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幕墻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建筑門窗幕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眷墻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門窗幕墻玻璃外側密封所面臨的問題是:在風壓較大的情況下,玻璃會發生撓度變形,膠條與玻璃之間會出現一定的縫隙,如遇雨水、風壓較大天氣則會有水從縫隙深入到排水通道甚至室內側,故不能很好的密封。膠條本身是彈性材料,如果采用不帶本專利要求的彎鉤結構,在風壓較大的情況下,膠條與型材 之間的密封也會出現縫隙,導致漏氣漏水。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安裝方便、密封效果好的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幕墻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幕墻結構,它包括型材、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玻璃及扣條;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與型材的槽口固定相接;所述玻璃置于型材的槽口處,且與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相接;所述扣條與型材固定,且與玻璃相接;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尾部呈彎鉤型結構。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扣條與玻璃之間固定設有玻內密封膠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以在玻璃處形成兩道密封環,更好的與玻璃進行細部配合,實現膠條在雨水、風壓較大的情況下也能很好的實現雙層密封,最終提高整窗的密封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下列內容的表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與型材配合節點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與型材配合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與型材整體裝配圖。圖中:1、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2、玻外密封膠條尾部;3、型材;4、玻璃;5、扣條;
6、玻內密封膠條。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及圖3所示,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幕墻結構,它包括型材3、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1、玻璃4及扣條5 ;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與型材3的槽口固定相接;所述玻璃4置于型材3的槽口處,且與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相接;所述扣條5與型材3固定,且與玻璃4相接;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尾部呈彎鉤型結構。參見
圖1,2為玻外密封膠條尾部。本實用新型所述扣條5與玻璃4之間可固定設有玻內密封膠條6。本實用新型所述門窗幕墻用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可采用EPDM材質。本實用新型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的彎鉤型結構在玻璃壓緊時產生較大彈性變形,緊貼玻璃形成第二道密封環,增加了氣密性及水密性。本實用新型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在風壓較大的時候,正風壓會迫使密封膠條的彎鉤型結構的頭部更加緊密的貼在玻璃上,增加了氣密性能及水密性能。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門窗幕墻用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先安裝到型材3上,再依次裝上玻璃4、扣條5、玻內密封膠條6。可以理解地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幕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3)、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玻璃(4)及扣條(5);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與型材(3)的槽口固定相接;所述玻璃(4)置于型材(3)的槽口處,且與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相接;所述扣條(5)與型材(3)固定,且與玻璃(4)相接;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I)尾部呈彎鉤型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幕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條 (5)與玻璃(4)之間固定設有玻內密封膠條(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建筑門窗幕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的門窗幕墻結構,它包括型材(3)、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1)、玻璃(4)及扣條(5);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1)與型材(3)的槽口固定相接;所述玻璃(4)置于型材(3)的槽口處,且與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1)相接;所述扣條(5)與型材(3)固定,且與玻璃(4)相接;所述風壓助力玻外密封膠條(1)尾部呈彎鉤型結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以在玻璃處形成兩道密封環,更好的與玻璃進行細部配合,實現膠條在雨水、風壓較大的情況下也能很好的實現雙層密封,最終提高整窗的密封效果。
文檔編號E06B7/22GK203145781SQ20132015523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日
發明者高彥紅, 冉光華, 李舢利 申請人:遼寧正典鋁建筑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