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坐姿矯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坐姿矯正器。
背景技術:
學生在書桌上看書或寫字時,常常坐姿不對,因而會對身體發育產生不良后果。現有的一些坐姿矯正器,有些設計呆板,學生不易接受,有些設計過于復雜,很難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即輕便有美觀大方的坐姿矯正器。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坐姿矯正器,包括墊子、支桿、活動塊及臺夾,所述墊子安裝在所述支桿的一端面上,所述支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塊活動連接,所述臺夾的一端開口,另一端上設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活動塊的一側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大小及形狀相配適的凸起,所述活動塊通過所述凸起扣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內與所述臺夾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整套是用鋁合金材料制成,即輕便,強度又牢靠,整體經過氧化表面處理,又美觀又大方,設計采用大角度,大圓角的安全宗旨,更適合小學生們的使用。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墊子包括墊套及U型骨架,所述墊套包覆在所述U型骨架上。進一步,所述U型骨架為U型鋁合金骨架。進一步,所述活動塊包括第一活動塊及第二活動塊,所述第一活動塊與第二活動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活動塊上設有一孔,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通過插入所述孔內與所述活動塊活動連接;所述凸起設在第二活動塊的一側面上。進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為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臺夾的一端開口的方向相垂直;所述凸起為梯形凸起。進一步,所述臺夾的另一端的上還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為梯形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與所述第一凹槽相交叉,且交叉處的夾角為45度。進一步,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一鎖緊螺絲,所述支桿通過所述第一鎖緊螺絲與所述活動塊活動連接。進一步,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二鎖緊螺絲,所述活動塊通過所述第二鎖緊螺絲與所述臺夾相連接。進一步,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三鎖緊螺絲,所述第三鎖緊螺絲可穿過所述臺夾的一側壁,進入所述臺夾的開口內。
圖1為本實用新型坐姿矯正器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坐姿矯正器的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坐姿矯正器的不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坐姿矯正器的臺夾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前視圖;圖6為圖4的俯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坐姿矯正器的活動塊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墊子,1-1、墊套,1-2、U型骨架,2、支桿,3、活動塊,3-1、凸起,3-2、第一活動塊,3-3、第二活動塊,4、臺夾,4-1、第一凹槽,4-2、第二凹槽,5、第一鎖緊螺絲,6、第二鎖緊螺絲,7、第三鎖緊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一種坐姿矯正器,如圖1、圖4至圖7所示,包括墊子1、支桿2、活動塊3及臺夾4,所述墊子I安裝在所述支桿2的一端面上,所述支桿2的另一端(不與墊子I連接的一端)與所述活動塊3活動連接,使支桿2可以隨意上下調節,方便各身高段小學生的使用需要。所述臺夾4的一端開口,開口部分是夾住書桌桌沿用的,起到固定整個坐姿矯正器的作用,另一端上設有一第一凹槽4-1,所述活動塊3的一側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4-1大小及形狀相配適的凸起3-1,所述活動塊3通過所述凸起3-1扣合在所述第一凹槽4-1內與所述臺夾4相連接。所述墊子I包括墊套1-1及U型骨架1-2,所述墊套1-1包覆在所述U型骨架1_2上,正好托住小孩子的下頜。所述活動塊3包括第一活動塊3-2及第二活動塊3-3,所述第一活動塊3_2與第二活動塊3-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活動塊3-2上設有一孔,所述支桿2的另一端通過插入所述孔內與所述第一活動塊3-2活動連接;所述凸起3-1設在第二活動塊3-3的一側面上。如圖4、圖5、圖6所示,所述第一凹槽4-1為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臺夾4的一端開口的方向相垂直;所述凸起3-1為梯形凸起。所述臺夾4的另一端的上還設有第二凹槽4-2,所述第二凹槽4-2為梯形凹槽,所述第二凹槽4-2與所述第一凹槽4-2相交叉,且交叉處的夾角為45度。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二鎖緊螺絲6,所述活動塊3通過所述第二鎖緊螺絲6與所述臺夾4相連接。第二鎖緊螺絲6對臺夾4和活動塊3起到鎖緊和松開的作用。梯形凹槽使活動塊3跟臺夾4之間產生了一個合起來能緊密配合,松開能輕松脫開的作用。臺夾4上的第一凹槽4-1為正常使用時,使活動塊3與臺夾4相連接(如圖2所示);第二凹槽4-1起到不使用時放倒坐姿矯正器的作用(如圖3所示),由第二鎖緊螺絲6來鎖緊和松開。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一鎖緊螺絲5,所述支桿2通過所述第一鎖緊螺絲5與所述活動塊3活動連接。使支桿2可以隨意上下調節,方便各身高段小學生的使用需要,支桿2調整到最佳高度時,可用第一鎖緊螺絲5鎖死。[0033]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三鎖緊螺絲7,所述第三鎖緊螺絲7可穿過所述臺夾4的一側壁,進入所述臺夾4的開口內。第三鎖緊螺絲7可根據桌沿厚度不同來固定臺夾4(最大可夾30MM厚桌沿)。先將臺夾4固定到書桌上,正確的位置是使用者坐下后左肩膀對準的桌沿就是裝臺夾4的位置,鎖緊第三鎖緊螺絲7。在使用時,先讓使用者坐到最佳位置,然后松開第二鎖緊螺絲6,使支桿2能上下活動,將墊子I托住人體的下頜,使整個頭部得到支撐為最佳位置,然后鎖緊第一鎖緊螺絲5,保持眼睛與桌面之間的距離,避免影響視力和產生駝背,并且由于墊子I托住人體頭部,減輕了長時間挺直身板而產生的疲勞,保證了學習的狀態。采用左邊單邊支撐設計,是因為小孩子的手臂比較短,做作業時不妨礙書本靠近身體。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墊子、支桿、活動塊及臺夾,所述墊子安裝在所述支桿的一端面上,所述支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塊活動連接,所述臺夾的一端開口,另一端上設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活動塊的一側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大小及形狀相配適的凸起,所述活動塊通過所述凸起扣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內與所述臺夾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子包括墊套及U型骨架,所述墊套包覆在所述U型骨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骨架為U型鋁合金骨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塊包括第一活動塊及第二活動塊,所述第一活動塊與第二活動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活動塊上設有一孔,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通過插入所述孔內與所述活動塊活動連接;所述凸起設在第二活動塊的一側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為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臺夾的一端開口的方向相垂直;所述凸起為梯形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臺夾的另一端的上還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為梯形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與所述第一凹槽相交叉,且交叉處的夾角為45度。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一鎖緊螺絲,所述支桿通過所述第一鎖緊螺絲與所述活動塊活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二鎖緊螺絲,所述活動塊通過所述第二鎖緊螺絲與所述臺夾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坐姿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姿矯正器還包括第三鎖緊螺絲,所述第三鎖緊螺絲可穿過所述臺夾的一側壁,進入所述臺夾的開口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坐姿矯正器,包括墊子、支桿、活動塊及臺夾,所述墊子安裝在所述支桿的一端面上,所述支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塊活動連接,所述臺夾的一端開口,另一端上設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活動塊的一側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大小及形狀相配適的凸起,所述活動塊通過所述凸起扣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內與所述臺夾相連接。本實用新型整套是用鋁合金材料制成,即輕便,強度又牢靠,整體經過氧化表面處理,又美觀又大方,設計采用大角度,大圓角的安全宗旨,更適合小學生們的使用。
文檔編號A47B97/00GK202959539SQ2012207428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張羽明 申請人:張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