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椅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折椅包,其特征在于:折椅包由一軟質包體及一折疊架所構成;軟質包體具有一開口,在一側面設有長帶,另一側面設有扣件,長帶上具有扣部,扣部與扣件可相對扣合而封閉開口;折疊架設置于軟質包體內,具有一方形的底面,底面上方連續排列多數的梯形架體,每一梯形架體由兩對稱的第一斜T型架及第二斜T型架構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背包和椅子可隨時皆可轉換利用,靈活自如,方便折疊打開,經濟實用。
【專利說明】折椅包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性質的背包,特別是一種折椅包。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的背包具有一個軟質包體,用以收納物品于其內,并方便使用者背負攜帶。然而,這樣的包包僅具有單一功能,其實用性較低。使用者背負背包常為行走或排隊使用,在此情況,由于有重物的壓力,對雙腳是十分容易產生疲勞的。例如,逛街、圖書舘內找資料、或參觀展覽等,常會發生找不到座椅休息。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折椅包,用以解決上述的現有問題。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折椅包,其特征在于:折椅包由一軟質包體及一折疊架所構成;軟質包體具有一開口,在一側面設有長帶,另一側面設有扣件,長帶上具有扣部,扣部與扣件可相對扣合而封閉開口 ;折疊架設置于軟質包體內,具有一方形的底面,底面上方連續排列多數的梯形架體,每一梯形架體由兩對稱的第一斜T型架及第二斜T型架構成。
[0005]長帶上還具有一調整器,使長帶的長度可調整。
[0006]第一斜T型架及第二斜T型架上方分別具有一水平桿及水平桿二,下方分別為一自上向下向外傾斜的斜桿及斜桿二,斜桿及斜桿二底端樞接于底面上。
[0007]水平桿內側面與水平桿二內側面其間分別設置一相吸的強力磁鐵及強力磁鐵二。
[0008]水平桿及水平桿二外側面與斜桿及斜桿二之間連接一折疊連桿機構,該折疊連桿機構在收折狀態時是平行于斜桿及斜桿二而收折于水平桿及水平桿二下方;展開狀態時在水平桿及水平桿二外側面形成向外延伸部。
[0009]折疊連桿機構具有長桿、長桿二以及第一短桿、第一短桿二及第二短桿、第二短桿
--O
[0010]長桿、長桿二一末端樞接于水平桿、水平桿二的外側端,另一末端樞接于第一短桿、第一短桿二的一端,第一短桿、第一短桿二的另一端樞接第二短桿、第二短桿二的末端,第二短桿、第二短桿二的另一末端則樞接于斜桿、斜桿二上。
[0011]斜桿上連接至少一根第一連結桿及一根第二連結桿,斜桿上至少連接一根第一連結桿二及一根第二連結桿二,長桿、長桿二外側端連接第三連結桿、第三連結桿二。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背包和椅子可隨時皆可轉換利用,靈活自如,方便折疊打開,經濟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分解圖;
圖2為本發明折疊架展開的狀態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組合圖;
圖4為本發明的剖面視圖;
圖5為本發明將強力磁鐵分離;
圖6為本發明展開的主體外觀圖;
圖7為圖6的剖面圖;
圖8為本發明當作背包使用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展開能成為一坐椅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折疊架展開的動作示意圖。
[0014]圖中標示:1、軟質包體,11、開口,12、長帶,13、扣件,14、扣部,15、調整器,2、折疊架,20、底面,21、第一斜T型架,211、水平桿,212、斜桿,213、強力磁鐵,2141、長桿,2142、第一短桿,2143、第二短桿,215、第一連結桿,216、、第二連結桿,217、第三連結桿,22、第二斜T型架,221、水平桿二,222、斜桿二,223、強力磁鐵二,2241、長桿二,2242、第一短桿二,2243、第二短桿二,225、第一連結桿二,226、第二連結桿二,227、第三連結桿二,其中數字3為圖中所示的物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如圖所示,本發明折椅包,其特征在于:折椅包由一軟質包體I及一折疊架2所構成;軟質包體I具有一開口 11,在一側面設有長帶12,另一側面設有扣件13,長帶12上具有扣部14,扣部14與扣件13可相對扣合而封閉開口 11 ;折疊架2設置于軟質包體I內,具有一方形的底面20,底面20上方連續排列多數的梯形架體,每一梯形架體由兩對稱的第一斜T型架21及第二斜T型架22構成。長帶12上還具有一調整器15,使長帶12的長度可調整。第一斜T型架21及第二斜T型架22上方分別具有一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 221,下方分別為一自上向下向外傾斜的斜桿212及斜桿二 222,斜桿212及斜桿二 222底端樞接于底面20上。水平桿211內側面與水平桿二 221內側面其間分別設置一相吸的強力磁鐵213及強力磁鐵二 223。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 221外側面與斜桿212及斜桿二 222之間連接一折疊連桿機構,該折疊連桿機構在收折狀態時是平行于斜桿212及斜桿二 222而收折于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 221下方;展開狀態時在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 221外側面形成向外延伸部。折疊連桿機構具有長桿2141、長桿二 2241以及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 2242及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 2243。長桿2141、長桿二 2241 —末端樞接于水平桿211、水平桿二 221的外側端,另一末端樞接于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 2242的一端,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 2242的另一端樞接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 2243的末端,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 2243的另一末端則樞接于斜桿212、斜桿二 222上。斜桿212上連接至少一根第一連結桿215及一根第二連結桿216,斜桿222上至少連接一根第一連結桿二225及一根第二連結桿二 226,長桿2142、長桿二 2242外側端連接第三連結桿217、第三連結桿二 227。
[0017]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如上文所述。其中折疊架2被設置于軟質包體I內,至少具有一收折狀態(如圖1所示),以及一展開狀態(如圖2所示)。折疊架2收容于軟質包體I內,在收折狀態時,軟質包體I外形構成一可裝物品的背包,可供人背負,如圖3或圖8所示。折疊架2在展開狀態時,軟質包體I外形構成一可供人坐下的椅子,如圖6、圖7或圖8所示。
[0018]參見圖1,當折疊架2在收折狀態時,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 2242及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 2243對折,而長桿2141、長桿二 2241垂于水平桿211、水平桿二 221下方。
[0019]參見圖2,當折疊架2在展開狀態時,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 2242及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 2243連成一直線,使長桿2141、長桿二 2241自水平桿211、水平桿二 221外側末端向外延伸,以增加上表面的面積。
[0020]在軟質包體I要收存物品3時,可參見圖5,可將強力磁鐵213及強力磁鐵二 223相對打開,則物品3可收容至軟質包體I內的底面20上。之后,如圖4所示,將強力磁鐵213及223扣接,同時長帶12的扣部14與扣件13扣合,調整長帶12的長度,以適合使用者背負,如圖9所示。
[0021]參照圖10所示動作,將收折狀態的折疊架2兩側的折疊連桿機構向外側拉開,至展開狀態,使第一短桿及第二短桿將長桿撐起,自水平桿外側端延長,以增加表面積,使得軟質包體I形成一椅子,供使用者坐下,如圖9所示。
[0022]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折椅包至少具有以下的優點:1.本發明可被選擇成收容物品的背包,或者當作椅子來坐,以方使用者隨時皆可轉換利用。2.由于有強力磁鐵213及強力磁鐵二 223的設計,方便用者打開軟質包體I裝入物品。3.本發明的折疊架2十分方便使用者開啟置物。
【權利要求】
1.一種折椅包,其特征在于: 折椅包由一軟質包體(I)及一折疊架(2)所構成; 軟質包體(I)具有一開口( 11 ),在一側面設有長帶(12),另一側面設有扣件(13),長帶(12)上具有扣部(14),扣部(14)與扣件(13)可相對扣合而封閉開口( 11); 折疊架(2)設置于軟質包體(I)內,具有一方形的底面(20),底面(20)上方連續排列多數的梯形架體,每一梯形架體由兩對稱的第一斜T型架(21)及第二斜T型架(22)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椅包,其特征在于:長帶(12)上還具有一調整器(15),使長帶(12)的長度可調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椅包,其特征在于:第一斜T型架(21)及第二斜T型架(22)上方分別具有一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221),下方分別為一自上向下向外傾斜的斜桿(212 )及斜桿二( 222 ),斜桿(212 )及斜桿二( 222 )底端樞接于底面(20 )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椅包,其特征在于:水平桿(211)內側面與水平桿二(221)內側面其間分別設置一相吸的強力磁鐵(213)及強力磁鐵二(223)。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椅包,其特征在于: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221)外側面與斜桿(212)及斜桿二(222)之間連接一折疊連桿機構,該折疊連桿機構在收折狀態時是平行于斜桿(212)及斜桿二(222)而收折于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221)下方;展開狀態時在水平桿(211)及水平桿二(221)外側面形成向外延伸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椅包,其特征在于:折疊連桿機構具有長桿(2141)、長桿二(2241)以及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2242)及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224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折椅包,其特征在于:長桿(2141)、長桿二(2241)—末端樞接于水平桿(211)、水平桿二(221)的外側端,另一末端樞接于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2242)的一端,第一短桿(2142)、第一短桿二(2242)的另一端樞接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2243)的末端,第二短桿(2143)、第二短桿二(2243)的另一末端則樞接于斜桿(212)、斜桿二(222)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折椅包,其特征在于:斜桿(212)上連接至少一根第一連結桿(215)及一根第二連結桿(216 ),斜桿(222 )上至少連接一根第一連結桿二( 225 )及一根第二連結桿二(226),長桿(2142)、長桿二(2242)外側端連接第三連結桿(217)、第三連結桿二(227)。
【文檔編號】A47C4/28GK103689938SQ201310739088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0日
【發明者】朱科奇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科啟動漫工業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