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安裝在大床或嬰兒床或童床上的半包圍嬰幼兒護欄,其主要功能是安裝在床上,防止嬰幼兒掉下床,也可以與床頭或者墻角一起構成一個全包圍的空間。包括床上固定桿、床尾立面和最少一個床側立面,所述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相連,床上固定桿與床尾立面或床側立面相連,所述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構成的整體框架擱置在床面上;所述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中最少有一個立面設有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
【專利說明】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在大床或嬰兒床或童床上的半包圍嬰幼兒護欄,其主要功能是安裝在床上,防止嬰幼兒掉下床,也可以與床頭或者墻角一起構成一個全包圍的空間,寶寶在里面可以安全地玩耍,所以也同時具備游戲床的功能。床圍欄從床上取下之后,可以與墻或者其他物體共同構成一個全包圍的空間,所以也可以放在地板上做游戲圍欄。
【背景技術】
[0002]專利20062009334.8中的安裝在大床上的嬰兒護欄,結構較為復雜,特別是成本較高,過高的價格使得多數消費者無法接受;它共有4個立面,床頭的立面妨礙床頭的使用,妨礙床頭靠背的正常使用;對于靠墻角擺放的床來說,4個面太浪費,實際只需要兩個面就可以;對于床頭靠墻的床來說,3個面就足夠了 ;由于床側的兩條下橫桿都低于床面,所以它對于床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厚床墊才可以安裝。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半包圍的嬰幼兒床圍,簡化現有技術中床圍護欄的結構,省掉床頭的一個面或者省掉床頭和床側靠墻的兩個立面,具有相同功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夠安裝在絕大部分的非特殊規格的床上。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床尾立面和最少一個床側立面,所述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相連,所述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中最少有一個立面設有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所述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床上。
[0005]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床上固定桿。床上固定桿包括床頭固定桿或者是包括床頭固定桿和床側固定桿。如果是床是靠墻角的,那么只需要一個床側立面和一個床尾立面就可以與墻角形成一個全包圍的空間,這種情況下床上固定桿由床頭固定桿和床側固定桿組成,床頭固定桿和床側固定桿與床側立面和床尾立面分別相連;如果只有床頭靠墻,那么需要兩個床側立面和一個床尾立面與床頭共同形成一個全包圍空間,這種情況下,床上固定桿由床頭固定桿構成,床頭固定桿與兩個床側立面相連。作為優選,上述兩種情況中,床頭固定桿都是擱置在床面上。并且床頭固定桿處于床面和床頭形成的夾角之間,不用擔心床頭固定桿在床上磕到寶寶,也不會妨礙床頭靠背的使用。
[0006]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構成的整體框架擱置在床面上,整體框架被繩索綁住與床架或床墊或床腳或帶孔鐵片相連,所述帶孔鐵片壓在床底下。上述整體框架擱置在床面上,并不是整個框架全都擱置床面上,可以是床頭固定桿和床尾立面的下橫桿擱置在床面上,也可以是床頭固定桿和床尾立面的下面的兩個點擱置在床面上,也可以是床頭固定桿、床側固定桿和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相連的拐角處擱置在床面上,床側立面或床側固定桿不一定是擱置在床面上的。
[0007]作為優選,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包括左右立柱、下橫桿、上橫桿和圍擋,所述圍擋與下橫桿和上橫桿相連,當上橫桿升起,上橫桿帶動圍擋升起構成一個立面,然后上橫桿通過鎖定裝置與立柱相連(上橫桿或立柱上設有鎖定裝置),從而實現護欄的關門功能;解開鎖定裝置,上橫桿帶動圍擋一起降下,從而實現護欄的開門功能。
[0008]作為優選,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之間通過管夾連接件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的彎曲延長段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的立柱的彎曲延長段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通過L形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之間通過斜拉加固桿相連;或者設有兩條或多條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采用上述方法,才能使得床上固定桿與立面之間的連接足夠牢固。
[0009]作為優選,有一個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的下橫桿或立柱下端所處水平高度低于床上固定桿和床尾立面的下橫桿所處水平高度,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個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的下橫桿或立柱下端低于床面。
[0010]作為優選,床側立面靠近床頭的立柱上端向床頭方向傾斜或彎曲(本文中將床側立面靠近床頭的立柱簡稱為床頭立柱),這樣設計床側立面與床頭更吻合,可以減小床側立面與床頭之間的間隙,因為多數床頭都是下面突出多一些,上面突出少一些。另外,床頭立柱上端可能磕碰到孩子,所以向床頭方向傾斜或彎曲之后,可以有效降低磕碰到孩子的幾率。作為優選,床頭立柱上端設有防撞裝置,例如橡膠球、木球、布套等等。
[0011]在另一方案中,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水平部分和豎立部分,底座的水平部分被壓在床墊下,底座豎立部分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的立柱相連。
[0012]作為優選,底座豎立部分上有多個孔位,根據床墊厚度不同,選擇不同高度的孔位來連接立面與底座,使得立面處于合適的高度。
[0013]作為優選,底座水平部分上有孔,當床墊不夠厚重時,用螺釘將底座固定在床板上。
[0014]作為優選,底座水平部分被綁在床墊下面的排骨架或床架上。
[0015]作為優選,有且只有兩個底座(當然,也可以有三個或者更多個底座,但是兩個底座更省成本,更簡單,而牢固程度絲毫不減),兩個底座分別與立面所形成的半包圍圍欄兩頭的立柱相連,并且半包圍圍欄的拐角處或者至少一個立面的下橫桿擱置在床面上。作為優選,下拉繩將半包圍圍欄與床墊或床體或床腳或帶孔鐵片綁在一起,防止圍欄沒有底座的部位向上挪動或者左右擺動。
[0016]作為優選,繩子一端綁住一個底座,繞著床墊側面(例如床墊厚度20cm,那么就是繞著20cm高的這個面)一圈,然后綁住另外一個底座。這樣,對于平板式的床來說(床沿高于床板的是嵌入式床,床沿與床板一樣高的是平板式),就可以固定好底座,防止底座向外跑。
[0017]作為優選,底座的左側或右側有輔助底座與之并排相連。
[0018]作為優選,底座靠近床墊拐角處,并有加固桿與底座水平部分和豎立部分相連。
[0019]本實用新型中,采用床上固定桿或者底座作為固定裝置,不僅有效降低成本,而且不會再有床頭的立面妨礙床頭靠背的使用,床頭固定桿位于床頭和床墊所形成的夾角里,所以雖然擱置在床上也不會礙事,不用擔心磕碰到小孩;對于靠墻擺放的床來說,由4面變成2面更加經濟實惠;使得兩面可開門護欄或者三面可開門護欄成為可能。另外,不管床墊厚度是多少都可以安裝,沒有床墊的床也能安裝。【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5]圖中1.床頭固定桿,2.立柱,3.上橫桿,4.下橫桿,5.立柱,6.立面,7.上橫桿,8.立面,9.下橫桿,10.立柱,11.上橫桿,12.立面,13.下橫桿,14.床側固定桿,15.立柱,16.底座,17.底座,18.底座,19.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在圖1中,為了方便觀看,假設作為圍擋的防護網是透明的,圖中沒有畫出防護網。立柱(5)、立柱(10)、上橫桿(7)和下橫桿(9)共同構成的框架撐起防護網構成了床尾立面(8),同樣的,立柱(15)、立柱(10)、上橫桿(11)和下橫桿(13)共同構成的框架撐起防護網構成了床側立面(12),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兩個立面的防護網可以是與立柱相連的,也可以是只是被上橫桿和下橫桿撐開,并不與立柱相連的。
[0027]另外,立柱(10)既參與構成床尾立面(8)也參與構成床側立面(12),所以可以說床尾立面(8 )與床側立面(12 )通過立柱(10 )相連。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兩條并排相連的立柱代替立柱(10),并且分別參與構成床尾立面(8)和床側立面(12)。
[0028]床側立面(12)設有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上橫桿(11)的兩端通過旋轉桿(圖中沒有畫出)與立柱(10)和立柱(15)鉸接,上橫桿(11)旋轉升起時,帶動防護網一起升起,至最高點時,上橫桿(11)的兩端通過鎖定裝置固定在立柱上,從而實現護欄的升起(關門),解開鎖定裝置,上橫桿(11)旋轉降下,帶動防護網一起降下,從而實現護欄的降下(開門)。在另一開關門的方案中,另設有兩條立柱固定在整個圍欄框架上,并且分別與立柱(5)、(15)相鄰并排相連;立柱(15)與其相鄰并排相連的立柱鉸接相連,立面(12)可以繞著這條立柱在水平方向旋轉,圖中正時針方向旋轉則開門,逆時針方向旋轉則關門,關門之后,立柱(5)通過鎖定裝置與其相鄰并排相連立柱鎖定在一起,從而實現開門關門功能。現有技術中,實現護欄的升降和開關還有很多其他技術方案,在此不再一一列舉。床尾立面(8)可以是固定式的(不能升降開關的),也可以是同樣設有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的。
[0029]下橫桿(13)略低于床面,或者說下橫桿(13)低于床頭固定桿(I)和下橫桿(9)所處水平高度,這樣不會妨礙床邊坐人和上下床。另外,下橫桿(13)略低于床面有助于整個框架的固定,因為有下橫桿(13)擋在床墊側面,整個框架就不能向右擺動。床尾的下橫桿
(9)也可以是低于床面的。床側加固桿可以是低于床面的,也可以是高于床面的。
[0030]床上固定桿由床頭固定桿(I)和床側固定桿(14)相連構成。床頭固定桿(I)和床側固定桿(14 )分別與立柱(15 )和立柱(5 )通過三通管夾相連;或者是床頭固定桿(I)和床側固定桿(14)的延長段彎曲至與立柱基本平行之后,他們的延長段與立柱相連;或者是用一個L形的桿分別與固定桿和立柱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與立柱相連之后,再加上一條斜拉加固桿兩端分別與床上固定桿和立柱相連,斜拉加固桿、立柱和床上固定桿三者構成一個三角形;或者設置兩條床上固定桿,一上一下與床側立面和床床尾立面相連,上下兩條床上固定桿之間的間距越大,就可以將立面固定的越牢固。因為立面與床上固定桿之間的連接的承重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需要采用上述幾種連接方式才能足夠牢固。
[0031]床頭固定桿(I)和床側固定桿(14)與兩個立面相連共同構成的整體框架擱置在床面上,具體地說,是床頭固定桿(I)和下橫桿(9)擱置在床面上,床側固定桿(14)可以是擱置在床面上的,如果下橫桿(9)和床頭固定桿(I)的長度比床墊的寬度要大一點,那么床側固定桿(14)就是略略伸出床外不與床面接觸的。用四條繩子的分別一端綁住立柱(15)、立柱(10)、立柱(5)和床頭固定桿(I)與床側固定桿(14)的相連拐角處,另一端綁住床腿,這樣整個圍欄就牢固地固定在床面上。
[0032]本例中的圍欄適用于兩面靠墻擺放的床(或者是床頭靠墻,一面床側有其他物體擋住的情況),兩個立面與兩面墻共同形成了一個全包圍的空間,這樣,不僅不用擔心孩子掉下床,而且整個大床就變成了游戲床,供孩子在里面玩耍。另外整個半包圍的圍欄也可以放到地板上,與墻角或其他家具共同構成一個全包圍的空間,相當于一個地上的游戲圍欄。
[0033]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床頭固定桿(I)和床側固定桿(14)都擱置在床面之上,在拐角處設置一個托架與下橫桿(9)或下橫桿(13)或立柱(10)相連,托架擱置在床面之上;或者是床頭固定桿(I)擱置在床面上,床尾的兩個角別設有一個托架,兩個托架擱置在床面上(當然,床頭也可以設托架代替床頭固定桿擱置在床面上)。
[0034]在圖2中,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由床側立面(6)代替實施例1中的床側固定桿
(14),床側立面(6)由立柱(2)、立柱(5)、下橫桿(4)和上橫桿(3)所組成的框架撐起防護網構成(圖2中,為了方便觀看,假設防護網是透明的,圖中沒有畫出)。床頭固定桿(I)與床兩側的床側立面(6)和床側立面(12)相連。床側立面(6)、床側立面(12)和床尾立面(8)當中,可以是其中一個或兩個設有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也可以是三個面都設有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三個立面的下橫桿可以是其中一個或兩個低于床面,也可以是三個面都低于床面。這種三面的圍欄適用于床頭靠墻擺放的床,也可以直接放在地上與墻或其他物體共同構成一個全包圍的空間。
[0035]在圖3中,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采用兩個底座(16)、(17)替換了床頭固定桿(I)和床側固定桿(14)。底座(16)、(17)分別與立柱(15)、(5)相連,底座分為水平部分和豎立部分,水平部分壓在床墊下面,豎立部分與立柱相連。水平部分上設有小孔,用于床墊較薄的情況,用螺釘將底座固定在床板上。對于床墊下面是排骨床架的情況,可以用繩子把底座綁在排骨床架上。床尾的下橫桿(9)擱置在床面上,或者只是立柱(10)的下端通過托架擱置在床面上。所以,整個護欄只需要兩個底座就可以牢固的固定在床上了。如果是平板式的床,可以用一條繩子一頭綁住底座(16),然后順時針繞著床墊側面到達并且綁住底座
(17),這樣兩個底座就不會向床墊外移動。
[0036]在實施例3中,下橫桿(13)是低于床面的,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在床尾立面(8)上設置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下橫桿(13)也可以是擱置在床面上的。
[0037]整個圍欄也可以從床上取下,卸掉底座之后放在墻角地板上(護欄兩端可以通過墻釘或其他裝置固定在墻上),構成一個游戲圍欄。
[0038]在圖4中,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采用兩個底座(18)、(19)替換了床頭固定桿(1),下橫桿(9)擱置在床面上,下拉繩一端綁住立柱(5),另一端綁住床腿,這樣整個圍欄就牢固的固定在床上了。如果床側立面(6 )與床側立面(12)對稱,那么兩條下橫桿(4 )、( 13 )就卡在了床墊的左右兩側,這種情況,不綁下拉繩也可以了。
【權利要求】
1.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包括床上固定桿、床尾立面和最少一個床側立面,所述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相連,床上固定桿與床尾立面或床側立面相連,所述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構成的整體框架擱置在床面上;所述床尾立面與床側立面中最少有一個立面設有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所述床上固定桿包括床頭固定桿,床頭固定桿兩端分別與兩個床側立面相連,兩個床側立面與床尾立面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所述床上固定桿包括床頭固定桿和床側固定桿,床頭固定桿兩端分別與床側固定桿和床側立面相連,床側固定桿與床尾立面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所述整體框架被繩索綁住與床架或床墊或床腳或帶孔鐵片相連,所述帶孔鐵片壓在床底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所述床上固定桿的彎曲延長段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的立柱的彎曲延長段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所述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之間通過管夾連接件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的彎曲延長段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的立柱的彎曲延長段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通過L形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或者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之間通過斜拉加固桿相連;或者設有兩條或多條床上固定桿與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升降或開門關門裝置包括左右立柱、下橫桿、上橫桿和圍擋,所述圍擋與下橫桿和上橫桿相連,當上橫桿升起時帶動圍擋升起構成一個立面;上橫桿或立柱上設有鎖定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所述床側立面或床尾立面的下橫桿或立柱下端低于床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包圍嬰童圍欄,其特征是:所述床側立面包括床頭立柱,所述床頭立柱上端向床頭方向傾斜或彎曲。
【文檔編號】A47D7/02GK203619177SQ201320528954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李銘