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及上述結構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固定建筑物技術領域,涉及ー種門窗防水結構,特別是ー種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本發明還屬于固定建筑物技術領域,涉及ー種施工方法,特別是ー種上述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外墻面磚飾面具有很好裝飾效果和耐久性,深受廣大用戶喜愛。但墻面滲漏問題一直很難解決,其中窗側滲漏占外墻滲漏點一半以上,給用戶帶來很多煩惱,滲漏跡痕破壞室內裝飾效果。飾面磚墻面滲漏原因在干,面磚飾面層施工吋,粘結層砂漿很難做到飽滿,面磚嵌縫后留有部分空腔,并沿灰縫呈貫通狀態。當墻面受雨水侵襲時,雨水通過面磚的縫隙滲透至空腔,造成雨水滯積在墻面,并沿面磚砂漿粘結層縫隙和墻面裂縫滲流,造成飾面磚墻面滲漏和門窗邊節點漏水。目前,為了解決窗側不滲漏,部分工程將窗側面磚飾面改為水泥砂漿抹灰涂料飾面,這樣造成窗角兩側質感不一,影響房屋整體觀感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飾面磚墻面滲漏的問題,而提出了 ー種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本發明還提出了上述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門窗框固定在砌體上,其特征在于,本防滲漏結構包括設置在門窗框與砌體之間接縫處呈帶狀的防水層,所述的防水層的ー緣部與門窗框外側面相粘結,另ー緣部與外窗臺面相粘結,防水層沿門窗框與砌體之間接縫縱向延伸;所述的外窗臺上還粘貼有面磚,所述的面磚和門窗框外側面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的間隙采用填料填滿。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中,所述的防水層采用防水涂料涂刷而成或采用防水卷材。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中,所述的防水層與門窗框外側面粘結的寬度為2mm 5mm。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中,所述的外窗臺面相粘結的寬度至少延伸至面磚正下方處。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中,所述的外窗臺面相粘結的寬度至少延伸超過面磚寬度的30%。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中,所述的間隙的寬度為15mm 20mmo
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中,所述的填料為水泥砂漿或密封膠。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中,所述的水泥砂漿和門窗框外側面搭接處打有密封膠。本上述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前處理,依次進行門窗框安裝、填嵌門窗框與砌體之間安裝縫和窗側抹灰;B、防水處理,在門窗框與砌體之間接縫處設置防水層,使防水層的ー緣部與門窗框外側面相粘結,另ー緣部與外窗臺面相粘結;C、粘貼面磚,在外窗臺上粘貼面磚,使面磚和門窗框外側面之間留有間隙;D、面磚嵌縫,采用填料填滿上述的間隙。 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中,所述的填料為水泥砂漿或密封膠。作為優選,在上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中,所述的填料為水泥砂漿時,再在水泥砂漿和門窗框外側面搭接處打上密封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具有對面磚飾面墻外觀無影響,防水層既能達到防水,又能作為面磚粘結基層,取得裝飾和防水統一。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施工成本低,防滲漏效果好,經濟效益明顯。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具有エ序布置合理,施工簡單,施工成本低的優點。采用本施工方法制得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基本杜絕由于滲漏產生霉變。門窗安裝完畢后,窗外側人工淋水試驗,檢驗墻面滲漏情況。淋水寬度為洞ロ及兩側各500毫米范圍,墻面淋水要求形成連續水幕2小吋,以不滲為合格,其合格率在99%以上。
圖1是本面磚飾面門窗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在圖1處A-A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圓圈處的局部結構放大圖。圖4是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在圖1處B-B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圓圈處的局部結構放大圖。圖6是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在圖1處C-C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中圓圈處的局部結構放大圖。圖8是本施工方法エ序流程圖。圖9是本施工方法的另ーエ序流程圖。圖中,1、防水層;2、填料;3、門窗框;4、砌體;5、面磚;6、密封膠;7、抹灰層;8、粘
結砂漿;9、填料ニ。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ー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1至圖7所示,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包括防水層I和填料2。具體來說,防水層I呈帶狀,設置在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接縫處,即用于防止水從上述接縫處向門窗內側滲透。防水層I的一緣部與門窗框3外側面相粘結,另ー緣部與外窗臺面相粘結。為了保證防滲漏的有效性,必須使防水層I沿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接縫縱向延伸,即防水層I沿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接縫均被防水層I覆蓋。面磚5粘貼外窗臺上,在施工時,面磚5和門窗框3外側面之間留有間隙,間隙采用填料2填滿;即面磚5和/或填料2將防水層I的另ー緣部覆蓋。本防滲漏結構中填入間隙的填料2形成擋水圈,阻斷面磚5粘結層貫通縫隙;即阻止墻面滯水滲至窗框填嵌材料。為了使防水層I與門窗框3即能保證防滲漏有效性即連接牢固性,又不影響面磚5飾面外觀美觀性,在實際施工中防水層I與門窗框3外側面粘結的寬度為2mm 5mm。其優先為2.8mm 3.5mm。為了保證防水層I防滲漏有效性,外窗臺面相粘結的寬度至少延伸至面磚5正下方處。其優先為外窗臺面相粘結的寬度至少延伸超過面磚5寬度的30%。本說明書附圖給出的是面磚51/2面積粘結在水泥砂漿基層上,1/2面磚5粘結在防水層I上。為了方便及靈活地施工,防水層I采用防水涂料涂刷而成或采用防水卷材。根據目前市場上防水材料,在實際施工中優選JS防水涂料。該防水層I既要達到防水又要滿足面磚5粘結強度要求,JS防水涂料確保窗側面磚5粘結質量,防止面磚5全部粘結在JS防水涂料上粘結強度偏低。為了保證填入間隙的填料2能夠高效發揮防滲漏作用,間隙的寬度優選為15mm 20_。若間隙太小則會影響防滲漏效果,若間隙太大,則即浪費填料2,又影響面磚5飾面外觀美觀性。填料2為水泥砂漿或密封膠。上述材料的價格較低,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時又完全能滿足防滲漏結構要求。若填料2為水泥砂漿,為了進ー步確保防滲漏結構的有效性及穩定性,還可在水泥砂漿和門窗框3外側面搭接處打有密封膠6。如圖8和圖9所示,本上述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依次由前處理、防水處理、粘貼面磚5和面磚5嵌縫步驟組成。前處理是依次進行門窗框3安裝、填嵌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安裝縫和窗側抹灰。具體來說,門窗框3安裝可采用預留洞ロ鐵件固定法。為了更好地保護門窗框3,在門窗框3上粘貼防護膜。在粘貼防護膜時,在門窗框3外周留出與防水層I與門窗框3外側面粘結寬度相適應的寬,便于防水層I與門窗框3搭拉。根據建筑物所處的環境,可靈活地向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安裝縫內填嵌填料ニ9 ;填嵌要求密實、飽滿、面層平整。第一種,受臺風影響地區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填嵌,防止風壓作用下出現變形產生縫隙和臺風雨水滯積造成滲漏。第二種,有節能要求地區采用保溫材料填嵌,避免出現冷熱橋。窗側抹灰是采用水泥砂漿分層抹壓,要求抹灰層7無空鼓、裂縫、表面平整。防水處理是封閉窗側填嵌材料面層和窗側不同材料的縫隙。即在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接縫處設置防水層1,使防水層I的一緣部與門窗框3外側面相粘結,另ー緣部與外窗臺面相粘結。具體來說,采用與防水層I材料相適應的施工方法,防水層I為防水卷材吋,將防水卷材通過粘結劑粘結在對應地區域內。防水層I為防水涂料涂刷而成時,采用刷子蘸取防水涂料在對應地區域內涂刷。為了節約防水涂料及保證所需區域內均涂覆有防水涂料,可在門窗框3外側窗臺面上根據上述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要求劃出標線,如在外窗臺面寬度1/2處劃出標線。同時,為了保證涂刷制成的防水層I符合防滲漏需要,防水層I的厚度大于1.2mm,即一般需涂刷2 3遍。為了確保面磚5粘結強度,在最后一遍需涂刷的防水涂料中摻適量細砂增加防水層I的粗糙度。粘貼面磚5是在外窗臺上粘貼面磚5,使面磚5和門窗框3外側面之間留有間隙。具體來說,采用粘結砂漿8鋪貼面磚5,在施工時面磚5與門窗框3外側面之間留出15mm 20mm寬間隙。為了保證面磚5粘貼的牢固性,及為了保證在前面エ序符合要求的前提之下進行面磚5嵌縫,則應在面磚5鋪貼后噴水養護一周,檢查面磚5粘結質量合格后進行面磚5嵌縫。面磚5嵌縫是采用填料2填滿上述的間隙。上述留出的間隙寬度確保在該處填嵌填料2形成擋水圈,減少窗側積水。具體來說,采用與填料2材料相適應的施工方法,如圖9所示,填料2為密封膠時,采用膠槍直接將密封膠擠入間隙內并填滿間隙。如圖8所示,填料2為水泥砂漿時,可采用披刮嵌縫,為了保證外觀的美觀性,要求磚縫深淺一致、順直、表面光滑,面磚5清潔干凈。為了進一歩保證防滲漏的效果,當填料2為水泥砂漿時,再在水泥砂漿和門窗框3外側面搭接處打上密封膠6。打密封膠6吋,嚴格控制水泥砂漿基層含水量,清理窗框防護膜,確定密封膠6范圍,粘貼紙膠帯,然后進行密封。密封膠6總寬度為10 15毫米,與搭接窗型材為3 6毫米,其余打在水泥砂漿擋水圈上。要求密封條表面光滑、順直、美觀。窗框外側四周密封。打密封膠6時同時將裸露在外的防水層I覆蓋。根據不同區域,還可適應性地調整,如圖2和圖3所示,窗頂做出大于10毫米滴水。如圖4和圖5所示,外窗臺做10 15%坡度坡向外側,坡頂與窗底框下側高差15 20毫米,內窗臺高于外窗臺等構造措施。
權利要求
1.一種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門窗框(3)固定在砌體(4)上,其特征在于,本防滲漏結構包括設置在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接縫處呈帶狀的防水層(I),所述的防水層(I)的一緣部與門窗框(3)外側面相粘結,另ー緣部與外窗臺面相粘結,防水層(I)沿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接縫縱向延伸;所述的外窗臺上還粘貼有面磚(5),所述的面磚(5)和門窗框⑶外側面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的間隙采用填料⑵填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層(I)采用防水涂料涂刷而成或采用防水卷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層(I)與門窗框⑶外側面粘結的寬度為2mm 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窗臺面相粘結的寬度至少延伸至面磚(5)正下方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窗臺面相粘結的寬度至少延伸超過面磚(5)寬度的30%。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干,所述的間隙的寬度為15mm 20mm。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填料(2)為水泥砂漿或密封膠。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砂漿和門窗框(3)外側面搭接處打有密封膠(6)。
9.一種上述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前處理,依次進行門窗框(3)安裝、填嵌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安裝縫和窗側抹灰; B、防水處理,在門窗框(3)與砌體(4)之間接縫處設置防水層(I),使防水層(I)的一緣部與門窗框(3)外側面相粘結,另ー緣部與外窗臺面相粘結; C、粘貼面磚(5),在外窗臺上粘貼面磚(5),使面磚(5)和門窗框(3)外側面之間留有間隙; D、面磚(5)嵌縫,采用填料(2)填滿上述的間隙。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2)為水泥砂漿時,再在水泥砂漿和門窗框(3)外側面搭接處打上密封膠(6)。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及上述結構的施工方法,屬于固定建筑物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面磚飾面門窗側存在滲漏的問題。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包括設置在門窗框與砌體之間接縫處呈帶狀的防水層,防水層的一緣部與門窗框外側面相粘結,另一緣部與外窗臺面相粘結,防水層沿門窗框與砌體之間接縫縱向延伸;外窗臺上還粘貼有面磚,面磚和門窗框外側面之間留有間隙,間隙采用填料填滿。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具有對面磚飾面墻外觀無影響,防水層既能達到防水,又能作為面磚粘結基層,取得裝飾和防水統一。本面磚飾面門窗側防滲漏結構的施工方法具有工序布置合理,施工簡單,施工成本低的優點。
文檔編號E06B1/70GK103089112SQ20131002286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朱希冬, 陳霞, 謝劍鋒, 楊文貞, 陳宇新 申請人:臺州建筑安裝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