21所示,接下來,將上柵欄3向下移動至圖20所示的一第三下降位置,使上柵欄3的滑套46的外凸環462與下開口部129的位置對齊。隨后按壓釋鎖鈕44的按壓部441,使釋鎖鈕44將鎖銷42頂推至第二釋離位置,便可把上柵欄3的兩個鎖定機構4分別拆離兩立柱12的滑軌122,以完成下柵欄2及上柵欄3的拆離動作。此時,床架I可放置于一大床(圖未示)旁邊,以方便照顧者于晚上時就近照顧嬰兒。歸納上述,本實施例的嬰兒床100,借由上柵欄3及下柵欄2分別可通過鎖定機構4于滑軌122內上升或下降來調整高度的設計方式,使得上柵欄3能具有較大的下降幅度而不會阻礙到照顧者,借此,照顧者能省力且方便地照顧嬰兒,或者是將嬰兒抱出或放入嬰兒床100。再者,借由上柵欄3及下柵欄2分別可通過鎖定機構4于滑軌122內上升或下降并定位在所需的高度位置,以及上柵欄3與下柵欄2分別可拆離滑軌122,使得嬰兒床100具有多種不同的調整方式并能呈現出不同的使用狀態,確實能達到本實用新型所訴求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嬰兒床,包含一床架,該床架包括一床板,及兩個呈直立且相間隔的立柱;其特征在于: 該嬰兒床還包含一下柵欄及一上柵欄,該下柵欄包括一具有一頂面的下橫桿、多根由該下橫桿的該頂面朝上凸伸且相間隔排列的下管件,及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下橫桿的兩相反端的鎖定機構,該下柵欄的該兩鎖定機構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該兩立柱,該上柵欄包括一具有一底面且間隔位于該下橫桿上方的上橫桿、多根由該上橫桿的該底面朝下凸伸且相間隔排列的上管件,及另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上橫桿的兩相反端的鎖定機構,該上柵欄的該兩鎖定機構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該兩立柱,所述上管件分別可滑動地與所述下管件相互套接在一起,使得該上橫桿能靠近或遠離該下橫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各該立柱包含一滑軌,該滑軌形成有沿一上下方向延伸的一長形滑槽,及多個分別與該長形滑槽相連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該上下方向相間隔排列且分別位于不同高度,各該鎖定機構可滑動地連接于該長形滑槽,各該鎖定機構包含一可解除鎖定地鎖扣于對應的該定位孔的鎖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鎖銷可沿一垂直于該上下方向的釋離方向移動,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抵接于該鎖銷的釋鎖鈕,及一第一偏壓彈簧,該釋鎖鈕可頂推該鎖銷沿該釋離方向移動至脫離該定位孔的一第一釋離位置,該第一偏壓彈簧用以對該鎖銷朝該釋離方向的反向偏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套設于該鎖銷并可于該長形滑槽內滑動的滑套,該滑套可阻擋該鎖銷使其定位在該第一釋離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長形滑槽具有一與所述定位孔相連通的滑槽部,及一連通于該滑槽部下端的下開口部,該滑套包括一套設于該鎖銷且穿設于該下開口部的套筒,及一形成于該套筒一端且穿設于該滑槽部的外凸環,該下開口部大于該外凸環的一外徑并且容許該外凸環穿過,該釋鎖鈕可頂推該鎖銷使其帶動該滑套沿該釋離方向移動至一第二釋離位置,使該外凸環移離該滑槽部及該下開口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長形滑槽還具有一與該滑槽部相連通的長形開口部,該長形開口部連通于該下開口部上端并可供該套筒穿設,該外凸環的該外徑大于該長形開口部的一寬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用以對該滑套朝該釋離方向的反向偏壓的第二偏壓彈簧。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滑軌包括一呈長形且沿該上下方向延伸的基壁,及一形成于該基壁外周圍的圍繞壁,該基壁具有所述定位孔,該基壁與該圍繞壁共同界定該長形滑槽,該圍繞壁包含兩個與該基壁相間隔的擋止壁部,該滑槽部位于該基壁與該兩擋止壁部間,該兩擋止壁部相間隔并界定出該長形開口部,該兩擋止壁部用以阻擋該外凸環。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鎖銷包括一供該套筒套設的銷桿、一形成于該銷桿一端的凸緣,及一凸設于該銷桿外周面的凸部,該凸緣可穿過該定位孔并卡扣于該滑軌,該外凸環具有一用以供該凸緣頂推的環形接觸面,該釋鎖鈕包括一與該凸部抵接并可頂推該凸部的頂推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頂推面為一斜面,該釋鎖鈕可沿一垂直于該釋離方向的頂推方向頂推該凸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用以對該釋鎖鈕朝該頂推方向的反向偏壓的第三偏壓彈簧。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下橫桿與該上橫桿分別具有兩位于相反端的端面,及兩分別由該兩端面向內凹陷的第一安裝孔,各該鎖定機構還包含一設置于對應的該第一安裝孔內的外殼,該外殼界定有一容置孔,及一使該容置孔與外部相連通的通口,該鎖銷及該滑套分別可移動地穿設于該容置孔內,該鎖銷的該銷桿與該凸緣以及該滑套的該套筒與該外凸環凸伸出該通口及對應的該端面,該下橫桿的該頂面及該上橫桿的該底面分別凹陷形成有兩個第二安裝孔,各該第二安裝孔與對應的該第一安裝孔相連通,該釋鎖鈕穿設于對應的該第二安裝孔內并包括一凸伸出該頂面或該底面用以供按壓的按壓部。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容置孔具有一導引孔部,及一連通于該導引孔部與該通口間的外孔部,該導引孔部用以供該銷桿穿設并限制該銷桿的移動方向,該外孔部孔徑大于該導引孔部孔徑,該導引孔部與該外孔部間界定有一肩部,該滑套設置于該外孔部內并包括一形成于該套筒另一端的內凸環,該第二偏壓彈簧套設于該銷桿并位于該外孔部內,該第二偏壓彈簧兩端分別抵接于該內凸環與該肩部。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外殼包括一設置于該外孔部內并與該肩部相間隔的擋壁,該擋壁位于該外凸環與該內凸環間用以阻擋該內凸環。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外殼界定一連通于該導引孔部與對應的該第二安裝孔間的長形穿孔,該長形穿孔的長向沿該釋離方向延伸,該凸部穿伸出該長形穿孔。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該容置孔還具有一連通于該導引孔部相反于該外孔部一端的內孔部,該第一偏壓彈簧設置于該內孔部內。
專利摘要一種嬰兒床,包含一床架、一下柵欄,及一上柵欄,床架包括一床板及兩個立柱,下柵欄包括一下橫桿、多根由下橫桿的頂面朝上凸伸且相間隔排列的下管件,及兩個分別設置于下橫桿的兩相反端的鎖定機構,下柵欄的兩鎖定機構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兩立柱,上柵欄包括一上橫桿、多根由上橫桿的底面朝下凸伸且相間隔排列的上管件,及另兩個分別設置于上橫桿的兩相反端的鎖定機構,上柵欄的兩鎖定機構分別可滑動地連接與可解除地鎖定于兩立柱,上管件可滑動地與下管件相互套接在一起,使得上橫桿能靠近或遠離下橫桿。本實用新型的嬰兒床,具有多種不同的調整方式并能呈現出不同的使用狀態。
文檔編號A47D7/02GK202950347SQ20122062179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蕭璧臨 申請人:睿兒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